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曹操的生命意識及其成因

2019-09-17 07:58:00楊麗瓊
青年文學(xué)家 2019年21期
關(guān)鍵詞:游仙詩儒道生命意識

摘 ?要:曹操的游仙是其所有詩歌作品中最具重要意義的部分。因為曹操創(chuàng)作的游仙詩不僅承襲了屈原寄托抒憤的創(chuàng)作手法,同時也體現(xiàn)了他在漢末亂世這樣一個特殊時代背景下對生命終極的思考。曹操“憂世不治”和“乞求長生”的生命意識是其人格精神構(gòu)建中儒道思想互補的表現(xiàn),亦是曹操受所處時代社會思潮滌蕩的產(chǎn)物。曹操的游仙詩中表現(xiàn)的生命意識揭示了當時文人的人生價值取向,是一個時代風(fēng)貌的具體體現(xiàn)。

關(guān)鍵詞:曹操;游仙詩;儒道;生命意識

作者簡介:楊麗瓊(1996-),女,白族,云南省臨滄市人,北方民族大學(xué)文學(xué)與新聞傳播學(xué)院中國古代文學(xué)專業(yè)2017級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是中國古代文學(xué)宋元文學(xué)。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9)-21-0-02

游仙主題是中國古代文學(xué)創(chuàng)作的傳統(tǒng)之一。曹操的游仙詩繼承了屈原“遠游”的傳統(tǒng),同時還賦予了游仙詩更加豐富的文化意義。曹操一共有七首游仙詩,其中《氣出倡》三首,《秋胡行》二首,還有《精列》和《陌上?!犯饕皇住2懿俚倪@七首游仙詩除了《秋胡行》有確定的創(chuàng)作時間外,其它詩作的時間并沒有確定記載,但大致可以斷定為是曹操晚年的作品。這幾首游仙詩反映了,曹操晚年于生命將盡之際在文學(xué)自覺、人的自我覺醒社會思潮的滌蕩下,受儒道互補思想影響對人生終極進行的思考,同時也折射出曹操“憂世不治”和“乞求長生”的生命意識。

一、曹操“憂世不治”和“乞求長生”的生命意識

人類對生命的思考永遠沒有盡頭。曹操滿懷著雄心壯志戎馬一生、雄霸一方,但是無論他獲得了多少的成就和榮譽,也沒有辦法逃避生死問題。曹操對生死有著清醒的認識,他承認有生必有死的自然規(guī)律。在曹操之前的游仙詩大多以追求生命長久和尋得生死解脫為主旨,但是曹操探討的是生命價值的問題,他的游仙詩飽含著“憂世不治”和“乞求長生”的生命意識。

首先,“憂世不治”是曹操生命意識中的根本。在漢末亂世的大時代背景下,曹操深感亂世之害,他樹立了建功立業(yè)和天下太平的政治理想,這是曹操對自己人生價值的思考和定位?!按笕讼忍?,而天弗違。不戚年往,憂世不治。存亡有命,慮之為蚩” [1](P219),曹操在詩歌中表達了“憂世不治”的深沉遺憾,遺憾沒有能夠在有生之年完成統(tǒng)一大業(yè),無法挽留正在流逝生命悲哀。晚年的曹操隨著時間的流逝,越發(fā)感覺到自己的政治理想可能無法完成。曹操《精列》詩中有“厥初生,造化之陶物,莫不有終期。莫不有終期。圣賢不能免,何為懷此憂?”[2](P193),曹操認為,生命和時間都是有限的,不管是什么人都不可能脫離這種自然規(guī)律。曹操憂的是生命有限,愁的是人生苦短。儒家對生命滅亡的必然性就采取了回避的態(tài)度,孔子曾經(jīng)說“未知生,焉知死”(《論語·先進》)。相比較死而言,儒家更強調(diào)的是生,讓自己的生命價值得到最大化的發(fā)揮,這是儒家給人生有盡提供的解決途徑。曹操所處的時代背景和個人的社會經(jīng)歷也給曹操提供了為國為民,實現(xiàn)宏圖大業(yè)的可能性。公元105年,東漢和帝死,其子劉隆即位,劉隆只有百天,根本沒有任何自主行為能力,鄧后臨朝當政,從此也開始了東漢后期外戚專政的政局。到此后的安帝劉祜、少帝劉懿、順帝劉保當政,都是這樣的政治格局。董卓廢帝后,群雄并起,天下大亂。曹操在認清東漢腐朽政權(quán)無望后,迎獻帝遷都許昌,掌握大權(quán)。在官渡之戰(zhàn)大破河北割據(jù)勢力袁紹后,逐漸統(tǒng)一了中國北部。赤壁之戰(zhàn)敗北后,曹操退守北方,此時的曹操年歲不再,老之將至。曹操眼看生命終結(jié)之前難以完成統(tǒng)一大業(yè)感到憂思萬分。

曹操的游仙詩雖然也有像一般游仙詩那樣追求長生、慕求不老等的意味,但是曹操希望延續(xù)生命有著更深層次的涵義。曹操受到儒家積極入世、建功立業(yè)的影響,有著明確而又強烈的政治理想,曹操正是沿著這條路尋找對生死有限的解脫。

其次,曹操在《精列》中有“年之暮奈何,時過時來微” [3](P193),表現(xiàn)出他面對正在流逝的時間和生命的無可奈何。曹操臨終之前曾下《遺令》:“吾死之后,持大服如存時,勿遺?!瓟恳詴r服,葬于鄴之西岡上,與西門豹祠相近,無藏金玉珍寶?!?[4](P24)字里行間可見曹操在面對即將消亡這個事實的冷靜和理智。曹操坦率地承認自然規(guī)律的存在,因此對曹操而言,求仙遠游有著強烈的現(xiàn)實需求,他希望通過這個途徑能夠獲得生命的延續(xù),這是其生命意識中的第二個表現(xiàn)。朱乾在《樂府正義》中說:“凡魏武樂府諸詩皆借題寓意,與己必有所為” [5](P150)這是對曹操游仙詩較為精準的評價。曹操的幾首游仙詩多源于樂府詩歌中的相和歌辭,曹操“借題發(fā)揮”,在詩中抒發(fā)了自己強烈真實的個人情感。在《秋胡行》和《氣出倡》中,曹操構(gòu)建了自己的蓬萊世界,抒寫了自己求仙遠游的經(jīng)歷。“駕六龍,乘風(fēng)而行。行四海外,路下之八邦……奉持行,東到蓬萊山。上至天之門。玉闕下,引見得入?!?[6](P189)曹操乘龍御風(fēng),從八方走到四海,由高山走到深谷,游歷四極終于到了南天仙門,經(jīng)過引薦終于可以面見仙人?!皞鞲鏌o窮閉其口,但當愛氣壽萬年……驂駕白鹿,上到天之門,來賜神之藥。跪受之,敬神齊。當如此,道自來?!?[7](P189)曹操是帶著訴求求仙遠游的,他希望尋得長生延命之道。在《氣出唱》其三中,曹操更是把自己愿望直接表露出來“主人當行觴,坐者長壽遽何央。長樂甫始宜孫子。常愿主人增年,與天相守,” [8](P192)不僅希望自己長壽增年,還希望能夠把福份延續(xù)給世代子孫。以上思想意識是對歷代游仙詩和游仙傳統(tǒng)的繼承。曹操先是在詩中表達了生命有時盡的客觀規(guī)律的認可,接著又在詩中闡述“愿螭龍之駕,思想昆侖居。思想昆侖居。見期于迂怪,志意在蓬萊。志意在蓬萊。周孔圣徂落,會稽以憤丘?!?[9](P193)讓自己的生命遨游在另一個時空維度,以期擺脫現(xiàn)實塵世和生命流逝的苦惱,這些都表明了曹操內(nèi)心深沉的憂患之感。但曹操真正憂慮的不是人之將死的滅亡,而是不能在有生之年完成心中崇高理想的遺憾。

曹操的游仙詩不是脫離現(xiàn)實和逃避現(xiàn)實,而是寄希望于未來。曹操乞求長生,強烈的希望能夠完成自我追求。這樣的生命訴求在儒家生命意識中沒有得到滿足,曹操轉(zhuǎn)而在道家生命意識中尋找出路。于是,曹操自然而然的給自己建造了一個蓬萊世界。通過游仙蓬萊,曹操的精神重負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舒緩,同時也給了他生命價值得以延續(xù)的希望。

二、曹操游仙詩中生命意識之成因

曹操之所以能夠形成這樣的生命意識同時賦予游仙詩新的時代內(nèi)涵主要有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亂世的時代背景把生死問題提到了第一位,生死不保何談其它。曹操生活于漢權(quán)坍塌,政治制度崩盤離析的東漢末年。東漢的衰落始于外戚干政,當一個封建王朝的政治權(quán)利不能夠統(tǒng)一在一個勵精圖治的統(tǒng)治者手中,權(quán)利的下移或是外移時,就是這個王朝衰敗的開始。東漢中后期的戚宦之爭導(dǎo)致朝綱腐敗,豪門世族爭權(quán)奪勢,皇帝昏庸無道、橫征暴斂、賣官鬻爵,百姓不堪重負,戰(zhàn)亂頻發(fā)。這樣的時代,使得生死幾乎成為每一個人每天都要面臨的現(xiàn)實問題。曹操較早的詩歌就是有關(guān)社會現(xiàn)實和百姓生民。曹操在《薤露》、《蒿里行》和《苦寒行》中便借用樂府古題抒寫個人情感?!遁锢镄小罚骸版z甲生蟣虱,萬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10](P200)曹操看到尸骨成堆、萬戶空宅感到悲愴和斷腸。錢志熙評價“這正是對于大生命死亡的一種體驗,是為宗廟燔喪,萬民死亡所作的空前絕后的大挽歌” [11](P206),這是這樣的亂世時代給予了曹操獨特的生命體驗,也促使他形成了生命脆弱、人生苦短的生命意識,更是讓曹操對天下民生產(chǎn)生了強烈責(zé)任感和使命感。

其次,曹操所處的時代給予了其實現(xiàn)宏圖霸業(yè)的現(xiàn)實基礎(chǔ)。曹操政治理想之樹立來源于儒家的匡世濟民的道德追求,儒家對生命的認知是“直線式”的、不可回轉(zhuǎn)的,所以人必須要積極地追求人生價值的實現(xiàn),要讓個體生命有意義。當事業(yè)未盡但生命即將流逝時,曹操不得不從道家思想中尋得解脫的途徑,以期繼續(xù)完成自己的政治理想,所以曹操的生命意識是在儒道互補的思想影響下形成的。曹操的游仙建立在生命短促和事業(yè)未盡的基本矛盾之上,游仙乞求生命的長久是為了更好地完成自己的政治理想。晚清陳祚明于《采菽堂古詩選》中稱《精列》一詩“當年暮之感,徘徊于心” [12](P668) 而作。詩句中表露出來曹操內(nèi)心巨大的悲傷和遺憾,儒家的生命意識對曹操的指引只有單方面。儒家的生命哲學(xué)讓曹操積極入世、建功立業(yè)、為天下民生,但是并沒有告訴曹操面對宇宙生命終極問題-----死亡時,人該怎么做。這個時候,曹操轉(zhuǎn)而在道家生命意識中尋求解答。曹操通過游仙的方式來化解現(xiàn)實的生命困境,他在詩中游訪蓬萊仙境,其實也為自己塑造了一個理想的世界,這是一種對生命有限的補償。曹操在游仙詩中尋找萬物生滅變幻的仙境,在這個仙境中曹操跨越了時空的障礙,為自己找到了另一個時空維度,同時在這個時空維度中獲得了暫時的慰藉。

最后,曹操處在一個文學(xué)自覺和人的自我覺醒的時代,曹操作為獨立的個體,其生命意識的建構(gòu)就是個體自覺的表現(xiàn)。漢末儒家經(jīng)學(xué)隨著漢權(quán)的崩塌不再處于時人思想的統(tǒng)治地位,黃老之學(xué)、名法之學(xué)、道家之學(xué)等又一次互相沖撞融合,曹操正是在這些思想的滌蕩下建構(gòu)起了自己的思想體系。曹操不信天命,這是個體生命意識的第一個表現(xiàn)。曹操在《讓縣自明本志令》中寫道:“今孤言此,若為自大,欲人言盡,故無諱耳。設(shè)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或者人見孤強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評,言有不遜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13](P1063)曹操直言,自己所言所述并非自大,天下就算沒有自己照樣有人會稱王稱帝,自己本來就不信天命??梢姴懿偈种匾晜€人的感受和認知,這是一個時代風(fēng)貌的個人體現(xiàn)。曹操個體生命意識的第二個表現(xiàn)是對游仙詩的改造。曹操在其延用樂府舊題的游仙詩中承襲了屈原寄托抒情的傳統(tǒng)的同時,還賦予了其新的生命力。曹操在詩中注入了深切的個人情懷,同時寄托了自己對現(xiàn)實與理想的期預(yù)。

三、結(jié)語

曹操的游仙詩不僅抒發(fā)自己“憂世不治”和“乞求長生”的生命意識,而且揭示了漢魏之際士人面對生命的普遍心態(tài),這是一個時代風(fēng)貌的體現(xiàn)。曹操一改之前游仙詩高蹈輕舉、服食采藥的主旨,把個人對生命價值的定位和對生存意義的思考作為詩歌的主題,寄托了自己匡世濟民的思想情感和努力面對理想和現(xiàn)實差距的態(tài)度。曹操沒有沉迷于留戀人世和貪圖永恒,而是把實現(xiàn)個人價值和超越消逝結(jié)合起來,這種生命意識不僅給當時的士人提供了人生啟示,同時也對后世歷代文人的價值選擇產(chǎn)生了影響。

參考文獻:

[1][2][3][6][7][8][9][10]黃節(jié)撰. 曹子建詩注(外三種)[M].北京:中華書局,2008.

[4]曹操,曹丕,曹植. 三曹集[M].長沙:岳麓書社,1992.

[5]黃寧.“建安風(fēng)骨”與游仙詩[J].安陽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2005(06).

[11]錢志熙. 唐前生命觀和文學(xué)生命主題[M].北京: 東方出版社,1997.

[12]陳祚明. 采菽堂古詩選[M].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3]曹操.讓縣自明本志令.見《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三國文·卷二·魏武帝》.嚴可均校輯.北京:中華書局,1958.

猜你喜歡
游仙詩儒道生命意識
中國樂派形成的思想傳統(tǒng)中儒道釋的特殊闡發(fā)與貢獻
中國音樂(2022年3期)2022-06-10 06:27:36
圣王與革命——由“湯武革命”看宋儒道統(tǒng)論中的“排荀”
郭璞《游仙詩》現(xiàn)存篇目考論
——兼與趙沛霖先生商榷
在初中語文教學(xué)中如何培養(yǎng)學(xué)生的生命意識
《老人與?!放c《活著》的生命意識比較
淺談趙師俠詞的思想內(nèi)容
淺議小學(xué)語文課堂生命意識的培養(yǎng)
新一代(2016年15期)2016-11-16 16:08:31
20世紀80年代以來漢樂府游仙詩研究綜述
名作欣賞(2015年27期)2015-03-15 06:06:25
論曹操游仙詩之成因及主題
郭璞《游仙詩》思想情感構(gòu)成
名作欣賞(2014年29期)2014-02-28 11:24:28
柳州市| 翼城县| 大英县| 商丘市| 台中市| 望都县| 民县| 霍林郭勒市| 阿图什市| 吴川市| 东丰县| 佛冈县| 平武县| 城口县| 正镶白旗| 西峡县| 安阳县| 太康县| 肇东市| 余姚市| 望奎县| 漳浦县| 古交市| 长宁县| 灌阳县| 东海县| 台北县| 从化市| 视频| 青川县| 赣榆县| 双桥区| 葫芦岛市| 庄浪县| 界首市| 仁化县| 涞源县| 固镇县| 东平县| 开封县| 海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