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真
《周易·系辭上》講:“書不盡言,言不盡意”,通過圖像的幫助能夠更好的幫助我們理解事物的意思。關(guān)于“道”,朱熹于《四書章句集注》中將其解為:“道,猶路也。事物當(dāng)然之理,人所共由,故謂之道”。道乃是路的取象。萬事萬物皆有其道,但正如王夫子所說,只有人道、天道才算是真正的道。形象理解,所謂天道乃是天運行之路,也就是天要走的道,人道即人當(dāng)走之路。儒家所講的“道”非是靜止不已的,而是真實、運行著的,正如清代大儒戴震所講,“道不離行”,“道”是運轉(zhuǎn)不已的。
此外,從生命的角度講“道”更是儒家的特色,其認為,宇宙中的萬事萬物乃是一個大的生命體,而這一生命體的運轉(zhuǎn)是契合于道的,“道”對于生命有其根本意義。在這一角度講,“道”就是生命運行的根本機制,所謂“天道”,就是天的根本運行機制,其運行機制是有節(jié)律的。正如,天有四時、晨昏、日出日落等?!叭说馈?,即是人的生命根本運行機制。人的生命有自然生命和道德生命之分別,此生命之分別,并不是講人有兩個生命,而是超越于自然生命之上談人之道德生命?!叭说馈奔词菑娬{(diào)道德生命的運行機制,道德生命意義即是強調(diào)超越于吃、喝、拉、撒等食、色上的仁義禮智。儒家也正是從自然生命與道德生命上名人獸之分。獸,也就是動物,只考慮自己的自然生命,也就是說,只求生理欲望的滿足;相較于動物,作為一個人,更應(yīng)當(dāng)追求的是道德生命的滿足,追求的是活著的意義感、價值感。孟子在《孟子·盡心上》講“性命之分”時提到,“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聲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弊非竺郎?、美食、美聲、美味,此乃人之常情,這是生理欲望的追求與滿足,但相較于此,君子更加注重仁、義、禮、智,孟子指出,“仁之于父子也,義之于君臣也,禮之于賓主也,知之于賢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比寮也豢粗厝说目?、目、耳、鼻、四肢之欲望要求,不注重對于物質(zhì)的滿足、享受,更注重的是仁、義、禮、智、圣之道德規(guī)定,是精神情操的追求,漢、宋以來的儒學(xué)大師皆將“孔顏樂處”奉持為最高的人格理想與道德境界。
從根本上講所有的道都是天道,所謂人道也只不過是人在行天道,天道是自然而然,人道是行自然之道,行當(dāng)行之道,不違背天道。
儒家講“道”、“德”大都與“性”相關(guān)聯(lián)在一起。“道”自不用說,儒家學(xué)問“道”“命”“性”等自不可分。儒家講“德”亦與“性”關(guān)系密切。
朱子于《四書章句·學(xué)而》中認為,“德者,得也。行道而有得于心者也?!薄暗隆蓖皭俊?,惪:形聲。從彳,惪(dé)聲。從“彳”,表示與行走有關(guān)。本義指登高,攀登。儒家講“德”,實講“性之德”。通過與“性”的相關(guān)聯(lián),大致能把握住“德”的深切含義。外得于天,內(nèi)得于己。人有其性,即有其德,所以德之謂德,即為性之德,性即為德性?!吨杏埂匪鶑娬{(diào)的就是日用平常之中性之德的彰顯?!疤烀^性”,人性實則得之于天,人性實乃天性,德也即是天德。
總的來說,“德”有以下幾層意思。其一,“德”乃人之品性、品德之意,該層意思自不用多解。其二,“德”字作“功能”之意解。作“功能”解,詞性有二,一為名詞,是謂定性;二為動詞,有其發(fā)揮的內(nèi)在趨向?!吨芤住は缔o下》講,“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最大的功能就是生生,天地功能的發(fā)揮就是性的彰顯,即為“盡性”。此乃“德”的第三層意思,即人性的充分彰顯。性之德的充分發(fā)揮有其真切的體驗,深切的感受,體驗人性本具的生命力,感受生命意義的根本所在,人也正是在自我生命意義的體驗與感受中成長的。由此,引出“德”的第四層意思,“性之德也,合外內(nèi)之道也。”性之德的發(fā)揮、彰顯是自我真正意義上的成就,而這種自我的成就也是在成就他人。儒家講求“為己之學(xué)”,即在“為己”、修養(yǎng)自己、彰顯自己價值的同時,也能成就他人,成己即能成人。德性的彰顯是人之內(nèi)在價值,內(nèi)在價值為其根本。這種生命價值的根本是無法用功名利祿來衡量的,是別的東西乃至榮華富貴所取代的,因為人之根本價值一旦無法挺立,那么人生的意義感就會大打折扣,只有挺立起人之根本價值,人生意義感的發(fā)用才會變得深刻。
行道的過程就是德之功能彰顯的過程,性之德的彰顯是在行道這一過程中實現(xiàn)的,這兩者是一致的。如果所行非道,性之德也就無法彰顯。德之功能的彰顯亦稱為“成德”,也就是德的成就,這是行道成德,或者說是修道成德的過程,是自我實現(xiàn)、彰顯的過程。通過修行道,通過行道來成德,在修中行道、成德,進而亦可以通過成德更好地行道,這是一個循環(huán)往復(fù)、不斷進步、完善的過程。
前文提到通過修來行道成德,那么修什么呢?修乃是修身,修自己這個人,通過完善自己來行道成德。進一步往下落,修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言行是外在的,是由內(nèi)在的心所決定,正如《大學(xué)》所講,“誠于中,形于外”,這就需要“正心”“誠意”的工夫,于每個隱、微念頭都要“慎”,這也是修道工夫之所在,即慎獨。于述勝老師將“慎獨”解為誠心,周衛(wèi)勇老師講“慎”乃謹(jǐn)慎、敬慎之意,解“獨”為三層意思,其一,任何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做人也就是做好獨有的自己。其二,每個人感知外在世界的器官有很多,但內(nèi)在感知世界的器官只有一顆心;其三,身體的活動有些是顯露于外的,需要敬慎,但更為重要的是內(nèi)心深處的心思、動機、細微的情感,這些微妙活動只有自己能夠感知,也就更需要自己敬慎。
道是教化的根本,兩者皆非靜態(tài)的,而是動態(tài)行道的觀念。《中庸》講“修道之謂教”,揭示了“道”與“教”之間內(nèi)在的、必然的關(guān)系,即有道才有教,無道則無教。教的根本在道,而道的本原在于天道,按王陽明所講,道是完完本本的,是不能修的,其強調(diào)“天道至教”,“此‘教字與‘天道至教、‘風(fēng)雨霜露無非教也之‘教同?!薄疤斓乐两獭背鲎浴抖Y記·禮器》,《禮記·孔子閑居》講,天之四時,分春秋冬夏,其間之風(fēng)霜雨露,皆是教,從《禮記》所載觀點可以看出,所謂“天道至教”,是指天道大化流行、天感地應(yīng)、萬物化生 的自然過程,而天感地應(yīng)、萬物化生的這一自然過程就是天地自然之教,也是儒家教化的最高境界。教者,效也,效法天地的自然化生??傊?,教的根本在于感通,當(dāng)今社會的課堂由老師、學(xué)生共同構(gòu)成,兩者也只有在感通的前提下,才能實現(xiàn)教的可能,才能以先覺覺其后覺。
我們亦應(yīng)通過自身的努力與自己的本性打通,由他人的興發(fā)轉(zhuǎn)變?yōu)樽约簩ψ约旱呐d發(fā),從教化的行為轉(zhuǎn)化為人自覺的行為、行動。教的根本是道,人道的根本是循性,所謂“循”即是“不違”,“不?!保腥说赖膬?nèi)在根據(jù)是不違人之性,可以通過圣人之“禮”來辨,即“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論語·顏淵》),即“以禮修身”,在現(xiàn)實生活行禮中去體驗、打通,并認知到自己本性中既有的東西。
先秦儒家認為,修身以成道,修道以成德,是教之根本。成德之人,向內(nèi)而言,即是盡己之性以成己,向外而言,即是盡人之性以成人,此為修道之義,亦即“性之德,合內(nèi)外之道也”。成德即是盡己之性,即是成己,盡己之性才能盡人之性,成己才能成人,由此,“教”的意義才得以彰顯。按照中國的文化傳統(tǒng),教育是使人得道于己、自得其德的,絕不是依據(jù)外在的道德規(guī)范,形塑人的教育。這種外鑠的教育,強調(diào)的是外鑠的方法與手段,而不是通于性、本于天的道。只有本于性、依于道,修身成德的教育才是真正本于人性、和于道的教育,由此才可以行道成德,通于天,本于性,儒家之教化正在于此。
(作者單位:山東師范大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