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淑敏
摘要:契丹遼王朝的捺缽制度是中國歷史上頗具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一項政治制度。它是以遼代統(tǒng)治者為中心、以狩獵活動為主要表現形式的巡守制度和游幸活動。它既是契丹民族經濟生產和日常生活的反映,又是遼國統(tǒng)治集團政治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遼二百余年盛行不衰。這一制度對后世的少數民族政權金、元、清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關鍵詞:捺缽;游獵;政治制度
契丹族是中國北方草原上一個古老的民族,早在公元四世紀就從鮮卑族群中分離出來,逐漸占據了西拉沐淪河和老哈河流域的大片土地。這里地處溫帶,氣候干旱,冬冷夏涼,契丹人基于游牧射獵的需要,隨著季節(jié)的變換進行遷徙。契丹建國以后,在傳統(tǒng)游牧生活和狩獵活動的基礎上,逐漸形成了特殊的政治制度—四時捺缽制度。
“捺缽”是契丹語的譯音,譯成漢語為“行營”“行在”“行宮”?!哆|史·營衛(wèi)志上》載:“有遼始大,設置尤密。居有宮衛(wèi),謂之斡魯朵;出有行營,謂之捺缽;分鎮(zhèn)邊圉,謂之部族?!彼稳酥鴷性疲骸氨比酥^住坐處曰納缽,四時皆然,如春納缽是也。”
一、捺缽活動的主要內容
遼朝捺缽制度一年分為春水、秋山、納涼、坐冬四個階段,因此又被習慣稱為春夏秋冬四時捺缽。遼朝皇帝四季都會駐扎在不同的地點,進行不同的活動。關于四時捺缽的時間、地點和內容,《遼史》都有詳盡的記載。
(一)春捺缽
春捺缽叫“春水”,春水既是指春捺缽所臨之水,同時又是春捺缽的代稱。在長期的捺缽生涯中,契丹皇帝所臨之春水,難以計數,景宗和圣宗之際,主要在長濼、延芳淀、鴛鴦濼,興宗及其以后諸帝,主要在鴨子河濼、魚兒濼、長春河及鴛鴦濼。春捺缽的主要活動是鑿冰釣魚、捕天鵝和獵殺大雁?!哆|史·營衛(wèi)志中》記載:“冰泮,乃縱鷹鶻捕鵝雁?!背酸烎~、捕鵝外,春捺缽還有一項活動就是接受女真等屬國、屬部酋長的朝覲。
(二)夏捺缽
遼代夏捺缽主要有兩個地點,一處在永安山,一處在炭山。由于永安山一帶有遼朝的祖陵、懷陵和慶陵,故遼代帝王多奔于永安山,一來拜謁祖宗陵寢,二來避暑消夏。由于遼前期向南用兵與宋戰(zhàn)事頻仍,遼朝帝后經常坐鎮(zhèn)南京指揮戰(zhàn)事,故清暑之地多選在炭山。永安山原名緬山,圣宗后期,南北息兵,天下承平,圣宗每年都到此避暑。興宗朝和道宗朝清暑之地也多在永安山、黑山一帶。夏捺缽的主要活動是避暑納涼、暇日游獵。另外,夏捺缽還有告廟、謁廟、舉行喪葬儀式、祭山、射柳等活動。夏捺缽期間,要舉行軍政會議,契丹北面官系統(tǒng)的大小臣僚及部分南面官要隨駕扈從,與遼朝皇帝籌謀軍政大事。此外,遼帝還經常在夏捺缽行宮接見日本、高麗、西夏、北宋等國使節(jié)。
(三)秋捺缽
秋捺缽之地通稱秋山,秋捺缽活動被稱為“如秋山”。秋山并不是一個固定的山名,而是遼慶州一帶的群山,有黑山、赤山、饅頭山等。每年八月中旬,皇帝從上京出發(fā),沿沙里河或烏爾吉沐淪河行進,到達吐兒山、黑山一帶,在此射鹿、獵虎。
(四)冬捺缽
冬捺缽的地點比較固定,通常設在廣平淀。據傅樂煥先生考證,廣平淀在西拉沐淪河與老哈河合流之處的沖積平原上,東西二十余里,南北十余里,地甚坦夷,四望皆沙磧,木多榆柳。其地饒沙,冬月稍暖,牙帳多于此處坐冬。冬捺缽的時間少則兩三月,多則四個月,是四時捺缽中皇帝停留時間最長的地方。其活動主要有三項:一是校獵講武,訓練軍隊;二是與南北大臣會議國事;三是接受宋朝及諸國禮貢。
二、四時捺缽制度形成的要素
(一)氣候及自然環(huán)境的影響
遼國地處北方中高緯度區(qū)域,西與蒙古高原相連,東抵大興安嶺山脈,北至呼倫貝爾草原,南鄰努魯兒虎山和七老圖山。疆域廣大,地形、地貌復雜多變,高山、丘陵廣布,在氣候學上屬于溫帶、寒溫帶大陸季風氣候,日溫差較大,冬季寒冷而漫長,多風、多沙,夏季溫暖濕潤,秋季短促,四季分明。《遼史》有云:“遼地半沙磧,三時多寒?!薄安?、營以北,勁風多寒,隨陽遷徙,歲無寧居,曠土萬里?!辫b于此,契丹民族采用輪牧、轉場的生活方式,隨著季節(jié)的更迭和牧草榮枯合理地放牧,最大化地利用草場?!哆|史》載:“遼國盡有大漠,浸包長城之境,因宜為治。秋冬違寒,春夏避暑,隨水草就畋漁,歲以為常?!?/p>
(二)傳統(tǒng)經濟因素的影響
一項制度的產生跟經濟活動密切相關。契丹民族“以畜牧射獵為業(yè),猶漢人之劭農,生生之資于是乎出”。契丹社會初期,狩獵活動是獲得生活資料的主要方式。隨著畜牧業(yè)的發(fā)展,畜牧經濟逐漸取代漁獵經濟成為主要的經濟形式。契丹建國以后,農業(yè)生產也在契丹地區(qū)發(fā)展起來,傳統(tǒng)的漁獵經濟地位逐漸下降,經濟結構發(fā)生了一系列的改變,到了遼朝中葉,漁獵退化成統(tǒng)治者在處理國事之余的娛樂活動,成了滿足享樂需求的手段,而游牧經濟成為契丹經濟活動的主體經濟形式,這也為捺缽活動奠定了強大的經濟基礎。
(三)保持民族尚武精神的需要
契丹民族的騎射能力是在日常的生產生活中鍛煉出來的,騎射技藝是不可缺少的謀生手段。在廣闊無垠的大漠草原上,人們必須注重人與人之間的協調配合,必須依靠一定的習慣來形成有組織的移動。《遼史·食貨志上》記載:“契丹舊俗,其富以馬,其強以兵??v馬于野,馳兵于民。有事而戰(zhàn),彍騎介夫,卯命辰集。馬逐水草,人仰濁酪,挽強射生,以給日用,糗糧芻茭,道在是矣。以是制勝,所向無前?!鞭嗬徶械膰C,既可以訓練人們相互配合的意識,也鍛煉了組織者的指揮能力,很好地保持了民族的戰(zhàn)斗性。遼太宗在一次秋獵中說:“朕之畋獵,非徒從樂,所以練習武事也。”這也是契丹“有事則以攻戰(zhàn)為務,閑暇則以畋漁為生。無日不營,無在不衛(wèi)。立國規(guī)模,莫重于此”的真實寫照。遼帝秋山,動輒成百上千人進行大規(guī)模的圍獵,這種圍獵活動不啻為戰(zhàn)術模擬演習,既鍛煉了契丹戰(zhàn)士單兵種近距離作戰(zhàn)的能力,也培養(yǎng)和保持了契丹民族強勁的武風,對契丹國家崇尚武備有著積極的作用。正是因為嫻于射獵,所以長于戰(zhàn)斗,其軍事潛力為中原民族所不及。
(四)鞏固政權、維護統(tǒng)治的需要
遼朝建國以后,雖然建立了五京、四樓等城郭,但統(tǒng)治階層卻不定居在城郭里,而是根據季節(jié)變換進行遷徙。四時捺缽表面上是統(tǒng)治階層耽于享樂,實際是鞏固自身統(tǒng)治的政治活動?!哆|史·營衛(wèi)志》載:“皇帝四時巡守,契丹大小內外臣僚并應役次人,及漢人宣徽院所管百司皆從?!睂脮r,舉行南北臣僚會議,處理境內軍國大政,任免官吏,頒布詔令,并接見回鶻、阻卜、女真等往來使節(jié)。另外,還要進行告廟、謁廟、祭山、射柳等活動。這些活動一方面對境內屬民加以有效的管理,另一方面,浩浩蕩蕩的巡狩隊伍對周邊少數部族也起到了震懾作用。由于大批隨行人員衣食住行的需要,促使了民間市場的設立,客觀上也帶動了捺缽地區(qū)經濟的發(fā)展。遼圣宗在統(tǒng)和年間還任命官員充當“行宮市場巡檢使”,以規(guī)范捺缽地區(qū)市場的經濟秩序。
三、結語
捺缽制度作為遼代的重要行營文化,是契丹遼王朝時期季節(jié)性、游動性的游牧生活方式的反映,后來這種生活方式被直接引入契丹遼王朝的政治文化當中,成為當時所要恪守的一種重要的政治制度。在遼代二百余年的歷史長河中,遼代皇帝并沒有放棄原有游牧社會的組織形式,也沒有完全照搬中原的政治體制,而是采取二元并存的政治制度,施政中心不在皇都,而在“四時捺缽”駐蹕地,這便形成了“捺缽”與皇都并存的兩元政體制度。它對鞏固契丹王朝的政治統(tǒng)治和經濟發(fā)展都起到了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脫脫.遼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4.
[2]龐元英.文昌雜錄·全宋筆記[M].鄭州:大象出版社,2006.
[3]傅樂煥.遼史叢考[M].北京:中華書局,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