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演
摘 要:名師工作室是由同一學科骨干教師共同組成的,集教學、科研、培訓等職能為一體的教師合作共同體,是以名師為引領,以學科為紐帶,以先進教育思想為指導,以成員的智慧為依托,以課堂教學研究、課題研究為載體,實現(xiàn)資源共享的交流平臺。本文闡述了我?!爸袑W語文名師工作室”在語文學科建設中,引領學科組達到高度、寬度和厚度的具體過程。
關鍵詞:名師工作室;學習共同體;高度、寬度和厚度
中圖分類號:G637 ?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9)21-033-2
學科隊伍建設是教學得以持續(xù)發(fā)展的根本,優(yōu)秀教師的培養(yǎng)又是學校發(fā)展的核心與關鍵。在“學習-實踐-研究”的學科教研氣氛下,我校同學科教師之間相互關注、相互支持,形成了導師、學員、學科“三位一體”的學習共同體。他們各具專長,潛心科研,青藍共進,引領著我校語文學科建設向高度、寬度和厚度發(fā)展:
一、在導師引領和示范中提升學科組的高度
教師的成長離不開教育理論的牽引和滋潤,離不開導師的引領和指導。我們通過構(gòu)建“沉下去,在常態(tài)中培訓;請進來,與名家對話;走出去,在競爭中磨礪?!钡难杏枡C制,引導老師們反復地去咀嚼、品味新教育理念,讓理論走出文本,融入教師的頭腦,變成教師的行為。
1.用閱讀鋪墊成長的通道。理論是行動之先導,導師為教師建立了三個閱讀圈,即語文學科閱讀圈,教育科學閱讀圈,哲學、文化閱讀圈。每年的寒暑假,都是我們閱讀的大好時光,閱讀書籍。例如《特級教師這樣教語文》、《詩性正義》、《教學勇氣》、《我就想淺淺地教語文》、《致青年教師》等,定期開展讀書交流活動。書籍與讀書交流活動不僅帶給老師語文教學的先進理念,更提供給他們?nèi)娴木耩B(yǎng)分和人文涵養(yǎng)。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讀規(guī)定的著作,并且堅持寫讀書筆記和讀后感,都有量化的要求。每次開學的第一次活動,學校都會安排讀書匯報會?!翱蒲邢刃?、理論探索”緊密聯(lián)系課堂教學實踐的發(fā)展理念滲透到了每個語文老師的心田,老師們的教學底氣得到了滋養(yǎng),理論素養(yǎng)得到有力提升。
2.以課題研究催生科研能力。在語文學科的建設中,深入貫徹語文學科課程標準理念,聚焦學科核心,開展系列課題研究。學科導師從如何科學有效地聽、評課入手耐心細致地輔導,指點學員步入教科研的殿堂。針對目前語文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功利、浮華、低效等弊端,提出給語文教學營造一方靜土,給語文教師一顆沉靜的心,回歸語文教學的本質(zhì),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真正讓老師和學生沉浸在語文美好的境界中。工作室成員參與了多個區(qū)級、市級和省級課題?!爸袑W語文名師工作室”先后出版了《語文教學與心理學》、《習慣:一種內(nèi)部創(chuàng)造的形塑》、《天使的故事》等專著。導師的引領與示范為學員提供了良好的經(jīng)驗,老師們在濃郁的教科研氛圍的影響下,積極投身自身的專業(yè)發(fā)展。教師論文寫作成果頗豐,每年都有多篇語文專業(yè)論文在國家級和省級核心刊物上發(fā)表。
3.在游學取經(jīng)中感受科研的魅力。近年來,工作室成員多次參加各類培訓和學習,把握當下學科教學即時動態(tài)。無論是全國中語會的賽課研討活動,還是江蘇省“教海領航 相約鳳翔”主題教學觀摩研討,老師們一睹國內(nèi)高層專家對語文教學焦點問題的唇槍劍舌,感受不同地區(qū)老師同課異構(gòu)的風采,聆聽散文教學的諸多深刻思考。專家、導師們精彩的發(fā)言,扎實的基本功,豐富的專業(yè)知識,精心的教學設計,靈活機智的應變能力,為工作室老師樹立了榜樣,對全面提高我們的教育教學理論水平和業(yè)務素養(yǎng)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二、在教學探索與磨礪中拓展學科組的寬度
語文組定期開展教研活動,用先進的教育理念支撐深化教育改革,以創(chuàng)設“本色課堂”作為目標和價值追求。教師的“教”的行為與學生“學”的行為和諧統(tǒng)一,師生在有效的互動中實現(xiàn)“教學相長”,名師工作室更是青年教師展示教學理念、解析課程標準、獨立鉆研教材、駕馭課堂教學等多方面綜合素質(zhì)的舞臺。
1.合作備課。我們在同伴互助備課過程中交流合作,促成教師間的互動、溝通和分享。合作備課在關注各班差異的基礎上嘗試同一教材、不同課型的研究,生成較理想的教學設計方案并且付諸行動。通過研討,發(fā)揮團隊的力量,發(fā)揮個人的特長,取長補短,引發(fā)教師教育觀念、教育行為、教育方法的轉(zhuǎn)變,真切的感受到合作的快樂,學科組內(nèi)充滿了濃厚的研討氛圍,形成了積極向上的教研文化:有好主張,大家齊交流;有好思路,大家都接受;有好文章,大家共分享,教師在互補共生中成長發(fā)展。一個勤奮向上的團體,給予我們的正能量是無窮無盡的,他們在你身邊,讓你沒有理由懈怠,沒有理由停止腳步。
2.研讀文本。教材盡管不是“圣經(jīng)”,但它仍然是發(fā)展學生語文素養(yǎng)最重要的資源。教師要真正成為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應憑借自己廣泛的閱讀和豐厚的積淀、修養(yǎng),對文本作準確、深刻、獨到的解讀,惟其如此,教師才能充分挖掘文本資源,創(chuàng)造性使用文本,精心設計。只有對文本進行了深入解讀,教師在課堂上面對生成才能應對自如,游刃有余地引導、點撥,及時有效地組織教學,于不經(jīng)意間見匠心,讓智慧的靈光在課堂閃現(xiàn)。
3.靈動課堂。一個優(yōu)秀教師的課堂一定是靈動而充滿教學智慧的。教學智慧不是刻意追求的,它決不等同于課前的精心準備,課上的完美演出,它的顯現(xiàn)需要有一定情境的激發(fā),需要教師與學生主體之間的互動與合作,需要教師以經(jīng)驗與技能為基礎的創(chuàng)造。教師要對“學生觀”有一個正確的理性認識,這樣教師才能從課堂的操控者轉(zhuǎn)變?yōu)閷W生學習的協(xié)助者。靈動的課堂中還不能缺少充滿教學智慧的教師,他能巧妙地使學生由被動的、靜態(tài)的學習轉(zhuǎn)變到主動的、動態(tài)的學習,這樣構(gòu)建的課堂才是靈動、高效的課堂。如何全面調(diào)動起學生的美學思考,這一定是始于文本又超越文本,從文字中挖掘美學的力量,充分關注了學生的審美需求,引導學生體悟文本背后的深層意味,并啟發(fā)學生作出個性化的闡發(fā),由此展現(xiàn)出開闊的教學意境與獨到的教學藝術。
工作室導師率先垂范,開設示范課《母親的來信》、《阿里山紀行》、《過零丁洋》《與朱元思書》等,靈動、親和、婉約的教學風格引領工作室學員確立專業(yè)發(fā)展的信念,促使每個學員不斷挑戰(zhàn)自我,實現(xiàn)自我,追求卓越?!懊麕煿ぷ魇摇倍啻闻e辦市區(qū)級學科高地骨干教師示范課,中小學銜接及初高中銜接活動,承辦了江南大學、淮北師范大學的國培計劃,開設公開課及講座,分享語文組的教學經(jīng)驗。
4.反思教學。積極研究實踐,對教學過程總是盡量多作預設和反思:學生會如何說?我又該如何引?老師們時常模擬情境,估計情況,努力使預設更有寬度、厚度、深度和廣度,在橫向、縱向相結(jié)合的預設中追求課堂教學的精彩。學校還邀請語文特級教師參與課堂診斷,每位老師通過前期的備課,及課后與特級教師的交流中找到課堂癥結(jié)所在,并在今后的備課和上課中努力克服和改進,教學反思讓教師的教學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工作室向?qū)W員們提供優(yōu)秀論文、教學設計、精彩課例等教學資源,深入有效的交流提升了工作室學員的課堂觀察力和評議能力,讓大家思維的觸覺更加寬廣而豐富。
三、在學生成長與發(fā)展中增加學科組的厚度
教育行動的根本目的是學生自身的發(fā)展和生命的成長,鳳翔的語文老師們努力在課堂上,在生活實踐中,在情感體驗里,讓語文課程豐富的內(nèi)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
1.練字養(yǎng)性。語文老師每天利用中午15分鐘時間,組織學生在流暢舒緩的音樂聲中開展習字活動,通過這動靜接合的最佳“養(yǎng)生之道”不僅促進孩子們寫出一筆漂亮的字,更陶冶了他們的性情,提高了審美能力。正如學生在隨筆中寫道:我喜歡同學們練字時專注的眼神,輕輕地寫,柔柔地寫,慢慢地寫,特別是在柔和而輕松的音樂背景中,每一撇,每一豎,似乎都在和古人進行一場場心靈的對話,讓我們感受到了精神的愉悅和安寧。
2.精致晨讀。一日之計在于晨。我們把每天要求學生識記背誦的任務都布置得十分具體,或是整篇文章,或是詩詞,或是名言名句,或是字音字詞,學生盡情朗讀經(jīng)典詩詞、優(yōu)美散文,有布置,更有檢查落實。每天清晨,校園里回蕩著的朗朗讀書聲里,更凝聚著全組老師的一腔心血。我們從未要求過增加課時,課外也幾乎沒占用過學生的自習時間,能在中考和各類比賽中取得可喜的成績,這得益于我們十幾位教師在“內(nèi)功”上的苦苦修煉。
3.閱讀寫作。蘇軾說:“少小文章須燦爛?!蔽覀円髮W生每周有摘抄,可以是整篇的文章,也可以是優(yōu)美段落;可以寫讀書心得和隨筆,也可以寫影評鑒賞。以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學校還設置了流動“讀書角”,營造書香校園,讓讀書成為每個人的習慣。大型考試以后,老師都會精心挑選一些優(yōu)秀的影片給學生觀看,增加他們的情感體驗。對學生的寫作輔導,我們要求從以下幾個方面訓練學生的語言:會用修辭,特別是排比,要讓它成為作文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會用成語,每篇文章不少于十個;會引用和仿寫,典故、古詩詞、名人名言、優(yōu)美語段,學以致用;會列舉事例,充實文章內(nèi)容。
學校還專門邀請一些知名作家和學者,來校開設寫作專題講座?!靶iL杯”考場作文比賽已成為學校的傳統(tǒng)項目,依托工作室悉心命題,統(tǒng)一批改,在全校舉行隆重的頒獎大會,并現(xiàn)場就考場作文進行現(xiàn)場點評,這種面對面的交流探討,搭建了很好的寫作舞臺,讓更多的學生愛上閱讀和寫作,他們在作文中寫道:我喜歡讀書,在春天的早晨和冬日的黃昏,我獨自沉浸在書海中,陶醉在一個個場景中,身臨其境,享受著快樂和閑暇,閱讀擦亮了我的眼睛,使我的心變得澄明而清澈。此外,校文學社刊給愛好寫作的孩子提供了展示才華的平臺,促進了同學們文學水平的提高,這也成為了校園文化的一道亮麗風景。
4.第二課堂。名師工作室開設了演講比賽、經(jīng)典誦讀、電影賞析、名著閱讀等第二課堂,豐富多彩的課程實踐活動,促使我們不斷思考、調(diào)整、變革和創(chuàng)新。工作室學員們帶領孩子們一起讀名著,品名著,讓孩子們在細嚼慢咽中獲得生命的成長。八年級開展《水滸傳》手抄報活動和書海擷英讀后感比賽,這些活動對同學們的思想成長、情操陶冶、文化素養(yǎng)的提高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我們欣喜地看到:廣泛的閱讀鑒賞,豐富的情感體驗,多樣的語文活動,為同學們的寫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不再是無病呻吟,不再是空洞無物。黃穎婕,我校初一的一個平凡的女孩,愛讀書,心思細膩,情感豐富。喜歡將所見所感付諸筆端,往往有令人贊賞的妙筆。在“七彩作文”杯比賽中榮獲市一等獎,江蘇省比賽二等獎。一方面是源于她對文字的敏感和愛好,另一方面是語文組老師不拘一格選拔人才,給予了這個初一孩子充分的信任。老師們統(tǒng)一思想,賽前輔導,以讀代練,不教應試方法,不局限滿分作文,鼓勵其不拘一格的寫法。閱讀,為著每一個天真可愛的孩子不再迷茫;寫作,為孩子們的人生積淀一份寶貴的精神財富。
江南大學沈貴鵬教授曾評價我校工作室:從高度上看,它有不斷提升的學術影響;從寬度上看,它有不斷壯大的研究團隊;從厚度上看,它有不斷增加的教研內(nèi)涵。導師決定高度,團隊決定寬度,內(nèi)涵決定厚度。語文組的全體同仁以“工作室”為依托,團結(jié)合作,辛勤耕耘,執(zhí)著堅守,短短的幾年中,一批骨干教師就如雨后春筍般地從這個團隊中涌現(xiàn)出來。他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創(chuàng)造了屬于自己的輝煌。我們相信,這批勤奮執(zhí)著的前行者,在“名師工作室”這個專業(yè)學習共同體平臺的助力下,必將會創(chuàng)造一個燦爛的明天。
(作者單位:無錫市鳳翔實驗學校,江蘇 無錫21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