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國平
【摘 要】科學素養(yǎng)是化學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一個重要目標,是學生形成科學探究意識與思維的重要保障,會對學生化學學習能力以及身心全面發(fā)展產生重大影響,強化其在課堂中的滲透意義重大。本文基于高中化學教學,就如何滲透科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理念進行了重點探析。
【關鍵詞】高中化學;科學素養(yǎng);滲透對策
隨著新課標的推行,生本理念越發(fā)側重從思想與思維層面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如要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促進他們自主學習能力的發(fā)展??茖W素養(yǎng)則是化學核心素養(yǎng)中的一個重要要素,主要表現為運用科學知識、科學思維與方法去解釋社會生活中的一些現象或服務于社會生產活動等,是學生適應未來社會發(fā)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種基本素養(yǎng),強化其在化學課程教學中的滲透是當下值得深入探討的一個重要課題。
1.重視基礎知識教學,夯實科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基礎
在新課標實施以來,越來越多化學教師意識到了科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重要性,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卻沒有正確認識科學素養(yǎng)的內涵、意義以及培養(yǎng)的注意事項。實際上,科學素養(yǎng)的形成離不開化學基礎知識與技能的教學,只有做好“雙基”教學,才能順利使學生形成良好的科學素養(yǎng)。基此,在開展高中化學教學期間,教師需要充分意識到“雙基”教學對學生科學素養(yǎng)形成產生的強大促進作用,平時注重針對性強化學生對基礎化學知識的理解以及基礎化學技能的訓練,使學生可以打牢化學知識學習基礎,形成科學的學習態(tài)度與探索精神,這樣才能有效培養(yǎng)他們的科學素養(yǎng)。
例如,在平時的化學教學中,教師可以靈活地運用思維導圖等思維工具,本著循序漸進的原則開展化學知識教學,期間除了講解待學習的化學新知識外,還要引導學生思考以往所學的化學知識,強化學生對相關化學知識之間聯系性的認識,這樣有助于完善學生的化學知識體系,提高學生學習的效果。比如,在“化學平衡”部分知識教學期間,可以從學生已經非常熟悉的初中化學知識點出發(fā),借助“溶液平衡”的概念導入待學習的化學新知識,又或者在為學生講解“弱電解質電離”部分化學知識期間,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自己已經學習與掌握的電離化學知識去進行理解,這樣可以輔助學習理解所學化學知識,并強化他們對這些相關化學知識點聯系性的認識,提高了化學基礎知識學習的效果。
2.創(chuàng)新化學教學方法,啟發(fā)學生科學素養(yǎng)意識
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快樂課堂、趣味課堂等教學理念得到了廣泛普及與推廣,加快轉變以往重知識灌輸為主的教學思路與方法,靈活地運用一些趣味性更強的教學方法是當下化學教師需要注意的另一個教學問題。通過靈活地采用“探究式”、“啟發(fā)式”、“游戲化”、“生活化”等“信息化”一些能夠調動學生自主思考的趣味化教學方式與方法,可以在提高他們自身學習效果的同時,促使他們形成良好的科學素養(yǎng)意識,這對促進他們良好科學素養(yǎng)的形成也會產生積極的影響,尤其是要注意徹底轉變以往知識灌輸式教學方法。
例如,在化學知識學習中可以有效地運用“探究式”這種教學方式,通過結合一些視頻素材、學術爭論知識點、歷史故事或時事新聞等在課堂教學之前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有趣的情境,以情境使學生產生探究的興趣,之后可以為后續(xù)化學知識教學做好鋪墊。比如,在“氯氣的性質”教學中,可以以“液態(tài)氯泄露惡性事件”為背景,啟發(fā)學生積極思考氯氣的作用及危害,并可以為學生設置“氯水中投入樹葉會發(fā)生何種現象?”等一些探究性學習任務,這樣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性學習意識,對他們科學探究素養(yǎng)的形成會有很大幫助。
3.積極開展實踐活動,提升科學素養(yǎng)滲透效果
為了進一步提升科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理念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滲透效果,除了平時注重“雙基”教學外,還要注意積極抓住“第二課堂”,組織學生在課外可以積極地參與各種各樣的實踐活動。通過學生在課外進行自動動手驗證某一現象或證實某一化學實驗結果的準確性,可以深化他們對所學化學知識的理解,提高自身的動手操作能力,這對他們科學素養(yǎng)的形成也大有益處。
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課下一同開展各種各樣的化學魔術,如“可樂噴泉”、"魔術左右手"、“手指著火”等,借助這些趣味化很強的化學實驗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知識或探究化學現象的興趣;可以指導學生自己結合所學的化學知識與原理,自主制作除臭劑和香皂等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化工產品,借助這些豐富多樣的化學實踐活動,可以實現快樂學化學的學習目標,真正使學生體驗到化學知識學習的趣味性和有用性。此外,還可以利用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為學生留置一些課下探究性實踐活動,如讓學生探討如何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液體除鐵銹等,以此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如有的學生會想到利用具有“酸性”的可樂溶液,這樣可以使學生樹立良好的探究意識與創(chuàng)新,形成良好的科學素養(yǎng)。
總之,科學素養(yǎng)是新課標下高中化學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一個重要目標。為了順利在高中化學教學中融入科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理念,要注意從強化化學“雙基”教學入手,平時注重運用探究式教學方式、生活化教學方式等教學方法,并要注重組織學生開展各種各樣的化學實踐活動,這樣才能有效地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科學素養(yǎng)。
(本文系:《莊浪縣農村公眾化學科學素養(yǎng)的調查與研究》課題,甘肅省平涼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一般〕,課題批號:〔2019〕PLG310)
(甘肅省莊浪縣紫荊中學,甘肅 平涼 74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