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雄麗
從課程改革的要求上看,小學語文的教學目標開始向學生的語言能力培養(yǎng)方面轉變。這種變化強調了對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要求學生適應更靈活多變的題目,將語言學習轉化為能力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強化學生的閱讀量,并通過拓寬閱讀題材來豐富學生的語文文化底蘊,讓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提高。
語文課文是學生學習語文的基礎,也是小學語文教學中常用的教學載體。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小學語文閱讀課文教學在整體教學時間中占據了很大的比重。這從一方面體現了教師對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視,同時也從另一方面說明了閱讀能力培養(yǎng)在語文教學活動中的重要地位。然而,小學語文閱讀課文教學的模式相對僵化,教師過分注重對學生詞匯積累量的要求,忽視了學生對課文本身的理解及整體性把握。
從教學內容上看,小學語文課本的更新速度較慢,這使得課本中的很多內容與語文教學和語文文化是脫節(jié)的。多數語文課文中強化了對詞匯的積累和運用,并將一些考試中常見的句型融入到課程當中。這樣的授課內容無法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無法幫助他們深入了解祖國的語言文化環(huán)境,整體實用性價值偏低,已經無法適用于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
從教學效果來看,小學語文閱讀課文教學的效率整體偏低。課堂教學效率教師及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有著直接關系。主要原因是部分教師對語文閱讀課文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他們將語文閱讀課文教學視作一種常規(guī)性教學任務,在課程設計環(huán)節(jié)沒有給予其充分的重視,這使得閱讀教學的目標性、針對性趣味性嚴重不足。
要將語文閱讀教學真正落實到小學語文課程中來,就必須轉變教師的授課理念,讓他們能真正認識到閱讀教學對學生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制定出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實現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全面提高。在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把授課重心放在對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上來,在講解課文的同時讓學生有時間對話的內容進行全面理解,讓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明白閱讀能力的重要性。
長期以來,語文閱讀教學都秉持著原有的教學方式,采用教師講解生詞、文章大意等授課模式。這種教學模式過分強調了教師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而忽略了對學生主體意識、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
課程改革環(huán)境下,應對傳統(tǒng)閱讀教學方式進行變革,從學生的學習需要及學習興趣入手,豐富現有的閱讀教學模式,讓學生直觀參與到閱讀教學過程中來,并在趣味性強的課堂上充分發(fā)掘自身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將提問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等教學方式融入到情景教學活動中。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借助互聯網上的豐富資源,教師可以播放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有一定教育意義及文化內涵的,難度適中的電影、紀錄片等給學生,讓學生能從多角度了解閱讀教學的意義,并將課本內容與圖片、聲音及影像結合起來,進而加深對知識點的了解。
在閱讀過程中,教師可以傳授給學生一些有用的閱讀方法與閱讀技巧,幫助他們在有限的時間內更快更好的獲取閱讀內容,并從文章重點出發(fā)進行深入思考。
由于閱讀在考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在培養(yǎng)學生閱讀分析能力,幫助他們從整體上了解文章核心的內容,閱讀技巧的培養(yǎng)也能讓他們在有限的時間中實現個人能力的提升,并養(yǎng)成正確的知識積累方式。
課前準備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必須制定出針對性的教學方案,為學生選擇合適的閱讀課文,以此保證知識點的全面向與閱讀難度的適中性。此時,教師必須考量學生的學習情況,綜合把握他們的閱讀能力,并有針對性的安排一些問題,讓學生能帶著問題進行閱讀,以此實現課堂教學效率的保證。
課程進行中,教師應給予學生自由閱讀與討論的空間。此時,教師可以在班級內設置一些學習小組,讓學生在小組的范圍中進行閱讀和討論,并由小組中閱讀水平較高的學生進行引導和幫助工作,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閱讀活動中,進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效率,實現學習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