袁亞琴
【摘要】課堂提問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非主體性的課堂教學提問早應被摒棄,思辨性提問已成為童心語文課堂的必然走向。本文從“思辨型”童心課堂提問的概念界定及特質(zhì);“思辨型”童心課堂提問操作策略;“思辨型”童心課堂提問引發(fā)的課堂變化幾方面進行闡述,力求讓課堂提問達到最優(yōu)化。
【關(guān)鍵詞】思辨性提問 童心語文課堂 課堂提問
一、問題的提出
課堂提問作為一種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的組成部分。筆者曾經(jīng)進行過跟蹤調(diào)查,一堂課上教師的提問次數(shù)有多少。結(jié)果發(fā)現(xiàn)一位老教師的課堂上,因為其問題比較生硬,不能引發(fā)學生的回答興趣。整個課堂只聽到他在不停地提問。筆者嘗試數(shù)了數(shù)他一堂課提問的次數(shù),竟達到90多次,整個課堂氣氛沉悶,學生們幾乎失去了應有的童真。這樣以提問貫穿的課堂。已經(jīng)變相地成了一種“滿堂灌”的課堂,學生的主體性、童趣性皆被壓制,久而久之童心都會喪失。為了改變這種局面,筆者嘗試要讓課堂回歸童心,要給課堂提問以一種全新的面貌。
十六世紀著名教育家蒙旦提倡讀書要“思辨”。他認為教學“不是要學生知道多少知識,而是使學生成為更好更多地判斷知識的人”。他的這個觀點與我們今天推進的素質(zhì)教育是多么相似。具有童心的課堂提問,就要求學生以兒童的眼光去接受老師的多樣提問。因此,教師要努力營造帶“思辨”性的課堂提問氛圍,力圖讓學生學會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動腦動心,培養(yǎng)個體的“思辨”特性,并且把這種善于思辨的品質(zhì),轉(zhuǎn)化成為一種生活、學習習慣,最終促進學生健康、自由、快樂地成長。
二、“思辨型”童心課堂提問的概念界定及特質(zhì)
“思辨型”的童心課堂提問,要求教師提問更加要兼顧學生的特點,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從而逐漸引發(fā)學生認知的沖突。讓學生在思辨中逐漸產(chǎn)生學習的內(nèi)驅(qū)力,激發(fā)學生“快樂地、有價值地思考”,促進學生童心思維的提升,從而在思辨性提問中不斷提升語文素養(yǎng)。
“思辨型”的童心課堂提問有如下特質(zhì):(1)教師的提問不是隨意的、漫無目的地,提問要有思考價值,能夠觸動學生的思維辨析神經(jīng);(2)教師所提的問題,能符合學生身心規(guī)律,揭示或符合知識自身產(chǎn)生和發(fā)展的規(guī)律,正確、周密的思維導向必不可少,正確、清晰的判斷逐漸形成;(3)能夠營造一種積極向上、思維活躍的童心課堂氣氛,從而優(yōu)化學科教學過程??傊詫W生為圓心,讓學生能學會學習、學會創(chuàng)造;它以“思辨”為核心,不斷讓學生在“思辨性”課堂提問中迸發(fā)出思維的火花,學習新的知識,形成新的技能,在自覺自愿、輕松有趣的提問中結(jié)束學習過程。
美國教學專家認為:提問是教師促進學生思維、評價教學效果以及推動學生實現(xiàn)預期目標的基本控制手段。可以肯定地說。在童心課堂教學中,思辨型提問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與作用。思辨性課堂教學提問的確能促進學生的思維。也只有思辨性提問,才能讓課堂成為活水,讓學生成為會思考、會甄別的主動的個體。
三、“思辨型”童心課堂提問操作策略
1.鏈接文本價值與學生獨特體驗,找尋思辨提問的平衡點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在課文文本價值和學生獨特體驗之間找尋一種平衡,既要尊重學生對文本理解的差異性又要注意適時引導。讓獨特體驗與價值引導在有效提問中協(xié)調(diào)發(fā)展。
如在教學《梅蘭芳蓄須》一課時,筆者讓學生說說為什么梅蘭芳要蓄須,學生們有的說梅蘭芳覺得蓄須漂亮,有的說是梅蘭芳年齡大了,有的說梅蘭芳是為了表示對日本帝國主義的抗議,不給日本人演戲所以把胡子留了起來……當學生們對文本價值觀出現(xiàn)偏差時,筆者給他們講當時梅蘭芳蓄須的背景,讓他們讀資料,知道梅蘭芳是個怎樣的人。時代和人物背景是這個問題的平衡點。在思辨中,學生們深刻地了解了梅蘭芳這位京劇大師,他鐘愛著自己的事業(yè),但在日本強盜面前,寧可忍饑挨餓。蓄上胡須,也不給日本人演出。他的拳拳愛國之心在“思辨”型課堂中激起了學生們的共鳴,他們發(fā)自內(nèi)心地說:我們都是中國人,我們都愛自己的祖國。
2.找準課文的重難點,把握思辨提問的時機教學時,教師要把握重難點,各個突破,教學任務才能順利地完成。在《小田鼠弗雷德里克》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針對需要不需要收集陽光來開展“思辨型”童心課堂提問。小田鼠弗雷德里克收集陽光,有沒有這個必要?大家都很忙,只有它閑著,它還是只好田鼠嗎?提問后,讓學生們通讀課文。小組討論。學生們通過思辨不難看出,文章講的是田鼠一家在寒冷的冬天即將來臨時。都開始儲備過冬的食物。只有一只名叫弗雷德里克的小田鼠和大家不同,同伴們都不懂它到底想怎樣。后來,冬天到了。弗雷德里克向同伴們展示了自己的收藏品——陽光、顏色和語言。大家才明白,原來它收藏了陽光等美好的事務,好在嚴冬來臨之際溫暖自己的心房。這也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對于生存,精神力量和物質(zhì)儲備是同等的重要。學生們讀到這里,想到這里,重難點迎刃而解。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時常會碰到這樣那樣的問題,只要抓住了時機,巧設思辨型問題讓學生積極思維,定然能讓他們豁然開朗。
3.靈活變更提問方式,尋求思辨提問的立體化
在教學《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一課中,筆者精心設計了這樣一個導讀題:同學們,你們能說說,自己是為什么而讀書?學生圍繞這一問題思考、爭辯,課堂上你來我往,各抒己見,生機勃勃。在學生們各抒己見時,筆者緊接著又追問一句:“你們知道周恩來是怎么回答這個問題的嗎?”因為之前預習過課文,所以學生們爭著發(fā)言。一位學生說:“課本上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我猜想是周恩來媽媽教他的?!币粋€學生說:“周恩來在課堂上回答魏校長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周恩來真是好樣的!”筆者接著問:“你們了解這篇課文的內(nèi)容嗎?讓我們到文中去找尋周恩來立下此愿的原因?!睂嵺`證明,無論是為了課堂教學效率,還是為了提高自主性思維。讓童心課堂思辨提問立體優(yōu)化,層層剝繭,會讓學生的思維更立體,更明晰,更深刻。
四、“思辨型”童心課堂提問引發(fā)的課堂變化
1.師生關(guān)系的變化
對教師來說是種新的挑戰(zhàn)。這不僅需要教師具有足夠的知識儲備,還需要教師真正把自己作為引導者、參與者來看待。既要信任學生,也要不斷地糾正學生認知上的缺失,讓學生在“思辨型”童心課堂提問中有所思,有所得,有所收益。師生之間也在不斷地思辨中更加親密,像戰(zhàn)友、像朋友。
2.課程觀念的變化
提問的嘗試,讓教師深刻地認識到教材給予我們的僅僅是一個知識框架和結(jié)構(gòu)形式。新時代的教師,要不斷地研讀教材,創(chuàng)造性地用好教材。在“思辨型”童心課堂中,提問讓課堂更生動、更活潑、更有挑戰(zhàn)性?!八急嫘浴闭n堂提問需要的是教師課程觀念的真正變化,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讓課堂回歸童心、回歸學生、回歸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