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漢才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中國醫(yī)史文獻研究所,北京 100700)
民國時期細菌學說已在中國廣泛傳播,中醫(yī)界也普遍認識到其科學性并接受了它?!秱摗肥俏覈鴥汕陙碇委熗飧袩岵〉墓玺?,面對新的病菌致病學說,民國醫(yī)家重新闡發(fā)《傷寒論》的理論與治療經驗,闡發(fā)了西醫(yī)“感染性疾病”與中醫(yī)“外感熱病”的關系,普遍認為“外感熱病”包含“感染性疾病”,并指出《傷寒論》在治療感染性疾病中的價值,闡明了傷寒學在抗感染中的對策與方法。
依據西醫(yī)治療原則,感染性疾病應當運用殺菌的方法來治療。民國時期,一些研究中藥殺菌作用的藥理實驗已逐漸展開,一些中醫(yī)也開始檢視《傷寒論》中能夠殺菌的方法與方藥。如祝味菊(1884~1951)認為,中醫(yī)的“病原療法”即相當抗生素的殺菌方法[1]。一些醫(yī)家認為,《傷寒論》中所用的烏梅、黃連、黃柏等能起到抗生素的作用。如承淡安(1899-1957)認為:“烏梅丸……烏梅有殺蟲與菌之效用,又有贅肉腐蝕作用,伍以蜀椒,為殺蟲之藥。連、柏為消炎殺菌”[2]353;閻德潤(1898~1984)認為,黃柏有明確的殺菌作用:“黃柏則有腸內殺菌之力……是以能治腸胃之炎證”[3]261。
但民國傷寒學家在尋找可殺菌的中藥過程中認為,感染性疾病的產生不僅僅是因為細菌,更與環(huán)境、免疫、正氣、疾病向愈過程等直接相關。認為“殺菌”不是抗感染的惟一方法,如陸淵雷(1894-1955):“病菌非絕對的病原,殺菌非治傳染病之惟一方法。[4]”并根據《傷寒論》治療外感熱病的理論與經驗,結合近代對疾病的認知,從不同角度總結梳理了《傷寒論》抗感染的指導思想與對策方法,主要有如下幾種。
辨證論治是《傷寒論》的精髓,民國醫(yī)家認為,辨證論治體系可通過分析感染性疾病的證候,以證為依據的治療即可完成抗感染過程。閻德潤認為,“《傷寒論》原為規(guī)定急性發(fā)熱性疾患時所發(fā)之證候,對治療上作有價值判斷之方法而著者也……并將其證候,連于治法,作一原則上有統一的治療系統者也。[3]23”在這個治療過程中,只需“對證”治療不必辨別病原菌。如陸淵雷認為:“中醫(yī)治療流行性熱性病,不問其病原為何,皆視其證候而歸納為若干種證候群,于以施藥治而知其宜忌。[4]9”在《傷寒論》的六經辨證體系中,只需以張仲景對六經病的方法治療則可愈病,如惲鐵樵提出:“太陽病解,微菌不能為害……不論何種病菌,皆漸就消滅。[5]36”
相對于西醫(yī)以“病”為治療對象,民國醫(yī)家認為《傷寒論》更多的是以“治人”策略來治療外感熱病。如祝味菊認為導致感染性疾病發(fā)生的原因有三,即六淫、細菌等微生物和人體抵抗力狀況。因此,在治療時有可直接使用抗生素滅菌針的“病原療法”,即“治病”;也有可通過調整與扶助正氣來抗感染的“本體療法”,即“治人”,在臨證中,應“人病并重”。他認為“治人”在應用范圍上比抗生素更有優(yōu)勢,在辨不清菌種、無特效抗生素或對抗生素有耐藥性時,《傷寒論》中系統的“治人”療法能有效應對感染性疾病[1]。且將治人、扶助自然療能、扶助正氣三者等同起來認為:“在張仲景之世,流行性熱病當然無特效藥品,惟幸人體感染病毒后,必立起反應而產生抗毒力,此種抗毒力,即西醫(yī)所謂自然療能,中醫(yī)古書,則謂之正氣,其治療熱病,亦惟憑借此正氣,從而利導匡救。[4]11”
民國傷寒學術除了受西醫(yī)影響,還較多地受到日本古方派吉益東洞等“萬病一毒”說的影響[6]。如陸淵雷認為:“菌之使人病也,或以其成群結隊之菌體,直接為害于人體,或分泌毒質以害人體……概稱之為毒害性物質。[4]11”因此他們認為,“排毒即可達到抗感染的目的,如余無言(1900-1963)認為,《傷寒論》中的發(fā)汗、瀉下、和解等即是“排毒”的方法:“中醫(yī)最大好處有二:一是在善于排除病毒……例如麻桂青龍,為表病而排除病毒者也,解肌發(fā)汗……使病毒隨汗液而泄則一也;承氣白虎,為里病而排除病毒也……使其病毒向下而泄則一也;柴胡諸方,為半表里病而排除病毒也……然使其病毒表里分解則一也。[7]22”
一些民國醫(yī)家認為《傷寒論》能治療感染性疾病,不是直接殺菌而是“誘導”疾病向愈。認為傷寒八法中的汗、吐、下等方法可誘導病機、氣血等遠離病灶,減輕炎癥反應,促使感染性疾病向愈。如“傷寒宜汗……使病機趨勢向表,以減輕腸道之壅腫……夫血流之趨勢,此盈則彼絀,故病機向表,則上部得以保持其清虛,首府不受沖激,得從容指揮其抗戰(zhàn)。神經不為充血所窘,何來譫妄瞀亂之變?此《孫子兵法》所謂怒而撓之,利而誘之,西醫(yī)所謂誘導之法也。[8]46”因此,他們認為《傷寒論》的不同方藥著眼在向不同的方向誘導病機與氣血。
2.4.1 誘導向表 “傷寒腸膜充血,麻、桂發(fā)之,所以誘令其向表……炎勢過甚,只宜宣發(fā),不可妄清。誘導局部有余之血氣趨向于表,則里壅自平。[8]109”
2.4.2 誘導向里 “自汗、毛囊充血,桂、芍收之,所以誘令其向里。[8]109”
2.4.3 誘導向外 “肺內發(fā)炎,可與辛藥外敷(安福膏、芥子泥涂布敷胸可令胸肌潮紅、皮下充血,刺激肌表即可減輕內在之炎癥)。[8]109”
2.4.4 誘導向下 “熱結膀胱,用桃仁活血消炎,大黃、芒硝瀉下使腸充血,而發(fā)炎部轉成貧血,亦誘導消炎法也。[9]95”“調胃承氣湯……則以誘導方法,能平遠隔臟器之炎癥充血,故又能治譫語發(fā)狂(腦部充血),發(fā)斑面赤,齦腫出血(患部充血),疔瘡癰疽(患部炎癥)等證。[4]47”
在民國的傷寒學論著中,醫(yī)家們參考細菌學說,化裁《傷寒論》治療外感熱病的方法,詮釋傷寒八法中汗、下、吐等方法在抗感染中的作用與機理,認為通過這些方法可不直接殺菌而抗感染。
民國醫(yī)家們認為,發(fā)汗解表可治療外感熱病的太陽病,太陽病即解則外感熱病亦解。外感熱病解則感染性疾病即治愈,殺菌與抗生素的使用不是必須。他們認為,古人用發(fā)汗解表來治療外感熱病,是從人體自愈機能中學習而得:“其所謂發(fā)汗者,非一簡單之發(fā)汗,恒含有預料治愈過程如何之意義。故太陽病之自然發(fā)汗者,為有自然治愈之過程,不汗者,為無自然治愈之過程。[3]16”
并結合西醫(yī)病理學,認為發(fā)汗抗感染的機理為降體溫、排除菌毒、防止病菌繁殖等。如“太陽為熱病之初起,病菌學證明病初起時,毒害性物質多在血液中,欲排除之則莫如出汗。[4]12” “發(fā)汗之目的,在調節(jié)體溫,排泄毒素也。[8]56” “麻黃不能殺菌,發(fā)汗卻能殺菌……因發(fā)汗則菌死,不發(fā)汗則菌繁殖。[10]70”
在具體治療中,指明了發(fā)汗解表能治療不同病菌感染的疾病,指明了感染性疾病在太陽證階段的共性治療。如“麻桂青龍,為表病而排除病毒者也,解肌發(fā)汗,雖有輕重之不同,然其使病毒隨汗液而泄、則一也。[7]22”“麻疹、天花、猩紅熱諸病皆須透發(fā)于皮膚,故始終宜發(fā)表,即始終不離太陽。[4]12”“病喘咳者,支氣管以炎性滲出物之刺激,而助長炎癥,炎性滲出物,水氣之類也,用麻黃發(fā)汗以排除之,使炎癥易消,則喘咳自止”[4]58。
民國醫(yī)家們認為下法可以抗感染,其主要的機理為排除病菌、病毒、代謝廢料等,認為外感熱病“下不厭早”,如陸淵雷:“如承氣攻下,日本亦以為排毒,今審之,乃排除一種代謝廢料,出自病中之特殊代謝者。[4]7”閻德潤:“芒硝……清掃腸內,可防細菌及腐敗產物之自家中毒也。[3]152”
一些醫(yī)家認為吐法亦可抗感染。如惲鐵樵提出:“吐能去毒,且亦能得汗”[5]34。又如祝味菊:“潛伏之初,病型未定,無有治法,中醫(yī)就其失常之處,從而調之,去其病菌之所附麗,或汗或吐或下,縱使首慝未誅,而莠民既戢,邪勢孤矣。[8]29”
一些醫(yī)家認為和解表里的方法亦可抗感染,如余無言:“柴胡諸方,為半表里病而排除病毒也,和解表里,雖有緩急之別,然使其病毒表里分解、則一也。[7]22”
民國傷寒學家大都認為,在外感熱病中發(fā)熱具有積極的抗病作用。如承淡安:“當身體受病菌或病毒等侵害時,神經系統受到刺激,而后使有機體本身發(fā)生一定反應動作來對付。這時體溫升高,加速循環(huán),增加體內抗菌機能之作用。[2]7”
對于感染性疾病的發(fā)熱,民國的傷寒學家不是一味地退熱,而是辨證對待。祝味菊提出:“傷寒發(fā)熱,是動員血液以抗病也”。對于發(fā)熱的程度不同,他將其分為“抗溫”與“亢溫”:“生理所需要者,名曰平溫(常在37 ℃)……正氣抗之,病理所需要者,名曰抗溫(最佳38~39 ℃間)……抗邪太烈,矯枉過正,生理所難堪,病理所不需要者,名曰亢溫??箿貫樯茰?40 ℃以上),亢溫為害溫”。對于發(fā)熱不足的,還要運用溫法來維持一定的熱度。祝味菊外號“祝附子”,常運用溫熱藥來治療外感熱病,他曾用大量附子之劑救治了患腸傷寒的徐伯遠而名噪一時[1]。
陸淵雷在治療外感熱病時,也常用溫藥來扶助抵抗力,并告誡應慎用寒涼藥“患流行性熱病者,于日常體力之外,驟需抵抗毒害性物質之力,故代謝亢進,體溫增高而為發(fā)熱。于此而欲強退之,必抑減其代謝機能而后可。代謝機能被抑制,則無以產生抗毒之體力,體力不足以抗毒,則毒害性物質愈益孳生,此取死之道也。故治太陽病,用寒涼抑熱者,非是,視太陽方為退熱劑者,亦非是。[4]20”
民國醫(yī)家認為清法多是用苦寒藥物,這類藥物可以降低或消除炎癥反應。如祝味菊認為, 清法可用來降低過高的溫度:“傷寒之用清,中和亢熱,而維持抗溫也。[8]43”他們對〈傷寒〉中一些清法的方藥,也直接用“消炎”來重新定義某些方藥的功效,對于藥物多集中在對黃芩、黃連、黃柏、梔子等。如譚次仲“黃連習用于上焦,黃柏習用于下焦,栝樓習用于胸肺,皆苦寒消炎之法,夫灼熱、潮紅、腫脹、疼痛謂之炎,炎消則痛自止矣。[9]113”承淡安:“梔子清血消炎。[2]268”
他們認為黃芩湯、小陷胸湯方、梔子豉湯等都是具有消炎功效的方劑,如祝味菊:“傷寒病灶在腸,毒發(fā)在營,刺激中樞而發(fā)熱,中醫(yī)所謂伏溫由里出表也。所謂伏溫者,發(fā)熱性之病菌,潛伏于里也。古人亦知伏溫異于外感,立黃芩湯以清泄內熱,亦無非清腸消炎之意耳。[8]38”陸淵雷:“小陷胸湯方……此方實治胃炎之多黏液者,黃連所以消炎。[4]57”承淡安:“治之以梔子豆豉湯者,以兩者皆屬苦寒之品,苦可清心除煩,寒可消炎退熱。[2]10”
民國醫(yī)家在抗感染時還常應用補法,即補助正氣,增強抵抗力來抗感染。如祝味菊認為:“邪正不兩立,凡一切有害于正者,無論其為細菌、為原蟲、為無形癘氣,皆邪也。邪正相搏,吾人審察其進退消長之趨勢,而予以匡扶之道”[8]70;“上工治未病,察病邪之趨勢,而支持其抗力,見機在先,無使內餒,所以縮短其過程,保持其真元也”[8]48。
譚次仲(1887~1955)認為,《傷寒論》中“壯心”是補助人體正氣的具體方法之一,是抗感染的核心方法:“故熱病于解熱、壯心兩法,謂之主治,亦曰主藥,此外則為副治,亦曰副藥……張仲景治熱病蔑不向解熱、壯心二者以為鵠……后世溫病家但知解熱,但知用寒劑以助解熱,而收鎮(zhèn)定之效,曾不知慮及心臟有衰弱之虞也?[9]37”
祝味菊認為強心是汗法的重要保證:“傷寒患者,邪留于營,正氣欲邪之趨勢向表,心臟不得不奮其余勇,努力促使血液循環(huán)加速,鼓舞汗腺,奮發(fā)為汗。[8]60”并且認為中藥強心優(yōu)于西藥:“西藥強心,效力準確,而藥效不能持久,其為促進性也,譬如鞭撻駟馬,而使之前進。中藥棗、附之強心,絕少副作用,而藥力之持久,又為西藥所不及,其為強壯性也,譬如擊鼓行軍,而使之氣壯也。[8]60”
抗感染是現今世界醫(yī)學界的研究焦點之一,目前臨床與科研仍以探查病菌種類、配對以相應抗生素為主導研究思路,這種線性思路的主導地位自抗生素發(fā)明以來一直沒有動搖,也直接影響到中醫(yī)藥抗感染的研究。而民國醫(yī)家們在總結《傷寒論》抗感染的經驗與方法時就已明確指出,殺菌不是抗感染的唯一途徑,還可以有多種思路與對策,如對證治療、本體療法、排毒療法、誘導療法等,并闡明了傷寒八法在不以殺菌為目的情況下,如何治愈感染性疾病。同時,他們對于外感熱病中好用寒涼、畏用溫補也提出了不同的見解。他們的學術成果無疑給當今抗感染研究提供了一份有價值的借鑒,提示在研究中不但要關注中藥的殺菌作用,也應該關注對中醫(yī)療法、多元思路、非線性思維的研究,以便使中醫(yī)藥在抗感染中發(fā)揮其最大優(yōu)勢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