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命繼
摘要:信息技術課程的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yǎng),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針對課堂上初中生只是對 “計算機”感興趣,而不是對教材感興趣及上機操作秩序混亂等現(xiàn)象,本文就此產(chǎn)生的原因進行了分析,思考并提出了解決這些現(xiàn)象的想法和途徑。
關鍵詞:信息技術;信息能力;信息素養(yǎng)
21世紀是信息技術時代,信息化成為了當今社會發(fā)展的主流,以計算機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將成為中學生學習、生活的工具和必備技能。初中信息技術屬于科學勞動技能課程,是素質(zhì)教育的組成部分。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目標是 “通過信息技術課程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彼宰鳛橹袑W信息技術教師需要站得高,看得遠,想學生所想,將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能,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為己任,全面完成教育教學的根本目標。
一、吸收知識養(yǎng)分,提高教師的信息能力
信息能力是對各種信息技術的理解和活用的能力,即對信息的獲取、理解、分析、加工、處理、傳遞的理解和活用的能力。信息能力是一種信息素養(yǎng),是一種在技術層面、操作層面和能力層面的素養(yǎng)。作為信息技術教師是具備了一定程度信息能力的,但是由于信息社會的飛速發(fā)展,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知識就需要不斷地更新。教師站在教育的最前端更應該對信息的獲取和處理有一種特殊的敏銳性。如果忽視了自身能力的提高,對于學生的問題不知所云,不知道怎樣去解決,學生就會對教師失去信心,就會對知識失去興趣,所以教師的信息能力是提高學生信息能力的關鍵,作為信息技術教師就更應該努力成為 “有能力在自己的一生中抓住和利用各種機會,去更新,深化和進一步充實最初獲得的知識,使自己適應不斷變革的世界”的人。
二、加強思想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
要糾正上面的現(xiàn)象,需要從學生的認識出發(fā),端正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程的錯誤思想,讓他們了解到學習信息技術的意義,信息技術應用范圍的廣泛,學習信息技術的作用和價值。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目標是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yǎng),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蹦敲?,信息素養(yǎng)是一種可以通過教育來培育的,在信息化社會中獲得信息、利用信息、開發(fā)信息方面的修養(yǎng)與能力。它包含了信息意識與情感、信息倫理道德、信息常識以及信息能力等多個方面,是一種綜合性的、社會共同的評價。我們要從思想上加強灌輸,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和信息能力。讓學生放棄信息技術課程就是“玩耍課”的思想,要充分意識到學習這門課程對未來的學習、工作將產(chǎn)生多么深遠的影響。
三、利用 “玩”的思想,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有了一定的信息能力之后,就要在教學方法、內(nèi)容等方面進行調(diào)整,充分引發(fā)真正意義上的學習興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樂之者,樂之者不如好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引導學生主動地去探究它,想方設法知道其所以然。所以在信息技術課上我充分利用“趣味性”來指引學生。例如初中二年級的文字處理單元要求學生用word制作介紹九寨溝的板報。由于我校的學生大部分是農(nóng)村子弟,沒有到處去旅游的機會或經(jīng)歷,為了豐富學生的視野,發(fā)揮想象力,制作出有個性特征的板報,我沒有按照教材的內(nèi)容一一詳細的去講,而是利用學生對網(wǎng)絡的興趣,讓他們先瀏覽關于一些人文景觀的網(wǎng)站,欣賞美麗動人的風景,激發(fā)他們對大自然的向往,下載一些自己喜歡的圖片,這樣可以先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然后在講解了word的基礎操作之后,不限定內(nèi)容,不限定對象,抓住初中生的好奇心理,以兩人為一組進行實際的板報創(chuàng)作,最后評比出優(yōu)秀的板報,這樣既能在學習過程當中進行美的教育,也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興趣,互相取長補短,在“玩”當中學以致用,有效的學習word文檔的操作。
四、采取多種手段,優(yōu)化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
信息技術課程由于其自身的特點,很多內(nèi)容極其抽象性,傳統(tǒng)的單一模式教學已經(jīng)很難適應,要將學生吸引到教學當中,就需要我們改變傳統(tǒng)教學,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課程的特點將枯燥無味的理論課變成生動有趣的動畫課。作為信息技術教師,要充分的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為課堂所用。多媒體手段被喻為 “教育系統(tǒng)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在教學過程當中,我針對初中學生比較好動,比較活躍的特點,會選擇性的利用好已有的CAI軟件進行輔助教學,或者是收集素材,自己整理并制作課件進行教學。通過文字、聲音、視頻、動畫等多種媒體技術,讓知識作用于學生的視聽的感知器官,調(diào)動學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誘導學生自覺地開展想象力,最終達到教學目標。
五、安裝益智游戲,引導正確的網(wǎng)絡意識
初中學生對于游戲和上網(wǎng)的喜愛程度很深,如果教師在上機操作課上強行的禁止,會使學生產(chǎn)生反感,另外,正確使用網(wǎng)絡和玩益智游戲是學生學習計算機的入門鑰匙,一些益智游戲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還可以開擴學生的視野,擴大知識面,豐富學生的想像力,訓練學生的基本操作。關鍵是要有選擇地玩,要把握一個度,不能沉迷其中。游戲可以由教師去選擇,度也可以由教師自己去把握,在教學過程當中我的要求是學生只要完成當堂的任務后,就可以玩游戲。對于上網(wǎng),要正確引導學生,培養(yǎng)學生的網(wǎng)絡安全意識和樹立網(wǎng)絡道德觀念,正確的使用好網(wǎng)絡,為學習服務。
六、重視實際操作,明確上機的具體任務
上課時教師一般要同時輔導幾十名學生,由于學生上機目的不明確,準備的也不很充分,只是充滿新鮮好玩的心理,或者隨心所欲亂做一氣,或者“人云亦云”,要解決這樣問題,就可以將上機操作的內(nèi)容和注意事項向?qū)W生公布,具體的操作步驟通過課件展示給學生,讓他們充分了解本次上機操作的具體事項,這樣就可以解決情況混亂的局面,做到“心中有數(shù),手中有活”,避免教師唱獨角戲的尷尬。
總之,要解決初中生在信息技術課程中出現(xiàn)的這些問題,改變初中信息技術課堂存在的這種現(xiàn)象,作為教師要充分考慮初中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點等因素,根據(jù)課程本身的特征,充分利用先進的教學手段和方法,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能力,將學生吸引到有意義的學習上面來,讓他們不是單純的 “玩”,而是帶有目的性的學習,從而使學生能夠?qū)W到計算機的實用知識和技能,具有良好的信息素養(yǎng),實現(xiàn)信息技術課程開辦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劉璇;培養(yǎng)信息能力推進素質(zhì)教育[J];中小學電教;2011(4)
[2]史曉宇;試論信息素養(yǎng)及其培養(yǎng)[J];電化教育研究;2012(1)
[3]王文清;抓住機遇,加快發(fā)展,在中小學大力普及信息技術教育[N];中國教育報;201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