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軍亮
摘 要:我國倡導“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從人的全面發(fā)展和個性培養(yǎng)層面加強德育、智育、美育教學。針對高中物理應試教育的現狀,探討高中物理融合人文教育的內涵、辯證關系和方法途徑,在培養(yǎng)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同時,更加注重培養(yǎng)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和人文情懷,確立科學的世界觀和價值觀,發(fā)揮物理教書育人的功能,對現代教育改革和實踐研究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關鍵詞:高中物理教育;人文教育;辯證思考
物理學是理論與實驗高度結合的自然科學,是關于自然規(guī)律的知識。大至宇宙,小至粒子,人類認識自然、探索自然、改變自然的步伐從未停止,物理學演繹發(fā)展的內涵更加豐富,天體物理、生物物理、凝聚物理、材料物理等多學科偉大創(chuàng)新令人嘆為觀止。在高中物理教育中貫穿人文價值,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興趣,有利于人的全面發(fā)展,也是現代高中物理教育改革和實踐研究的新課題。
一、我國高中物理教育的現狀
在看重學生考出高分、考上名校的各類升學指標要求下,我國物理應試教學十分普遍,物理現象被弱化成理論公式的符號,題海戰(zhàn)術下的各類名師輔導教材,課前課后是物理老師忙碌的身影,在記住經典力學、聲光電磁等考試解題方法的同時,高中生還有哪些物理學的興趣?當他們考入大學、步入社會,還有多少記得曾經的物理知識?當他們從事著有別于物理學的各項工作,還有多少了解身邊的物理現象呢?
近年來,我國倡導“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物理教學也在嘗試改變臺上按部就班講解、臺下井井有條記錄的被動教學模式,物理專家提出了知識體系教學法、典型例題精講精練法、實驗教學法、對比教學法、情境教學法等,引導學生鞏固知識點,促進解題思路的觸類旁通,加強對物理現象的感性認識,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學生課上聽得懂、課下不會做的教學不足。但這些方法大多停留在物理教學的層面,距離“以人為本”的物理教育還有很大差距。
二、高中物理與人文教育的內涵
1.以人為本是物理教育的本質要求
高中物理教育的對象是廣大的青年學生,物理教育應針對學生的智力發(fā)展、思維興趣、特長愛好、才能稟賦等因材施教,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技巧、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人格、意志和特長,學習物理知識的進步對科技、經濟、文化和社會發(fā)展的影響,領會客觀求實、理性求證、傳承創(chuàng)新等科學精神,以及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正確態(tài)度,教育中“人”的培養(yǎng)高于“知識”的傳授。對物理學天資聰慧和興趣濃厚的學生,應培養(yǎng)其自主閱讀、實驗實踐和解決問題的創(chuàng)新思維,注重方法論、價值觀和道德觀的引導。
2.科學價值觀培養(yǎng)是物理教育的重要目標
教育之目的就在于使人成為人。價值在人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內涵,但核心是要用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看待事物所具有的價值。知識改變命運,大部分高中生學習物理,主要是為了高分、名校,這是他們在當前教育體制下創(chuàng)造的初始價值形態(tài),也是他們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第一關。知識創(chuàng)造價值,高中生學習物理創(chuàng)造的不僅是高分,而且是通過高中物理知識的教育,建立正確的價值取向,形成認識自然的科學方法和人文情懷的科學精神,
在今后的學習深造、知識勞動、素質升華中實現價值生產和價值增值。
(1)追求真善美是物理教育的重要途徑
真是知識與理性的象征,善是高級人格的象征,美是道德上善的象征。學習物理知識,更應該學會辨別物理知識的真與假、善與惡、美與丑。學習改造自然、發(fā)明創(chuàng)新、檢驗真理的真科學,杜絕以假亂真、歪理邪論、掩耳盜鈴的假科學;學習利其所益、造福人類、崇尚和平的科學之善,杜絕亂用其害、摧毀自然、破壞和平的科學之惡;學習維護真理、拼搏犧牲、敬業(yè)愛國的道德之美,杜絕沽名釣譽、畏頭畏尾、極端主義的人格之丑。
(2)教育模式改革是物理教育的動力源泉
物理學對人的科學世界觀影響最為直接。針對我國文理分裂嚴重,理科生人文素質較差,文科生學習科技困難的現實問題,一些大學開設了人文物理的選修課,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值得高中物理教育的借鑒和思考,因為高中階段是啟發(fā)學生學習科學文化和人文文化的關鍵時期,更應該提前做好學生的文理知識教育。
三、高中物理與人文教育的辯證分析
1.自然與文學的辯證統一
人的大腦是自然和文學的統一,左腦是科學家,善于抽象思考,探究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自然之法;右腦是文藝家,長于形象思維,感受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自然之本。文化思想與物理規(guī)律一脈相通,甚至對物理規(guī)律研究有超前的方法論,如關于相對運動,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孤帆是以江岸作為參考系,好像乘坐的帆船從日邊到來;關于熵增原理,在不考慮萬有引力作用下,孤立的熱力學系統中熵值總是增加的,是系統從有序趨于無序的過程,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說明在沒有外力的作用下人的容顏是不可逆轉的;關于對立統一規(guī)律,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說明多雨的季節(jié),天氣陰晴矛盾的對立統一,在物理學中的作用與反作用、引力與斥力、波粒二象性、輻射與吸收等都是矛盾對立的辯證統一。
2.教學與美育的辯證統一
教學不是版式教育、說教教育,需要用多樣的形式和風格教學,培養(yǎng)學生鑒賞物理學的美和創(chuàng)造學習物理學的美,將煩瑣知識、客觀規(guī)律、公式定律,用自然美、技術美、意境美等進行浸潤,用文化熏陶、幽默風格、旁征博引等連珠妙語進行串聯,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如光學的自然美,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紫光波長最短,當陽光照射到香爐上時,紫光最容易被空氣散射;野曠天低樹、江青月近人,反映的是平面成像知識;湖光秋月兩相知、潭面無風鏡未磨,是光的反射效果。關于聲學的技術美,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說明在空曠的環(huán)境中,蟬聲的反射、散射少,聲音傳得遠,而聲速與溫度、密度等介質狀態(tài)有關,與風速關聯度較小。關于物理的意境美,細推物理須行樂、何須浮名伴此身,細指仔細觀察,是實驗的方法論,推指推理演繹,是理論的規(guī)律性,闡釋宇宙萬物的道理;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是流體力學中的平衡問題,老子的陰陽互補、屈原的天問、霍金的時間簡史等,都是物理美育的重要佐證。
3.立德與樹人的辯證統一
上善若水、厚德載物,德是才之帥;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人乃才之本。物理教育倡導立德樹人,把德育滲透于物理學,實現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員育人,在培養(yǎng)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立行之將才時,更要培育其德育品質的立人之帥才。如學習物理知識要學習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探索精神,愛迪生小時候曾被老師罵為糊涂蛋,后來卻成為取得一千多項專利的發(fā)明家;學習物理知識要感受細聽蟬翼寂、遙感雁來聲的理論敏感,牛頓一個蘋果引發(fā)的思考,堪稱善于觀察、勤于思考的經典之范,成就了舉世矚目的偉大科學家;學習物理知識要體會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的執(zhí)著精神,法拉第通過十年的不懈研究,經歷無數失敗實驗,發(fā)現了電磁感應定律;學習物理知識要培養(yǎng)學生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的愛國情操,錢學森、錢三強等物理學家放棄國外優(yōu)越的物質生活,毅然回國,投身國家科技事業(yè);學習物理知識要捍衛(wèi)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真理追求,布魯諾勇敢捍衛(wèi)哥白尼的日心說被教會視為異端,活活燒死在羅馬的鮮花廣場,被世人譽為捍衛(wèi)真理的殉道者等。
4.傳承與創(chuàng)新的辯證統一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傳承不是既定的過去,創(chuàng)新是最好的傳承。物理知識是人類智慧的結晶,物理真理是千百次試驗檢驗的踐行,學習物理知識要繼承知識,發(fā)揚光大;吸取精髓,創(chuàng)造創(chuàng)新;要不忘教訓,循序善用。如我國古代物理創(chuàng)造了多個世界領先,早在兩千多年前墨翟著作了針孔成倒像理論、力與重力的關系;沈括發(fā)明了指南針和地磁偏角,比歐洲早了四百多年;郭守敬編制的授時歷測定計算的回歸年長度為365.2425日,與當今公歷值完全一致;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中記錄了蠟型熔模鑄造、排除煤礦瓦斯方法等熱力學物理知識;張衡發(fā)明了世界上第一架測試地震的儀器——候風地動儀等,我國物理學的發(fā)展,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傳承知識和精神,看得更遠、激勵創(chuàng)新;物理知識是一把雙刃劍,需要善學善用、利為善行,愛因斯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勸說美國總統在德國之前研制原子彈,當研制成功后,他又從人類的良知和社會責任感出發(fā),和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一起聯名反對使用原子彈,物理研究需要探索求真,知識應用是以造福人類為根本。
四、高中物理融合人文教育的建議
1.物理教育要融合教學模式改革
首先是物理教材的改革,美國新物理運動提出的非常準確:教材必須現代化,以認識物理的本來面目去講授和編寫物理教材;教材內容知識面要廣,既涉及高新技術又聯系實際生活,既有公式定律又有真實生動的圖片。其次是教學方式的改革,利用學校資源條件,將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情境教學、分塊教學、信息教學結合起來,讓學生從被動接受向主動思考轉變。
2.物理教育要融合人文價值教育
詩、詞、歌、賦、格言、成語、名句等文學思想中蘊含著的科學方法和人文精神,句中蘊理、理中含韻,與物理知識異曲同工,前者是唯美的表達,后者是邏輯的闡釋,科學價值和社會價值豐富。在物理教學中引入人文教育,喚醒了聲光電磁公式規(guī)律的哲學思想和文藝細胞,更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和志向,是物理科學與文人精神的融合。
3.物理教育要融合科技創(chuàng)新成果
物理學認識事物客觀規(guī)律的方法不斷進步,理論應用體系的不斷完善更新,物理教育不能照搬教科書的教學,要結合當前科技成果對知識點的應用進行系統講解,避免學生學習物理規(guī)律陷入知識盲區(qū)。鼓勵學生自主設計物理實驗,進行實驗驗證和研究,加強知識的鞏固,同時將所學知識進行大膽設想和應用創(chuàng)新,培養(yǎng)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創(chuàng)新精神。
4.物理教育要融合考核評價體系
物理教育的考核評價,不能過度依賴高分、升學率的考核目標,公式的記憶不能說明學生掌握了物理知識,考試的成績不能說明學生學到了物理知識,學生學習物理的知識表達、興趣愛好、創(chuàng)新思維、實驗水平等同樣重要,需要培養(yǎng)學生學習和認識物理規(guī)律的方法、獨立分析和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以及正確學習物理的價值取向。
5.物理教育要融合反思教育方法
物理教育是一門遺憾的藝術,任何教師都有理論上的迷茫和實踐上的困惑,既想讓學生考出高分,又傳授給學生物理精髓,需要教師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個人的教育理念和教學風格,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摸索、反思和改進,正視教育中社會、學校、學生和家長的各種現象和問題,促進教學質量的優(yōu)化和提升。
參考文獻:
[1]唐新華.要將人文價值教育貫穿我們的高中物理教育中[J].課程教育研究,2014.
[2]何榮幸,黃成,彭敬東.物理化學實驗教學改革中的創(chuàng)新教育思路[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2012.
[3]熊萬杰,戴占海,郭子政.關于古文名句融入物理教學的思考[J].物理通報,2012.
[4]趙鳳喜.用物理學家的精神育人[J].教學教研,2012.
編輯 李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