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艷
【關鍵詞】 家園合作;孩子;良好習慣;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 G61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21—0045—01
好的行為習慣,會讓人終身受益。但是任何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都會經歷一個較為漫長的過程,需要極大的耐心和堅持。對于幼兒來說,他們心智尚未成熟,所以想要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需要得到正確的指導和督促。而教師和家長,作為幼兒成長過程中重要的一份子,只有雙方實現深度合作,在教育方面達成共識,才能真正幫助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下面,筆者結合工作實踐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家園合作的重要性
習慣可以養(yǎng)成性格,而性格可以決定命運。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到,好的行為習慣不僅會影響一個人的日常學習和生活,更會對一個人的未來產生重要影響。而換個角度來說,任何事物想要實現質變,必須先實現量變的積累,習慣也是一樣的。想要幫助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就必須付出耐心和精力,幫助孩子從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做起,逐步培養(yǎng)。對于孩子來說,家長是第一任老師,家長的一言一行、生活態(tài)度、行為習慣等都會對其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而幼兒園是孩子學習和游戲的主要場所,教師的行為舉止、教育理念等也對會對孩子產生重要影響。
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是一件比較復雜的事情,它不可能靠幼兒園獨立完成,更不可能憑借家長的力量來實現。如果教師與家長在對孩子的教育方面存在較大分歧,或者對孩子習慣養(yǎng)成方面存在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那勢必會讓孩子的內心產生混亂感,不知道究竟誰是對的誰是錯的,從而不知道什么才是好的行為習慣。因此,實現家園合作,不僅可以讓幼兒在習慣培養(yǎng)方面更加具有一致性和連續(xù)性,還會通過雙方對幼兒的監(jiān)督,幫助幼兒將好的行為習慣堅持下去。
二、 完善家園合作模式,促進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保持
1.確立家園之間經常性的“雙向溝通”?!半p向溝通”不是開家長會,更不是做調查報告,“雙向溝通”需要雙方隨時互通信息、交流看法,是雙方意見和對策的碰撞。這種“雙向溝通”最重要的目的是讓雙方都清楚孩子在不同環(huán)境中的真實表現,從而發(fā)現自己在教育方面存在的誤區(qū)和偏差,以便及時調整教育的方式和方法。當前,可以實現“雙向溝通”的方法還是非常多樣化的,例如,我們都非常熟悉的傳統(tǒng)家訪、電話約談等等。而隨著信息化的發(fā)展,各種的網絡交流工具盛行,更是為雙方的溝通和交流提供了便捷。例如,家長和老師可以通過微信圖片、微信視頻等來記錄孩子的表現,并及時發(fā)給對方。這類信息不摻雜教師或者家長的個人情感,比單純的語言更具有真實性和說服力。另外,教師和家長雙方還需要從心理上消除距離感,彼此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只有這樣,才能將溝通內容更加深入化,才能真正一切從孩子的角度出發(fā),不斷探究出更好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方法。
2.增強家長參與性,促進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在教育實踐中我們發(fā)現,部分幼兒在行為習慣方面,因所處環(huán)境的不同,而具有非常大的差異性。例如,有的孩子在幼兒園具有較強的獨立性和積極性,可以熱心幫助老師和小朋友;而到了家庭中,卻依賴性增強,不愿幫助父母完成簡單的事情,變得自私和任性。他們在幼兒園和在家庭中的表現存在非常大的反差,而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就是教師和家長在對待他們的要求和態(tài)度等方面存在非常大的差異性。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可以通過家園合作,開展“家長進校園活動”,增強家長對幼兒園教育的參與性。例如,開展豐富多彩的親子活動,或者邀請家長體驗“在幼兒園的一天”等等,這樣家長可以清楚地看到孩子在幼兒園的真實表現,明白孩子其實可以獨立把事情做好,從而也認識到在家庭、生活中,也應該對孩子嚴格要求,幫助其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3.幫助家長提升家庭教育水平,為孩子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在實踐中我們發(fā)現,如今的幼兒家長多為80后、90后,但是他們中間依然有部分人在教育方面存在非常大的誤區(qū)。例如,有的家長信奉“不打不成器”,認為對孩子必須嚴格要求,甚至會采取暴力行為;有的家長堅信“樹大自然直”,對孩子疏于管教,放任自流。除此之外,也有家長忙于工作和事業(yè),對孩子缺乏關心和教育,或者直接把孩子交給家里的老人幫忙照看。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之間的差異性,會使得孩子在不同的地方出現不同的表現,而不能將好的行為習慣保持和延續(xù)下來。針對這種情況,幼兒園可以適當開展一些名師講堂、名人講座等活動,也可以開設“家園交流日”,幫助家長及時更新教育理念,認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之處。只有教師和家長在教育理念方面達成一致,才能為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出和諧的環(huán)境和氛圍。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