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春風
(陸軍軍事交通學院,江蘇鎮(zhèn)江 212003)
在當今社會,各種各樣的壓力情境對每個人的心里都會產生或多或少的影響,但由于個體應對方式的區(qū)別,不同的人對于相同的壓力所產生的反應可能會存在很大的差異。環(huán)境的改變、人際適應問題、軍事活動等各種狀況的發(fā)生同樣會對軍人造成心理壓力,為了能夠應付挫折和心理壓力,從心理沖突導致的身心不適狀態(tài)中得到解脫,軍人也會有意識地采取一定的認知和行為策略。適當?shù)貞獙Σ呗阅軌虼龠M心理健康,并且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心理意識的教育目的在于幫助基層官兵對心理因素的存在及其重要性進行了解,對心理因素可能對人的行為產生的影響及其后果進行認識,并且以此為契機使受教育者提高對人的心理因素的關注程度。與身體的力量一樣,心理的力量同樣能夠產生巨大的能量,發(fā)揮出了不起的影響力。廣大基層官兵需要對心理因素可能會對軍事訓練效果、身體的健康情況、生活質量等產生的影響進行充分的認識,了解心理因素的重要性,從而建立起正確的心理意識,對廣大官兵心理防護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進行充分的調動。
對基層官兵個人品質、社會道德以及價值觀的教育被稱為人格教育,人格教育可以為官兵樹立做人的原則,這里的人格并非指心理學專業(yè)理論中所指的相對穩(wěn)定的人格特征,而是將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所理解的社會和個人品德內涵作為突出的重點。心理教育的根本屬性是教育性,而教育由說教和培育兩個方面組成,人格教育應該在基層官兵的心理教育中居于核心地位。心理問題的產生大多是由不夠完善的人格造成的,人際交往心理、家庭心理、婚戀心理、司法犯罪心理、不良行為方式的心理等都與人格問題有著直接的關聯(lián)。價值觀體系是最高層次的心理結構,其核心是理想、信念和世界觀,人的心理和行為同時被其駕馭和調控著。優(yōu)秀的心理教育工作的核心一定是幫助官兵建立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大力弘揚是搞好人格教育的重要基礎,正所謂文以載道,文以化之。
基層官兵的心理素質可以通過心理素質教育的開展來進行提高??傮w來說,心理素質可以解釋為人們對各種心理壓力進行應對、承受和調節(jié)的能力,通過人們的情緒和行為的穩(wěn)定性能夠明顯地表現(xiàn)出來。衡量一個人的心理素質需要全面評估這個人的性格品質的優(yōu)劣、心理動力的大小、心理能力的強弱、心理狀況的好壞和心理因素引起行為表現(xiàn)的社會適應與否。總的來說,我們可以將心理因素概括為可以在成長與發(fā)展過程中形成的比較穩(wěn)定的心理機能,是心理品質和心理能力的統(tǒng)一體。以這一含義為基礎,可以對基層官兵的心理素質與政治素質、軍事素質、思想品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身體素質等進行鑒別。
青年官兵在成長發(fā)展過程中遇到的心理問題可以通過成長性心理問題教育來進行解決。根據對基層官兵進行調查的結果來看,成長性心理問題是青年官兵中存在的最主要的心理問題。成長性心理問題包括在生理成熟、個性發(fā)展、理想追求、人際交往等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心理問題,普遍存在于青年軍官成長發(fā)展的過程中。它的產生與心理和生理的成熟狀況以及環(huán)境條件有著必然的聯(lián)系,具有一定的必然性,是無法避免的。需要強調的是,成長性心理問題與嚴重的心理障礙或者心理疾病必須進行嚴格的區(qū)分,嚴重的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需要由專門的心理醫(yī)生來進行心理治療和心理輔導,思想工作中的心理教育是無法解決的。如果不能及時對成長性心理問題進行疏導,可能會發(fā)展成嚴重的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由于這一原因,成長性心理問題成了基層部隊心理教育工作的重點目標。
為了使基層官兵能夠了解各種容易產生的心理疾病的成因、癥狀表現(xiàn)和預防措施,部隊需要開展心理疾病的識別與預防教育工作,這種教育的目的在于對官兵心理免疫力的提高。心理疾病主要包括神經癥、人格障礙、身心疾病、重性精神病等許多種類,還能導致原發(fā)性高血壓、類風濕關節(jié)炎、腸潰瘍、神經性皮炎等多種身體疾病。
個體需要通過正確、合適的方法和途徑開展自我反省,例如,以日記為媒介進行自我反省,或者在與他人進行交流的過程中通過他人的釋疑解惑對自己的語言、行為等進行有意識的反思和省察,又或者遠離浮躁,在心平氣和的情況下自覺地對自身的不足和缺點進行深刻的剖析,在發(fā)現(xiàn)問題和獲取教益的過程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措施。大多數(shù)軍人更愿意通過日記反省法將自己心靈深處的思想感情和心路歷程暴露出來,對自己的進退得失和發(fā)展方向進行反省和思考。交流反省法往往能夠讓在工作和生活中對自己的某些表現(xiàn)百思不得其解的個體產生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靜思己過法要求個體能夠超脫功名利祿的誘惑,一個受不得委屈、耐不住寂寞的人難以對自我進行實事求是的分析和解剖,甚至會用外部原因來掩蓋自身的缺點和不足。
實施心理教育訓練之前需要從目標群體中隨機抽取規(guī)定數(shù)量的人員作為訓練對象,以問卷的形式對心理訓練的效果進行調查,并且按照性別、年齡等條件將被調查者進行分類。心理教育訓練可以分為多種不同的主體、目標和項目,在訓練的前后應該分別發(fā)放問卷,對心理教育訓練的成果進行調查。對集體統(tǒng)一發(fā)放的調查問卷需要被調查者在不與他人交流的情況下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填寫。問卷中應該包括被調查者對心理教育訓練的滿意程度和心理教育訓練對應對策略影響的效果。滿意程度可以按照非常好、好、一般、差、非常差這幾個等級來進行單項選擇,應對策略的調查則可以通過列出選項之后按照積極選項和消極選項的總分進行配對樣本t 檢驗,P 小于0.05 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積極的應對策略有利于被調查者的心理健康,而消極的應對策略則會造成心理健康的破壞。舉例來說,一個士兵如果在面對問題的時候經常習慣性地采取消極的應對策略,那么他出現(xiàn)心理問題的概率將會大量增加。應對策略直接影響著一個人的心理疲勞程度,疲勞所有的分值與消極應對策略之間都呈現(xiàn)出正相關,與積極應對策略之間為負相關。由此可見,積極應對策略能夠對心理壓力進行有效的緩解,對心理健康具有促進作用。
根據以往對心理教育訓練進行調查的結果來看,絕大多數(shù)的被調查者都認為心理教育訓練能夠起到積極的作用,并且接受訓練之前和接受訓練之后的調查問卷上能夠體現(xiàn)出在應對策略選擇上存在著明顯的差異,這一點在積極應對策略的選擇上表現(xiàn)得尤其明顯。被調查者在接受心理教育訓練之后面對壓力更傾向于選擇“向親朋好友或者同學尋求建議”“借鑒他人處理類似困難情景的辦法”“改變原來的一些做法或者自己的一些問題”等積極的應對策略,選擇“依靠別人解決問題”或者“通過吸煙、喝酒、服藥和吃東西來解除煩惱”等消極的應對策略的人比較少。由此可見,心理教育訓練對于調整參訓人員的應對策略具有顯著的作用,在面對壓力時,接受過訓練的人更傾向于選擇更加有效的應對策略,應對壓力的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更有利于心理健康的維護,減少出現(xiàn)心理問題的概率。
根據目標和功能的不同,在部隊基層官兵中開展的心理教育可以劃分為矯正性心理教育和發(fā)展性心理教育兩個方面,其中矯正性心理教育具體表現(xiàn)為心理健康的保持、心理問題的解決以及心理問題的預防,發(fā)展性心理教育則是對于官兵良好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心理機能的提高和心理潛能的充分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