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麗娜(吉林市北華大學附屬醫(yī)院,吉林吉林 132000)
下肢靜脈血栓是常見的周圍血管疾病,肢靜脈血栓導致的靜脈瓣膜功能不全及并發(fā)的肺栓塞會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下肢靜脈血栓病因有:血流緩慢 、血管壁的損傷 、血液高凝狀態(tài),下肢深靜脈血栓是以下肢突然腫脹、疼痛,肢體紫暗或潮紅,站立活動后癥狀加重為臨床表現(xiàn)的一種疾病。早期易并發(fā)肺栓塞導致突然死亡,或血栓發(fā)展快而導致肢體壞死,后期易形成足靴區(qū)潰瘍、深靜脈瓣膜功能不全、淺靜脈曲張等癥,被大家稱為血管外科的一種極危重癥及疑難病。嚴重者甚至截肢導致終身殘疾,對于患者及其家屬來說是極其痛苦的。通過近五年來下肢靜脈血栓患者及其年齡顯示,下肢血栓患者年齡呈現(xiàn)老齡化的趨勢,由于老年人年齡高,生理機能下降,一旦骨折,極其患下肢靜脈血栓。加之年齡的原因,在治療方面也較為困難。當前在我國,對于下肢靜脈血栓患者常用的檢查手段有 Color Doppler Electrocardiograph(多普勒彩色超聲)診斷及保守溶栓治療等診療方法等。選取2018年6—12月該院收治的60例疑似下肢靜脈血栓患者以及60名體檢健康者作為研究,以期為下肢靜脈血栓臨床治療提供借鑒和參考。
該次研究申報給該院倫理委員會,經(jīng)批準后進行。所有實驗過程均事前告知患者本人。該次研究選取該院收治的60例疑似下肢靜脈血栓患者以及60名體檢健康者。其中,疑似下肢靜脈血栓患者為實驗組,患者中計有32例男性,28例女性,男女比例8:7;患者年齡最小56歲,年齡最大82歲,平均年齡(62.13±1.69)歲。體檢健康者為對照組,患者中計有38名男性,22名女性,男女比例19:11;患者年齡最小58歲,最大 79 歲,平均年齡(69.45±2.01)歲。
該次研究所選患者均為服用過影響患者血凝功能的藥物,且排除心臟病及血液疾病患者。所選患者一般資料符合實驗要求,可展開對比,見表1。
表1 一般資料
實驗組的60例患者術(shù)后3 d進行空腹抽血化驗,監(jiān)測D-Dimer、Fg,FIB,對照組的60名體檢健康者在術(shù)后通過 Color Doppler Electrocardiograph檢查下肢靜脈確診發(fā)病例數(shù)。
對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檢查的指標進行比較,分析兩組患者在D-Dimer、Fg,FIB指標的不同。
在該次研究中,對數(shù)據(jù)結(jié)果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理統(tǒng)計。統(tǒng)計結(jié)果以(±s)表示,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實驗組在未做手術(shù)前與對照組的D-Dimer、纖維蛋白原的兩項指標平均值無明顯差異,但實驗組的120例患者在手術(shù)3 d后的D-Dimer、Fg,FIB的兩項指標平均值遠遠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2。
表 2 指標分析(±s)
表 2 指標分析(±s)
組別D一Dimer術(shù)前 術(shù)后images/BZ_148_818_370_852_399.pngFg,FIB術(shù)前 術(shù)后實驗組(n=60)對照組(n=60)467.85±123.5457.85±103.2667.76±173.2462.75±110.54.67±13.54.76±1.426.78±2.214.66±1.59
實驗組經(jīng)Color Doppler Electrocardiograph等確診有97例患者為下肢靜脈血栓,另23例為非靜脈血栓。兩組術(shù)前D-Dimer與Fg,FIB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但術(shù)后下肢靜脈血栓患者的D-Dimer與Fg,FIB明顯高于非靜脈血栓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3。
表 3 指標分析(±s)
表 3 指標分析(±s)
組別D一Dimer術(shù)前 術(shù)后Fg,FIB術(shù)前 術(shù)后下肢靜脈血栓(n=49)非靜脈血栓(n=11)467.46±102.7454.85±101.2632.71±154.2445.27±1images/BZ_148_848_1269_870_1293.png.54.58±1.634.39±1.346.94±2.414.76±1.29
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是臨床上的常見病,多發(fā)病,且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近年來此病發(fā)病率仍處于不斷上升的趨勢。下肢深靜脈血栓是以下肢(左下肢多見)突然腫脹、疼痛,肢體紫暗或潮紅,站立活動后癥狀加重為臨床表現(xiàn)的一種疾病。早期易并發(fā)肺栓塞導致突然死亡,或血栓發(fā)展快而導致肢體壞死,后期易形成足靴區(qū)潰瘍、深靜脈瓣膜功能不全、淺靜脈曲張等癥,被稱為血管外科的一種極危重癥及疑難病。
血栓的形成,同血小板聚集以及血液勃稠有關(guān)。隨著血管平滑肌收縮,血管外周阻力增加,最終導致了血栓形成。在此過程中,F(xiàn)g,FIB參與其中,此時,對患者血液進行檢測,結(jié)果必然為陽性。該次實驗中,無論是D-Dimer還是Fg,FIB值,在60例疑似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中,術(shù)后D-Dimer與Fg,FIB均高于體檢健康者。同時,在雙重對比分析中,可以肯定D-Dimer與Fg,FIB的特異性。
綜上所述,在下肢靜脈血栓診斷中,應(yīng)用D-二聚體與纖維蛋白原進行相關(guān)檢測,可以有效實現(xiàn)患者下肢靜脈血栓的早期診斷,同時,該檢測方法敏感性高,陽性反應(yīng)率高,具有極高的應(yīng)用價值,值得臨床推廣和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