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慧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材中,穿插著大量的圖案,具有直觀、趣味、形象等特征。在教學實踐中,如何充分使用插圖,發(fā)揮其優(yōu)勢是我們所需要考慮的問題,插圖是生動有趣的教材,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興趣,而且還可以培養(yǎng)他們對思維、閱讀和寫作的能力等方面的興趣。本文就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教材插圖進行了探討,以達到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目的。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材插圖;寫作;興趣愛好
目前,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每篇課文都有一或多個插圖,它已成為語文教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打開語文教材,入眼就是一幅精美的插圖,這些插畫中有精美的卡通人物,妙不可言的山水景觀,更多的學生所感興趣的活動場景等等。插圖的形象真實,能抓住學生眼球,適合于小學生思維的模式,容易吸引學生對學習的關注;同時,從作用上來看,學生通過形象、具體、直觀和趣味的畫面,有利于增強學生對觀察、想象和語言的理解,加深學生對插圖內容的理解和認識。目前,各種新型的教學資源普遍在語文教學中使用,很大程度地取代了教材中的插圖,但事實上,如果我們能適當?shù)厥褂媒滩闹械牟鍒D,對以后高質量的語文教學起到很大的積極作用。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充分利用教材插圖,激發(fā)小學生對小學語文的興趣,拓寬其思維,為將來高質量的語文成績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妙用插圖,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生正處于閱讀的初級階段,教師應抓住培養(yǎng)小學生習慣和興趣的重要時機,在實際教學中充分利用插圖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每一張插圖實際上都是一個情趣盎然的故事,通過讓學生觀看圖片、審圖和解圖,把學生引入課文的情境,讓學生首先觀察圖片上畫涵義,圖片所講的故事,隨后教師引導學生利用圖文對照全面學習課文的知識。以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小壁虎借尾巴》為例,在開始進行教學前,先引導學生觀察課文中的插圖,從插圖上找出相關的內容知識,再問插圖顯示了小壁虎去借了尾巴?向誰借的?教師妙用插圖,激發(fā)學生對本文內容的學習興趣,并拋出問題:(1)學生看一下本文中小壁虎是怎么樣結尾的?(2)它是怎么說話的?態(tài)度是怎樣的?(3)這些動物為何不借尾的呢?(4)后來是怎么辦的?之后教師讓同學結合上面的幾個問題來“解”圖,為接下來的閱讀做好充分準備。這樣,在看圖、審圖的過程中,將圖像信息快速和合理的轉換成文字符號,增添了閱讀的趣味,激發(fā)學生對書籍的興趣。
二、借用插圖,為理解課文作好鋪墊
課文與插圖在教學過程中是相輔相成,插圖在學習課文時起到鋪墊的作用,插圖是延伸與補充課文。要理解插圖中的神韻和動態(tài)美,只有和課文內容緊密相關,我們在講課時才能從插圖中入手,為深刻理解課文作好鋪墊,讓小學生在實踐中更快地理解課文內容。以三年級的上冊《古詩三首》的《山行》插圖為例:遠處有一座大山,野草的板葉紅了,像一團火;近處,詩人把馬車停在高聳的楓樹旁邊,站在路邊眺望山中楓葉,似乎醉了一點。教師在對此詩進行教學時,先從插圖開始,讓學生認識到詩人為何停下馬車看遠方,如果學生可以用自己的語言解讀插圖,說明這首詩已經表現(xiàn)出了誘發(fā)性、鋪墊性的作用,那么學生就容易理解詩的含義了。
三、巧用插圖,拓寬學生學習思維
教學在實際教學中應充分利用小學生思維的創(chuàng)意性和發(fā)散性特點,令學生能夠充分利用插圖為為其“配音”拓寬學生思維。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采用多樣的教學方式,增添趣味性,有利于充分激發(fā)學生思維,打開思維的門??梢宰寣W生在插圖空白的地方寫一兩句話,以文字配音的方式抒情。以小學語文《軍神》為例,讓學生把插圖寫成一兩句話。有學生這么寫道:“劉伯承,你有鋼鐵般的意志,你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劉伯承,你真是很棒,做手術不打麻藥,也不怕痛苦,我要學習你?!痹谶@里,學生的感情也得以升華。
四、利用插圖,帶動學生感情朗讀
小學語文教材的插圖,總會使授課老師、學生感覺到這只是輔助性的,也就是文章裝飾,但實際上它是以課文的內容精心設計而成。充分和合理的使用插圖,可以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以小學語文《小小的船》為例,我在講課時充分運用插圖來抓重詞語對課文的理解,再讓學生感情地朗誦,這門課共兩句話,文中插圖將彎曲的月、內閃星,藍天描畫得形象逼真,教師應引導學生抓住“船、月兒、星星、天”等詞語去看圖書,就能體會星空的美好。把圖文對照,句子理解,朗讀時抓住這些單詞的意思,就能把喜愛的情感聲情并茂的讀出來。
五、擇用插圖,引導學生動手寫作
色彩艷麗的花草,活潑可愛的小動物......語文教材上的一個精美插圖,都會讓學生充滿想象的能力,激發(fā)他們對寫作的興趣。
(一)看插圖書寫童話
教材中的插畫一般具有較強的趣味性,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精美的插畫書寫童話故事。例如,以小學語文三年級教學《大青樹下的小學》為例,我先讓學生在第一頁中看到插圖,讓學生說:“圖上有些什么?”再請學生發(fā)揮想象,把這幅美景寫下來。學生們編的童話故事,生動有趣。教材里一幅富有想象的畫面,讓學生享受到美感的同時,學生的情感也情不自禁的表達了出來。
(二)看插圖書寫生活
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語言積累也相對較小,因此在寫作時經常會出現(xiàn)在寫作中無話可說、沒有事情寫的現(xiàn)象。針對這一情況,教師要充分利用課文插圖,加強與生活的關系,以此來加強寫作訓練的能力。以《小柳樹和小棗樹》為例,文中只用一句話來描述家庭人吃棗的事,但在插圖上卻可以看到,它豐富的展現(xiàn)了一家人吃棗這件事,即是一種很好的寫作材料,每個家庭的生活是不一樣的,通過這幅插圖,引導他們對自己的家園場景進行思考,喚起學生的寫作興趣。文中的句子開始是看圖想象寫話,他們所寫的內容也都是不同家庭的真實寫照:有寫孝順長輩的,有寫老人疼愛孫子的,還有吃棗子的優(yōu)點等。通過此寫話,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寫作的興趣,充分發(fā)揮熱愛生活的美好感情。
六、結束語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插圖不僅豐富了課本的內涵,還為學生提供一個能夠找到自己小世界的平臺,通過這個平臺可以獲得美的體驗和學習樂趣。因此,教師在實際授課過程中要充分運用插圖,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添圖文對照的課堂趣味,在幫助學生進一步領悟課本內容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各方面能力。
參考文獻:
[1]羅海燕. 小學語文教材插圖教學現(xiàn)狀的調查研究[D].西南大學,2020.
[2]俞妍冰. 小學語文教材插圖教學應用研究[D].喀什大學,2020.
[3]李雪. 小學語文教科書插圖在教學中的運用問題研究[D].西華師范大學,2017.
(作者單位:湖南省長沙縣春華鎮(zhèn)大魚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