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丹
【內(nèi)容摘要】素質(zhì)教育理念不斷深入到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也應如此。體驗式活動是班級管理中常見的一種教育方式,對學生情感世界的豐富,增進現(xiàn)實情感的體驗以及自我認知等多方面具有積極的影響。因此,體驗式教學的理念已經(jīng)成為班級活動實施和班級教育管理的主導理念。本文將從活動體驗型班級管理模式的內(nèi)涵與特點入手,圍繞體驗式活動在班級管理中的作用,進而提出相應的教育策略。
【關鍵詞】體驗式活動 班級管理 作用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體驗式教育的理念備受推崇。體驗式活動在班級管理中的應用成為教師研究的對象,也為班級管理提供更多的新思路。體驗式活動注重于讓學生在親身體驗的過程中,培養(yǎng)出豐富的情感以及對自我和他人有更加深刻的認識。進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班級管理效果?;隗w驗式教育理念的課堂活動讓學生在體驗中分享和感受,突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同時也帶來了高質(zhì)量和高效率的教育。因此,有必要探討體驗式課堂活動的有效實施和實際效果。
一、活動體驗型班級管理模式的內(nèi)涵與特點
體驗是指一個人經(jīng)歷某一特定情況或事件的活動。讓參與體驗的人在情感、行為、認知等方面都可以得到滿足與發(fā)展。所謂活動體驗型班級管理是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以班級小組活動為載體的班級管理模式。班主任根據(jù)管理的需要和實施的原則,引導學生積極選擇主題,精心策劃內(nèi)容,有效組建團隊,實施過程評價等環(huán)節(jié)。學生作為體驗式活動的主體,班主任要積極引導他們自主參與到班級教育、集體、創(chuàng)造性和當代的實踐活動。班主任指導學生從活動中審視自己的經(jīng)歷,反思自己的觀點,提高自己的思想?;顒有桶嗉壒芾砟J骄哂兄黧w性、體驗性、接受性和敏感性的特點反射特性。在基于體驗式活動的班級管理過程中,學生被合理安排在活動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中。通過不同角色不同背景的轉換,讓學生深入到具體的情境之中,對不同的情感和實踐操作有清楚的認識。因此,活動式班級管理模式有助于班主任更客觀、更全面地了解學生,有助于學生更理性、更積極地了解自己和他人,有助于集體營造更有活力、更有凝聚力的氛圍。
二、體驗式活動在班級管理中的作用
1.調(diào)整學生心態(tài),營造良好的班風
體驗式活動在班級管理中是以學生為核心而展開的班級教育活動。通過體驗式活動的形式將教育思想和班級管理觀念融入其中,讓學生可以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在這種班級管理活動中,每個學生都是主人。所有學生都將受到引導和鼓勵。他們會得到關注,活動的成敗、精彩與否,這不取決于他們有多優(yōu)秀,這僅僅取決于他們在活動中的投入程度。因此,學生不必承受失敗的挫折。同時也不會因為考試成績的高低而對自己進行成功或失敗的評價,從而產(chǎn)生自我懷疑和自我放棄。適當?shù)捏w驗式活動可以對學生現(xiàn)階段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疏導,學生來自生活和學習的壓力會影響他們心理健康,因此在班級管理中,對學生的心理引導也是重點環(huán)節(jié)。體驗式活動可以讓學生放松心情,擺正心態(tài),擁有更加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積極的能量在形成良好的班風和學風。
2.提高學生綜合素質(zhì),提升班級綜合實力
基于活動體驗的內(nèi)涵和特征,在班主任的指導和鼓勵下,高職學生可以選擇自己的主題,規(guī)劃自己的內(nèi)容,評價自己的效果,反思自己的不足。在不同的活動中,學生以領導者、組織者、協(xié)調(diào)者、評估者、參與者和其他不同的身份和角色參與活動。每個學生和每個隊都不愿意讓步。期待欣賞的心會給人以強大的動力,使他們做最全面、最扎實的準備,展現(xiàn)出自己最好的精神狀態(tài)。在體驗式活動進行的過程中,班級所構成的一個活動主體,讓學生自主的參入到集體活動中,讓他們的綜合素質(zhì)水平在集體中得到鍛煉和提升,進而可以促進班級綜合實力的提高。
3.有利于增強班級凝聚力
活動體驗班管理模式中的每一項活動都需要幾個小團隊的協(xié)調(diào)與合作。需要學生和教師共同參與其中完成活動。所以,在活動的過程中,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友好互動,讓他們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對方。同時,教師也可以以參與者的身份加入到學生隊伍當中,和學生一起體驗活動的樂趣,這項活動才能充滿活力。在體驗式活動中,班級中的班干部和其他成員也要有各自的分工和職責,合理安排活動進程,幫助教師更好的開展班級管理項目,以履行各自的職責,展示各自的能力。通過不同形式的活動,讓學生從學習壓力中解脫出來,融入到集體中,激發(fā)其內(nèi)心的集體榮譽感,從而大大增強班級凝聚力。
三、活動體驗式班級管理模式的實施原則
為了充分發(fā)揮體驗式活動在班級管理模式的作用,還需要教師對實施過程中遵守的原則有充分的了解,這樣才能更好的進行體驗活動式的班級管理。
1.主題的針對性原則
任何基于經(jīng)驗的活動的實施都應該是為了達到相應的教育目的。沒有主題的體驗式活動對班級管理是沒有任何意義的,所以在開展體驗式活動班級管理之前,需要確定具有針對性的活動主題。例如,可以根據(jù)當前班級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主題的設計。如班級學生團隊合作意識淡薄,班級學習氛圍淡薄等。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質(zhì)量體驗活動,還可以適當進行技能競賽和才藝展示。有針對性的活動有助于突出活動的主題,例如可以根據(jù)節(jié)點進行活動的選題,新年、中秋、端午等節(jié)日話題可以拿來做班級體驗式活動的主題。然后根據(jù)具體的主題內(nèi)容,對相關的活動細節(jié)進行設計。流程要清晰,體現(xiàn)相互主題的價值。否則,活動過程將是混亂的,活動的主體將一無所獲。
2.班主任的指導性原則
任何成功的體驗式活動的實施都必須由班主任認真、耐心、用心地指導。班主任在活動中的指導作用是貫穿于活動始終的。班主任不僅是作為活動的策劃者、組織者,還可以是活動的參與者。只是班主任在參與活動的同時,也不能拋棄自己的指導作用,要保證活動流程的連貫性和秩序性。要將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融入到活動設定的情境之中,牢牢把握實現(xiàn)體驗活動教育指導目的的方向。例如,在“家中的春天”——疫情期間的特殊植樹節(jié)。教師可以通過遠程的線上指導,對學生進行體驗式活動教育。植樹節(jié)本身就具有的積極向上,保護環(huán)境等多個意義。而在當下特殊的背景下,它又代表著更多的希望的含義。所以,教師可以抓住這一教育的重點,讓學生在特殊時期可以體會到植樹節(jié)的含義,還可以和家長一起進行這樣的活動,對學生起到更好的教育意義。
3.學生的主體性原則
活動體驗班級管理模式中最重要的是讓學生通過活動獲得一定的體驗,在這個過程中不能拋開學生的主體性原則。簡而言之,在體驗式活動中,要充分展現(xiàn)出學生的個性與能力,為其提供創(chuàng)造的發(fā)展的空間,挑戰(zhàn)自己的提問能力,提高自己的預期能力。活動的完成需要組成幾個活動工作小組,每個學生在活動小組中扮演一定的角色。在體驗活動中,團隊沒有主要和次要之分。然而,為了完成團隊的任務并很好地發(fā)揮每個角色,他們必須做大量充分的準備。例如,在“今天我當家”的活動中,讓學生深入到各自的家庭中去,扮演家庭中的“家長”角色,體驗平時父母的辛苦。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體驗到從未有過的經(jīng)歷,還可以對家庭中的人物關系和親情有更加深入的了解。這類活動增加了人文情懷,讓學生的情感更加豐富成熟,對班級的管理有促進作用。同時也會使得活動更具有現(xiàn)實意義,活動的體驗才會真實而深刻。
結語
綜上所述,體驗式教學作為一種創(chuàng)新的教學模式,教師要結合學生的特點以及當下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體驗式活動的策劃,讓其在班級管理中可以充分發(fā)揮作用。通過體驗式活動在班級管理中的實現(xiàn),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調(diào)動和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體驗中學會分享,在體驗中增強對情感和生活的認識,并為日后的班級管理提供更多的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盧艷菊,陳延彬.體驗式活動在班級管理中的作用探析[J].中國農(nóng)村教育,2019(11):73.
[2]韓冰.以參與體驗式活動全過程助推研究生班級建設[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6(5):173-174.
[3]朱冰.新時期高職院?;顒芋w驗型班級管理模式的研究[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5,18(1):34-36.
(作者單位:蘭州市第四十八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