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成茂
摘 要:陶行知之“教學做合一”的思想認為,教育必須重視實踐,積極鼓勵幼兒將自身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促使幼兒的身心全面發(fā)展。本文對陶行知“教學做合一”理念的實際應用進行分析,詳細介紹“教學做合一”理念的重點,提出“教學做合一”理念的貫徹實施重點,更好地幫助幼兒得到健康成長。
關鍵詞:陶行知“教學做合一”思想 幼兒教育 滲透策略
陶行知的“教學做合一”思想就是幫助幼兒在實踐的過程中真正獲得學習能力,激發(fā)幼兒內心潛能,讓每一位幼兒都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實踐活動之中。一直以來做“教學做合一”的思想,能夠很容易提升幼兒教育的整體效果,但是很多教師沒有真正掌握“教學做合一”的內涵,只注重理論知識而忽視了實踐,導致“教學做合一”開展效果不理想,明確“教學做合一”的理念重心,培養(yǎng)幼兒全面發(fā)展的能力。
一、陶行知“教學做合一”思想的重要作用
(一)提供自由的學習環(huán)境
相比較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而言,幼兒生性活潑好動,對世界充滿好奇心,課堂教學過于呆板嚴苛,很容易壓抑幼兒的天性,而導致幼兒對學習產生反情緒。在陶行知的“教學做合一”思想觀念中,能夠為幼兒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活潑的學習環(huán)境,幫助幼兒能夠更好地與教師進行溝通和交流,增強彼此之間的情感溝通,在暢所欲言的環(huán)境下能夠隨心所欲,增強學習的興趣,幼兒也能夠有更多的機會表達自身,提高幼兒教育的整體質量。例如在活動《我和動物朋友》中,我們不可能把形形色色的動物全請到課堂上來和孩子們做朋友,而利用多媒體技術,我們可以在一次活動中讓孩子們見到許許多多形態(tài)各異的動物。網絡環(huán)境為幼兒提供了圖文并茂、豐富多彩的交互式界面,其信息量之大,超乎想象。信息技術在課堂上的運用,讓我們的孩子開闊了眼界,豐富了生活經驗,讓我們的孩子也見多識廣、有話可說。
(二)改善綜合素質
很多幼兒思想道德觀念還沒有形成,以自我為中心,放任幼兒聽之任之,很容易導致幼兒成長發(fā)育受到嚴重影響。陶行知思想認為必須堅持“教學做合一”,學習正確思想道德觀念,在生活中不斷實踐,提高幼兒的良好教育素質,讓幼兒能夠分工完成學習任務,確保不同幼兒在合作的過程中主動地為他人考慮,增強幼兒團結合作的責任感,還要以競賽的方式,引起幼兒的競爭意識,讓幼兒能夠從小樹立公平競爭的觀念。
二、陶行知“教學做合一”理念在幼兒教育中的實施
策略
(一)從生活上深入“教學做合一”理念
陶行知認為教育與生活緊密相關,幼兒在生活中所接觸到的人和事都會影響幼兒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幼兒生活環(huán)境越好越能夠對幼兒產生更好的影響,確保幼兒的生活實踐與認知水平全面提高。為此,在幼兒教育時,應該結合生活實際,為幼兒營造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從生活上進行教育,讓每一位幼兒都能夠將所學的知識與具體生活緊密結合,避免知識與生活相脫節(jié)的情況。例如,在教育幼兒《認識水果》這一課時,教師不能夠以圖片或掛圖的形式敷衍了事,而是真正買回大量水果,讓幼兒能夠選擇自己喜愛的水果,了解水果的名稱,運用視覺、觸覺、嗅覺味覺來判斷水果的味道、品質、顏色,對幼兒進行全方位的教育認知,幫助幼兒對水果進行全面了解。
(二)在行動上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
積極鼓勵幼兒能夠多多動手實踐提高幼兒的動手實踐水平,通常情況下在幼兒教育中很多家長會對幼兒進行過度關照,很容易導致幼兒從小養(yǎng)成驕縱的壞習慣。讓幼兒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既可以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又能夠提高幼兒的自理能力,能夠避免幼兒養(yǎng)成不良的習慣,打破幼兒自己動手做的恐懼,提高幼兒動手實踐水平。在幼兒教育的過程中,幼兒能夠自己主動地動手實踐,教師應當及時進行表揚,不斷增強幼兒自己動手的信息,提高教學的質量與水平。
(三)轉變教師角色,尊重幼兒的個性
在陶行知“教學做合一”的理論中提到:教師的責任在于教學生會學,也就是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在幼兒教育時,積極主動地引導幼兒對知識進行探索,培養(yǎng)幼兒的主觀能動性,讓幼兒能夠更加自由地進行學習。而教師充分發(fā)揮引領的作用,根據(jù)不同幼兒的性格特點對幼兒的行動進行個性化指導的方式能夠確保幼兒教育質量與水平全面提升,保證幼兒發(fā)揮自己的天性。例如,在上課時,教師可以積極主動地向幼兒提出問題,引發(fā)幼兒的思考,讓幼兒能夠互相合作,運用自己的所長來幫助幼兒不斷進步,增強幼兒的學習效率。
(四)開闊幼兒的眼界,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
幼兒從小接觸的世界能夠直接決定幼兒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教師豐富幼兒的視野,提高幼兒的知識儲量,讓每一位幼兒都能夠全面發(fā)揮自己的特長,提高學習的效率。幼兒時期是學生學習知識的黃金時期,對他們進行知識擴張,鍛煉他們的想象力,讓每一位幼兒都能夠擁有豐富的知識儲備,為后續(xù)學習和生活打下基礎。在課堂教學時,還要讓幼兒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和興趣進行知識儲備,拓寬幼兒的知識面,讓每一位幼兒都能夠擁有良好的興趣愛好,樹立正確的學習習慣。
三、結語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學做合一”理念,能夠打破傳統(tǒng)教育觀念的桎梏,讓教師積極轉變教學理念,充分發(fā)揮幼兒動手實踐的能力。在學習中收獲知識,在生活中指導實踐,不斷增強幼兒學習和創(chuàng)造力,讓幼兒從玩中學,提高幼兒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高瑾.陶行知幼兒教育思想及其實現(xiàn)意義[J].江蘇教育研究,2017(34):43—45.
[2]于慧慧,王中華.打造中國特色的學前教育——陶行知學前教育理論解讀[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12(4):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