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穎超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育中,教師除了要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也需要滲透德育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而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滲透了大量的德育教育資源。故此,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滲透德育教育。本文主要圍繞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進行
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 德育教育 滲透
小學生年紀尚小,可塑性非常強,這時非常容易接受德育的熏陶,繼而形成一個良好的行為習慣。而語文教材中包含了豐富的人文內(nèi)涵,教師可以深入挖掘其中所包含的德育資源,以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zhì)。
一、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
在以往的語文教學中,教師更重視語文知識的傳授,而沒有花費精力與時間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這樣就不利于為我國培養(yǎng)出德才兼?zhèn)涞娜瞬?。因此,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需要響應新課改所提出的理念,要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要多尊重學生的想法與觀點,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和諧的課堂環(huán)境。另外,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滲透德育教育,向?qū)W生宣傳愛國、傳統(tǒng)美德等教育,使學生能夠明白為人處世的道理,能夠形成一個良好地做事規(guī)范,并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值得注意的是,教師不能夠采用說教式的教育方式,而是引導學生自己去感悟。[1]例如,在“狼牙山五壯士”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先播放相關的動畫視頻,然后讓學生說說自己的內(nèi)心感受,通過學生之間相互分享與交流,學生所產(chǎn)生的愛國熱情才是真實的,如果是教師一味地說教,反而會引起學生的反感。
此外,教師要多與學生進行交流與溝通,以了解學生的性格特征,然后在這個基礎上開展教學活動,這樣才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學生的學習體驗,幫助學生克服困難,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教師可以多表揚學生,尤其是學差生,更是需要教師的鼓勵。只有當教師多在課堂中滲透德育教育,多關注學生的情感與思想,才能夠引導學生全面健康的發(fā)展。
二、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蘊藏了豐富的德育教育資源,為此教師需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資源,以實現(xiàn)對學生思想品德的培養(yǎng)。
1.在朗讀中滲透德育教育
正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教師通過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能夠加深他們對文章的理解,通過反復的品讀,能夠使學生讀出感情。在語文教材中,有許多描寫祖國自然風景的文章,如,《火燒云》《觀潮》等等,這些文章中都使用了優(yōu)美的文字,將祖國的秀麗風光完美地呈現(xiàn)了出來。為此,教師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1)營造朗讀氛圍。當學生處在一個良好的氛圍之中,他們的朗讀欲望才會更加的強烈。教師可以在文章朗讀中配上相應的樂曲,或者是通過音像為學生展現(xiàn)大自然的風光,這樣可以讓學生快速進入到意境之中,使之感受到文中所描繪事物的顏色與形狀。[2]如,在《火燒云》的一課教學中,教師可以播放有關火燒云的錄像,然后再引導學生進行朗讀,這樣學生一方面加深了對文章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喚起了他們對美的共鳴,使之更好的領略自然之美。(2)適時引導。在朗讀過程中,學生有可能對文章的情感理解不夠深刻,這時就需要教師的適時引導。如,在《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一文中,有一段話是這樣描述的:“從爸爸斬釘截鐵的口氣中,……把魚放回水中?!苯處熆梢砸龑W生自由讀,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想法去朗讀這一段話。例如,有的學生覺得要將斬釘截鐵讀的堅定,表示爸爸的話必須要服從;有的學生說要慢吞吞反映了湯姆的心理活動;還有的學生說湯姆最后還是遵守規(guī)定將魚放掉,表明了他的堅強。為此,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思想去理解文章,使他們感受到湯姆和爸爸的為人,這樣才能夠使學生受到熏陶,使他們懂得遵守規(guī)定的重要性。
2.在識字教學中滲透德育
在識字、寫字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jù)漢字的結(jié)構(gòu)或者字音的特點,引導學生去觀察分析,對漢字的音形義結(jié)構(gòu)進行總結(jié),然后將漢字識字與德育有效地聯(lián)系起來,使學生在字詞學習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質(zhì)。
如,在教學生寫“人”字時,就可以這樣講,雖然一撇一捺很簡單,但是要想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就需要增強自己的本領,要好好學習,以便將來做一個頂天立地的人,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又比如,在講述“烏鴉”之時,教師要改變大家將“烏鴉”視作不祥之兆的看法,要還烏鴉的清白??梢灾v述烏鴉反哺這個成語的意思,讓學生學會感恩,孝敬自己的父母。[3]
3.在寫作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在語文教學中,作文是其中的重難點,學生寫作能力的高低,從側(cè)面反映出他們的語文綜合素質(zhì)。一篇優(yōu)秀的文章往往需要注入特定的情感,這種有情感的文章才會引發(fā)讀者的共鳴。現(xiàn)如今,許多學生從小受到家庭的寵溺,他們不懂得謙讓與感恩,這不利于其今后的發(fā)展。因此,教師可以開展寫作訓練,讓學生注入自己的情感,以培養(yǎng)他們的思想品質(zhì)。例如,可以讓學生寫自己身邊的人,如我的母親,讓學生從細小的生活細節(jié)中發(fā)現(xiàn)母親對自己的關愛,然后使他們樹立孝順父母的心理。還可以讓學生圍繞自己身邊的動物,通過描寫動物的形態(tài)、性格等特點,就會激發(fā)學生熱愛動物的心理,從而愿意主動去保護這些動物。其實這些都是對德育教育的滲透,有助于學生形成一個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質(zhì)。
結(jié)語
綜上,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重視德育教育的滲透,以便為國家培養(yǎng)出品學兼優(yōu)的人才。因此,教師需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要尊重學生,多鼓勵學生。此外,教師需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資源,在識字教學、朗讀教學以及寫作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如此一來,學生不僅能夠掌握相應的知識點,更能夠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水平。
參考文獻
[1]宋貴.教書育人,潤物無聲——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幾點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4,05:57.
[2]崔杰芳.談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德育[J].中國校外教育,2017,15:66.
[3]王麗芳.淺析德育滲透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J].科技視界,2015,05: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