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傳霞 梁敏娜
(廣西外國語學(xué)院 歐美語言文化學(xué)院,廣西 南寧 532000)
我國的外宣工作將各類文化傳播活動直接納入其范疇之中,開闊了對外宣傳的范圍和領(lǐng)域。文化外宣包括:境外大型文化活動、影視文化外宣、書刊文化外宣、體育文化外宣、網(wǎng)絡(luò)文化外宣以及其他形式的文化外宣[1]。在中國文化走出去的時代背景下,文化外宣是讓世界認識中國的有效途徑之一,而民俗文化的外宣是中外文化走向世界過程中重要的一環(huán)。飲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沉淀,不同地區(qū)的民俗飲食習(xí)慣體現(xiàn)了不同的飲食文化和情感寄托。地方飲食文化的英譯是文化外宣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本文擬通過分析廣西民俗小吃名稱的英譯策略,為廣西民俗飲食文化外宣翻譯提供參考。
近年來,隨著歷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在廣西南寧成功召開以及廣西北部灣經(jīng)濟帶發(fā)展等活動的開展,越來越多的各行各業(yè)人士,尤其是外國游客,將目光投向了廣西。民俗飲食文化屬于文化的范疇,民俗飲食文化英譯是少數(shù)民族文化外宣的媒介。廣西民俗飲食文化英譯,以民俗小吃為載體,挖掘少數(shù)民族文化資源,能彰顯廣西特色,促進地方文化外宣,在一定程度上能推動地區(qū)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和文化交流與傳播。1)能促進地方形象的建立,梳理國家形象。如:廣西柳州的螺螄粉、北海的沙蟹汁等美食文化為中國飲食文化增色不少;《舌尖上的中國》系列中廣西飲食文化的拍攝,不僅改變了廣西的形象,亦促進了國家飲食文化的外宣。2)能推動國際商貿(mào)合作,促進地方經(jīng)濟發(fā)展。廣西毗鄰東盟國家,東盟博覽會的召開加快了廣西與東盟國家的文化交流,也為廣西飲食走向東盟市場提供了契機。
目前,國內(nèi)對民俗飲食英譯的研究較少,對廣西飲食文化英譯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綜觀現(xiàn)有研究發(fā)現(xiàn),目前廣西菜品的英譯主要存在翻譯方法單一、對菜名文化內(nèi)涵理解不夠、譯文不夠準確等問題。
1)譯者沒有區(qū)分廣西小吃名稱的分類(寫實或?qū)懸忸悾?,采用一刀切的拼音標記法(音譯)。如:糯米飯(Nuomifan)、玻璃蝦球(Boli Xiaqiu)等。2)缺乏對菜名來源及烹飪過程,尤其是菜名所蘊含的飲食文化的考究,望文生義的譯法。如:酸料粉(Sour Rice Noodles)、六堡茶(Liupu Tea)等。3)譯文可讀性有限,如:金絲繡球(Gold Embroidery Ball)的譯文雖然能給讀者傳遞菜品的外觀,但對于未食用過這道菜的國外讀者而言,無法從譯文中提取有關(guān)菜品用料等其他信息。4)翻譯方法較為單一,未做到多種翻譯方法結(jié)合使用。如:生榨米粉(Fresh-pressed Rice Noodles)采用了單一的直譯法。
歸化策略要求譯者向目的語讀者靠攏,采取目的語讀者所習(xí)慣的目的語表達方式來傳達原文的內(nèi)容[2]。廣西地區(qū)小吃品種繁多,小吃名與菜單名一樣,主要包括寫意和寫實兩種,絕大多數(shù)為寫實性。寫實性小吃名稱主要由名詞詞組構(gòu)成,包括主要食材和烹調(diào)方法等。根據(jù)寫實性小吃名的這一特點,歸化策略能直觀再現(xiàn)小吃的原貌,便于讀者理解和接受,有利于文化外宣,因此,可在歸化策略的指導(dǎo)下采用直譯法對寫實類小吃進行英譯。廣西地處亞熱帶季風(fēng)氣候區(qū),氣候濕熱,酸辣食物可以祛濕消暑,飲食習(xí)慣上偏好酸辣食品,這從廣西的腌酸文化和粉的配料上可見一斑。首先,廣西人好吃酸,喜歡將果蔬放入腌缸,撒上鹽或者醋和糖等佐料,制作成“酸嘢”,菠蘿、芒果、李子等水果,或是萵筍、蘿卜、白菜等蔬菜,沒有廣西人不能腌制的食材,所以英譯與廣西“酸”文化有關(guān)的小吃名時,建議將這一制作過程在譯文中再現(xiàn),而英文中“picked”(Pickled food,such as vegetables,fruit,and fish,has been kept in vinegar or salt water to preserve it.)一詞[8],基本能將這一腌酸過程再現(xiàn)。如:酸辣雞爪(Spicy Chicken Feet with Picked Vegetables)、魚頭酸筍豆腐湯(Fish Soup with Pickled Bamboo Shoots and Toufu)等。另外,廣西大街小巷的粉店除了放置蘿卜酸、黃瓜酸、豆角酸、酸竹筍等配菜供客人自取外,還提供自制辣椒醬(Spicy Sauce)。廣西酸嘢文化,極具地方特色,因此直譯更能為游客和讀者所理解,達到廣西酸嘢飲食文化外宣的目的,亦能凸顯民族特色。
例1)五色糯米飯:Glutinous Rice in Five Coulors
壯族人民在每年三月三或清明節(jié)均制作五色糯米飯,揉成小團,粘附在竹枝上,插于祖宗神龕,舉行祭拜儀式,以求五谷豐登。如今五色糯米飯作為傳統(tǒng)小吃在街邊小巷較為常見,受到更多慕名而來的中外游客的歡迎,成為壯族小吃的名片之一,因此,將五色糯米飯英譯為Glutinous Rice in Five Coulors,合乎情理。
例2) 瑤族烤田鯉:Roast Carp Bred in the Paddy Fields in Yao Ethnic Minority
從例2)中可以直觀地了解到寫實性民族小吃的食材、烹調(diào)方法及來源。烤田鯉是廣西瑤族一道頗具特色的菜品。烤制的魚養(yǎng)殖于稻田之中,在魚的生長過程中,稻田提供雜草、蟲和稻花以供魚吃,故稻田魚屬純天然養(yǎng)殖,魚肉鮮美。因此,例句)不僅將食材和烹飪方法忠實再現(xiàn),還揭示了其食材原料的地域性和菜品的民族特色,體現(xiàn)了當(dāng)?shù)仫嬍吵缟腥〔淖匀弧⒆非蠼】档拇緲懔?xí)俗,對于追求生態(tài)、健康旅游的外國友人更具吸引力。
補償策略是指使用譯入語的語言手段,彌補原語文化在譯入語文化中的缺省,從而最大程度上再現(xiàn)原語的文化內(nèi)涵。民俗小吃英譯的最終目的是實現(xiàn)地方特色文化外宣,從而促進對外文化交流。由于不同文化的差異,在英譯廣西民俗小吃時,將不可避免遇到文化缺省的情況,因而單一的直譯法,往往不能滿足翻譯實踐活動的要求。小吃名稱體現(xiàn)了地方民眾的飲食心理和情感寄托,尤其是寫意類小吃名稱,更是飽含了地方人民的飲食智慧和文化。因此,英譯時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內(nèi)涵更為重要,補償翻譯策略指導(dǎo)下采用意譯的翻譯方法,能較好地解決這一問題。
例3)四喜蝦餅:Sixi Shrimp Pie (Sixi:four kinds of bliss in ancient China)
例4)金絲繡球:Gold Embroidery Ball (Taofu and Shrimp Ball Rolled with Chips)
例5)侗族打油茶:Dong People's Fried-rice Porridge with Crisp Beans and Peanuts for Daily Diets and Entertaining Guests.
以上譯例均為寫意類菜名,在英語文化中無法找到對等物,因而通過補償翻譯策略,采用補償加注譯法,能彌補直譯法和音譯法的不足,將小吃名稱背后的食材和文化意義譯出,有利于譯入語讀者接受。
異化策略要求譯者向讀者靠攏采取相應(yīng)于作者所使用的源語表達方式,以傳達原文的意思。民俗文化外宣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實現(xiàn)中國文化在全球一體化大環(huán)境下保持固有的文化特性和身份,因此,針對民俗文化進行語際翻譯時要盡量運用異化為主、適度歸化的翻譯策略,實現(xiàn)兩種翻譯策略的和諧統(tǒng)一,構(gòu)建新的跨文化語際翻譯觀,促進不同民族異域文化的交流。廣西民俗小吃由于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在英譯時,需要合理采用異化及英譯加注的翻譯策略,以期達到文化外宣的目的。不同文化之間存在缺省現(xiàn)象,造成翻譯過程中的不可譯性。由于廣西小吃的獨特性,在英語文化中,很多廣西小吃找不到對等物,如:糍粑、糯米飯、糖水、卷粉等。為了保留小吃名稱的原有特色,同時保證譯文的可讀性,通常采用音譯(加注)或直譯加注等方法。
例6)豆腐釀:Toufu Niang
“釀”是廣西的又一特色,常見的此類小吃有瓜釀、田螺釀、豆腐釀等。“釀”的現(xiàn)有英譯文為“fermented ”。《朗文當(dāng)代高級英語辭典》(第四版)中對“ferment”一詞的定義為:if fruit,beer,wine etc ferments,or if it is fermented,the sugar in it changes to alcohol.[3]由此可見,“fermented”一詞的詞義為“釀酒的”“發(fā)酵的”。中文的“釀”,異體字為“醸”,是“從酉從襄”(用谷物包裹酒曲)之意,其中的襄意為“包裹”。故而廣西小吃名中的“釀”并不是指釀酒,只是借用了其中“包裹”的部分意思,不宜譯為“fermented”。鑒于“釀”是廣西地方特有的小吃形式,英譯此類小吃時適宜在異化策略的指導(dǎo)下采用音譯(加注)法。
例7)六堡茶:Liubao Tea
例8)龜苓膏:Guiling Jelly(Testudinis Plastrum and Green Brier Jelly)
例9)牛鮮子:Niu Xianzi(A special kind of snack of Hui ethnic minority in Liuzhou,Guangxi)
以上譯例均采用了異化的翻譯策略和音譯(加注)的翻譯方法,能較好地保留原小吃的特色,再現(xiàn)小吃名稱的由來和原文的內(nèi)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