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思政課鑄牢少數民族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路徑

2020-02-26 02:32師英杰
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 2020年12期
關鍵詞:思政課共同體少數民族

李 晶,師英杰

2019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強調,要“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1],為加強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以下簡稱“思政課”)質量設置了最終目標與評價標準。我國是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少數民族大學生是少數民族地區(qū)穩(wěn)定和發(fā)展的建設者與接班人。對培養(yǎng)少數民族大學生而言,思政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在于“把愛我中華的種子埋入每個孩子的心靈深處”[2]。思政課要勇于和敢于承擔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通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祖國觀、民族觀、文化觀、歷史觀等方面的教育,鑄牢少數民族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祖國邊疆地區(qū)的穩(wěn)定和發(fā)展以及各民族的團結進步做出應有的貢獻。

一、思政課鑄牢少數民族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意義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指的是“中華各民族成員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歷史與文化的認同、對國家的認同、對族際關系的認同、對共同的社會價值取向和發(fā)展道路的認同”[3]。新中國成立至今,中國共產黨始終把民族工作置于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領導民族地區(qū)的人民進行民族地區(qū)的解放與建設,構建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新型民族關系”[4]。目前,我國正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期,鑄牢少數民族大學生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對于維護多民族國家的統(tǒng)一、促進國民經濟的良性發(fā)展以及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具有重要戰(zhàn)略意義。而思政課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對鑄牢少數民族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具有重要意義。

(一)促進少數民族大學生對中華民族的歷史認同由感性、碎片化上升到理性、系統(tǒng)化

費孝通先生經過歷史學、人類學和考古學的考察,認為“中華文化與中華民族起源于中華大地”[5]53,“大一統(tǒng)思想是中華各民族共同的歷史傳統(tǒng)”[5]149。然而,少數民族大學生對中華民族的這種歷史認同,更多的是基于生活經歷所形成的感性、碎片化認識,或者因認識不清晰而不夠堅定。通過《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等思政課的系統(tǒng)知識的傳授,能夠從歷史到現實,從理論到實踐,從世界觀到人生觀、價值觀,多層面激發(fā)少數民族大學生對本民族歷史、中華民族歷史進行系統(tǒng)性的追根溯源。在追溯的過程中,讓其慢慢領會費孝通先生所揭示的“中華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格局形成的自然地理原因與歷史原因,引起少數民族大學生對歷經千年的中華民族歷史的深層認同,從而使其將感性、碎片化的認同上升到理性、系統(tǒng)化的認同。

(二)增進少數民族大學生對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認同

政治認同是多民族國家形成凝聚力的重要前提,是中國健康穩(wěn)定發(fā)展的重要保障。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步伐的穩(wěn)步推進,少數民族大學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日益增多。然而,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各種社會思潮也借助互聯網、自媒體等現代化傳播渠道乘虛而入,極易影響尚處于價值觀塑造期的少數民族大學生。尤其是要格外關注近年來境內外“疆獨”、反華、“伊斯蘭國”組織利用互聯網對少數民族大學生的蠱惑。習近平總書記語重心長地強調青年人從一開始就要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而承擔幫助青年人扣好步入社會之前第一粒扣子這一任務的思政課,只有站在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全局,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高度,從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入手,系統(tǒng)建構少數民族大學生對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治認同,才能真正履行“增強多民族國家的向心力和凝聚力”[6]的重要使命。因此,新時代我們要重新審視思政課在構建中國特色民族工作體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積極引導少數民族大學生重視和支持黨和政府的民族工作,不斷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三)引導少數民族大學生對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深層文化認同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屬于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是一種無形的精神力量,是凝聚起56個民族、14億中國人的強大精神武器。受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的影響,我們黨的民族政策、民族地區(qū)的脫貧、對民族地區(qū)的對口支援等等,大大增強了凝聚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物質上的有形力量。當前我們更要借助這種物質力量,激發(fā)邊疆地區(qū)、少數民族地區(qū)人們自覺自主的內生力量。少數民族大學生是少數民族干部的重要后備人才,也是黨和政府聯系廣大少數民族群眾的重要橋梁。新時代對民族地方的帶頭人提出了新的要求,少數民族干部的培養(yǎng)不僅要從數量上配備,更應該加強其質量把控,確保任用和提拔的少數民族干部能符合新時代發(fā)展方向的要求。因此,要借助思政課,將中華民族自力更生、勤儉節(jié)約等精神融入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心底,鑄牢少數民族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形成對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深層認同,促使“民族團結教育”向“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演進[7]。

二、思政課鑄牢少數民族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遵循的原則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座談會上強調:“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chuàng)新,要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1],要做到“堅持八個相統(tǒng)一”。結合少數民族大學生自身的特點,思政課鑄牢少數民族大學生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需要堅持以下原則。

(一)思政課的教學目標要堅持讓少數民族大學生受益的原則

從少數民族大學生身心發(fā)展來看,他們既有與漢族大學生相似的特征,又有不同的特征。從相同點來看,大學生思想尚未定型、閱歷較淺,情緒、情感、思維以及意志等還不穩(wěn)定和成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易變性。從不同點來看,少數民族大學生較多來自祖國邊疆地區(qū),來到大都市后,不同程度地存在普通話熟練使用、跨文化交流交融等方面的困難,生活習慣、消費習慣等日常生活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沖擊??傮w而言,因為大環(huán)境的改變,少數民族大學生內在心理會發(fā)生相應的變化。加之當前我國正處于改革攻堅期,各種深層次的問題和矛盾相繼出現,負面信息經過互聯網的放大,極易被別有用心的勢力集團利用,也極易對少數民族大學生造成不利影響。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糾正的話,一些缺乏對中華民族歷史、各少數民族自身歷史深入認識的部分少數民族大學生很容易對黨和國家產生抵觸心理,進而影響學業(yè)和人生規(guī)劃。為此,思政課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課程的教學目標設計上,要堅持讓少數民族大學生受益的原則。

思政課要始終以生為本,堅持讓學生受益的總原則,按照立德樹人的總目標,把握住理想信念這個總開關,對焦學生成長中遇到的問題,真正讓少數民族大學生體會到這一課程能夠答疑解惑。在教學目標上,第一,分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知識和技能目標,統(tǒng)一規(guī)劃各門思政課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相關知識點,并落實到課程、章節(jié),使學生深入學習和把握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全面、辯證地認識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歷史作用與現實意義。第二,細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學過程與方法目標。培養(yǎng)少數民族大學生研讀經典著作文本的能力。史論結合,引導少數民族大學生自主思考和探究學習,引導少數民族大學生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第三,提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目標。引導少數民族大學生培養(yǎng)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愛人民、愛集體的真摯情感,增強少數民族大學生勤于奮斗、樂于承擔社會責任的意識。把少數民族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培養(yǎng)作為對少數民族大學生教育的重要一環(huán),提升思政課的質量,確保政治思想的高質量輸出。

(二)思政課的教學內容要堅持理論邏輯、歷史邏輯、實踐邏輯三者相統(tǒng)一的原則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強調,思政課“要堅持政治性和學理性相統(tǒng)一,堅持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tǒng)一”[1]。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一個系統(tǒng)性的工程,整體性是其基本特征。要在博大精深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中把握其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認清支撐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知識供給與價值引導體系,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有更為透徹的準確理解,就必須在理論邏輯、歷史邏輯、實踐邏輯三者相統(tǒng)一中從整體性上研究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發(fā)展過程中的一脈相承、與時俱進,研究新時代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等思想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繼承和發(fā)展。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需要人類學、民族學、人口學、政治學、歷史學等諸多學科支撐,在思政課中鑄牢少數民族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關鍵就在于堅持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方法論,堅持無產階級解放乃至人類解放的價值取向,堅持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分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實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理論邏輯正是建立在現實社會發(fā)展的基礎之上、扎根于歷史實踐發(fā)展的土壤之中。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那樣,“一個忘記來路的民族必定是沒有出路的民族”[8],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需要歷史知識的支撐。中華文明5000多年的歷史、中華人民共和國70年的歷史、改革開放40多年的歷史,使中華民族共同體在發(fā)展中既蘊含著馬克思主義的基因,同時也蘊含著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基因,從而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了實踐的基礎。思政課的教學內容要體現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踐邏輯包含在歷史邏輯中,成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理論邏輯賴以建立的基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歷史邏輯檢驗著理論邏輯的科學性、合理性,推動著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理論邏輯的發(fā)展。

(三)思政課的教學策略與方法要堅持“三貼近”原則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強調,思政課“要堅持統(tǒng)一性和多樣性相統(tǒng)一,落實教學目標、課程設置、教材使用、教學管理等方面的統(tǒng)一要求,又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材施教”[1]。思政課要鑄牢少數民族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應堅持按照“三貼近”原則,在教學策略與方法上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將思政課理論性、實踐性和趣味性融為一體,“堅持大視野,運用靈活的教學手段,把道理講明白”[1]。

思政課鑄牢少數民族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堅持貼近實際,原因在于當前少數民族大學生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有積極趨向,但也存在缺乏自信的現實難題,在思政課教學中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使學生形成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一體化認知。思政課鑄牢少數民族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堅持貼近生活,選擇客觀真實、情節(jié)生動的教學案例,弘揚堅持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精神,批判違背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行為。思政課鑄牢少數民族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堅持貼近學生,緊密結合學生身心、思維、知識儲備等特點,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內容的講解。少數民族大學生進入身體的快速成長期,好奇心重,開始從哲學層面探究自我和世界,思維方式開始由具體向抽象思維轉變,有效的思政課教學是在具體思維與抽象思維之間搭建橋梁。少數民族大學生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國近現代史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從小到大也積累了許多耳熟能詳的少數民族的故事,但多偏感性認知。高質量的思政課需要升華其中蘊含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使學生產生理性認識,激發(fā)認同情感,這也符合教學中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

思政課鑄牢少數民族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要堅持“三貼近”原則,大膽探索,勇于實踐,緊密聯系社會現實,尤其是貼近學生的思想行為和生活實際,開展教育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努力提高其教學針對性和實效性,以學生為本,實現從以教師為中心向以學生為中心教學理念的轉變。結合實際需求實現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學形式以及教學手段的創(chuàng)新,在實踐中提升大學生的素質并鍛煉其能力,不斷增強其職業(yè)自豪感和職業(yè)自信心,使之將來更好地服務于社會、服務于國家、服務于人民。

三、思政課鑄牢少數民族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路徑

思政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關鍵課程,也是全面增強少數民族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主渠道和關鍵課程。全面增強少數民族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需要提升思政課教學質量,發(fā)揮思政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主渠道作用,同時,需要構建增強少數民族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軟環(huán)境。

(一)提升思政課教學質量,打造有內涵的“硬核”思政課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把青年一代培養(yǎng)造就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事關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重大戰(zhàn)略任務,是全黨的共同政治責任?!盵9]思政課是承擔這一責任的主渠道和關鍵課程。因此,要鑄牢少數民族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必須提升思政課教學質量,把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系統(tǒng)融入思政課教學。

1.思政課要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之治。鑄牢少數民族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涉及理論與實踐、歷史與現實多重維度,思政課教師要講好中國故事,盤活歷史資源,讓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入耳、入腦、入心。中華文明5000多年的歷史、中華人民共和國70年的歷史、改革開放40多年的歷史,蘊藏著豐富的彰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人物與事件。思政課教師要善于發(fā)掘這些人物與事件所反映的中國故事,從中國之治的角度,深挖中國故事背后的制度優(yōu)勢。比如,與少數民族大學生息息相關的脫貧故事。黨的十八大以來,“民族地區(qū)累計減貧2500多萬人,貧困發(fā)生率從21%下降到4%”[2]。思政課教師在講故事過程中,要把握好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心理動態(tài),抓住學生的心理訴求,因勢利導,筑牢少數民族大學生為社會主義奮斗的思想根基。講好中國故事,闡述鑄牢少數民族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背后的理論邏輯、歷史邏輯與實踐邏輯,激發(fā)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巨大潛力,不斷增強少數民族大學生“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2],培育出新時代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接班人。

2.建好思政課第二課堂,促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學雙向互動?!皥猿珠_門辦思政課,推動思政課實踐教學與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志愿服務活動結合,思政小課堂和社會大課堂結合,鼓勵黨政機關、企事業(yè)單位等就近與高校對接,掛牌建立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完善思政課實踐教學機制?!盵10]社會實踐是檢驗少數民族大學生是否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貫穿個人選擇、牢記心中的重要標準。通過開展社會調查、實習、主題演講比賽、征文比賽、辯論賽等形式豐富多樣的社會實踐活動,為少數民族大學生提供自主學習、自我探索的平臺,讓學生成為思政課的主體。黨政機關、企事業(yè)單位、民主黨派、人民團體都要行動起來,一起做交流、培養(yǎng)、融洽感情的工作。通過深入人心的細致工作,以涓涓細流匯成江河湖海,民族團結、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人心防線必將鑄牢。

3.打造高質量思政網課,促進資源共建共享。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強調:“要牢牢把握輿論主動權和主導權,讓互聯網成為構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最大增量?!盵2]近年來,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和5G時代的到來,人們的日常生活越來越離不開網絡。在信息時代的背景下,利用網絡渠道,打造一批高質量、高水平、通俗易懂的思政網課,豐富少數民族大學生接觸思政課的形式和渠道,通過網絡教育和遠程教育的形式,解放同學、解放教師,可以讓少數民族大學生更便利地接觸到思政課,也可以讓好的思政課老師的講授通過網絡傳播得更遠。要注重高校教師的強強聯合和相互學習,打造有內涵的“硬核”思政課。尤其是民族類大學思政課,更應主動承擔起思政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擔,創(chuàng)新思政課教學,摸索思政課鑄牢少數民族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規(guī)律、經驗,深挖民族思政課教育的內核,依托網絡平臺和智慧課堂打造契合少數民族大學生的聯動課堂,實現資源共建共享。

(二)構建增強少數民族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軟環(huán)境

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今天,新時代中國青年處在中華民族發(fā)展的最好時期,既面臨著難得的建功立業(yè)的人生際遇,也面臨著‘天將降大任于斯人’的時代使命。”[9]思政課是培養(yǎng)大學生的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主渠道,然而僅靠思政課不足以完成新時代鑄牢少數民族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任。構建增強少數民族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軟環(huán)境勢在必行。

1.構建完善的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三全育人”機制。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強調:“要堅持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tǒng)一,挖掘其他課程和教學方式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盵1]“三全育人”理念的提出與實施,為鑄牢少數民族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了新的思路。在全員育人方面,高校黨委書記要落實黨對思政課建設的全面領導,構建包括思政課教師、年級輔導員、班導師、黨政團學管理干部所組成的鑄牢少數民族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合作規(guī)劃設計校級交流互動活動、思想研討活動,促進相互了解,優(yōu)化人力資源配置。在全過程育人方面,根據年級差異,分段開展有針對性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教育,在著眼于育人的階段性的同時,又注重育人的連貫性,注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內在規(guī)律。在全方位育人方面,我國應該著力完善責任教育課的主渠道作用,不斷強化專業(yè)課教學和學術活動對少數民族大學生進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滲透作用,大力倡導少數民族大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努力增強社會實踐活動的拓展作用,構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全方位育人的新格局。

2.構建包容性的校園文化。思政課能否鑄牢少數民族大學生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一個重要的前提是少數民族大學生對所在學校有信任感、榮譽感與歸屬感,相信通過學校的系統(tǒng)學習能夠為自己的人生帶來積極的變化。在構建包容性的校園文化中,首先,讓少數民族大學生了解校史。從校史出發(fā),將學生代入到創(chuàng)建學校的過程中,使他們增強對國家的教育政策的理解,增進對學校的情誼,增強對學校的“歸屬感和榮校感”[11]。其次,從學校制度入手,在制度建設中加入民族元素。如舉辦民族運動會、民族風情游園會、民族結對等活動,加強各民族間青年的交流,加深各民族之間的感情和理解,在春節(jié)、中秋節(jié)等各民族共同的節(jié)日中,要通過宣傳節(jié)日起源,舉辦節(jié)日活動,宣傳“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不斷強化塑造青年大學生的民族心理認同感。最后,營造各民族其樂融融的大家庭環(huán)境。從大家庭角度來管理宿舍文化、食堂菜譜,從細微之處讓少數民族大學生在高等教育階段形成健全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民族觀、國家觀。

3.構建完善的少數民族大學生關懷機制。思政課課時有限,普遍的大班教學方式也不能讓思政課教師能夠對接所有學生,但是每一個少數民族大學生又是具體的,遇到的問題是現實的。因此,為有效推進鑄牢少數民族大學生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需要構建完善的少數民族大學生關懷機制。高??梢耘鋵B気o導員,從少數民族優(yōu)秀畢業(yè)生中抽選,對學生日常生活進行輔導性規(guī)劃指導;可以建立老鄉(xiāng)會,讓來自同一地區(qū)的學長給學弟學妹傳遞大學生活攻略;可以在軍訓期間建立聯誼會,給各民族相互了解提供契機;同時要注意少數民族大學生在語言、宗教、習俗、信仰、文化上的獨特性,不定期舉辦各民族文化風情節(jié)、文化沙龍,大力進行文化宣傳。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有其自身的敏感性和復雜性,這要求我們的教師和輔導員應對少數民族大學生進行特殊的照顧,加強引導,增強其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幫助其樹立正確的民族觀、價值觀。要注重加強團體互動,比如,進行民族舞蹈、民族藝術的展示教學,在校園范圍內,盡可能地為來自不同民族的大學生營造包容的校園氛圍,可以引入多元文化社區(qū)的概念,舉辦多種文化周、音樂秀和狂歡節(jié)等活動,讓少數民族大學生通過多次有效互動,相互影響、理解信任,真實感受到中華民族共同體的現實性。

四、結語

我們正處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新形勢下和我國進入社會主要矛盾發(fā)生轉化、“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的關鍵時期,機遇與挑戰(zhàn)都是前所未有的。歷史與實踐告訴我們,新時代不僅要有新的偉大理論指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也要有新的理論建設者和傳播者開拓——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百年大計,在于樹人。我國少數民族地區(qū)是資源富集區(qū)、水系源頭區(qū)、生態(tài)屏障區(qū)、文化特色區(qū)、邊疆地區(qū),也是相對貧困地區(qū)。民族地區(qū)的發(fā)展進步離不開高校培養(yǎng)的少數民族大學生。在這個根本問題上,必須旗幟鮮明、毫不含糊。借助思政課可以增進少數民族大學生對中華民族的歷史認同;對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認同以及對中華傳統(tǒng)的文化認同,讓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成為少數民族大學生為中華民族復興而努力的內生動力系統(tǒng)。為鑄牢少數民族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思政課在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策略與方法上都要做出相應的調整與創(chuàng)新,提升教學質量與水平,發(fā)揮思政課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為鑄牢少數民族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營造良好的軟環(huán)境,協(xié)同推進思政教育落實立德樹人任務的完成,為國家建設培養(yǎng)具有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少數民族人才。

猜你喜歡
思政課共同體少數民族
《覺醒》與《大地》中的共同體觀照
愛的共同體
新時代高校思政課中中國故事的創(chuàng)新表達
——評《新時代高校思政課的打開方式》
淺議高校學生在思政課中的情感認同
“三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課的啟示——以四川工商學院教改為例
構建和諧共同體 齊抓共管成合力
中華共同體與人類命運共同體
思政課堂這樣“沸騰”——陜師大思政課從“有意思”到“有信仰”
我認識的少數民族
少數民族治療感冒的蕨類植物(一)
安阳县| 河北区| 天长市| 永胜县| 若羌县| 岗巴县| 南召县| 奉化市| 兴隆县| 长顺县| 莱芜市| 辛集市| 山东省| 开鲁县| 田东县| 瑞丽市| 阿巴嘎旗| 大方县| 成安县| 阿拉善盟| 东港市| 巨野县| 怀化市| 夹江县| 南江县| 徐汇区| 太和县| 新巴尔虎左旗| 沂源县| 丽水市| 怀安县| 思南县| 苏尼特右旗| 丘北县| 长治市| 岗巴县| 仙居县| 福贡县| 元谋县| 邻水| 潮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