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露露
摘要:對于幼兒來說,游戲是最直接獲取知識的方式。教師應該注意合理利用游戲的方式向幼兒傳授知識。本文以古代教育家孔子“寓教于樂”和現代教育家陶行知“教學做合一”的思想指導,從幼兒的角度出發(fā),探究如何通過游戲的方式提高幼兒的數學應用能力,為更多幼兒園教師提供可借鑒之處。
關鍵詞:游戲;幼兒;數學應用
前言:
幼兒園是孩子對各種興趣的培養(yǎng)和過渡時期,教師應該秉承“寓教于樂和教學做合一”的思想,注意在這個階段對幼兒的引導作用,培養(yǎng)幼兒的數學學習興趣;發(fā)揮教學機智,利用游戲的方式,通過系列活動提高幼兒的應用能力。
一、數學游戲內容的計劃與準備
在進行數學教學活動時,前期的準備工作必須完善。教師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準備。
(一)數學游戲分類方式的明確性
通過明確的數學游戲分類,可以幫助教師在不同區(qū)域對于活動的掌控情況,對不同方式、環(huán)境的游戲進行合理的教學設計,在游戲過程中的問題進行及時的調整。數學教學游戲可以分成三大模塊即:(1)區(qū)域活動;(2)戶外活動;(3)角色游戲。通過明確的分類,教師根據各活動特點選擇適合的游戲從而更好地進行數學知識的傳授,提高教學活動的效果。
(二)材料準備的低結構性、適宜性
每一種活動的準備都離不開活動材料的準備。家長應該配合老師根據活動內容準備適當的活動材料。材料準備以及材料為最佳原則,低材料是指適宜兒童且獲取方式簡單的材料,它具有有趣性、操作性強、多功能等特點,通過這些彈性強的材料類型可以賦予幼兒更多創(chuàng)造力。如在學習簡單的數字教學中可以根據孩子的頭腦、雙手、眼睛等簡單直接的東西編纂成兒歌。利用發(fā)動自己手腦結合的方式便于幼兒對于數字的記憶力和敏感度[1]。
在不同的教學模塊中,針對不同的數學游戲,家長和老師也應給幼兒準備適當的活動材料,增加活動的真實性。例如區(qū)域活動中比一比的數學游戲,教師應為學生準備不同類型的材料,豐富比較的種類。首先可以比較不同水果的重量,再用水和水果進行比較;或者書本和水果進行比較,通過多類型事物的比較改變幼兒以物品大小判斷重量的觀念,對物體重量形成正確的認知。
總而言之,幼兒教學活動材料的準備盡可能聯系實際,以簡單獲取的原料為主,通過豐富的材料提高活動的有趣度,激發(fā)幼兒的數學活動興趣。
(三)了解幼兒的數學能力水平,加強游戲挑戰(zhàn)性
孩子的發(fā)展具有階段性、差異性等特點。教師應該把握幼兒的數學發(fā)展水平,設計梯級活動,通過反復的練習、嘗試讓幼兒逐漸掌握數學知識。教師在數學活動中應注意活動的難度和挑戰(zhàn)性。在游戲材料的準備時候也要堅持梯級的原則,將游戲材料分為簡易、普通、一般難度、較難四個等級,讓幼兒在參與游戲時自主選擇,先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材料,再逐漸挑戰(zhàn)不同難度。
通過這樣梯級難度的設計,既可以增加活動挑戰(zhàn)性,讓孩子在挑戰(zhàn)成功后產生成就感;同時還可以照顧到不同水平的孩子,提高孩子的參與度。
二、數學游戲過程中的引導方式
在進行數學游戲的時候,教師應當注意對幼兒的引導,通過不同方式的引導增加活動效果。教師引導通過引導方式的不同分為直接引導和間接引導。
直接引導是在數學游戲活動過程中,由教師直接參與的方式引導幼兒展開游戲一種教學方式。數學具有較強的邏輯性,所以在進行數學游戲的時候,教師要通過講解或者示范讓幼兒了解到數學游戲中的重難點,在游戲結束后通過總結讓幼兒掌握相關的數學知識。
間接引導是相對直接引導而言的,是指在活動過程中教師不直接參與游戲過程,讓兒童先進行自主練習,教師通過鼓勵或其他方式對幼兒進行引導的一種教學方式[2]。孩子的性格和數學水平的不同,有些孩子在數學游戲時非常積極,但是也有遲遲不敢參與的學生,這時教師就應該通過鼓勵或者激發(fā)孩子的好奇心等方式,通過一步步引導讓孩子參與到數學當中,對游戲產生興趣。
三、幼兒在不同數學游戲中的體驗情況
針對不同的數學游戲,教師應該注意孩子在游戲中的參與度和體驗情況,以便及時做出調整。
(一)區(qū)域活動
在區(qū)域活動中不必過于強調游戲規(guī)則。教師將準備的活動材料展示后,讓幼兒自行進行分組,把活動材料分發(fā)給不同小組,讓孩子自行玩耍,不斷嘗試,然后自由討論,最后在討論后教師進行總結,讓孩子了解數學原理。
(二)戶外活動
在戶外活動中,教師應該利用游戲增設數學元素,讓孩子在參與游戲的同時可以增加數字敏感度。如在戶外活動時設立“老狼老狼幾點了或者團團抱”的游戲,讓孩子先掌握游戲規(guī)則,然后通過一步步的參與實踐,提高對數字的敏感度,掌握數學知識點。
(三)角色游戲
角色游戲是生活的縮影,是幼兒通過角色扮演掌握數學知識,提高生活技能。在角色游戲中可以設置最基礎的物品買賣、商品折扣等游戲讓孩子學會如何正確的進行交易活動,掌握人民幣和一些基本的數學計算知識。
四、有效利用家長資源,提高幼兒的數學敏感性
幼兒的教育過程中,家長也擔任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家長應注意和老師的聯系配合,共同促進孩子的發(fā)展。
數學活動本身就來源于生活,因此家長應注重日常生活中對孩子的引導。如家長通過引導孩子觀察記錄自己每一天的作息時間來熟悉鐘表、時間的轉化等知識點;通過自己玩耍時候的次數,伙伴人數的變化等學會掌握一些應用題;還可以讓孩子自己買東西,通過實際的參與讓孩子體驗到數字的變化。
數學本身會比較枯燥,家長應該通過生活中鍛煉和引導,逐漸提高孩子對于數字的敏感度,激發(fā)幼兒對于數學的學習興趣。
結語
“寓教于樂”是我國著名教育家孔子提出的教學觀念,對于現代的教育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鑒意義,幼兒園教師應該根據幼兒的發(fā)展特點,靈活運用這一思想原則,讓孩子在游戲中掌握知識。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很強的學科,如果教學方法不得當,不但不能讓幼兒掌握知識還可能導致幼兒喪失學習興趣。教師通過游戲,讓幼兒在參與游戲的同時可以增加數字敏感度、掌握數學知識;同時這種方式還可以激發(fā)起孩子學習興趣,增添學習樂趣。
參考文獻
[1]翟嘉蕙. 巧用游戲提高幼兒數學應用能力[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06):226.
[2]于金梅. 幼兒數學教學游戲化的實踐與思考[J]. 成才之路,2017(2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