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語文思維能力,讓他們掌握語文學習方法的基礎階段,也是小學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在豐富的情境中進行思考和探索,掌握課文內容的同時,提高學習能力,讓他們喜歡上語文學科,并通過主動學習促進語文能力的發(fā)展,使課堂教學綻放更多的精彩,實現(xiàn)高效的活力教學。
關鍵詞:小學語文;趣味課堂;生活情境;創(chuàng)新思維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27-0119-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7.112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只有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主觀意識,才能讓他們快樂地投入到學習中,發(fā)揮思維的創(chuàng)造性。因此,教師要利用精彩、生動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利用師生互動活躍課堂氛圍,使學生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在情境中探索課文內容,在積極思考中不斷吸取知識,促進語文素質的發(fā)展,打造高效的小學語文精彩課堂。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時,要從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進行,根據課文內容精心設計導入,使學生在趣味的導入環(huán)節(jié)集中精力,對所學的課文內容產生興趣,在主動探索中理解課文內容。在設計導入環(huán)節(jié)時,教師可以利用趣味謎語,讓學生在快樂的猜謎語中進入到課文學習中;可以播放課文背景的視頻資料,讓學生在直觀情境下主動探究課文內容;教師還可以利用歌曲進行導入。通過多樣化的導入環(huán)節(jié),可以激活學生的思維,讓他們在趣味導入中深入分析課文內容,培養(yǎng)他們的語文學習興趣。
利用在生活中發(fā)生的事件建立和課文的聯(lián)系,讓學生把親身經歷的事件,從生活中獲得的情感和體會融入到課文中進行分析,能讓他們與作者進行心靈的溝通,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在生活情境中分析課文內容,可以使學生結合生活經歷和生活中積累的知識分析課文,掌握課文重點內容,獲得深刻的學習感悟。在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時,教師要結合課文內容挖掘生活素材,借助生活情境來引導學生的思維,實現(xiàn)高效的課堂教學。
在和諧的氛圍中,學生的思維活躍,他們能夠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在深入探究中發(fā)展創(chuàng)新思維。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在積極互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使他們在自主探究中發(fā)現(xiàn)問題時,能夠大膽地提出來,獲得教師及時的指導,及時解決問題,促進思維的深入發(fā)展。例如,在教學《花的學?!窌r,學生通過閱讀課文內容,提出疑問:為什么說花的家在天上?教師可以指導學生結合想象分析課文內容,在腦海中描繪課文描寫的情境,感受大自然的花富有的靈性。通過思維的深入和對課文的理解,學生很快解決了這個問題,培養(yǎng)了他們的問題意識。
教師可以把學習內容分成難、一般、容易三個層次,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由易到難進行自主學習和自我挑戰(zhàn)。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可以選擇全部三項學習內容,學習能力一般的學生可以選擇容易和一般的學習內容,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可以選擇容易的學習內容。每個學生在課堂學習中都能夠完成學習內容,并激發(fā)他們的好勝心,使他們向更難的學習內容挑戰(zhàn),促進語文能力的提高。例如,在教學古詩《山行》《贈劉景文》《夜書所見》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能力的不同設計以下學習內容:(1)背誦古詩。(2)結合想象力說說這些古詩的內容。(3)比較古詩《山行》《贈劉景文》《夜書所見》三首古詩中描寫秋天景色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在這三項學習內容中,第(1)項是基礎內容,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積累,第(2)項是語言表達練習,讓學生通過想象加深對古詩的理解,第(3)項是培養(yǎng)學生的歸納總結、比較分析的能力,重點培養(yǎng)學生知識遷移的能力。通過分層教學,每個學生在已有語文基礎上掌握了更多的知識,使他們的語文學習能力有效提高。
在一堂高效成功的小學語文課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索掌握課文內容,還要進行課堂拓展,讓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探索拓展內容,拓寬他們的思維面,讓他們能夠掌握更多的知識,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提高語文綜合能力。在課堂拓展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給學生介紹和課文內容相關的知識,讓學生在興趣引導下學習,掌握豐富的知識。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讓他們利用課文中的詞匯和句子進行仿寫,提高他們運用語言的能力。同時,教師還要充分運用課文中的優(yōu)秀段落,讓學生學習其中的寫作方法,并模仿這些段落進行寫作。通過課堂拓展,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更加深刻,他們的語文思維和運用語言的能力也獲得有效提高,有利于提高自主學習能力,高效完成學習內容。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利用活躍的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他們在積極思考中理解課文,在深入探索中促進語文思維的發(fā)展。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利用豐富的語文知識對他們進行啟發(fā),使他們能夠抓住正確的思考方向進行深入分析,高效完成學習內容,在課堂上發(fā)揮他們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讓充滿活力的語文課堂綻放精彩,實現(xiàn)高效的素質教育。
參考文獻:
[1]黃春玲.淺析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激活學生思維[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4(7).
[2]朱建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導入的方法[C]//2018年“教育教學創(chuàng)新研究”高峰論壇論文集.2018.
[責任編輯 萬淑蕊]
作者簡介: 趙彩蕓(1974.1— ),女,漢族,甘肅定西人,高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