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天明
摘 要:在初中階段,語文是一門基礎(chǔ)性的學科,在中考成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大部分語文知識都是來自生活中,也是初中階段眾多學科中最為接近生活的一門學科,因此,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效果具有重要的意義。閱讀和寫作是初中語文教學中兩項重要的教學內(nèi)容,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閱讀和寫作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介紹了初中語文閱讀和寫作的生活化教學,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措施。
關(guān)鍵詞:初中語文;生活化;閱讀;寫作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力也在逐漸擴大,而語文作為傳統(tǒng)文化重要的載體之一,在現(xiàn)實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越來越符合我國社會發(fā)展的需求,其中很多語文知識都來自實際生活中,所以在進行語文學習的時候,學習的不僅僅是漢語,還包含很多的中華文化。在初中語文實際教學中,加強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能夠有效培養(yǎng)初中生的語文素養(yǎng)。而閱讀和寫作作為語文教學的重要載體,要注重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這樣有助于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的提升[1]。
一、初中語文閱讀和寫作采取生活化教學的意義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閱讀和寫作是兩項重要的教學內(nèi)容,而且兩者之間還存在著密切的聯(lián)系,學生只有提高閱讀能力之后,才能夠為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另外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兩者相互促進、相輔相成,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力和現(xiàn)象力。要想提高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培養(yǎng)學生對閱讀和寫作產(chǎn)生學習的興趣至關(guān)重要,為此,引入生活化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第一,采用生活化教學方式進行教學,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當學生對閱讀和寫作產(chǎn)生學習的興趣,就會主動去探索、去學習閱讀和寫作的知識,有利于高效完成教師布置的閱讀和寫作的任務。第二,能夠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能夠使枯燥無聊的語文課堂變得活躍起來,促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學習[2]。
二、初中語文閱讀和寫作的現(xiàn)狀
(一)閱讀和寫作的教學觀念相對落后
對于初中生來說,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都是學生需要掌握的,也是初中階段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所以要注重對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但是,就目前情況來看,很多初中語文教師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學模式和教學觀念的影響,往往在進行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的時候,總是采用傳統(tǒng)“灌輸式”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在教學活動中,教師一直占據(jù)課堂教學的主體地位,使得學生能夠進行主動學習的情況較差,學生只能夠被動地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在這種教學方式下,學生不能夠正確理解所學文章的內(nèi)容,也無法真正體會到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使得學生自身的閱讀和寫作能力也不能夠得到有效的提升,從而制約了學生的發(fā)展。
(二)初中語文閱讀、寫作教學與生活化教學聯(lián)系不密切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中,很多教師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將全部的精力都放到了提高學生學習成績上,從而忽視了學生綜合能力的發(fā)展以及自身的情感體驗,導致在選取文章進行閱讀教學的時候,并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學習能力,所選的文章都存在學習難度大、脫離生活實際的特點,致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存在較大的難度。在進行寫作訓練時,教師所布置的寫作題目和寫作內(nèi)容偏離了學生實際的生活,久而久之,學生的寫作能力非但沒有提高,反而打消了學生對閱讀和寫作的興趣,甚至還有可能對此產(chǎn)生厭惡的情緒,最終會影響到閱讀和寫作的教學效果,同時也降低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對學習的積極性[3]。
(三)初中生對閱讀和寫作素材的積累不足
我國一直以來實行的都是應試教育,正是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初中生都面臨著較大的升學壓力,都希望能夠提高自己的成績,所以將全部的精力都放到了教師傳授的知識上,導致很多初中生的閱讀量沒有達到新課程的要求和標準。正是由于學生積累的文章素材不夠充足,使得學生在進行閱讀學習或者寫作學習時,總是會出現(xiàn)力不從心的情況,時間一長,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也會導致學生學習的效率降低。所以,教師在選取閱讀素材或者寫作素材的時候,可以適當選擇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文章進行教學,這樣能夠幫助學生對閱讀文章的積累。
三、初中語文的生活化閱讀與寫作的培養(yǎng)措施
(一)加強閱讀積累,學會從閱讀中感悟生活
對于初中生來說,閱讀教學就是一個學生不斷積累知識的過程,需要學生全身心投入,不能夠僅僅依靠課堂教學的時間,這樣做是無法完成最終的目標,學生的閱讀能力也不能夠在短時間內(nèi)得到有效的提高。近些年來,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科學技術(shù)水平的提高,教師可以建議學生通過手機、電視以及廣播的方式去獲取更多的新聞信息來增加自身的閱讀量,并且能夠在閱讀的過程中加強與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從而有效掌握更多生活語言表達方式。新課改實行以后,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所以,教師要發(fā)揮出自身的作用,引導學生去感悟生活,從而能夠?qū)W習和掌握更多的本領(lǐng)。例如,教師在教學《社戲》時,可以向小學生詢問他們都知道哪些社戲,這樣能夠促使學生進行思考,最后再由教師向?qū)W生講解社戲的種類。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有助于活躍課堂教學的氛圍。
(二)帶領(lǐng)學生感受大自然,積累更多的素材
想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僅靠課堂教學的時間是遠遠不能夠達到教學要求的,需要延伸課堂教學。大自然是天然的課堂,也最貼近學生的生活,教師帶領(lǐng)學生感受大自然,能夠幫助學生加強閱讀和寫作與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有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為此,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shè)與教學內(nèi)容相似的教學情境進行教學,促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感知生活、體會生活。例如,教師在教學《春》時,可以帶領(lǐng)學生去春游,欣賞春天的景色,能夠感受到春天為大地和人類帶來的美好。在學習文章時,學生能夠聯(lián)想到自己的親身感受,從而更好地對文章進行理解[4]。
(三)由閱讀向?qū)懽鞣较蜻^渡
當學生進行閱讀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優(yōu)美詞句進行積累,要學習和掌握更多的寫作手法,并且需要在平時的寫作中進行練習。為了能夠達到這一目的,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強化學生對知識的積累,并在寫作中進行運用。在由閱讀向?qū)懽鬟^渡的過程中,可以進行一點點的過渡,這樣學生也不會感受到學習的壓力。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向?qū)W生布置與生活相關(guān)的關(guān)鍵詞,引導學生在觀察生活中進行寫作。例如,教師在教學《濟南的冬天》時,教師以“冬天”為主題引導學生進行寫作,學生可以發(fā)揮想象力,從衣、食、住、行等方面進行寫作,比如,在漫天飛舞的雪花下,人們埋著頭向家的方向前行。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使寫作更加貼近生活。
(四)合理運用生活中的寫作素材
對于初中生來說,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關(guān)鍵時期,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也近似接近成年人的水平,但是在寫作的過程中,很多學生就會出現(xiàn)較大的難題,那就是出現(xiàn)無話可說的情況。造成這種情況產(chǎn)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學生自身缺少寫作的素材,直接影響到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對于寫作素材的積累,并不是短時間內(nèi)就能夠積累的,而是需要經(jīng)過漫長的學習和對生活的積累才能夠形成。所以,教師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第一,教師要引導學生參與有益身心的校園活動,比如拔河、賽跑以及演講比賽等;第二,教師要引導學生善于觀察家庭生活的場景,并將所看、所想以寫作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這樣能夠有效提升文章的真實性。不僅如此,教師也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化教學素材,讓學生從中能夠吸收到養(yǎng)分,從而能夠為今后的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例如,教師在教學《背影》時,可以運用多媒體設(shè)備向?qū)W生播放有關(guān)文章內(nèi)容的視頻資料,促使學生能夠感受到文章中父親對孩子的愛,并結(jié)合學生家庭的情況,談談學生家長對學生愛的表現(xiàn),從而能夠真切感受到父親對兒子的愛。通過這樣的方式教學,就會使文章顯得更加真實,能夠使讀者產(chǎn)生共鳴,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5]。
(五)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加強閱讀和寫作的結(jié)合
為了能夠提高學生閱讀和寫作的能力,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已經(jīng)落后了,需要對教學的方式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教師可以采用創(chuàng)設(shè)教學情境的方式進行教學,為此要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要選取適當?shù)奈恼逻M行教學,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還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在實際的教學中,如果學生不能夠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就會導致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想要提高語文學習成績也就變得更難了。面對這種情況,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良好的教學情境,這樣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例如,教師在教學《愛蓮說》時,可以通過多媒體設(shè)備向?qū)W生展示有關(guān)荷花的視頻或者圖片,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這樣一來,學生就會跟著教師的思路進行學習,更好地完成課堂教學的任務。在課后教師布置學生完成一篇讀后感,促使閱讀和寫作能夠得到有效的結(jié)合,能夠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對學生寫作訓練的過程進行強化
初中語文閱讀和寫作教學中,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需要學生積累豐富的知識,這樣才能夠獲得更好的生活化體驗。在寫作訓練中,學生需要獨立完成一篇寫作,如果學生能夠?qū)⑶楦凶⑷肫渲校敲磳懽鞯倪^程就會變得輕松而且有趣,并且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例如,教師在教學《我的童年》時,以此為主題進行寫作訓練,由于學生對童年生活過于熟悉,且具有情感,所以學生能夠順利地完成寫作訓練,這樣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
綜上所述,初中語文的生活化閱讀和寫作,主要圍繞生活展開,借助課堂教學的機會,將閱讀活動與寫作活動進行串聯(lián),不僅能夠拓展學生學習的思路,還能夠激發(fā)學生對閱讀與寫作學習的興趣,從而有助于提升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1]王諭.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實行生活化寫作[J].科普童話(新課堂),2016(16).
[2]劉海仙.關(guān)于初中語文的生活化閱讀與寫作[J].文學教育(下),2017(2):127.
[3]方麗.關(guān)于農(nóng)村初中語文生活化具體作文教學策略的分析[J].教育觀察(下半月),2016,5(11).
[4]林梅.探究初中語文生活化閱讀寫作[J].課外語文,2014(6):104.
[5]趙晟.初中語文生活化閱讀寫作探析[J].新課程(中),2016(3):78.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