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自然辯證法概論”課的“立德樹人”功能

2019-11-11 07:09徐建龍
關鍵詞:概論課自然辯證法立德樹人

徐建龍

摘 ? ?要:自然辯證法概論以其獨特的馬克思主義自然觀、科學技術觀、科學技術方法論和科學技術社會論,契合研究生教育培養(yǎng)高素質創(chuàng)新人才的總目標。通過專題式教學,實現(xiàn)了馬克思主義自然辯證法理論與實際問題的有效銜接,提升了教學的針對性與實效性,大大拓展了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科技觀、價值觀教育。

關鍵詞:自然辯證法;概論課;立德樹人

中圖分類號:G640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002-4107(2019)09-0001-03

“立德樹人”是我國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務,也是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務。作為研究生教育中的重要課程——自然辯證法概論課(簡稱“自然辯證法”),在改進中加強、發(fā)揮“立德樹人”的功能,這是自然辯證法學科建設、課程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課題。

一、“自然辯證法概論”課與研究生教育目標的契合性

研究生處于高等教育的最高學歷層次,培養(yǎng)科技創(chuàng)新人才一直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目標,特別是“雙一流”高校,如中國科技大學研究生對整個學校 SCI論文的貢獻率達到 62%[1];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研究生對整個學校 SCI論文的貢獻率達到 75%[2]。另外,我國研究生教育存在著原創(chuàng)能力不足的問題。研究生導師、社會用人單位對我國研究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不太滿意[3]。還有相當一部分研究生存在著引用他人成果不加標注,將他人論文拼湊改造成自己的論文,偽造、篡改實驗、調查、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等學術不端行為[4]。提高研究生學術道德水平和創(chuàng)新能力,是培養(yǎng)科技型人才追求的目標。隨著專業(yè)型研究生規(guī)模和比例的擴大,把專業(yè)研究生培養(yǎng)成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生態(tài)建設、社會建設的骨干力量,需要研究生德才兼?zhèn)?。一方面,研究生要堅守實事求是、不弄虛作假的底線,在工作中真誠協(xié)作;另一方面,研究生能夠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化解前進中遇到的難題。

研究生教育的價值取向從“學術價值取向”轉向“學術價值取向”與“社會價值取向”并重[5]。研究生教育承擔著培養(yǎng)研究生的高層次“德”與高水平“才”的雙重責任和使命[6]。

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于高等學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設置調整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了“自然辯證法概論”課程的性質:自然辯證法對碩士研究生進行馬克思主義自然辯證法理論的教育,幫助碩士生確立正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同時培養(yǎng)碩士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肖德武教授認為,自然辯證法概論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與人文素質教育(特別是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功能互滲互寓、相得益彰[7]?!白匀晦q證法概論”課之所以能契合研究生教育培養(yǎng)研究生的高層次“德”與高水平“才”的目標,是因為馬克思主義自然辯證法理論自身的優(yōu)勢。馬克思主義自然辯證法理論產生于人類科技創(chuàng)新成果的哲學反思,又在總結、概括當代科學技術發(fā)展的新成果中完善和發(fā)展,它是各門具體科學技術實踐通向馬克思主義的重要橋梁。不斷發(fā)展的馬克思主義自然辯證法理論是各學科專業(yè)研究生接受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的重要平臺,是研究生樹立馬克思主義世界觀的重要通道,也是研究生自覺接受馬克思主義自然觀、科學技術觀、科學技術方法論、科學技術社會觀,不斷提升自己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重要途徑。

二、“自然辯證法概論”課專題式教學的特征

根據(jù)《意見》關于“推進構建完整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體系和教學體系,實現(xiàn)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有效銜接”的要求,各高校啟動了新一輪自然辯證法教學改革,著力推進自然辯證法與研究生“研究性”之間的契合,提升課程對研究生進行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教育與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其實,自然辯證法契合研究生“研究性”之特征的實踐與“自然辯證法”學科建設和教學是同步的。我國于1956年將“自然辯證法”確定為“存在于哲學和自然科學之間的一門科學”(1956年制定的全國十二年科學發(fā)展遠景規(guī)劃之一),同年,“自然辯證法”走進了北京大學的課堂,1979年,隨著研究生教育第一本教材《自然辯證法講義》的出版,自然辯證法教學改革逐步在全國高校展開,形成了以專題式教學為主導的教學方式,以契合研究生“研究性”之特征。

馬克思主義自然辯證法理論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而不斷發(fā)展,所以,根據(jù)學生的實際,不斷調整自然辯證法的教學內容,這是自然辯證法教學改革的新常態(tài)。張明國教授最近根據(jù)自然辯證法學科建設和自然辯證法新的教材體系,為自然辯證法教學繪制了專題式教學的“問題”清單[8]。所謂自然辯證法專題式教學,就是把自然辯證法教學大綱的基本精神和學生關注的實際問題結合起來,提煉出教學重點,按照問題來組織課堂教學內容的教學方式[9]。對于研究生規(guī)模較大的學校,專題式教學需要兼顧專業(yè)性,一方面,管理部門按照相近專業(yè)分班;另一方面,授課教師要按照學生專業(yè)選擇案例。專題式教學既可以設計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問題,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又可以借助案例,調動學生參與,通過生動、直觀的案例,讓學生真切體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大連理工大學教學團隊構建了“自然辯證法概論”課專業(yè)化—專題化—案例化三化一體教學改革新模式[10]。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自然辯證法教學改革,以研究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為主線,探索形成了融創(chuàng)新文化、創(chuàng)新思維、創(chuàng)新方法、創(chuàng)新實踐和創(chuàng)新環(huán)境等各環(huán)節(jié)為一體的“五創(chuàng)一體”法?!拔鍎?chuàng)一體”法提升了研究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11]。中國海洋大學的自然辯證法專題式教學改革嘗試以問題為導向,力求通過每一個專題,打通自然觀、科技觀、方法論的界限,融會貫通[12]。西南交通大學自然辯證法教學改革,結合學校優(yōu)勢,設置“中國高鐵走出去戰(zhàn)略”專題,組織學生研討,聚焦于高鐵的核心競爭能力、工程建設與管理中的瓶頸、工程建設完成后的運營管理等問題,進而,讓學生明確專業(yè)學習和創(chuàng)新的方向[13]。

總之,自然辯證法專題式教學,就是從自然觀、科學技術觀、科學技術方法論、科學技術社會觀等模塊中遴選核心問題,著眼于問題“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等層層剖析,讓研究生以其“研究性”之方式審視問題,達到提升研究堅持用科學立場和方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當然,自然辯證法專題式教學仍需不斷改進,李全喜、張明國根據(jù)北京部分高校自然辯證法教學現(xiàn)狀調查分析,建議北京高校(實際上,可拓展至全國高校乃至社會科學院、黨校、軍隊院校等,提升專題式教學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學術性,需要全國相關院校和專家學者以及一線教師的協(xié)同推進)多年從事自然辯證法概論教學的專家學者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為自然辯證法專題式教學提供兼具理論性、操作性、示范性的教學方案[14]。

三、“自然辯證法概論”課“立德樹人”的功能

(一)拓展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與方法論教育

作為馬克思主義自然辯證法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馬克思主義自然觀,是對近代自然科學——細胞學說、能量守恒和轉化定律、生物進化論等一系列發(fā)現(xiàn)的哲學概括,是對自然界的本質和演化規(guī)律的科學闡釋。系統(tǒng)自然觀和生態(tài)自然觀則是馬克思主義自然觀在新的科學成果基礎之上的新的發(fā)展。馬克思主義自然觀具有兩個顯著特點:(1)承認先于人類存在的自然界的存在(自然界的優(yōu)先地位);(2)自然界具有“社會—歷史屬性”(與人類的生存相關的自然界)。馬克思主義自然觀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自然觀[15]。從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整體視野去審視馬克思主義自然觀,人類置身自然之中,認識和正確運用自然規(guī)律去改造、利用、保護自然界。面對資源短缺、環(huán)境污染問題,根據(jù)系統(tǒng)自然觀關于要素、結構、功能之間的辯證關系,形成了“生態(tài)的自然觀”[16]。研究生置身于人與自然關系、科學技術革命與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自然觀互動之中,將會加深對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的認識和理解,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二)把握科學技術發(fā)展規(guī)律,提升創(chuàng)新能力

“自然辯證法”通過典型案例,讓研究生領會科學技術觀與科學技術方法論精華,把握科學技術發(fā)展規(guī)律,提升其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我們在自然辯證法專題式教學中,著眼于三個結合。

1.通過科技史經典案例,揭示辯證思維與創(chuàng)新思維的統(tǒng)一??萍际飞蠂@“光的本性”,形成了牛頓的“微粒說”與惠更斯的“波動說”之間的長期爭論,愛因斯坦提出的“光量子說”統(tǒng)一了光的波粒二象性。學生通過這些案例認識到科學技術創(chuàng)新離不開辯證思維。

2.從科技發(fā)展史中體悟科研方法與導師指導有機

結合。導師在研究生培養(yǎng)過程中扮演著“第一責任人”的角色。自然辯證法專題講授科學研究方法后,組織學生開展訪問導師的活動,讓研究生了解自己的導師從事研究心得體會、經驗教訓,這對于研究生向導師學習做研究,乃至于建立良好的“導學關系”,意義重大。

3.研究生學習科研方法與科研實踐有機結合。引導學生,結合課程學習,開展“預選題”研討。針對實驗和社會調查遇到的問題,或者專業(yè)學習遇到的問題,鼓勵學生嘗試開展小型課題研究。研究生自己動手,進行文獻調研,資料搜集,并用所學方法嘗試著進行研究和探索,在研究中真正提高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

(三)把握科學技術與社會互動規(guī)律,增強社會責任感

圍繞“李約瑟難題”的專題討論,讓學生了解中華民族古代科學曾經輝煌、近代科學一度落后、現(xiàn)代科學迅速崛起的歷史,探討科學、技術與社會三者的關系,認識科學技術與社會互動規(guī)律(科學技術社會論),激發(fā)學生為國服務的使命與擔當意識,增強其社會責任感。任何科學成果的取得都要經歷前人無數(shù)的艱苦探索、失敗和挫折的考驗,展示科技創(chuàng)新過程,讓學生堅信:只有不怕吃苦、不怕挫折,敢于在創(chuàng)新的大道上不斷前行,才能取得創(chuàng)新的成功。同時,科學技術的應用,既可造福人類,又可禍害人類。因此,面對科技的“雙刃劍”,每一個科技工作者都應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以保證科技沿著造福人類的方向發(fā)展。正如愛因斯坦所說的:“關心人的本身,應當始終成為一切技術上奮斗的主要目標……保證我們科學思想的成果會造福于人類,而不至于成為禍害?!盵17]科技史的經典案例之一——基因重組技術倫理原則。20 世紀70年代初,伯格教授領導的課題組在基因重組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那時,伯格教授便敏銳地意識到基因重組可能給人類造成一些無法預計的后果,為此,主動暫停實驗,組織召開“重組DNA分子國際會議”,制定了基因重組技術若干原則和規(guī)范,保證基因重組技術向造福人類方向發(fā)展。學生感悟到了科學家為人類幸福和社會進步而奮斗的事跡,增強了社會責任感。

參考文獻:

[1]邱晨輝.研究生培養(yǎng)不能忽略過程管理——中科大SCI? ? 論文學生貢獻率超六成[N].中國青年報,2014-02-15.

[2]雷曉鋒,王文文,馮蓉,等.高校研究生科研誠信教育的? ? 多維審視和途徑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4,(6).

[3]袁本濤,延建林.我國研究生創(chuàng)新能力現(xiàn)狀及其影響因素? ? 分析——基于三次研究生教育質量調查的結果[J].北京? ? 大學教育評論,2009,(2).

[4]武曉峰,王磊,張穎.我國研究生學風和學術道德現(xiàn)狀的? ? 調查與分析[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2,(3).

[5]徐國斌,馬君雅,單玨慧.“立德樹人”視野下研究生導師? ? 育人作用發(fā)揮機制的探索——以浙江大學為例[J].學位? ? 與研究生教育,2014,(9).

[6]紀亞光,劉芳.增強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針對性與? ? 實效性的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6,(2).

[7]肖德武.論自然辯證法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齊魯? ? 師范學院學報,2016,(1).

[8]張明國.從教材體系到教學體系——“自然辯證法概論”課? ? 教學新探[J].自然辯證法研究,2016,(6).

[9]柴秀波.關于“自然辯證法概論”課專題式教學的思考[J].? ? 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3,(5).

[10]姜春林.專業(yè)化—專題化—案例化:自然辯證法概論? ? ? 教學模式探討[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0,(9).

[11]趙四學,劉仲林.碩士研究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五創(chuàng)一體”法? ? ? 探微——中科大“自然辯證法”教改實踐一例[J].科技? ? ? 管理研究,2014,(9).

[12]江宏春,李元峰.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的轉化——基于? ? ? 《自然辯證法概論》課程教學的思考[J].自然辯證法? ? ? 研究,2016,(2).

[13]謝瑜.“自然辯證法”對話式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自然? ? ? 辯證法研究,2016,(2).

[14]李全喜,張明國.2012年以來“自然辯證法概論”課教學? ? ? 現(xiàn)狀實證分析——以北京部分高校為例[J].自然辯證法? ? ? 研究,2018,(3).

[15]孫世明.論新自然辯證法課程的意識形態(tài)屬性問題[J].? ? ? 齊魯師范學院學報,2016,(1).

[16]葉山嶺.“自然辯證法概論”課在高校環(huán)境教育中的作用[J].? ? ? 思想教育研究,2014,(2).

[17][美]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愛因斯坦文集:第3卷[M].? ? ? 許良英,趙中立,張宜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79:? ? ? ?72-73.

猜你喜歡
概論課自然辯證法立德樹人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概論”課教學探討
論高職概論課教學中的歷史共通感培養(yǎng)
談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務
學校體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自然辨證方法應用于機關公共事物系統(tǒng)的探討
观塘区| 延津县| 惠来县| 武宣县| 灵丘县| 武安市| 苍梧县| 酉阳| 甘南县| 获嘉县| 尖扎县| 通州区| 彰武县| 浦东新区| 吴江市| 临颍县| 利津县| 东阳市| 宝山区| 苗栗县| 砚山县| 凌云县| 威海市| 磴口县| 米林县| 福清市| 大姚县| 即墨市| 临洮县| 连江县| 汕尾市| 同心县| 婺源县| 平昌县| 双鸭山市| 溆浦县| 司法| 江都市| 安平县| 基隆市| 清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