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正泉 張 娜 吳楨干
([1]上海市奉賢中學化學教研組 上海 201499;[2]上海應用技術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上海 201418)
混合式教學來源于英文“Blended Learning”一詞,中國也已經發(fā)展了十多年。它不是簡單的傳統(tǒng)學習和網絡學習的疊加,而是通過多種教育資源的系統(tǒng)融合,采用靈活的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適宜的教學環(huán)境,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自主建構以實現(xiàn)學習效果的最優(yōu)化的新型教學模式,這類模式結合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的優(yōu)勢與傳統(tǒng)課堂的優(yōu)勢,充分發(fā)揮1+1>2的協(xié)同作用,同時提高教學水平。《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修訂工作的基本原則是必須堅持反映時代要求,內容主要是:反映先進的教育思想和理念,關注信息化環(huán)境下的教學改革,關注學生個性化、多樣化的學習和發(fā)展需求。促進人才模式的轉變,著力發(fā)展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根據經濟社會發(fā)展新變化、科學技術進步新成果,及時更新教學內容和話語體系,反映形勢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建設成就。緊接著,2018年教育部文件《教師教育振興行動計劃(2018-2022年)》中實施“互聯(lián)網+教師教育”創(chuàng)新行動,充分利用云計算、大數(shù)據、虛擬仿真、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推進教師教育信息化教學服務平臺建設和應用。這就讓混合式教學在各類教改中呈現(xiàn)風起云涌的狀態(tài)。在高校的課堂教學中,混合式教學、翻轉課堂比比皆是。但是高中教學的混合式教學還處于起步狀態(tài)。
在課標修訂2017版中同時指出高中生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包括“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科學探究與創(chuàng)新意識、科學態(tài)度與社會責任”五大素養(yǎng)。圍繞這一課標要求,奉賢中學化學教研組在已有的課堂授課經驗基礎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創(chuàng)新探索,形成“四位一體”的混合式實踐案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根據調查問卷、班級的學情分析及學風建設情況,因材施教,提出高度契合奉賢中學辦學特色敦本重學和主動發(fā)展的教學設計方案。通過頂層設計,將課程所涉及的知識點進行分割、切塊,分別確定線上、線下的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式以適應不同班級的學情特點。在明確教學內容的前提下,設計五味教學模式。通過生活案例(土味)提出化學提問(學味),設計“問題導學”框架引學(辣味),通過穿插生活趣聞中的化學常識(趣味),使學生形成沉浸在(回味)閱讀、分析與思考中發(fā)現(xiàn)信息與知識的聯(lián)結中。整個過程中,理論模塊和應用模塊相互穿插,使課程更具備應用性、創(chuàng)新性、趣味性和挑戰(zhàn)性。以高一年級的《晶體》教學內容為例,本知識點兼?zhèn)渲唧w和抽象,對學生的學習能力要求較高。從宏觀角度觀察、分析各類晶體的物理性質,屬于具體范圍學生較容易接受。由宏觀深入到微觀角度分析晶體的結構、作用力等,則屬于抽象范圍了,許多學生就往往難以想象出來。針對學習基礎層次不同的學生,教學方法模式也不可千篇一律。高一(11)班學風氛圍良好,學生自主管理能力強,設計各類晶體性質總結為線上自學內容,線下設計重點難點的強化理解,配套階梯式練習題訓練,幫助學生在訓練中強化知識掌握。高一(4)班學生理解力一般,將通過生活案例引入化學知識,通過強化其與生活的關聯(lián),比如從華為5G,中國芯等熱點詞匯切入,芯片主要構成就是Si晶體……,這樣就能不僅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愛國、探究熱情,同時還能在實際案例中強化基本概念的掌握。
疫情期間,“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在各個平臺已經匯集了不少的教學資源,其中不乏有名校、名師的教學風采。正確、定點利用此類網上資源,促進學生跨地域的在線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主要將已有的慕課資源進行編輯后放入學習資料庫或者設計為任務點進行線上教學。在學生對現(xiàn)有教師審美疲勞的狀態(tài)下,通過“善變”的臉孔,激發(fā)學生好奇心,提高學習興致;同時也利于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比如在《有機化學》章節(jié)的學習中,有機物空間結構的學習以及某些有機實驗的學習,遠程實物展示、演示實驗的效果并不如人意。此時,將網絡視頻、圖片、動畫等網絡資源用語輔助教學,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有學生就在嗶哩嗶哩網站上找到了大量有關有機化學學習的網絡資源,極大地提高了他的學習效益。線上資源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就是可以實時回放,并且在設計過程中均摻雜了不同的思維模式引領學習進程,這樣引入容易達到因材施教的效果,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混合式教學中,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形成“雙主體”,大大提高學生的參與度,課堂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導向意識,而非只是“填鴨式”輸入性教學,師生同頻共振構建學習共同體。在線上錄屏中,布置了不同的任務關卡實現(xiàn)“問題助學”,以“問題”引發(fā)學生的頭腦風暴,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積極討論,并用思維導圖梳理核心內容,拓展性地建立化學離散而又系統(tǒng)的知識框架導圖,讓學生以“邏輯”思維將知識進行串聯(lián),加以加工,進行吸收消化鼓勵學生在不同資源平臺錯峰打卡學習錄屏、線上精品課程等,從不同側面理解章節(jié)知識,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模式。讓學生感受不同平臺的魅力,達到寓教、寓學與“游戲”空間,提高學習興趣。如在《電離平衡》章節(jié)學習中,利用問卷星平臺與釘釘平臺設計一些知識競賽闖關題將知識進行融合,知識競賽中的問題深坑與基本知識相結合,這樣學生在闖關的過程中,學習能力逐層遞進,知識體系也得以掌握和完善。
《2017版課標》指出,高中化學學習評價應聚焦并促進學生“五維”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采用多元評價方式,重視評價的督學、促學作用。線上教學缺少了“確認過眼神”的電波交流,但無聲-有聲的云端交流增加了神秘色彩,更是檢驗學生自覺、自主學習的試金石。重要的評價、督學方式確保學生不會開天窗,提高學習效果。由于化學學科知識的“碎片化”和“連貫性”,更需要注重知識和素養(yǎng)的過程評價。所謂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充分利用線上可回放資源,進行強化基本知識。在每個錄制視頻的中間均穿插了“簡易問題”,此類小框往往是對上節(jié)段重點知識的回顧,實現(xiàn)即時消化,增加學習的挑戰(zhàn)性和趣味性。課后“問題展學”以問題再次激發(fā)學生深度思考促進學生從低階思維向高階思維的轉化,自主建構思維體系及化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如在《元素周期律》章節(jié)學習中,金屬性和非金屬性的強弱比較方法有很多種,學生記憶時往往顧此失彼。在視頻錄制不必一口氣把所有方法羅列到底,而是把這些碎片化的金屬性和非金屬性的強弱比較方法設計成碎片化的小問題,均勻分布在整節(jié)課堂教學視頻中,進行課上督學反饋檢測。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間斷地被提醒思考、復習前面的碎片化知識點,多次強化,加深印象。同時,重點、難點知識放在師生課堂最后階段或見面課進行加強和鞏固。一般形成了線上視屏學習——線上通關、趣味測試——見面課鞏固難點、面授搶答、知識拓展——微信群、QQ群即時答疑解惑,這種融合式的線上線下促學、督學方式,確保教學效果。
遵照全流程OBE理念,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過程中采用進行過程化考核。
(1)建立課程內容、考核方式、評價方式與課堂目標的對應關系矩陣;
(2)建立過程考核的組成方式隨堂練習、模擬考、課后作業(yè)等的權重,支撐學生的課程達成要素和高考要素;
(3)建立每學時課堂的考核內容、考核方式、評價方式與某一課堂目標的支撐關系;
(4)建立每個章節(jié)授課內容與課程目標的對應關系,并進行過程模擬考,爭取學生活學活用,在模擬考當做演練,證明學生線上學校效果;
(5)將過程考核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分配權重,整合成平時成績,進行對比分析,告知學生,讓學生清晰看到自己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進行加強和鞏固。
我們研究如何“教”化學就需要反向思維深度研究學生是如何“學”化學的。混合式學習通過有機整合見面課(face-toface learning)和數(shù)字化學習(E-Learning)這兩種典型的教學形式,協(xié)助我們樹立了學習化學的學習形式。混合式教學可以揚長避短,融合了課堂教學和網絡學習的優(yōu)勢,使得學生與教師形成學習共同體。在整個過程中開展自主學習,加強學生的自覺、自發(fā)、自動學習的能力;同時開展合作學習,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變課堂簡單提問為趣味教學,共同研討;使學生從“被動”地聽,轉變?yōu)椤爸鲃印钡貐⑴c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從單純輸入變?yōu)檩斎?輸出雙向驅動的角色翻轉,幫助學生在面對真實環(huán)境下利用化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溝通能力,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
在新課改背景下,與傳統(tǒng)課堂教學相比,實施混合式教學模式具有很多的優(yōu)點。基于高中化學的課程特點,將混合式教學模式應用與高中化學教學中具有很大的發(fā)展前景,值得我們進一步探索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