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鵬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承擔著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道德與法治課程肩負著重大使命,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主陣地。做好課堂問題的有效設計, 對實現(xiàn)課堂有效教學,提升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 ?課堂提問 ?教學策略
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在談到問的重要性時,曾風趣地說:“發(fā)明千千萬,起點在一問;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笨梢姡诮虒W中,問很重要,也得有技巧。道德與法治課堂承擔著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在教學中針對教材內容設計的課堂設問是連接師生活動、提升教學質量中的關鍵一環(huán)。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由于個別教師不重視設問,對學生的引導不夠到位,往往使課堂教學事倍而功半,可以說課堂提問的恰當與否直接關系到一堂課的成敗。為做好課堂設問的有效設計,實現(xiàn)課堂有效教學, 提升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現(xiàn)結合教學實際簡單談一談道德與法治課有效課堂設問的幾點體會:
一、有效課堂設問要注意握時機。
課堂設問一般包括三個時機:
1.導入設問:“良好的開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導入設問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回顧設問,結合新舊兩課的知識點,在已有知識基礎中提取相關的生活經驗、知識。結合下一節(jié)所授內容尋找結合點,達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從而溫故而知新,這種以設問為開場白,說明目的、點破題目,另一種是以問題引路、激發(fā)學生探究新知學習新課的興趣,使學生腦子里有一個“亮點”。導入階段的問題注意設問的問題不要過多,更不要過難,導入新課即可。
2.中間設問:在講授新課的過程中可以針對本課的“重難點”設問,也可針對本課的“關聯(lián)點”設問或針對本課的“思維盲點”設問,利用歌曲,故事、漫畫、影片,小品等導入情景進行觀察設問、質疑設問、交流設問。以達到承前啟后,接上傳下,保持講授的連貫性,讓設問的提出變成一把開啟學生心鎖的鑰匙,打開他們的內心世界,在學生的生活邏輯與理論邏輯之間搭起一個橋梁,使二者之間達到有機的統(tǒng)一,為教學服務。
3.小結設問:一堂好課,既有好的開頭,中間有一兩次高潮,也應有好的結尾。巧妙設問不失為結束課程的一種好方式,它可以啟人深思,把要害問題,一錘定音;也可把關鍵內容,畫龍點睛,使重要觀點,打深思想烙印,為全課劃上一個圓滿的句號。這些問題的設計,要有一定的歸納,歸納本課的知識結構,也要有所情感的升華,實現(xiàn)價值教學。
二、有效課堂設問要注意把握技巧:
1.有效課堂設問的提出要有價值,符合挑戰(zhàn)性原則。
課堂提問時一些低水平的問題盡量不要用,如好不好,對不對,是不是,該不該呀,或要求學生的回答往往是讀一段課文內容,或重復教師剛講過的話,這樣的問題基本沒有思考的價值,學生的回答其實也不過是在老師的預設之中而已,并且很有可能把學生的認知水平局限在表層領域,學生感覺只是“坐在地上摘桃子”最終達不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有些問題甚至還會影響教學效果。所以問題的設計要精,避免將答案包含在問題之中,避免在課堂提問中出現(xiàn)了徒具形式、為問而問的現(xiàn)象,要符合挑戰(zhàn)性原則,教師在設計提出問題時要深入地推敲和挖掘教材,提出有質量的問題,最好能夠設計一個“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問題,讓學生有一種“跳一跳就能摘桃子”的感覺,把學生引入一種與問題有關的情境過程,在他們的心理上造成一種懸念,從而使學生的注意、記憶和思維凝聚在一起,以達到智力活動的最佳狀態(tài)。
2.有效課堂設問的提出要有梯度,有層次,符合學生認知水平。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需三思而后問,對問題進行系統(tǒng)設計。做到有梯度,有層次,由淺入深,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推進,并且符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符合學生的思維過程和不同層次的分析能力,通過問題的步步深入,可以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如:在學習初一《增強生命的韌性》時我先出示無臂青年劉偉的材料,先讓學生用嘴咬筆體驗一下劉偉所受到的挫折,然后出示三個問題(1)這樣困難條件下,劉偉卻能奮起,與挫折抗爭,可以看出挫折對他產生了怎樣的影響?(2)如果你是劉偉這樣的挫折可能會對你的人生有何影響呢?(3)你能說說挫折對人的影響嗎?學生一步一步的就很自然的認識到挫折具有兩面性,這里設計的三個問題,體現(xiàn)由簡單到復雜,由易到難,從知識、理解到應用、分析,層層深入,由感性思維到理性思維,既有利于啟迪學生的思維,又提高了學生的智能素質。
3.有效課堂設問的提出要有指向性。
有效設問的提出還要注意表達準確清楚,表達準確清楚的提問,能夠提高學生正確回答的可能性。所以在提出問題時,提問的語言力求做到準確、簡潔、清晰,避免不規(guī)范、冗長或模棱兩可的提問甚至在提出重點問題時要放慢語速,讓學生聽清楚。
總之,課堂設問存在于課堂教學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只有精心設計,巧妙實施,才能激發(fā)學生的主體作用和充分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從而順利的完成教學任務,在今后的道德與法治教學實踐中,我們要勤于做“智者”,加強反思,使得教學過程中的設問對提高教學實效、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李金穎.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提問有效策略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8.
[2]朱葉.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課堂組織教學策略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