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帥 軒傳樹
[摘? ? 要]自列寧的帝國主義論誕生后的一百年來,壟斷資本主義繼續(xù)向前發(fā)展并出現了諸多新變化,關于帝國主義的研究也相應地向前推進并形成一些新的流派。其中,美國壟斷資本學派在重點關注二戰(zhàn)后帝國主義新發(fā)展態(tài)勢的基礎上,將帝國主義的新變化及其基本特征概括為“金融壟斷資本主義”。而壟斷資本學派自身發(fā)展也呈現出既相互銜接又有所區(qū)別的階段性特征,但其中始終包含著一以貫之的理論淵源、理論風格和理論旨趣。
[關鍵詞]壟斷資本主義;金融擴張;壟斷資本學派;新帝國主義
[中圖分類號] F308[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 1008-4479(2020)01-0024-07
引言
自列寧提出“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壟斷階段……壟斷是從資本主義到更高級的制度的過渡”論斷以來,資本主義仍然在不斷向前發(fā)展,并且產生了諸多新變化。一個世紀來,西方理論界尤其是左翼理論家圍繞經典帝國主義理論的質疑和爭論不斷,他們對帝國主義的現狀和未來趨勢作出不同的解釋,從而形成不同的思想流派。其中,二戰(zhàn)后出現的以美國《每月評論》雜志主編保羅·斯威齊為首的壟斷資本學派(又名“每月評論”學派)為一大代表。
根據代表性學者理論關注點的變化及其所處時代的具體特征,可以將壟斷資本學派的發(fā)展歷程大致劃分為三個歷史階段:以斯威齊和保羅·巴蘭為代表的初創(chuàng)時期,重點關注“經濟剩余”概念;以哈里·馬格多夫為代表的修正時期,轉而關注金融擴張;以約翰·貝拉米·福斯特為代表的成熟時期,重點對金融資本進行批判。三個階段的更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二戰(zhàn)后帝國主義的新變化,也體現了壟斷資本學派對帝國主義理論的不斷創(chuàng)新發(fā)展。
一、以“經濟剩余”為核心概念的初創(chuàng)時期
20世紀40至60年代,在學派創(chuàng)立的早期,經濟學家出身的斯威齊和巴蘭將視角放在對壟斷資本主義生產過程的經濟批判上。他們于1966年合著的《壟斷資本》是壟斷資本學派的奠基之作。書中,他們提出了“經濟剩余”這一核心概念,并對壟斷資本主義的經濟運作規(guī)律做出獨到解釋,成為整個壟斷資本學派研討戰(zhàn)后新帝國主義的經濟理論基礎。
“經濟剩余”是斯威齊和巴蘭在馬克思消費理論和凱恩斯有效需求理論的基礎上創(chuàng)立的概念,其意指在一定時期中沒有被消耗掉的生產力,是總產量與消費量之差,包括現實性經濟剩余、隱性經濟剩余與計劃性經濟剩余三類。壟斷資本學派在此基礎上展開對壟斷資本主義的批判,他們認為,自19世紀末以來隨著資本主義從自由競爭狀態(tài)進入到壟斷階段。因為壟斷排斥競爭,壟斷資產階級通過壟斷就能夠維持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高價格水平并獲得大額利潤,從而積累起大量無法進入資本再循環(huán)過程的剩余資本,造成生產過剩、通貨膨脹、價格下跌以及最終導致利潤率下降。為了避免出現這種困局,壟斷資本主義就會減少生產并限制投資,結果又導致社會經濟趨于停滯甚至是崩潰蕭條。如果通貨膨脹與經濟停滯共同出現,就意味著資本主義危機開始了。
所以壟斷資本學派認為壟斷資本主義的矛盾不在于如何擴大生產,而在于如何在維持生產的前提下消化掉多出的剩余。一面是經濟剩余的不斷積累,另一面是對剩余的利用越來越困難,由此可證“壟斷資本主義是一個自相矛盾的制度”,如果不是因為存在對停滯趨勢的抵消力量,“早就應當自行崩潰了”。[1](pp105-106)斯威齊和巴蘭將20世紀初的經濟危機和大蕭條解釋為資本主義經濟制度運行的必然產物,認為壟斷資本主義所固有的停滯趨勢早在1907年就已顯露端倪,是“一戰(zhàn)和大規(guī)模的汽車工業(yè)將其暫時淹沒”。到了20世紀30年代,“它們又浮到表面上來”,這一次是二戰(zhàn)的巨大刺激推動壟斷資本主義繼續(xù)發(fā)展。[1](pp225-226)
“發(fā)展,在一個合理的社會中本來可以大大推進全體的富裕,但在壟斷資本主義下卻構成了對勞動人民中越來越多的人的生存本身的威脅?!盵1](p232)因此他們認為帝國主義必將崩潰,但是,壟斷資本學派并不看好經典帝國主義的革命論,認為并不存在真正能夠推翻這一制度的革命行動。他們所預言的帝國主義的最終結局,是停滯趨勢越來越不可阻擋,隨著資本主義的不斷內耗,“最后完全衰竭?!盵1](p243)
值得注意的是,在斯威齊和巴蘭出版《壟斷資本》期間,壟斷資本主義并未如19世紀末20世紀初那樣再度陷入停滯狀態(tài)。正相反,二戰(zhàn)后的20多年時間里,資本主義正經歷著一個高速發(fā)展和相對繁榮的“黃金時期”。因而他們除了揭露壟斷資本主義的一般運行規(guī)律和總體態(tài)勢以外,還在尋找那些對沖停滯趨勢的“抵消力量”。他們在《壟斷資本》一書中,將“軍事帝國主義、政府公共支出和企業(yè)的銷售努力”視為對消費和投資——這兩個吸收經濟剩余的傳統手段的補充。然而這些途徑都是表面的、暫時性的,不能夠長期地、從根源上抵消經濟停滯的總體性趨勢?!皯?zhàn)爭破壞所造就的繁榮引起了幾千萬人生活格局的大變動,由于軍事支出增加了將近四倍,從1947年的140億美元增至1963年的552億美元,可以有把握地說,自從鐵路時代以來,美國經濟在和平時期還沒有經受過如此強大的刺激……盡管這些刺激是強大和持久的,習見的對剩余吸收不足的癥狀——失業(yè)和設備利用不足——卻早已開始出現,并且除了周期性波動外,變得更為嚴重?!盵1](pp230-231)
換句話說,他們敏銳地預見到了戰(zhàn)后資本主義的繁榮只是“一時的榮光”。在《壟斷資本》發(fā)表的隨后幾年,戰(zhàn)后高速發(fā)展的西方資本主義開始出現頹勢,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普遍陷入“經濟滯脹”。在回顧曾經的預測時,斯威齊認為,資本主義戰(zhàn)后的經濟增長存在歷史偶然性,“戰(zhàn)后重建、戰(zhàn)時久經壓抑的潛在消費力被釋放、美國霸權的確立、以及軍事支出對相關生產的帶動等等。但是這些因素隨著壟斷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或被耗盡,或發(fā)展到負面?!盵2]所以到了20世紀70年代,資本主義再度進入停滯狀態(tài)。
壟斷資本學派的創(chuàng)立伊始就伴隨著爭議,因為其宣稱要以經濟剩余增長規(guī)律取代馬克思的利潤率下降規(guī)律,放棄馬克思的剩余價值理論,試圖創(chuàng)立以經濟剩余概念為核心的新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以期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揭示壟斷資本主義的內在矛盾,實現對帝國主義趨于滅亡的科學證明。但是,壟斷資本學派“用經濟剩余取代剩余價值,這不是對剩余價值理論的具體運用,而是一種修正?!盵1](p3)
壟斷資本學派則堅稱其理論的正確性,斯威齊這樣回應,“回顧本世紀的資本主義歷史發(fā)展歷程,總體上看,我認為這些觀點仍然很好地經受住了考驗?!盵3]但他們同時也認識到,在早期,自身理論確實存在著嚴重漏洞,主要在于未能預見到金融化在推動壟斷資本主義大發(fā)展方面的作用。自20世紀70年代始,資本主義金融化大大增強,并且在隨后的幾十年里一直是推動資本主義經濟發(fā)展的主要力量。盡管在《壟斷資本》“銷售努力”一章中曾經將金融、保險和房地產視為“利用剩余的一系列方式”,但是畢竟沒有對其給予足夠的重視和進行更全面的論述。也就是說,這部分內容只能通過20世紀70至90年代初斯威齊和馬格多夫對壟斷資本學派理論的修正來補充了。
二、以“金融擴張”為核心概念的修正時期
圍繞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在20世紀70年代前后遭遇的“經濟滯漲”和80年代經濟體系的變革,以及隨之而來的金融化和全球化,斯威齊和馬格多夫進一步研究了壟斷資本主義經濟停滯總趨勢與金融資本擴張之間的聯系,補充闡釋了壟斷資本學派的帝國主義理論。
按照傳統經濟學理論,金融是生產的附屬部門,是為生產進行融資的。隨著經濟的增長,必然產生基于實際生產的資金需求,這些資金很多時候需要從金融部門獲取。金融部門的擴張是生產擴張的先決條件,能為實際生產帶來投資。[4]但在斯威齊和馬格多夫看來,只有直接從事生產活動的資本家買賣金融資產才符合傳統理論的設定,但在實際的金融擴張中,絕大部分金融交易并未伴隨著實際生產過程,對實際生產的推動作用也沒有預期那么大。相反,一定程度上正是由于資本主義生產的停滯才產生了金融資本擴張,即金融部門消化了生產停滯狀況下的額外經濟剩余。如果沒有金融部門的擴張,經濟剩余不能被生產所完全吸收,那么就會導致資源閑置和失業(yè)率增加,進而引發(fā)危機。所以,“在資本主義生產進入停滯狀態(tài)后,金融資本實質上對資本積累有積極作用:其一、金融部門的膨脹帶動辦公建筑、通訊設備等相關行業(yè)投資的增長;其二、金融資本的擴張帶來的利息收入的增加,刺激了服務行業(yè)和奢侈品的消費。因此,不論從投資還是消費方面,金融擴張都起到抵消壟斷資本主義生產停滯趨勢的積極作用?!盵5]他們認為,在壟斷資本主義的生產基礎上,一個龐大的“金融上層建筑”正在構筑,并且上述金融擴張的整個過程可能還會持續(xù)相當長一段時間。
斯威齊還修訂補充了《壟斷資本》中的部分結論?!秹艛噘Y本》中關于資本主義公司結構比較穩(wěn)定、不容易發(fā)生變化的預判,被20世紀80年代在西方國家盛行的并購狂潮打破了。充斥著金融投機的金融利益團體沉溺于買賣股權,從而控制公司。金融化導致資產階級內部出現權力轉移,“現在資本主義的真正權力與其說在企業(yè)董事會的會議室,不如說在金融市場?!盵3]當今市場中以“創(chuàng)業(yè)投資”為經營重點的基金公司就是典型代表,它們通過為新創(chuàng)立的公司提供投資,幫助其上市、被更大公司并購而從中獲利。這一現象表明,當今世界的公司市場已經發(fā)生變化,與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剛剛進入壟斷階段時追求實體經濟的市場已經有所區(qū)別了。
同時,《壟斷資本》并沒有預見到在壟斷資本主義經濟整體投資方向上所發(fā)生的轉變。以往資本主要被投入到諸如制造業(yè)、交通運輸業(yè)和公共事業(yè)等實體產業(yè)上,但如今“實體經濟領域的投資即使在商業(yè)周期的恢復階段也很少有大幅增長,只在諸如金融、保險和房地產相關領域的投資有增長?!盵6]
盡管20世紀70-80年代的金融擴張對壟斷資本運行產生了深遠影響,具體表現為金融市場的急劇膨脹,金融企業(yè)及從業(yè)人數的增加,國民經濟中金融份額的擴大,等等。但壟斷資本學派依然堅持其基本論斷,即金融擴張并不能真正解決“經濟剩余”問題,不能真正制止壟斷資本主義的停滯趨勢,亦不能為實體經濟的增長真正注入長久的活力?!斑@不過是一個巨大的投機、詐騙和欺詐體制,雖然金融業(yè)的虛假繁榮已經為剩余提供了新的出路。但是,金融部門的巨額貨幣資本被用來投機到有價證券、房地產和商品市場,而不是資本品(指生產設備等)上?!盵7]
1997年,斯威齊總結了從20世紀70年代經濟滯脹以來資本主義所出現的三種重要趨勢:(1)整體經濟增長速度減緩;(2)壟斷性質的(或少數寡頭控制的)跨國公司在全世界范圍內繁衍壯大;(3)資本積累過程金融化。他進一步指出這三大趨勢之間的關系:一方面金融壟斷創(chuàng)造了大量的利潤和積累;另一方面,隨著對市場的壟斷不斷加強,對生產再投資的降低,利潤越來越多,投資機會卻越來越少,這導致資本積累流動趨緩,進而減慢以資本積累為基礎的經濟增長速度。[8]
此外,馬格多夫的《帝國主義時代:美國外交政策的經濟學》一書亦是壟斷資本學派的代表著作。通過對美國經濟數據的量化分析,他指出了一種不同于傳統英法殖民帝國的新型金融帝國主義——美帝國主義的誕生,它的顯著特征就是以金融壟斷資本而非殖民地形式,在世界范圍內進行金融擴張。他明確指出,以美國為代表的20世紀后期新帝國主義的實質就是美國霸權下的壟斷資本全球化?!捌渲饕男绿卣?,就是經濟權力集中于規(guī)模巨大的公司和金融機構,于是就出現了資本的國際化。”[9](p31)“美國跨國公司的目的是要使它們在世界市場上所控制的份額同它們在美國國內市場上所控制的份額一樣大?!盵9](p218)而且,美帝國主義還通過對外援助和控制其他國家的債務來實現其統治。“援助的本身有很大一部分是專門用來償還過去的援助的,而且這一部分越來越大。”[9](p166)“如果沒有足夠的出口來償還債務和購買所需的進口貨物,那么欠發(fā)達國家就要被迫繼續(xù)借債。”[9](p168)“新帝國主義并不依靠公開的政治統治。美國與南美洲的經濟關系,同英國與它的非洲殖民地之間的經濟關系,本質上并無區(qū)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在強制執(zhí)行殖民統治的游戲規(guī)則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盵9](p160)
馬格多夫在另一本著作《帝國主義:從殖民時代至今》中將帝國主義的內核與資本主義的歷史高度結合起來?!皬囊婚_始帝國主義就是資本主義全球性擴張趨勢的內在組成部分。任何對帝國主義的簡單的、機械的和純經濟性的解釋都應避免,現代帝國主義的根源要從16世紀資本主義發(fā)展以來的歷史中尋找……要消滅帝國主義,就要推翻資本主義?!盵10]這一論斷將批判帝國主義的視角回歸到對資本主義的批判上,指出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必然發(fā)展,警告后人要避免陷入對帝國主義表象的純粹批判。
在金融化影響下的新帝國主義,表面上是不斷在加強國際體系,其深層則暗含著各民族國家之間激烈的競爭。壟斷資本主義的全球化導致核心國家與邊緣國家之間差距日益擴大,甚至在資本主義體系內的核心國家之間也發(fā)生了嚴重沖突。作為新帝國主義的首領,美國國內的直接投資發(fā)生了從制造業(yè)向金融業(yè)的急劇轉移。而邊緣國家在20世紀80年代后出現經濟形勢日益惡化與債務快速增長。種種跡象表明,新帝國主義并非建立了一種牢固的國際秩序,相反,在壟斷資本主義邁向世界的同時,也埋下了沖突和矛盾的種子?!半m然殖民主義時代已經過去,帝國主義仍是國際關系中的主導性力量?!盵11]
在壟斷資本主義金融擴張的初始階段,斯威齊和馬格多夫敏銳地抓住了這一趨勢,并及時跟進作出新的理論闡述,使得壟斷資本學派的理論有了很大的修正和補充。而隨后約翰·貝拉米·福斯特接過旗幟,通過深挖金融資本的運動規(guī)律與高度概括以往的研究成果,將這些理論提升到更高的層次。
三、以“金融壟斷資本”為核心概念的成熟時期
2006年,《每月評論》原主編馬格多夫逝世,福斯特肩負起雜志社的領導職責。他重點關注在壟斷資本主義生產停滯趨勢下,金融資本自身的特殊運動規(guī)律以及愈演愈烈的經濟全球化和生態(tài)帝國主義。可以說是福斯特將壟斷資本學派帶入理論成熟時期。
在福斯特提出“壟斷金融資本”概念之前,斯威齊和馬格多夫就曾強調金融擴張和金融積累脫離于資本主義實物生產的獨立性。但后兩者主要將金融擴張視為壟斷資本主義吸收經濟剩余的一種途徑,同時認為金融擴張是資本主義經濟停滯所引發(fā)的后果,是對停滯的一種抵消因素。而福斯特則認為金融資本的積累與生產資本的積累是并行的?!皞鹘y主流經濟學把資本積累在本質上看作是增加資本品的量。但這僅僅是資本積累過程的一方面。積累同時也是增加金融資產的量?!盵7]生產積累的停滯只是促成金融擴張的條件,而金融資本自身的發(fā)展始終是一個獨立的歷史過程,獨立于生產資本積累的循環(huán)周期。福斯特將其稱之為“二重積累體制”。
在二重積累體制下,金融資本的積累脫離實物生產過程,在生產蕭條時,金融資本能發(fā)揮其資本的作用,繼續(xù)推動經濟的增長。金融資本還具有生產資本所不具有的高度流通性,即可以快速變現。當然,盡管金融資本與實物生產獨立并行,但它的實際價值基礎和最終利潤來源還是生產過程中積累的剩余價值?!敖鹑谫Y本的收益終究來自對剩余價值的再分配。沒有生產積累過程支持的金融資本積累,必將產生金融危機。所以,生產長期停滯狀態(tài)下的金融擴張更像是資本主義崩潰前的狂歡”。這樣的金融壟斷資本就存在“既脫離生產資本積累,但又必須最終依賴實物生產過程的矛盾”。[5]
2006年福斯特在《壟斷——金融資本》一文中整合了斯威齊和馬格多夫關于停滯和金融化的觀點,并將其概括為壟斷資本主義的新階段:“金融壟斷資本主義”。他還提出“停滯——金融化陷阱”概念。盡管金融化對于經濟停滯有積極的抵消作用,但它由于上述矛盾的存在,“無法克服實體經濟的萎縮,而是創(chuàng)造出一個更不穩(wěn)定、更難以預測、也更難以控制的體系”,即金融壟斷資本體系。[12]突出表現就是一輪又一輪的金融泡沫?!懊绹黝悅鶆赵?980年占GDP的150%,到2008年經濟危機開始前,已經增加到GDP的350%以上。投機工具增加所產生的債務杠桿,已經遠超于作為其基礎的實體經濟的份額,這是近年來金融化的本質”,“過去幾十年要是沒有金融泡沫,資本主義的增長無疑會減緩。但就像所有的泡沫一樣,金融泡沫也會持續(xù)擴大,直到最終破裂。那時,停滯與危機就會再次出現?!盵13]
福斯特還從經濟分析的角度,對壟斷金融資本所造成的生態(tài)破壞及催生的生態(tài)帝國主義加以批判。他在馬克思代謝斷層理論以及以往壟斷資本學派對于經濟浪費的分析基礎上,將馬克思主義與生態(tài)文明相結合,豐富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生態(tài)學。在他看來,“目前的學界觀點低估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對于人類和環(huán)境所造成的危害,要全面理解全球生態(tài)破壞的嚴重程度,只能從馬克思主義批判資本主義的角度來入手?!盵14]
壟斷資本學派創(chuàng)立者斯威齊曾說:“生產不存在制動機制,只有周期性的經濟危機才能使生產過程停下來”。[15]而后繼者福斯特進一步強調,理解資本主義生產規(guī)模的擴張與地球有限的承載能力之間關系,是批判資本主義生態(tài)破壞的基礎。他認為要解決這種生態(tài)問題,就必須消滅資本主義造成的經濟浪費。例如在今天,為了更加吸引消費者好擴大銷售,商家越來越追求更精美的包裝,使得這一組成部分在商品成本中所占比重越來越大。壟斷資本主義“通過異化商品的使用價值,過度包裝以滿足資本積累的需要……使塑料包裝成為一個面包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今天這個用完即扔的社會里,人們似乎無止境地追求奢華甚至有害的產品包裝……美國人每年扔掉70億噸的PVC塑料,這是一種污染且危險的塑料產品。”[14]同時壟斷資本主義出于要消化生產剩余的目的,普遍宣揚“快餐消費”心理,鼓勵消費者進行有時并無必要的購買行為和提高消費頻率,造成極大的資源浪費。
近年來環(huán)境問題的凸顯,讓全世界人民更加清楚地認識到帝國主義的生態(tài)破壞本質。“生態(tài)剝削從早期殖民主義就存在,過去主要是造成邊緣國家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惡化,如今已經造成全球性的代謝斷裂,造成生態(tài)、社會等多重危機。然而帝國主義對邊緣國家資源的掠奪和剝削以及對全球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破壞有增無減。”[16]福斯特將生態(tài)破壞與資本主義的內在缺陷聯系起來,指出“資本主義解決生態(tài)問題的方法純粹是技術性的,但資本主義發(fā)展模式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廣泛破壞,是由資本主義制度的貪婪所決定的。即使在資源利用和環(huán)保上有任何技術改進,其作用終將被這種貪婪的發(fā)展模式所淹沒。因此,就生態(tài)的可持續(xù)而言,資本主義也是一個失敗的體制?!盵17]
在馬格多夫對美帝國主義進行詳盡論證的基礎上,福斯特綜合對新階段全球化和新國際格局的觀察,揭示了新帝國主義的全貌:“在這一階段,美國霸權、資本集中、中心國的停滯趨勢、帝國主義對邊緣國家的剝削、金融全球化、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內部之間的斗爭——這些因素加在一起就組成了壟斷理論所描述的世界總體圖景。”[18]民族國家的主權與美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并沒有消失,而是愈演愈烈,美國不斷壓迫其他國家以鞏固自己的霸權。最終構成了一種以美國霸權為核心,以全球壟斷資本為主導的新帝國主義體系。這種體系“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世界貿易組織三架馬車與中心國家的政府和巨型公司牽頭推行,由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的軍事力量所支持,尤其是美國,它的破壞力量超過了所有其他帝國主義力量的總和?!盵7]
顯然,這種世界經濟結構和帝國主義體系是不可持續(xù)的,“所有希望現在必須依賴于謀求人類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社會主義。除此以外,沒有任何替代物。”[19]而“對新帝國主義的反抗無疑才剛剛開始……美帝國主義與過去掠奪性的殖民帝國很相似,并將遭遇與過去的帝國相同的命運?!盵20]
結語:特色與局限
綜上可見,壟斷資本學派在其發(fā)展過程中呈現出既相互銜接又有所區(qū)別的階段性特征,但是其中始終包含著一以貫之的理論淵源、理論風格和理論旨趣。
其一,作為理論根基的“經濟剩余”概念,是壟斷資本學派新舊理論發(fā)展的一致出發(fā)點。不論是對于生產過程批判的初創(chuàng)時期,關注金融擴張的修正時期,還是批判金融壟斷資本的成熟時期,壟斷資本學派都是基于“經濟剩余”概念對壟斷資本主義和新帝國主義進行批判的。即便是對于生態(tài)環(huán)境破壞這樣的現象,福斯特也是圍繞著資本主義所創(chuàng)造的“超額生產力”和極大的浪費,深刻地指出壟斷資本主義的生態(tài)破壞性。所以,盡管存在著對于壟斷資本學派“經濟剩余上升”規(guī)律是否符合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質疑和爭論,但理解他們所提出的這一理論是全面了解壟斷資本學派的前提。
其二,對壟斷資本主義發(fā)展態(tài)勢進行跟蹤研究并及時作出理論回應和調整,是壟斷資本學派的一貫作風。從二戰(zhàn)后到20世紀70年代經濟“滯漲”前,在壟斷資本主義高度發(fā)展的這一時期,巴蘭和斯威齊在對戰(zhàn)后資本主義經濟繁榮的個中緣由進行探究的同時,尋找“經濟停滯”的抵消因素,豐富和發(fā)展了壟斷資本理論,并且成功預見到了20世紀中后期所發(fā)生的資本主義“滯漲”現象。面對20世紀70-80年代的金融擴張和以美帝國主義為首的新帝國主義的確立,壟斷資本學派適時深入研究這一階段金融爆炸的起源和走向,修正了前期理論。在高度金融化、全球化和美帝國主義的霸權等現實表現下,壟斷資本學派更是精辟地指出壟斷資本主義邁入了金融壟斷階段,深入揭發(fā)其破壞性的本質,進而提出“壟斷資本主義、新帝國主義必將滅亡”的判斷。
其三,借鑒傳統帝國主義理論的分析視角并試圖超越它,一直是壟斷資本學派所為之追求的理論旨趣。壟斷資本學派自認為繼承并發(fā)展了列寧經典帝國主義理論,并嘗試賦予其新的時代特色。正如馬格多夫在《帝國主義時代》里所說,“列寧學說的特殊價值,就是對作用于國際經濟關系的一切主要杠桿給予最扼要的說明。這些杠桿同新的壟斷階段以及壟斷組織所運用的主要方法是相聯系的……但是當這些因素在某些具體情況下起作用并且同新情況相適應時,那么對具體情況必須進一步考察。”[9](pp36-37)壟斷資本學派始終秉承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歷史結果,始終將帝國主義新變化與資本主義深層矛盾相結合,從而有一定的預見性,特別是他們提出“帝國主義的發(fā)展階段”這一概念,對于當下揭露批判帝國主義有獨特的啟發(fā)意義。
當然,壟斷資本學派有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這種局限性不僅表現為作為其基本理論根基的經濟剩余絕對增長理論與馬克思剩余價值理論相違背,而且表現在相較于列寧的帝國主義理論對馬克思《資本論》的科學發(fā)展和帝國主義鏈條薄弱環(huán)節(jié)的科學論證,壟斷資本學派更多地是將視角和重點放在對現今帝國主義的批判上,而沒有提供具體可行的替代方案。他們承認壟斷資本主義是腐朽的,但認為它還將持續(xù)很長一段歷史時期,帝國主義的終結將是內部崩潰與外部革命的共同結果。盡管如此,他們的批判是有力,立場是堅定的,在當下帝國主義勢力不斷強化其對內壓迫和剝削、對外侵略和干預的形勢下,壟斷資本學派的批判有助于我們清醒認識到新帝國主義的真實面目,認識到我們所面臨的現實形勢。正如福斯特所宣告的那樣:“金融壟斷資本主義比以前更嚴峻地要求我們做出明確的選擇:要么是毀滅性的野蠻主義,要么是人道的社會主義。”[18]
[參考文獻]
[1]保羅·巴蘭,保羅·斯威齊.壟斷資本:論美國的經濟和社會秩序[M].南開大學政治經濟學系,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77.
[2]于陽陽.斯威齊及其理論貢獻[J].中共四川省委黨校學報,2015,(01).
[3] [美]Paul M. Sweezy, Monopoly Capital after Twenty-five Years[J] .Monthly Review,Vol.43,No.7,Dec.1991.
[4]楊揚.金融發(fā)展和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基于中國數據的實證[J].時代金融,2013,(11).
[5]王旭琰.從壟斷資本到壟斷金融資本的發(fā)展——評“每月評論”派論資本主義新階段[J].國外理論動態(tài),2011,(01).
[6] [美]H. Magdoff and Paul M. Sweezy, Review of the Month: Full Recovery or Stagnation?[J] .Monthly Review,Vol.35,No.4,Sept.1983.
[7]約翰·B·福斯特.壟斷資本主義的新發(fā)展:壟斷金融資本[J].云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中心,譯.國外理論動態(tài),2007,(03).
[8] [美]Paul M. Sweezy, More (or Less) on Globalization[J].Monthly Review,Vol.49, No.4,Sept.1997.
[9]哈里·馬格多夫.帝國主義時代:美國對外政策的經濟學[M].伍仞,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75.
[10]約翰·B·福斯特.紀念哈里·馬格多夫[J].孫壽濤,摘譯.國外理論動態(tài),2006,(03).
[11] [美]H. Magdoff, Globalization-To What End?[J] .Socialist Register,1992.
[12]約翰·B·福斯特.壟斷資本主義理論:論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J].范國華,譯.國外理論動態(tài),2014,(11).
[13]約翰·B·福斯特,羅伯特·W·麥克切斯尼.停滯:金融化陷阱與無休止的危機[J].張峰,譯.甘肅行政學院學報,2013,(01).
[14]約翰·B·福斯特.生態(tài)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從自由資本主義到壟斷階段的發(fā)展[J].張峰,譯.馬克思主義研究,2012,(05).
[15] [美]Paul M. Sweezy, Review of the Month: Socialism and Ecology[J] .Monthly Review,Vol.31,No.4,Sept.1989.
[16]曹立華.約翰·福斯特對生態(tài)帝國主義的批判與反思——對馬克思思想的一種生態(tài)學解讀[J].金華:浙江師范大學,2012.
[17]約翰·B·福斯特.失敗的制度—資本主義全球化的世界危機及其對中國的影響[J].吳娓,劉帥,譯.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09,(03).
[18]約翰·B·福斯特.壟斷資本和新的全球化[J].陳喜貴,摘譯.國外理論動態(tài),2003,(06).
[19] [美]John Bellamy Foster, Review of the Month: The Age of Monopoly-Finance Capital[J] .Monthly Review,Vol.61,No.9,Feb.2010.
[20]約翰·B·福斯特.重新發(fā)現帝國主義[J].王淑梅,摘譯.國外理論動態(tài),2004,(01).
責任編輯:錢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