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引導學生讀出英語字符的畫面感是實現(xiàn)小學英語語篇教學高效課堂的重要途徑。只有讓單調(diào)、純粹的英語字符在學生的頭腦形成生動的畫面,才能更好地激起學生閱讀的興趣、用英語表達的欲望,從而讓學生熱愛英語、熱愛閱讀,使英語語篇教學實現(xiàn)質(zhì)的提升。
【關鍵詞】語篇教學;高效課堂;英語教學;英語語境
【作者簡介】彭翠勇,甘肅省定西市岷縣西寨九年制學校。
語篇教學是指以學生為主體,以發(fā)展學生的能力為目標,在具體語境中教學單詞和句型,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感知、理解和運用所學語言。
通過語篇教學情境,讓乏味詞匯化作一幅幅美好的畫面,刺激學生的視覺和心神,進而激起學生閱讀的欲望,體會英語字符間的美妙。
一、創(chuàng)設情境,讓字符在畫面中跳動
只有觸動感覺,才能激起共鳴,語言學習更離不開情境。小學英語知識貼近生活,情景性強,猶如一個歡樂大舞臺,學生對舞臺上的各種角色都有強烈的好奇心。因此,創(chuàng)設生動的情境,使學生身臨其境,教師再運用“有聲有色”“抑揚頓挫”的言語,引導學生在語篇中自主探索,體會英語的美,形成頭腦中的畫。
如在執(zhí)教《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一課時,通過以下教學導入設計,把學生們帶入英語的殿堂,激發(fā)他們說英語的欲望。
T: How many seasons are there in a year?
S: Four seasons.
T: I like spring. In spring, I can fly kites. 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S1: I like spring best, too.
S2: I like summer.
……
這時有個學生大膽主動地說:
I like winter. In winter, I can make a snowman. What about you?
這就很好地證明了,教師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得到了實效。在教學過程中,無論是知識的獲得、智力的開發(fā),還是能力的發(fā)展;無論是情感、意志的培養(yǎng),還是思想品德的提高,都必須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和不斷探究去實現(xiàn)。
二、語篇漸進,讓豐滿的畫面隨詞匯在頭腦中綻放
遵循語篇教學的規(guī)律,教師以優(yōu)美的語言將內(nèi)容整體呈現(xiàn)于學生面前,讓其在腦海中初步形成模糊的整體畫面,再激發(fā)其通過進一步的自主探究,讓詞匯變得清楚,讓腦海中的畫面更加清晰豐滿,思維的火花層疊綻放。
如在教學《 What is your father?》這一課時,通過從形式到內(nèi)容,再從內(nèi)容到形式引領學生去體會新詞新句,通過簡單的介紹,感悟語言詞匯的意義及其內(nèi)在美。
T: Boys and girls, look at the picture. What is he?(老師邊做動作,邊鼓勵學生猜一猜) Can you guess?
S1: He is a worker.
T: Great.Now,what am I ?
S2: You are a teacher.
T: Look at the picture. What is he/she?(老師再次呈現(xiàn)幾幅不完整的圖片在屏幕上,讓學生猜一猜他們分別在做什么,引出他們的職業(yè)是什么)
S3: She is a nurse.
S4: He is a doctor.
……
學生們能夠把握重點,將不完整的圖片豐富成一幅幅完整的畫面。
先通過句子讓學生利用語境猜一猜詞匯的含義,使孩子們腦海中初步呈現(xiàn)出一些模糊的畫面,然后通過向他們展示情境圖,加深他們對詞匯的理解和運用,模糊的畫面也變得清晰了。
三、激發(fā)想象,再造腦中之畫,讓字符絢麗多姿
想象就是將文字具體情境化的過程。在教學中,通過學生的表演,再現(xiàn)活動場景,使表演者和觀賞者都從場景中感受美、鑒賞美、創(chuàng)造美。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引導、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進行表演,將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無聲地融入整個過程。教學中教師要發(fā)散學生思維,激發(fā)學生想象力,使學生對頭腦中的圖畫進行再創(chuàng)造,讓灰色的字符化作生動的畫面。
如《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一課中,賦予學生一個新的身份,引發(fā)學生的想象。
T: Suppose you were a reporter. You want to know which season your friend likes best? Now,Lets have an? interview.
成了小小記者,孩子們的思維發(fā)散了,想象的視野開闊了。這些想象不僅再創(chuàng)了頭腦中的圖畫,還讓學生把英語字母所表達的內(nèi)涵美延伸、拓展。層出不窮的疑問讓學生又回到文本中,有了表達的欲望,體會語句的美。
字符是灰色的,課本是平面的,只有把課堂變成生活,讓英語字符在情境中起舞,讓融入語篇的詞匯在腦海中綻放,讓腦海的畫面在充滿想象的語言中更加炫動,才能讓一雙雙稚氣的眼睛看到隱藏于灰色之后的絢麗多姿,締造出一幅幅優(yōu)美的畫卷。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找到語篇教學課堂的高效之路。
參考文獻:
[1]王道俊,王漢瀾.教育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