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再論語言、思維與實在之三元關系
——建構論和實在論之本體論觀融合

2019-10-08 07:27宋聚磊
關鍵詞:本體論建構世界

宋聚磊

(北京外國語大學 中國外語與教育研究中心,北京 100089;河北中醫(yī)學院 公共課教學部,河北 石家莊 050200)

研究being(1)Being,有時表述為“世界”(world)、“現(xiàn)實”或“實在”(reality)。錢冠連曾在多篇文章中指出四者的一致對應關系,為方便起見,本文主要選取“實在”這一翻譯。被認為是西方哲學的千年老題[1]。關于思維與實在關系的討論可謂由來已久。懷疑論(skepticism)認為我們的思維永遠無法真正認識現(xiàn)實的世界;實在論(realism)則提出我們應該從認知這個客觀存在的世界開始。20世紀初,哲學研究經歷語言轉向(the linguistic turn),語言被認為是解決兩者關系之謎的金鑰匙,并試圖“以語言手段來重鑄哲學的千年老題”[2],建構論(constructivism)便是其一。遺憾的是,由此引發(fā)的紛爭更加白熱化。時至今日,對語言、思維與實在三者關系(以下簡稱三元關系)的探討仍一刻未休,各方眾說紛紜,斗爭愈演愈烈。其實,爭論的實質歸根到底還是本體論問題,即研究實在。那么,三者之間到底有何聯(lián)系又緣何如此聯(lián)系呢?這值得我們深入探究。

本文先從本體論(ontology)、懷疑論和認識論(epistemology)的關系著手,通過詳述建構論和實在論的本體論觀,發(fā)現(xiàn)問題之癥結,找出彼此之聯(lián)系,將三元關系辯證的統(tǒng)一起來,最終提出“三元關系圖”,從而嘗試為解決這一問題提出可能的新密鑰。

一、本體論、懷疑論和認識論

本體論最早出自拉丁語“ontologia”,字面義是“研究存在(物)的學問(或學科)”[3]72-74。哲學本體論是關于一般存在或者存在本身的哲學學說,是關于脫離具體存在的超驗存在的學說[4]。可見,其核心是討論存在的基本層次問題的[3]72-74。高清海認為,“所謂的本體論哲學,就是從某種超對象的絕對存在去理解對象的一種理論認識方式。本體論作為對象的解釋原則完全是屬于人的,它表現(xiàn)的是人從人的觀點理解和把握對象世界的一種方式”[5]??磥?,本體論并非超脫存在,而是與人的認識息息相關。陶富源明確提出,本體論是理解和協(xié)調人與世界關系之普遍根據的理論,或人與世界關系本來狀況之體現(xiàn)的理論[6]。對本體論的研究,總是離不開對人的認識的研究,而且它本身就是人對世界萬事萬物的本原和始因的一種認識、一種理解[7]。

克利馬科斯(克爾凱郭爾)說過,“近代哲學由懷疑始”[8]??梢?,認識的起點是懷疑,而哲學上的懷疑目的在于達到無可懷疑的真理[9]。語言、思想和實在的關系正是由懷疑論提出的問題,吸引了哲學家,特別是現(xiàn)代哲學家[10]13-18。因此,對懷疑論的探討顯得尤為重要。而懷疑論是對客觀世界是否存在、客觀真理能否被人們認識表示懷疑的學說和體系[11]??梢?,懷疑論和認識論密不可分。沒有懷疑論,就不會有認識論;懷疑是人的懷疑,認識是人的認識。由于主體一般會受到諸多因素的干擾而影響認識的真理性,因此我們可能只能無窮逼近真理卻根本無法達到真理本身。高玉認為,懷疑論并不否認思維、思想和理性的存在,只是對這些存在所能達到的真實性表示懷疑[12]。

總之,本體論是關于人對世界認識的本體論,認識論是關于人對世界本體的認識論,懷疑論是人的主體性與對客體認識的懷疑性相互聯(lián)結的認識論。無論是古代抑或現(xiàn)代懷疑論,它們都承認懷疑在人們認知實在或世界時所起的作用或影響,人們運用理性或感性認識世界,雖無法完全認識世界,卻可無窮地逼近世界。可以說,這為以后的認識論觀(如建構論和實在論)提供了重要啟示。

二、建構論的本體論觀

從某種意義上說,康德可謂是建構論的先驅者或引路人。他注重人的重要性,重視人對事物的影響和對世界的建構。其實,建構論與其說是一種理論觀點,不如說是一種指導思想,可應用于不同的領域或學科,形成了其獨特的研究范式,如學習領域的學習建構論,科學領域的科學建構論以及語言領域的語言建構論等。

(一)康德的建構論

首先,康德的思想(至少是部分思想)是建立在對休謨懷疑論的批判(criticism)之上的。更全面的說,康德主義(Kantianism)(2)為了表達需要和規(guī)范譯名,本文將-ism翻譯為兩類:“人名-ism”的譯為“某主義”;“非人名/事物-ism”的譯為“某論”。是建立在對當時歐洲主流哲學思想的批判之上的,包括由洛克、休謨等人發(fā)展出來的經驗論(empiricism),以及笛卡兒等人的唯理論(rationalism)。王永杰指出,離開感性的空洞的理性,以及停留在感性的貧乏經驗最終只會導致懷疑論,從而陷入不可知論的深淵[10]13-18??档抡J為,知性和感性只有結合起來才能規(guī)定對象。如果把它們分開,我們會有直觀則無概念,或者有概念而無直觀[13]204。因此,在康德看來,認識的起源既是一種基于經驗的后天經驗和先天形式的同時起源說,也是一種基于唯物主義經驗論和唯心主義先驗論的二元論[14]21-25。

康德認為,在認識事物的過程中,是人在構造現(xiàn)實世界,人比事物本身更重要[13]197-198。他強調事物對人的影響,而非人對事物的影響。通過“兩個世界”的概念,他認為我們根本不可能認識到事物的真性(3)按照康德的說法,真性對應本體、知性物、知性、非感性的直觀的客體、消極意義上的本體、知性世界等概念。,而只能認識事物的表象(4)表象對應現(xiàn)象、現(xiàn)相、感官物、感性、感性直觀的客體、積極意義上的本體、感官世界等概念。[13]204。古希臘普羅泰戈拉“人是萬物的尺度”[15]的論點與后來康德的著名論斷“人為自然界立法”[16]都強調認識的重要作用,可謂異曲同工。其實,康德所謂“哥白尼式革命”(Copernican revolution)的實質就是把以往認識論的軸心由客體轉向主體,由對象轉向人[14]21-25??梢姡档碌慕嬚搹娬{了人的作用,糾正了懷疑論的不可知論路線。可以說,在歐洲哲學史上,是康德第一次把認識看作思維形式(純粹知性概念)統(tǒng)攝、整合思維內容(作為對象的現(xiàn)象)的過程[17]。

(二)皮亞杰學習建構論的本體論觀

皮亞杰是發(fā)生認識論的創(chuàng)始人,其核心是建構學說。皮亞杰把認識活動看作連續(xù)不斷的建構過程,并把自己的認識理論稱為建構學說[18]14-18。他認為客體結構能夠為人們所認識,應更重視主體的認識結構,客體結構只有借助于主體結構才能建構。這種認識論既能引起我們對主體活動的注意也并不流于唯心論,因為他承認客觀實體的存在[19]19。例如,他把認知圖式就當作一種特殊的“結構”,并認為兒童智力發(fā)展的任何水平都有相應的認知結構,智慧本質上就是一種思維結構,主體只有憑借自己的內部結構才能認識客體[18]14-18。另外,他也承認“客體結構是獨立存在于我們之外的”[19]103,并且堅決反對把思維形式看作是由思維自身自動產生或是思維的任意創(chuàng)造物的唯心主義先驗論觀點[20]。

因此,皮亞杰的建構論在承認客體獨立客觀性的基礎上,更強調主體的能動性和個體活動的作用,把智力的發(fā)展看作思維建構的過程??梢哉f,皮亞杰對當代認識論的發(fā)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很大程度上推動了后世的建構論思想。當今的建構主義者主張,他們是以自己的經驗為基礎來建構現(xiàn)實,或者至少說是在解釋現(xiàn)實的,個人的世界是自己的頭腦創(chuàng)建的,由于經驗以及對經驗的信念不同,他們對外部世界的理解便也迥異[21]2。

(三)庫恩科學建構論的本體論觀

科學建構論者庫恩認為,范式(paradigms)的改變使得科學家對他們研究所及的世界的看法發(fā)生了改變。接受一個新范式的科學家會以與以前不一樣的方式來看這個世界[22]94。趙敦華提出,范式的變動不是個別概念或定律的轉換,而是世界觀的變化,以范式的改變?yōu)闃酥镜目茖W革命的實質是世界觀的根本轉變[23]。從“地心說”到“日心說”、“燃素說”到“氧化說”、“粒子說”到“波動說”等的轉變無不說明科學發(fā)展過程是“常規(guī)科學→危機→革命→新的常規(guī)科學”在不同歷史時期的循環(huán)往復。范式通過解決科學發(fā)展提出的關鍵性和全局性問題描述了新的世界觀圖式。

美國語言哲學家戴維特認為庫恩是強烈的反實在論者,這種因宣稱理論改變而世界真的不同的看法是非??档率降腫24]252-253。不過,哈金曾言:“庫恩從未用白紙黑字斷言:拉瓦錫之后,化學家生活在與之前不同的世界;也沒有斷言過道爾頓之后,化學家生活在一個不同的世界?!盵22]23通過對科學建構論的解析,我們發(fā)現(xiàn)其本體論觀傾向于范式的改變即思維方式的改變,而思維的改變建構世界觀的改變,進而建構不同的世界,且思維很難完全認識客觀的世界。

(四)沃爾夫語言建構論的本體論觀

美國民族語言學家沃爾夫的“語言——思維觀”被約翰·卡羅爾總結為“語言相對論”(linguistic relativity),而“沃爾夫假說”(Whorfian hypothesis)被認為是其集中體現(xiàn)[25]583-592。由于各種原因,學界始終流傳著兩個版本,即所謂的“強勢論”和“弱勢論”,前者認為語言決定思維,又稱語言決定論(linguistic determinism),后者認為語言影響思維,即語言相對論。雖然沃爾夫并未直接斷言語言究竟是對現(xiàn)實的映射(view mapping)還是對現(xiàn)實的建構(reality construction)[25]583-592,戴維特將沃爾夫的語言觀視為“沃爾夫建構論”,他贊同沃爾夫“語言影響思維”的說法,并使用“建構”來代替“決定”,批判沃爾夫關于語言對思維乃至實在的決定性影響[24]248。在戴維特看來,關于不同語言的各社會成員擁有不同的世界觀,進而生活在不同的世界里,甚至創(chuàng)造出新的世界的看法是荒謬的。從沃爾夫本人的闡述看,他有時站在“弱式論”一邊,有時則偏向“強式論”。人們普遍認為“強勢論”太過絕對化,更認可“弱勢論”的說法[26]。

無論如何,我們都不應忘記沃爾夫對學界作出的積極貢獻。他注重語言的反作用,認為語言對思想起一種制型作用,也對人的某些行為產生著影響[27]。“沃爾夫假說”的真正價值在于它揭示了語言與思維的雙向關系,語言隸屬于思維的定式便就此打破。盡管他并未對這種雙向關系進一步闡釋,卻也描述了語言和思維間的微妙聯(lián)系[25]583-592。可見,語言對思維的建構影響無疑是沃爾夫建構論最核心要義,這也從側面反映了其基本的本體論立場。

總而言之,建構論雖不關心實在是否獨立存在,卻也承認其客觀存在性,它更注重思維是如何影響或建構實在的。思維決定語言,語言建構思維,語言對實在有一定的建構作用。

三、實在論的本體論觀

實在論者認為物理實體獨立并外在于心靈。關于實在論,可分為科學實在論(scientific realism)和常識實在論(common sense realism)兩類??茖W實在論關涉的是被科學假定為不可見的實體(理論實體),諸如電子、夸克、介子和彎曲時空等,其代表人物有后來轉為內在實在論者的普特南;常識實在論關涉的是可見實體,特別是那些常識意義上的實體,其代表人物有戴維特[28]94-98。因此,下面主要闡述以兩者為代表的實在論的本體論觀。

(一)普特南內在實在論的本體論觀

普特南原來是一位科學實在論者,后來他提出“在實在論精神的名義下拒絕實在論”[29]的反實在論,即內在實在論(internal realism)。在轉到帶有反實在論色彩的內在實在論立場上時,他便不再強調理論實體的客觀實在性,而是強調理論對象對人的依賴性,以及科學知識對認識主體、認識工具的依賴性[30]3-9。他提出“概念相對性”,認為對象始終是一種依賴于人類的語言系統(tǒng)或理論系統(tǒng)的內部存在,而絕不可能是一種獨立于人類的語言系統(tǒng)或理論系統(tǒng)的客觀存在[31]19??梢?,普特南的內在實在論與杜威情境論的實在論、蒯因的本體論承諾理論在一定意義上是一脈相承的[30]3-9。

根據普特南的解釋,所謂的內在實在論,是只有從一個理論或描述之間問“世界是由什么對象組成”[32]56時這個問題才有意義;對世界的“真實”的理論和描述不止一個;“真理”是某種(理想化的)合理的可接受性[32]56。例如,他著名的“缸中之腦”(brain in a vat)思想實驗正是通過自相反駁的假設,以某人只要能想到“我不存在”這個命題的人都是存在的,來論證缸中之腦的假設也具有這一性質。普特南看到,“離開了觀察者的世界是什么樣子?”[31]33這樣的問題不但無解而且不合法,即“我們不能說在獨立于所有概念選擇的情形下事實是什么,因為這沒有意義”[31]33??梢?,觀察者和被觀察者是不可斷然分開的,觀察到的現(xiàn)象不可能不依賴于它所受到的觀察,現(xiàn)象的客觀存在性也只有通過觀察者其存在才有意義。因此,后來戴維特對建構論和內在實在論一起批判,正是基于兩者本質上都是對現(xiàn)實世界的建構。

總之,內在實在論的本體論觀與建構論一樣,強調客觀實在與觀察者的密不可分。客觀實在依賴于人們的認識,只有通過人的認識才能認知世界,不同的人類認知可能建構不同的世界。

(二)戴維特常識實在論的本體論觀

戴維特所堅持的實在論是常識實在論,即一種關于普通的可觀察的物理世界的學說。常識意義的物理實體客觀地、不依賴于精神而存在。他表示,難以理解我們關于星系和恐龍之諸思想是受到語言的影響[24]250。雖然他承認實在論是用語言來表述的,但怎么能夠被表述就不是語言問題了,使用語言與提及語言完全是兩碼事[28]94-98。戴維特對這種從語言的觀念到世界觀念的論證程序表示徹底地懷疑??梢姡骶S特反對內在實在論,認為語言理論在力量上無法與實在論相抗衡。

戴維特認為普特南不應該從封閉無知的心靈開始,而應該從已知的事物開始,科學上的思索讓我們接受了這個大體上無生命也無人格的世界里的許多事物,我們應以自然主義者的態(tài)度去尋找對人及其語言的解釋[24]257。他還用“名稱因果理論”(causal theory of reference)來反駁普特南的“神奇指稱理論”(magical theory of reference),認為其論述是康德式的,指稱是附加在真實上的康德想法。他認為,盡管一個人幾乎完全弄錯了或不了解一個語詞的指稱對象,他依然可以使用這個語詞去指稱他正談及的對象[28]94-98??梢?,詞語所指稱的不是由心靈或意向所決定,而是由一個語言共同體所建立的范式和存在于超語言的世界中的歷史(因果聯(lián)系)所決定。指稱一個對象包含大量非語言因素,特別是我們與所能談論的事物間的因果聯(lián)系[32]5。

總之,實在論認為,世界是不依賴于語言而獨立存在的,語言不是世界,而是關于世界的說法。認識世界是從自己的經驗開始,從客觀存在開始。戴維特甚至否定不能從語言哲學起步來認識世界,因為哲學只是認識自然的一種方法論。

四、語言、思維與實在之三元關系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建構論和實在論(5)由于內在實在論與建構論的本體論觀在本質上的一致性,此處的實在論特指常識實在論。各有其合理和不合理之處。建構論的合理之處在于其強調人的作用,而實在論則強調客觀實在的地位;建構論的不合理之處在于其忽視客觀實在的地位,而實在論則忽視人的作用。那么,兩者難道真的就不可調和嗎?

黑格爾認為,所謂辯證法是指發(fā)生問題時能夠克服問題并深入分析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在面對乍看之下互不相容的兩個對立問題時,無須舍棄任一方,還能找出更好的方法來解決[33]46??梢?,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內在發(fā)展邏輯,且遵循正題(thesis)、反題(antithesis)、合題(synthesis)這三個階段的辯證運動[34]。這種“肯定→否定→再肯定→再否定”的辯證過程將循環(huán)往復以至無窮,最終實現(xiàn)自我超越。馬克思結合黑格爾和費爾巴哈的學說創(chuàng)造出“唯物辯證法”,是哲學中關于自然、社會和思維的最一般性規(guī)律的理論。其中,對立的統(tǒng)一(矛盾)規(guī)律是其辯證法“三個基本規(guī)律”的核心。因此,融合建構論和實在論的本體論觀不失為一條可行和必由之路。具體思路如圖1所示。

圖1 建構論和實在論之本體論觀融合

(一)實在與思維的關系

一般來說,實在通常指實際存在,在哲學范疇里,意為“獨立存在于人類知覺之外的事情”[33]179,是不依賴于思維而獨立存在的。這也正是實在論的本體論觀。思維是受實在決定的,即所謂的“實在決定思維”,如動物或人的思維都需要借助大腦這個物質外殼。在此,思維幾乎可以理解為認識的代名詞。思維一般不能直接改變實在,如想開門卻不去開門,門是不會開的。然而思維卻可以間接反映或者影響實在,如人可以通過自身的知識和經驗推斷新的或未知的實在。思維若轉換為身體行動或語言輸出,通過動作或語言來影響自己或他人的行為從而實現(xiàn)改造實在,如想開門,自己去開門;想吃飯,要求別人做飯,別人去做飯等。其實,大部分的人類活動,如經濟、軍事、建筑、政治等也是如此。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論就是指導人們如何從認識世界進而來改造世界的。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實在決定思維,思維可以反映或影響(建構)實在。具體關系如圖2(6)實線箭頭表示“決定關系”,虛線箭頭表示“非決定關系,即反映、影響或建構關系”。以下各圖同。所示。

圖2 實在與思維的關系

(二)實在與語言的關系

由于實在是獨立存在于人類知覺之外的事物(與實在論觀點相同),無疑包括思維和語言,因為兩者都是人所具有的屬性。而語言建構論者則傾向于語言對現(xiàn)實的建構,至少是對現(xiàn)實的映射,我們這里傾向支持其保守立場。不過,承認語言對世界的建構也并不意味著語言與世界的對等或同構,因為兩者畢竟不是一回事,屬于不同層面??梢?,語言和實在的關系類同于思維和實在的關系,實在總是第一位的,而語言和思維是同屬于人的特征,是第二位的。不同在于,語言相對于思維更缺乏獨立性。有科學研究表明,人腦中有相應區(qū)域,如布羅卡區(qū)(Broca’s Area)和維爾尼克區(qū)(Wernicke’s Area),分屬于運動和感覺語言中樞,負責語言輸出,某部位受損會直接導致非流暢或流暢性失語癥(aphasia)或其他語言疾病。失語癥是由于各種大腦損傷,包括腦出血、腦血栓、腦腫瘤、腦外傷等造成的語言障礙[35]。因此,大腦物質(在此可理解為“實在”的表現(xiàn))似乎是語言得以實現(xiàn)的載體,語言也離不開大腦的物質外殼。具體關系如圖3所示。

圖3 實在與語言的關系

(三)思維與語言的關系

一般而言,思維(無論是低級還是高級,簡單抑或復雜)是動物(乃至一切生物)的心理機能和本質屬性之一,而語言可以看作是人類最普遍使用的(很可能是特有的)表達方式。不過,思維和語言之間卻不能夠完全劃等號,如存在非智力的言語(non-intellectual speech)和非言語的思維(non-verbal thought)[36]。人類的確在許多情況下只有思維或行動,卻不使用言語,如小孩在約2歲前、看電影、打麻將、聽課等各種想象或腦力活動,還有如身(手)勢語、旗語、燈語、表情、眼神等“語言”形式;也存在不基于思維的語言的情況,如夢話、精神病人的胡言亂語等??墒?,多數情況下,語言畢竟是人類思維的最直接體現(xiàn),思維只有依賴語言才能更有效的表達,語言與思維密切相關。

因此,思維先于語言,且可以獨立于語言而存在,從這個意義上說,思維具有某種本體“實在”意義;而語言是思維的符號,是思維的表達方式。因此,可以說,思維決定著語言,語言影響著思維。具體關系如圖4所示。

圖4 思維與語言的關系

(四)三元關系圖

首先,必須承認客觀現(xiàn)實的獨立存在,而不能設想實在是人的思維或語言的創(chuàng)造,承認語言對世界的建構并不意味著語言與世界的對等或同構。其次,強調客觀實體的獨立存在,并不意味著一定要否認人的認識的主觀能動性作用,人通過意識或思維可以一定程度地反映甚至改造世界。第三,人的認識是對實在的反映,雖然可以一定程度上改造世界,但卻并非萬能,總是或多或少地受制于客觀世界的存在。不過,人對自然的認識總是隨著科學技術的提高而發(fā)生著改變,是自然螺旋式上升的。人的認識不能僅限于感官所感知的事物或世界,有些并不局限于我們的思想之中(如可能世界),有些尚在邏輯論證之中(如某些理論),有些即將或在不久的將來很可能會被證實(如黑洞、四維或多維空間)。可見的不一定是真實存在的(如白光、海市蜃樓),真實存在的也不一定能為我們所感知(如暗物質、X射線)。思維雖無法直接影響或作用于世界,人類卻可以通過語言影響甚至改變世界。思維在先,語言在后,然后通達世界。語言是人類思維表達的最重要方式或途徑。因此,密切相關或緊密相連的諸事物不一定彼此相同,卻一定彼此互通,在一定條件下甚至會彼此轉化,也可能會彼此矛盾。矛盾的對立統(tǒng)一是世界的永恒規(guī)律,人類語言、思維和實在之三元關系也是如此。其總體關系如圖5所示。

圖5 三元關系圖

語言、思維和實在三者的關系如此交錯、縱橫、復雜而微妙,絕非一言可以敝之。本文嘗試整合建構論和實在論這兩大哲學觀來分析和梳理三者之間的關系,試圖整理出較為合理的三元關系圖,為真正識清三者的關系而努力。研究發(fā)現(xiàn),三者呈現(xiàn)出內外雙三角哲學關系:內三角關系,也叫逆三角關系,體現(xiàn)了實在對語言的決定關系以及語言對思維、思維對實在的建構關系;外三角關系,也叫順三角關系,體現(xiàn)了語言對實在的建構關系以及實在對思維、思維對語言的決定關系。綜上所述,三元關系中蘊含著錯綜復雜的不對稱多層關系,包括實在對語言和思維的一對二決定關系,語言和思維對實在的二對一建構關系以及語言和思維之間的一對一決定或建構關系。

猜你喜歡
本體論建構世界
情境—建構—深化—反思
殘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構和救贖
建構基于校本的聽評課新文化
CP論題能為本體論論證提供辯護嗎?
張栻的本體論建構及其體用邏輯探析
張載哲學的本體論結構與歸宿
建構游戲玩不夠
我愛你和世界一樣大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數世界
德令哈市| 综艺| 松潘县| 上饶县| 东海县| 梁平县| 寿宁县| 昌图县| 祥云县| 交口县| 丹阳市| 通城县| 达孜县| 广平县| 甘南县| 榆树市| 张家川| 垣曲县| 庆安县| 庐江县| 嘉荫县| 成安县| 若尔盖县| 屏南县| 弋阳县| 若羌县| 文昌市| 怀安县| 渝北区| 崇仁县| 永顺县| 比如县| 皋兰县| 松溪县| 三江| 丰镇市| 卫辉市| 东阿县| 鲁甸县| 文昌市| 丰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