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新
摘? 要: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對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提升,生活的節(jié)奏也在不斷加快,對于高校學生來說,學業(yè)、就業(yè)的壓力不斷增加,很容易出現(xiàn)各種的心理問題,對他們的生活和學習產生著直接影響。針對此情況,在高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該文闡述了當前我國高校學生管理的現(xiàn)狀、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及有效應用,希望對高校管理工作提供借鑒。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 學生管理? 應用
中圖分類號:G44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10(a)-0221-02
大學階段,是學生們的生理和心智逐漸健全并逐漸走向成熟的關鍵階段。但是,高校學生畢竟還沒有走向社會,同時由于每個學生原生家庭的背景不同,因此心理上的發(fā)育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在遇到一些困難和挫折的時候,不懂得自我調節(jié)、釋放壓力,很容易形成心理障礙,影響正常的學習和生活,往往對個人和他人造成很大的困擾。
1? 當前我國高校學生管理的現(xiàn)實狀況
目前,我國各高校的大學生的思想狀況和管理狀況還是比較好的,積極向上的健康心態(tài)是主流。但是,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化和網絡技術快速發(fā)展,大學生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逐漸呈現(xiàn)出了多元化的特征,給輔導員的管理工作帶來了巨大挑戰(zhàn)。大學生是獨立的個體,具備自己的思想和獨特個性,性格上帶有一定的不穩(wěn)定性,一旦出現(xiàn)反常行為,將對教育管理產生重要影響。近些年,頻繁爆出高校的安全事件,比如,打架斗毆、自殺、他殺,甚至弒母等,這些事件的發(fā)生都跟心理問題有著很大關系。心理問題如果得不到及時的疏解和釋放,很可能導致不良后果的發(fā)生,這就增加了高校管理工作的難度[1]。
2?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發(fā)揮的重要作用
2.1 促進學生養(yǎng)成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fā)展,高校學生對社會的認識和了解更加方便,網上充斥著大量不良信息,由于大學生沒有走出過校門,還缺乏理性的辨別能力,這些信息對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及價值觀造成了嚴重影響。利己主義、拜金思想、攀比的心理將對大學生的生活態(tài)度產生嚴重的影響。高校開展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僅能夠幫助大學生建立正確的三觀,還能使大學生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狀態(tài),對那些不良信息和歪曲的思想觀念產生免疫功能,對自己現(xiàn)在和未來的生活產生積極的影響。
2.2 可以凈化校園環(huán)境
剛經歷緊張高考的學生進入開放的大學,無論是思想還是生活上都迎來了開放與活躍的環(huán)境,雖然說追求自由、個性解放本身沒有錯,只不過這種個性的發(fā)展要以遵守社會秩序為前提,可以在社會既定的規(guī)范中自由發(fā)展,而不能逾越這個規(guī)范范圍。各高校通過給大學生開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清晰地告知學生們所享受的社會權利,還有要嚴格遵守的一些社會規(guī)范和規(guī)則,讓自己在合法合規(guī)的范圍內放飛自我,自由發(fā)展,釋放自己積極的能量,從而凈化了高校的校園環(huán)境,維持了校園的發(fā)展秩序[2]。
2.3 可以輔助解決大學生的實際問題
大學階段,大學生的生活里將要面臨很多的現(xiàn)實問題,比如,就業(yè)、情感、學業(yè)等方面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xiàn)將給大學生造成嚴重困擾,產生心理負擔。在這巨大的心理壓力之下,如果不能夠及時地排解和釋放,很容易在心理產生負面的情緒和思想,如抑郁、厭學甚至是自殺傾向等多種問題。而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對大學生實施心理輔導,開導他們非正常的想法,排解他們的煩惱,釋放他們的壓力,使他們能夠及時地消除心理障礙,建立起積極向上的陽光心態(tài)。
3?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有效應用
3.1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要注重形式上的多樣化
高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要注重實效性,還要注重形式上的多樣化。第一,在課程設置上,心理健康教育內容要具備時代性和新穎性的特點,把一些大學生感興趣的社會熱點問題引入課堂。一方面可以成功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和關注度,另一方面可以豐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使得學生們在融洽的氛圍內學到更多的心理方面的知識,并實施自我修正和調整,促進自我心理健康發(fā)展。第二,高校在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時候,對于學生的心理咨詢和治療,不能頭疼醫(yī)頭,腳疼醫(yī)腳,必須發(fā)現(xiàn)問題的根源,對癥治療的同時保護學生的心理。第三,高校要做好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宣傳工作。學??梢酝ㄟ^講座、座談、海報、校園網站等方式加大對心理健康教育的宣傳,例如,能夠有條件地開設一個有針對性讀書會的社團,通過分享交流幫助學生排解心中不悅,使得不良情緒得到有效疏導。第四,高校開展心理教育的時候,要注意結合時代發(fā)展特征和大學生的心理特點,改變傳統(tǒng)的說教模式,采用溫柔而堅定的方式方法,讓學生在溫暖和關懷中說出自己的問題,并樂意接受正確的思想引導。
3.2 提升大學生對學校的認同感
學生對學校的認同感是評定一個學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標,而通過心理健康教育來提升大學生對學校的認同也是途徑之一。第一,學校要搞好和學生之間的關系,并加強互動,關注學生的學習、生活及心理狀態(tài),例如,貴州某高校開展的“校長書記聽我說”的一個長期活動,讓學生充分表達對學校的需求,并落實整改,這排解了學生生活學習中可能引發(fā)的問題,同時加強了學生的參與度和歸屬感。第二,高校要加強對輔導員和學生工作處的聯(lián)動機制,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一旦發(fā)現(xiàn)問題,就要及時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來聯(lián)合解決,例如,輔導員發(fā)現(xiàn)學生戀愛失意,開始厭學,就需要聯(lián)動學生處尋求心理咨詢師的建議,給予相應的心理輔導,對學生實施有針對性的幫助。第三,還有一些來自農村的學生,由于家庭條件的原因,在面對很多城市優(yōu)越條件的同學時容易產生自卑心理。但是又不能太過顯著地關注,否則會適得其反,這就要求學校開展一些針對勵志的講座或者宣傳樹立品學兼優(yōu)的例子,通過對比效應認識到自己身上的光環(huán),建立起“奮斗的人生才是有價值”的人生思想觀念,從而逐漸消除自卑的心理狀態(tài),提升對學校的認可感和歸屬感。
3.3 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
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學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效果和水平。但是,高校畢竟是為國家、為社會培養(yǎng)高素質的綜合型人才的地方,因此,高校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要深刻認識到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高校的學生管理工作都是為學生服務的,為了把學生培養(yǎng)成真正對社會有用的人。高校在日常教育和管理工作中,要始終堅持“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對他們嚴加管教,幫助他們建立起正確的“三觀”認識,塑造他們積極向上的良好心理狀態(tài),并在學習和的生活上加強對他們的關懷和指導。一旦發(fā)現(xiàn)學生出現(xiàn)心理問題,就要密切關注,找出引起的原因,并開展有針對性的開導和治療。如果心理健康教育只是簡單的說教,將不能取得實質性的成效,對學生的管理工作幫助不大[3]。因此,在實際的工作中,高校要堅持學生為本的管理思想,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和學生管理工作完美結合,相互促進發(fā)展。
4? 結語
綜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學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促進高校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加強對學生的關注和關懷,幫助他們解決心理問題,建立起正確的認知觀和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確保他們在大學階段都能夠“陽光”成才,為走好未來的人生路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趙志凱,孫曉霞,王宇舟,等.淺析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8,21(2):214-215.
[2] 周愛鳳,陳文淵.基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學生管理中的應用[J].現(xiàn)代經濟信息,2017(20):392.
[3] 應霞.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學生管理中的應用探討[J].才智,2017(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