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連軍
摘 要:微課是信息技術發(fā)展背景下的新型的教學手段,在現代教育教學實踐中得到了廣泛應用,提升微課在初中生物教學實踐中的應用水平是構建有效課堂的重要舉措。微課利用短小精悍的形式、精簡歷煉的內容,能夠切實滿足學生的需要,實現創(chuàng)設高效課堂的教學目標,引導學生學習知識內容的同時,促進學生的生物思維發(fā)展。本研究主要分析了微課在初中生物教學實踐中的應用方法,希望研究內容具有實踐參考價值。
關鍵詞:微課;初中生物;教學方法:研究
引言: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初中生物教學實踐開展過程中,我們越來越關注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將生物核心素養(yǎng)作為關鍵教學目標。這就要求教師在教授學科理論知識的同時還要承擔起促進學生思維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等教學任務,無疑增加了初中生物教師的工作量[1]。而微課教學模式的引入,使初中生物課程教學任務減輕,為構建有效課堂奠定了基礎。
一、精心設計微課內容,提高學生的生物學習興趣
微課設計要面向全體學生,體現微課教學資源的適用性,因此教師在制作微課視頻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學生需求和教學內容的特點,這樣才能最大化地發(fā)揮微課的優(yōu)勢。教師要對全班學生的學習能力有一個全面的了解,這樣才能使教學活動更具針對性,更能注意到學生學習中的難點[2],真正提高生物教學質量。另外,教師在制作微視頻時,時間不宜過長,還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例如,教師在講《細胞的基本結構與功能》一節(jié)時,可以在微課中插入有趣的動畫,模擬植物生長的過程和動物發(fā)育的過程,這樣能夠讓學生深入了解由細胞到生命個體的形成過程;在講《綠色開花植物的生活史》這一章節(jié)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做一個系統(tǒng)的小視頻,將學生所熟悉的植物的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的不同形態(tài)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對所學內容有一個直觀的了解,并體會生活中的生物,從而提高生物學習興趣。
二、借助微課教學契機,構建和諧的師生互動關系
傳統(tǒng)的初中生物課堂中師生互動缺乏有效性,主要是由于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應用不當導致的。這樣的初中生物教學互動很難實現對學生主體性的調動,在構建生本課堂上顯現出嚴重不足。我們可以應用微課合理開展教學活動,利用微課的高效性和趣味性吸引學生,為教師留下更多的教學指導空間[3]。以《食物中的營養(yǎng)物質》一課為例,我要求學生小組為單位制作微視頻,具體針對某一知識點進行。然后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我就讓學生展示自己的微視頻,并結合教師制作的微視頻,課下修正自己的視頻內容。在學生展示自己的微視頻內容后,教師還可以開展課堂評論會,讓學生針對教師或者其他同學的微課視頻提出自己的自己的看法和疑問,在此基礎上形成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
三、巧用微課,突破難點,增強實效
生物課程中有很多微觀領域的內容,教師往往難以用語言講述清楚,如細胞的分化和分裂、人體內物質的運輸等。針對這些以往教學實踐中難以突破的重難點,當前的初中生物教學中我們就可以利用微課教學模式解決這一問題。例如,在學習“人體內物質的運輸——血液”時,我巧用微課突破難點,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對于血細胞的種類以及它們各自的形態(tài)和特點,我難以用語言表述清楚,但可以借助微課形式展現顯微鏡下的血細胞的種類,清晰地把血細胞的知識呈現出來。學生通過觀看微課,很快就認識了血細胞中的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通過微課的放大形式,學生也能在觀察中總結其各自的特點,如紅細胞:紅色,量最多,圓餅狀;白細胞:最大,并且有細胞核;血小板:最小,沒有細胞核。對于知識吸收較慢的學生,可以讓學生利用課后時間繼續(xù)觀看微課,以進一步強化所學知識。該教學實例中,我利用微課直觀體現了教學內容,且激發(fā)了學生的互動熱情,利于優(yōu)化學科教學活動效果。
四、引導學生形成生物思維
生物學科知識也具有一定抽象性,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具有很高要求。因此初中生物教師在應用微課捕捉學習知識重難點的過程中,也要注重對學生的思維引導,幫助初中生逐步形成生物思維,引導學生認識到生物學科學習的探究性和微課的啟發(fā)性[4]。例如,講解《生物的遺傳和變異》一課時,為了促進學生的生物思維形成,我在指導教學活動的過程中,結合教學內容向學生發(fā)問:“你們知道我們所說基因是指什么嗎?”“影響生物遺傳和變異的因素有哪些?”提出問題后我要求學生小組探究,然后結合學生的回答,我應用微課展示教學重難點內容,并繼續(xù)讓學生結合微視頻中提出的問題展開討論。除此之外,針對生物教學活動中涉及的不易于學生親手操作和觀察實驗內容,教師也可以借助微視頻展示實驗過程,讓學生直觀認識、深化理解生物知識原理,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引導學生認識生物知識和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促進小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提升。
結束語:
綜上,微課的出現為新課程改革提供了助力。立足初中生物課程教學實際,微課作為新型教學資源,為學科教學質量起到了輔助作用。因此,我們在指導初中生物教學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應該充分肯定微課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朱有森,微課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重要作用[J].赤子(上中旬),2016,22(23):130-131.
[2]陳崇貞,論微課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觀察(下半月),2016,23(11):110-112.
[3]喬璞,“情景―探究”課堂教學模式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以《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為例[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07):118-119.
[4]愛理,巧用微課,讓學生愛上生物:談談微課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05):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