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恒
在城鄉(xiāng)義務教育一體化發(fā)展語境下,統(tǒng)籌配置城鄉(xiāng)教育資源,完善督導評估體系,促進縣域(包括縣鎮(zhèn)和鄉(xiāng)村)教育健康協(xié)調發(fā)展,是政府、教育行政部門的重要工作。而在新技術、新業(yè)態(tài)、新生活方式等城鎮(zhèn)化背景下,從傳統(tǒng)文化走向現代文明的關鍵,還在于學校如何用科學的課程觀、人才觀進行教育教學改革并落實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這一層面的具體工作,需要校長有效領導教師隊伍,協(xié)調家庭社區(qū),共同處理好學科與活動、育才與育德等關系,讓學校成為每一個人健康成長的重要推手。顯然,切實關乎縣域內“辦學水平”提升的學校校長,其領導力的研究是一個很有意義的命題。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了“加快農業(yè)轉移人口市民化”要求。2018年中國城鎮(zhèn)化率已達59.58%,可以預期未來我國城鎮(zhèn)化率還有很大提升空間,大量農村人口已經或將更大規(guī)模地涌入縣城(鎮(zhèn)),因為縣城(鎮(zhèn))是一頭連接城市、一頭連接鄉(xiāng)村的“橋頭堡”,是就近城鎮(zhèn)化發(fā)展的重點。
縣域學校承擔著均衡發(fā)展、提升人口素質、維持社會秩序等巨大責任。政府的一系列決策部署如調整學校布局、教育資源配置等固然重要,但根本在于提升縣域學校的教育質量,提升教育為發(fā)展當地經濟、安居樂業(yè)、服務鄉(xiāng)村作貢獻的能力。縣域學校不能僅僅負責向一二線城市輸出人才,還要成為重振鄉(xiāng)村的服務中心、文化中心和教育中心,將現代文明傳播到廣大鄉(xiāng)村,豐富和提高更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
因此,縣域學校承擔著更高的教育使命。首先是發(fā)展人力資源的重責,意味著學生的學業(yè)質量決定了更多普通家庭能否參與社會競爭、融入城市生活,關系著當地經濟轉型、人民整體生活水平是否得以提升。其次是振興地方文化,城市文明諸如價值、行為準則、理性思考與表達等需要通過學校教育的傳承創(chuàng)新,聯結家庭、社區(qū)滲透到各個方面,形成更具特色和活力的地方文化。再次,具有“現代性”特征的學校是能夠站在“人”的視角,將其理解成“為每一個學生的潛能向現實能力轉化創(chuàng)造條件、提供幫助的場域”,切實促成每一個個體的成長權利和獲得感的落實??h域學校校長是領導學校教育從傳統(tǒng)逐步向現代發(fā)展的關鍵人物,對教育的理解與追求會極大地影響、造福更多的普通家庭。
山東省鄆城縣侯咽集鎮(zhèn)黃崗小學的孩子們正在田園學校內澆灌親自種植的油菜
首先,教育讓人更文明,對城鎮(zhèn)化進程具有重大意義。縣域學校校長需要堅定地相信教育的力量,相信教育能夠培養(yǎng)人、留住人,能夠讓城市(鎮(zhèn))經濟、生活更具活力。城市擁有更多有現代文明素養(yǎng)的人,才是美好生活的根本。城鎮(zhèn)化進程中,以文化修養(yǎng)改變人的生活方式、完善人際交往、建立和諧社區(qū),對學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們通過教育來實現“城市性”強化,即規(guī)章、法律的遵守以及道德的底線要求;實現“城市化”生活方式的完成,即由鄉(xiāng)村生活向城市生活方式轉變,其背后是價值觀、生活方式、消費方式、休閑方式等的綜合轉變。
縣域學校的教育意義在于,讓人更文明、更具道德感。學校重視立德樹人,可以讓更多學生通過體驗、互動,在勞動中養(yǎng)成德行,表現出仁愛、友善、責任、擔當等美德;通過豐富的課程、有效的教學,讓學生提高應對環(huán)境、增強邏輯判斷、理性思考的能力;“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師生、生生關系,能夠培養(yǎng)更為積極正向的社會交往技能??傊?,憑借學校教育,人民群眾整體素養(yǎng)得以提高,從而讓城市(鎮(zhèn))環(huán)境、消費、管理和人口質量得以綜合提升。
其次,教育改變人的命運,對提升生活品質具有重大意義??h域學校校長要幫助更多人堅定地相信教育的力量。美國社會學家布勞、鄧肯提出的地位獲致理論,分析先賦性因素和自致性因素對個人入職行業(yè)、職業(yè)生涯發(fā)展等的影響。研究表明,個人受教育程度越高,入職后職業(yè)生涯發(fā)展與自致性因素關系更大,也即一個人的文化水平往往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他的收入高低。盡管各國因為各種原因導致教育的經濟收益率各不相同,但無可爭議的是,受教育水平與收入水平、身心健康、道德、社會責任感水平及平均壽命等幾乎所有的人類社會指標都呈正相關,“知識改變命運”這一真理依然存在。因此,縣域教育的脫貧攻堅需要校長意識到,讓域內學?!案匈|量”,減少輟學或隱形輟學,是保證更多普通城鎮(zhèn)居民、農民家庭的孩子在主動接受年限更長的教育中有“獲得感”,意味著更多普通家庭的孩子走入高等學府、在未來獲得更高的收入,更意味著他們的生活從溫飽走向小康、走向物質與精神共同“富裕”的可能。
再次,教育改變人的思維,對提升生命質量具有重大意義。思維方式與家庭受教育背景、家庭所屬社會階層、性別等相關,但教育的一個目的是通過環(huán)境幫助被教育者形成一個超越身份的自我認知、社會認知的思維模式。教育者要清醒地認識到,現實生活中面臨的不確定性與以紙筆測試為主的考試中遇到的“簡化情況”是存在極大差異的,而當前學校知識的簡化阻礙了學生對現實生活的基本理解與理性思考,容易形成“當下的人們都強烈地想證明自己,而不是發(fā)展自己”的認知。
很多校長會抱怨縣域教育資源的不均衡,家長的受教育背景、教師專業(yè)水平、教育信息技術等極大制約了學校質量提升,但這并不意味著孩子不能在當地的學校通過教育改變思維方式,即從固定型思維轉向成長型思維。學生的關鍵能力是學習,而不是在教室、職業(yè)生涯或者未來的婚姻里去確認自己的智力、人格、品質,焦慮于等待確認“我會成功還是失敗,我看起來聰明還是愚蠢……”應該通過持續(xù)學習來認識自己,在“最佳焦慮”中尋找行為的改變,相信努力的價值,從“尋找適合于我的生涯”轉向“發(fā)展屬于自己的生涯”。
因此,縣域學校校長更需要以科學、理性的育人觀去包容、尊重每一個孩子,最大限度保持他們對現實以及探索社會所抱有的極大的好奇心與激情,一方面關注學生的共性發(fā)展,另一方面也關注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共性發(fā)展體現了人的全面發(fā)展要求。人的基本學力、道德水平、身心健康、審美能力等各個方面的核心素養(yǎng)越扎實有效,個性發(fā)展的水平越有基礎和動力,思維品質則更可能表現出深刻性、思辨性和創(chuàng)新性。
中國縣級行政區(qū)2860個(2017年),是中國最龐大人口的生活所在地,也是學校數量最多、相對穩(wěn)定的地域,有大規(guī)模、大班額的縣城(鎮(zhèn))學校,也有數量不斷減少、學生數不斷縮小的鄉(xiāng)村“微型”學校。這些縣域學校是“發(fā)展更加公平更有質量的教育”的最基層單位,更是呵護、支持一個個鮮活生命成長的場所——誠如葉瀾教授強調的,“教育是直面生命、通過生命、為了生命成長的人類偉大而特殊的事業(yè)”,學校不同于工廠、機關、企業(yè),它是有“生命質感”的場域,是師生共同成長的地方,是相互影響、學習與生活的生命場。
提升每一個孩子的生命質量,首先是賦予精神力量。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物質生活極大豐富,但中國正處于從傳統(tǒng)走向現代化的過程中,社會衡量成功的標準比較單一,追逐金錢、物質和權力的現象比較普遍,網絡、手機讓人與自我、與他人的關系并未更親密,反而與自然、社會的關系越來越疏遠,表現出對自己、對他人生命的漠視,引發(fā)了諸多社會、精神危機。人的困惑與迷茫,具體到縣域這一層面可能更為強烈。這是因為過去的中國社會有著維系鄉(xiāng)村社會的傳統(tǒng)倫理道德準則,是一套相對比較穩(wěn)定的價值系統(tǒng),包含著對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以及人的生命存在意義的深刻理解。無論曾經歷過多大的戰(zhàn)亂沖突,中國鄉(xiāng)村社會這套相對穩(wěn)定的價值系統(tǒng)依然可以成為整個社會重建的精神價值來源。然而,隨著城鎮(zhèn)化進程加快,年輕人和男性勞動力向城市(鎮(zhèn))遷移,鄉(xiāng)村成為僅剩老人和女人的“空心村”,內生增長性極大減弱。而孩子因為跟隨父母在城市務工,對遙遠的鄉(xiāng)村文化無法產生親和力、歸屬感,又不被城市文化所接納,他們“生命存在的根基”已經發(fā)生動搖,對生命的意義、“活著的理由”有著難以忽略的困惑與迷?!耖g倫理、價值觀念、生活邏輯、基本規(guī)則、鄉(xiāng)約規(guī)范等這些代表著“社會生活底線”的載體已經逐漸扭曲、失去,而符合城市生活要求的現代文明、行為準則尚在確立當中。因此,學校承載的教育使命,是堅定地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讓更多學生獲得感知“有序”“安全”“愛”的精神力量。
其次是能力導向的“人”的成長。毫無疑問,學校是一種解放和進步的工具,“解放”思想、促成“進步”的根本就是培養(yǎng)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一能力的高下決定著未來每一個孩子的生命質量??h域不少校長認同應試教育,因為它能讓更多學生考入大學,帶給學生直觀、顯性的利益。但功利主義的教育只教導如何考試,卻不與學生探討職業(yè)背后的學科深度學習,以及學科與不同職業(yè)之間的內在聯系,更遑論與學生探討生命的意義和價值。此外,縣域教育的城市化傾向日益嚴重,面向廣大學生的課程與教學內容明顯脫離生活實際,直接導致了學生成長中本土資源的缺失、能力發(fā)展的片面單一,使得教育脫離了發(fā)展學習與生命成長的本源,使“健全人格”與“獲得能力”不能兩全,造成部分學生心理和人格存在嚴重缺陷,更多學生即使進入高校,畢業(yè)后也只是成為城市潛在的“熟練工人”而已?;谶@些現實,縣域學校校長應該更重視課程領導與執(zhí)行力的自我發(fā)展,不僅將教育與“社會服務”“勞動”聯系起來,也要通過課程與教學將人與“文化修養(yǎng)”“閑暇能力”等聯系起來,倡導知與行、思維與操作、書本與實務等知識技能的融會貫通,注重國家課程的校本化實施和校本活動在地化實踐,將理論性、穩(wěn)定性與實踐性、具體性、情境性等結合起來,實現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
再次,學會學習是人的真正成長。我們應該堅定地反對“文憑”等于“能力”、“考試”等于“學習”。確實,文憑除了其嚴格的職業(yè)價值之外,還在各種象征性“市場”如婚姻、日常人際交往中具有價值,在聲望、關系、尊嚴、婚姻等方面帶來收益。但學校的一切活動如果僅僅是為孩子提供“飯碗教育”,即學校教育的一切目標是為了孩子的就業(yè)與生存,學校就可能會用不科學的方法教科學,不藝術的方式教藝術,不道德的方式教感恩……實際上,助力孩子“求生存”而不是“謀生活”,這樣的教育格局并不高遠。獲得學歷、發(fā)展生存能力固然重要,但絕不能為此剪斷孩子“夢想”的翅膀,我們有責任為每一個孩子的生命底色著力。學會學習不僅僅是學會考試,更是學會社會交往、學會勞動、學會休閑……去追求更高層次的幸福以及更豐富的生命價值。
總之,教育的第一目的不是培養(yǎng)生存技能,而是提升生命質量,其內核是文化素養(yǎng)與職業(yè)素養(yǎng)的有機融合。擁有知識與技能,讓“勞動者”確立生存與職業(yè)發(fā)展的文化意義和價值創(chuàng)造,拓寬了人生的長度與寬度;擁有以閑暇、精神、生活方式、心理狀態(tài)等為代表的“文化素養(yǎng)”,讓“文化人確立生命活動的社會意義,擺脫自私自利、虛榮炫耀、寄生性生活方式,主動探索自我生命的終極價值,讓人成為一個真正完整的人。愛默生說過:“人生唯一有價值的,是有活力的靈魂。”因此,相對于知識與技能,人文精神、審美能力、勞動態(tài)度等更大程度上決定了人生格局。
縣域學校校長往往因傳播文明而成為“一方賢達”,成為有“德行”的校長。他們首要的使命是努力改善學校,提升每一個孩子在學校的學習和生活質量,這是學校走向現代化的出發(fā)點。同時,校長領導學校上下,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有潛能,并盡力幫助每一個孩子學習,最終實現提升每一個人生命質量的目標?;诖?,縣域學校校長可以從以下四方面進行理論轉化為行動的實踐設計。
第一,育人目標清晰,教育追求格局高遠??h域教育是幫助實現穩(wěn)定脫貧的根本,是縮短文化素質、技能差距并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主要場所。學校不應拘泥于所謂的教育質量、升學率,而應該更關注每一個完整的、獨特的、鮮活的生命個體。校長應清醒地意識到,與城市化為中心的現代教育相比,代表更廣大社會基層民眾利益的縣域教育是有極大異質性和局限性的,但縣域學校的存在與發(fā)展應確立自己的價值與意義一致力于為每一個生命的質量負責,給予每一個學生追求幸福生活的能力——在中國走向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現代化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縣域學校校長要具備較高的教育格局,勇于成為有“德行”的領導者,致力于辦好自己的有“德行”的學校,而不是活在某種既定的(或者社會偏愛的設定)生活圈子中,受外界評價而搖擺不定。
第二,在“所想”和“所為”之間尋找平衡,達成實效。從時間的角度而言,學生在校學習生活的時間用在哪里,代表著體驗、經歷的不同。就學生的發(fā)展而言,學校不應滿足于有教室、藝體活動場所,還要努力擁有一個完備的圖書館,圖書館是“另一所有質量的學?!?,承載著學生學習、家長教育、社區(qū)文化發(fā)展的功能。
從資金的角度而言,資金應該用于最需要的地方,但什么是最需要的地方?資金的使用體現了校長的價值選擇。
從優(yōu)勢的彰顯而言,教師的優(yōu)勢和優(yōu)勢的教師用于何處?是用于研究教材、考題以提升學生考試能力,還是用于課程開發(fā),以豐富性、選擇性的在地化課程來滿足更多學生個性化發(fā)展的需要?
從評價的要素而言,無論是評價教師還是學生,以哪些要素為重,學業(yè)成績、德行?還是參與勞動、人際交往?這些評價內容也決定著課程知識性、實踐性的比重,衡量著校長的“所想”與“所為”的一致性。
第三,推動學校課程有邏輯地改革。課程是學生學習的載體。目前,縣域學校最難的是為學生潛能的開發(fā)、個性的展現設計具有最大價值的課程結構和課程體系,為學生提供豐富、可供選擇的課程,實施必修與選修相結合的制度,為每個學生多方面、個性化發(fā)展提供多樣化的課程資源和學習空間,從根本上提升學生在校學習的獲得感,滿足學生個性化成長的要求。
根本路徑在于學校課程的改革。學校課程的功能發(fā)生變化,推行啟發(fā)式、探究式、參與式、合作式等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學習中實現思維方式的改變。
第四,學校教育的根本是文化立校。文化是生活方式的總和。人生活在這個世界,衣食住行、勞動工作、休閑娛樂、社會交往、待人接物等物質、精神生活的總和,是為“生活方式”。“城市的精神文化”與狹義的文化概念內涵相一致,是相對于城市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的城市精神文明的總和,包括一個城市的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以及作為一個城市成員的人所習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習慣。
就整體而言,中國的城鎮(zhèn)化過程也正是催化城市精神文化的過程。就個人而言,一個人的權利、尊嚴更多依賴文化來確立。因此,縣域學校更應該注重“文化立?!保囵B(yǎng)人與自然、與城市、與社會的共生意識;應該注重藝術修養(yǎng),重視學生藝術審美與體驗;應該注重通過社會實踐和學校社團活動培養(yǎng)學生社會責任感,培養(yǎng)對多元文化的理解與寬容精神;應該注重拓展視野,幫助學生了解世界文化,促進多元文化的交流與溝通等,主要目的還在于幫助向城市遷移并逐漸城市化的人們理解、認同城市居民的行為方式,了解城市生活中支配行為的一整套規(guī)范、準則、價值觀念等,盡快適應從“熟人社會”向“陌生人社會”的轉移,較快融入城市生活當中,成為共同發(fā)展城市文化、提升城市文化水平的一員。
縣域學校校長通常更理解縣城(鎮(zhèn))教育與鄉(xiāng)村教育的差異,更了解農村社會諸多主體所處的實際情境帶來的差異,也可能更深刻關注人的因素,因而能夠從他們向城市遷移過程中的需要和互動出發(fā),從生存智慧、經濟智慧和社會智慧三個維度進行學校現代化發(fā)展的分解式設計。我們有理由相信,在幫助更多人走向城市文明的過程中,縣域學校校長能領導學校從不同角度、不同途徑對基礎教育的擴大和優(yōu)化作出有益的探索與實踐,讓更多普通家庭的孩子從“有知識”走向“有文化”,更好地適應、創(chuàng)造自己的生活,成為有更高生命質量的“人”。
(作者系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港澳臺及國外教育研究室主任,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部副教授)
責任編輯 任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