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由詞入情,細品“醉翁之意”

2020-05-11 06:09何思瑜
中學語文(學生版) 2020年2期
關(guān)鍵詞:醉翁醉翁亭記太守

何思瑜

《醉翁亭記》是歐陽修被貶滁州時寫下的名篇,文章結(jié)構(gòu)精巧,駢散相間,字斟句酌,意蘊豐美。其中塑造的“醉翁”形象:“飲少輒醉,蒼顏白發(fā),樂山樂水,頹然眾人間”值得細細品味。其中蘊藏的情感是“樂”還是“悲”,醉翁是“醉”還是“醒”引發(fā)了很多讀者深入文中想要一探究竟。

《醉翁亭記》一直出現(xiàn)在中學語文教材中,最新的部編版教材將其編入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十一課。第三單元還選入了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單元引導語提到“在學習時要注意體會古人在寄托于山水名勝中的思想感情,感受他們的憂樂情懷”。

第一部分 文本解讀綜述

一、作者歐陽修

歐陽修,字永叔,自號醉翁,晚年號六一居士,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歐陽修自幼喜愛讀書,他天資聰穎,又勤奮刻苦,少年時期的習作詩賦即文筆老練,有如成人。歐陽修24歲連中三元,位列二甲進士及第。從此歐陽修步入仕途,一直堅持自己的政治理想,為國為民。

作為宋代詩文革新運動的領(lǐng)袖人物,他的文論和創(chuàng)作實績,對當時以及后代都有很大影響。宋初,貴族文人集團提倡的西昆體詩賦充斥文壇,文辭浮夸并無實際意義,卻曾風靡一時。為了矯正西昆體的流弊,歐陽修大力提倡古文。王十朋《策問》云:“我國朝四葉文章最盛,議者皆歸功放我仁祖文德之治,與大宗伯歐陽公救弊之力,沉浸至今,文益粹美,遠出乎貞觀!”他的文章紆徐委備、情感充沛、語言傳神凝練,后人總結(jié)其為“六一風神”。

歐陽修一生經(jīng)歷喪妻喪女,切膚之痛非常人堪受。在官場上數(shù)次被貶,且被貶滁州時遭到政敵的誣陷,被潑了一身臟水。逆旅人生,歐陽修卻是一個樂觀曠達的智者樂者,是一個從不做“戚戚之文”的瀟灑醉翁,反而有“行見江山且吟詠,不因遷謫豈能來”的豁達和“殘雪壓枝猶有橘,凍雷驚筍欲抽芽”的錚錚氣節(jié)。

二、《醉翁亭記》寫作背景

宋朝國家財政虧空,內(nèi)外憂患。歐陽修中進士后,任西京留守推官,以文章冠名天下。因為為范仲淹辯護,歐陽修被貶為夷陵縣令??刀ㄔ辏直徽倩鼐﹨⑴c慶歷新政;五年后即慶歷五年,歐又被貶為滁州太守,之后幾經(jīng)貶謫,直到皇祐元年才得以再度回朝。《醉翁亭記》,作于貶謫滁州任太守之時。

三、《醉翁亭記》主題思想和藝術(shù)特色綜述

1.主題思想

對主題思想的探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個方面

(1)與民同樂,以樂顯志

歐陽修的 《 醉翁亭記 》 由一個“樂”字統(tǒng)率全篇, “醉”和“樂”是統(tǒng)一的, “醉”是表象 ,“樂”是實質(zhì)。文章抒發(fā)了“與民同樂 ”的政治理想,也抒發(fā)了被貶謫后的坦蕩胸懷,既表現(xiàn)了士大夫娛情山水悠閑自適的情調(diào) ,也包含著對國事民情的關(guān)切。

《孫紹振解讀經(jīng)典散文》在《〈醉翁亭記〉:與民同樂,為民之樂而樂》寫到歐陽修大筆濃墨,渲染了一派歡樂景象,不但是自己歡樂,而且與民同樂。這種樂是超越現(xiàn)實的,是擺脫了政治壓力進入理想境界,享受精神的高度自由。

汲安慶在《樂,還是不樂——就〈醉翁亭記〉的情感內(nèi)質(zhì)與西渡先生商榷》中認為《醉翁亭記》全篇都彌漫著“樂”的氛圍。除此文本之外,聯(lián)系歐陽修的行事作風以及在給朋友的書信中也可得到佐證,認為歐陽修在滁州并沒有“寂寞不平”的跡象,反而是“為政粗成”的自豪自得的歸宿快樂之感。

(2)醉中有悲,樂中有憂

還有一種看法認為“與民同樂”固然有其合理性,但它并未完全道破歐陽修真正的內(nèi)心世界,“醉翁之醉”掩藏的恰是作者無法排遣、揮之不去的郁悶、憂愁。

景色的秀麗,滁人的歡樂,眾賓的熱鬧,禽鳥的歡鳴無不從反面襯托了太守的失意孤獨。在人禽都歡樂的熱鬧場景中,太守卻“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從“白發(fā)”“蒼顏”可見憔悴之態(tài)?!邦j然”更是將想要掩藏在熱鬧中悲愁不經(jīng)意間流露出來。太守為什么會“飲少輒醉”,是內(nèi)心的悲戚詩意讓他想醉。

(3)醉翁與太守——歐陽修的精神世界

趙晶晶對“醉”與“樂”的再解讀不局限于“與民同樂”的民本思想和“樂中有悲”的情感交織。她認為《醉翁亭記》中隱藏著“醉翁”與“太守”兩個角色形象。醉翁更加接近歐陽修的真實心理,世事的殘酷使他不得不向自然山水尋求歸依和慰藉并以此為樂。太守是歐陽修的一個社會角色,他要承擔自己應(yīng)盡的責任。這種分裂突出的是歐陽修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即使那并不是自己真正的快樂,他也參與其中,主持宴會,給眾賓營造一個歡樂的時間和空間;而在“太守的醉”里,突出的是歐陽修醉酒形象背后的壓抑與辛酸,在眾賓歡愉的時候,白發(fā)蒼蒼的醉翁隱隱透出他的孤寂。

2.藝術(shù)特色

對藝術(shù)價值的探究主要集中在語言美、結(jié)構(gòu)美和繪景寫人的獨特視角三個方面。

(1)語言美

《醉翁亭記》的語言極有特色,清新秀麗,遣詞凝煉,音節(jié)鏗鏘,臻于爐火純青之境,圖畫美和音樂美兼?zhèn)洧荨?/p>

①駢散交錯,音韻和諧

《醉翁亭記》 極有獨創(chuàng)性, 是一篇典型的以詩為文的代表作。寓駢于散, 化駢為散的精美句式通篇俯拾即是,“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眲t完全是駢文的寫法,語出自然,猶如天成,節(jié)奏郎朗,讀來回味無窮。

②虛詞“也”字的獨特運用

富有音樂性的“也”字句運用, 使得情景描寫層次分明,迥環(huán)跌宕?!耙?字句的創(chuàng)造性的運用,使文章加強了語調(diào)的節(jié)奏感和委婉的抒情氣氛,別有一種風趣。

這 21 個“也”字不是單純的表達陳述、肯定、判斷、語意頓結(jié)等常用語氣,而更多表達的是與今語“啊”字情韻相近的、蘊含“得意”“贊美”等特殊意味的感嘆語氣,在音韻上不是一個休止符而是一個延長音符⑥?!碍h(huán)滁皆山也”中“也”字有表示陳述判斷的意味,但更多的是抒情贊美,相當于“啊”,是“樂山”之情的發(fā)抒;“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則是“樂水”之意的流露。

③虛詞“而”字的妙用

歐陽修同時還奇妙地用了25個 “而”字,使文章流暢優(yōu)美,從容婉轉(zhuǎn)、娓娓動聽。文中除“已而”一處作表時間詞用外,其余的“而”都作連詞用。到好處的運用,使文章舒緩從容,把作者欣賞“山水之樂得之心”的閑情雅致充分表現(xiàn)出來了。 如“朝而往,暮而歸”,若去掉“而”,成“朝往,暮歸”,就顯得緊迫短促,有早上匆匆而去傍晚急 急而歸之感,插入兩個“而”字,就把游玩者欣賞山水之樂的從容之態(tài)、歡樂之情、悠雅之興 全表現(xiàn)出來了。

④遣詞凝練,平易自然

歐陽修還用精練的語言勾勒出景物的精神氣韻,給人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如“翼然”一詞,把本來是名詞的“翼”化為副詞,用來形容飛檐,寫出了亭之美,很有神韻;“瀉于兩峰之間者”的“瀉”字,其形象極為鮮明,準確地摩狀了清泉從上而下流的姿態(tài),流暢自然;“前者呼,后者應(yīng)?!薄昂簟薄皯?yīng)”二字 ,很自然的勾畫出游人之多,游人的動作也蘊含其中,歡樂之情躍然。

(2)結(jié)構(gòu)美

①“樂”字立骨,文序井然

全文以“樂”字為線,貫串首尾。寫山水,則抒發(fā)“得之心而寓之酒”之“樂”;寫朝暮、四時之景,則道出 “四時之景不同”的無限之“樂”;寫山中游人,則寫“負者歌于途”之 “樂”;寫觥籌交錯,則表“宴酣之樂”;寫“鳴聲上下”,借 “禽鳥”之 “樂”寫人之“樂”,用“夕陽在山,人影散亂”描述醉歸盡興之“樂”;最后又以“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點出人所不知的太守內(nèi)心之 “樂”!文章以“樂”字起,又以“樂”字結(jié),處處緊扣 “樂”。

從自然景觀到人文景觀,再到人與自然渾然天成的交融,上升到哲學意味的“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太守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情感境界層層推進,讀來頗有滋味。

②前呼后應(yīng),文意周密

篇首在對“醉翁亭”命名時寫道:“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謂誰”故意暫不說,直至文章收筆時方才點明“廬陵歐陽修也”。這樣,既釋懸念,又照應(yīng)前文。另外,文中又有多處照應(yīng)。如“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照應(yīng)“醉翁之意不在酒”;“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照應(yīng) “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等。

③巧妙烘托,文蘊豐美

從“環(huán)滁皆山也”到“有亭翼然”視角層層推進,由遠及近。然后以醉翁亭為中心,賞朝暮之景,觀四時之變,以自然之美為背景,烘托游人眾賓之樂,最后以人之樂烘托太守的樂民之樂,筆墨不是均衡用力、平分秋色,而是層層烘托,意蘊豐美。

第二部分 案例設(shè)計綜述

選取8篇典型的教學案例,綜合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和教學內(nèi)容。

從教學目標來看,教學內(nèi)容的設(shè)定都兼顧了探究寫法和主旨。探究文章的主題思想和寫作方法確實是本篇教學目標最核心的內(nèi)容。

執(zhí)教者更加注重文章的思想探究,其中萬國寧,曾紅堅,桂良金引導學生理解“與民同樂”的思想感情。占所選課例的50%。盧望軍、周選杰通過探索本文的主旨,探尋歐陽修的精神世界,占所選課例的20%。趙東明帶領(lǐng)學生探討得出結(jié)論認為《醉翁亭記》的主題并非表現(xiàn)了作者“與民同樂”的思想或政治理想,文章借游山排遣和宣泄心中的郁悶和對朝廷的不滿。文章以樂寫悲,更顯其情。

從以上數(shù)據(jù)看來,較多的老師引導學生理解的主旨為“與民同樂”,對人物情感的復雜性的探究較少。

在教學方法方面,全部老師都用到了提問法和探究法,通過提出問題來引發(fā)學生思考。有60%的老師選用誦讀法,要求在課堂上反復誦讀,熟讀成誦。其中周選杰老師的誦讀體悟法,通過選取關(guān)鍵的文章四句話,反復誦讀,從吟詠中體悟情感,是一個值得借鑒的方法。比起通篇背誦朗讀,他的可操作性更強,并且真正落實誦讀的作用。30%的老師選用導游情境體驗法激趣,讓學生扮演導游來感受醉翁亭的地理位置和美景。筆者認為這樣的方法雖然是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但是對文章的理解幫助不大,所以可以設(shè)置一個簡短的環(huán)節(jié)激趣,不可通篇使用。

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萬國寧和曾紅堅老師將教學點集中在探究醉翁的“醉”與“樂”,從人物的“醉”與“樂”中揭開文章的主旨。其中周選杰老師的教學環(huán)節(jié)簡單而又深入,試圖重點通過對文章四句話的誦讀來理解文本的意義,兼顧了寫法和主旨。如讀“我們要去觸摸歐陽修的情感潛流——樂中的悲涼了。我們讀的第三句話是:“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學生通過反復誦讀,體悟主旨,而不是教師講解主旨。趙東明老師通過質(zhì)疑“醉翁是真的樂嗎?”引發(fā)學生思考,學生對文本有了新的解讀,認為《醉翁亭記》的主題并非表現(xiàn)了作者“與民同樂”的思想或政治理想,文章借游山排遣和宣泄心中的郁悶和對朝廷的不滿。80%的老師,通過問題串來引導學生揭開文章主旨,細碎的提問和講解,會使得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只流于表面。

王君老師的《“翁”字攬起滿堂彩》教學案例和余映潮老師的“線條教學法”以點帶面,反而能夠深入挖掘文本。比如王君老師用“翁”走近人物,帶領(lǐng)學生讀書醉翁的自得之意。如余映潮老師的線條教學,教師首先定出目標:本節(jié)課是要進一步理解文章寫法和內(nèi)容,并背誦全文。方法是從不同的角度歸納段意并穿插背誦訓練。一堂課只集中一至兩個教學點,讓學生深入探究,做到真正深入文本。這兩位老師與所收集案例的最大區(qū)別之處在于此。

第三部分 教學建議

1.品析美詞,深入文本

通過教學案例分析,發(fā)現(xiàn)幾乎沒有老師引導學生去賞析文本的字里行間。其實我們完全可以選取一些字詞,讓學生從字詞中去體悟情感?!蹲砦掏び洝氛Z言凝練,意蘊豐美。文中的美詞俯拾皆是。可在教師作出示范后,讓學生自己選擇喜歡的,值得細品的詞語,品讀文本。如“有亭翼然”中的翼字,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就讓我們仿佛看到四角飛翹的亭子形象,“翼 ”字將亭之情、亭之景、亭之形象俱寫出,如在目前,可謂妙絕?!霸茪w而巖穴暝”其中的“歸”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點出了悠然閑適之情?!耙胺及l(fā)而幽香”,一個“發(fā) ”字,春意乍現(xiàn),一個 “香 ”字 ,便春滿人間,從野草發(fā)芽,到百花芳香,既寫出了春天鮮艷的色彩,又寫出了春天撲鼻的幽香。更點明了春天時光推移的過程,其他三季也一樣。又如“前者呼,后者應(yīng)”的“呼”和“應(yīng)”暗含了人多和人情之美?!捌鹱鷩W”“觥籌交錯”,“起坐”“觥籌”即寫出了熱鬧歡樂的宴會場面。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可以提高學生解讀文本的能力,在充分理解文本之后,我們才能透過文本去體悟情感。

2.選取美句反復誦讀,以讀悟情,以讀悟美

文言文肯定離不開誦讀,“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可是我們的課堂時間有限,如何有效以讀悟情,以讀來感受文章的語言結(jié)構(gòu)之美,需要取舍。如我們可以選取關(guān)鍵幾個關(guān)鍵句子或者句群,反復誦讀,讀出輕重緩急,邊讀邊悟情。整體上可以選取對偶句和散句比較朗讀,對偶句讀得節(jié)奏鮮明,散句讀得從容舒緩。也可以比較朗讀,如換字朗讀法,去體會文章的文氣文韻。

3.反問質(zhì)疑,深入體悟微妙情感

學生能夠從字里行間體會到“樂”的情感,但是僅僅是“與民同樂”與文末的“頹然乎其間者”“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是不符合的。我們要透過樂來觸摸歐陽修精神的悲涼。可以通過反問質(zhì)疑的方法。歐陽修是真的樂嗎?作者前面用了這么多詞語來描寫歡樂的場景,但是作者的情感發(fā)乎其間,卻也無法掩蓋情感的暗流。你能從文中找出一些與歡樂的氛圍格格不入的詞語嗎?可以通過質(zhì)疑,引導學生透過歡樂的顯現(xiàn),了解醉的本質(zhì),理解人物的復雜情感:樂中帶醉,樂中含悲。文末”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我們以往的關(guān)注點是“樂其樂”,從而得出“與民同樂”的思想。我們也可以關(guān)注點放在“不知”,從而可以感受到歐陽修在樂的背后不為人知的落寞和悲涼。

4.解讀醉翁和太守兩種角色

我們可以引導學生關(guān)注到文章運用了第三人稱的手法,這種抽離式的寫法本來就帶著“戲”的意味。并且文中出現(xiàn)了兩種角色“醉翁”和“太守”。醉翁更加接近歐陽修的真實心理,世事的殘酷使他不得不向自然山水尋求歸依和慰藉并以此為樂。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歐陽修曠達的生命情態(tài)。即使被貶謫,他所看到的景物依然是美不勝收,悠然閑適的。這樣的精神境界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形成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太守是歐陽修的一個社會角色,他要承擔自己應(yīng)盡的責任。這種分裂突出的是歐陽修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即使那并不是自己真正的快樂,他也參與其中,主持宴會,給眾賓營造一個歡樂的時間和空間;而在“太守的醉”里,突出的是歐陽修醉酒形象背后的壓抑與辛酸,在眾賓歡愉的時候,白發(fā)蒼蒼的醉翁隱隱透出他的孤寂。

5.對比他作,探尋宋代文人的精神世界

可選取柳宗元的《小石潭記》、范仲淹的《岳陽樓記》進行對比?!缎∈队洝分械摹捌嗌窈?。悄愴幽邃”對比《醉翁亭記》中的“樂”與“醉”,雖同是被貶謫,歐陽修比柳宗元更顯曠達,他壓抑心中的悲情和凄然,完成身為太守的職責。在他眼中的景是恬淡閑適的,是歡樂熱鬧的,雖然熱鬧歡樂不屬于他,但是他卻努力營造這種氛圍。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微斯人,吾誰與歸”和歐陽修的曠達情懷以及無論身在何方造福一方百姓的為官擔當是一致的。從這三篇文章我們可以結(jié)合宋代文人的時代背景,了解文人的精神世界。還可以拓展蘇軾的《黃州快哉亭記》,形成群文閱讀。

第4部分 參考教例

【教學目標】

1. 積累文言實詞,了解歐陽修以及《醉翁亭記》的創(chuàng)作背景。

2.朗讀體詞入情,體會文言用字之美妙。

3.探尋“醉翁之意“,探究歐陽修隱藏在“樂”字背后的精神世界。

【教學過程】

一、識人:“醉翁”“太守”“歐陽修”

1.同學們結(jié)合注釋疏通文意,結(jié)合文本,說一說“醉翁”是誰?

醉翁:①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

②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此處先拋出疑問:醉翁,太守,歐陽修,都是一個人,為什么文中出現(xiàn)了不同的稱謂?

2.教師補充歐陽修的背景:

歐陽修,字永叔,自號醉翁,晚年號六一居士,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他是中國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在政治、歷史、文學、金石學方面的成就令人稱頌,被稱為“百科全書“式的代表。

宋朝國家財政虧空,內(nèi)外憂患。歐陽修中進士后,任西京留守推官,以文章冠名天下。因為為范仲淹辯護,歐陽修被貶為夷陵縣令??刀ㄔ辏直徽倩鼐﹨⑴c慶歷新政;五年后即慶歷五年,歐又被貶為滁州太守,之后幾經(jīng)貶謫,直到皇祐元年才得以再度回朝。《醉翁亭記》,作于貶謫滁州任太守之時。

亭記這種文體,一般都是具敘建亭的緣由,歌頌建亭者的政治業(yè)績,歐陽修的亭記有何獨特之處?我們通過細品文本,來感受《醉翁亭記》的獨特。

二、悟情:細品醉翁之意

“醉翁之意不在酒”是流傳千古的名句,我們現(xiàn)在多用來表示言在此而意在彼”,因為有了歐陽修的“醉翁之意不在酒”這種微妙的情感被傳達得如此富有詩情畫意。那么在文中,既然醉翁之意不在“酒”,那醉翁之意在何處呢?

1.請同學們反復誦讀,聚焦詞語,體會詞語后面隱藏的意境和情感,探尋醉翁之意。

教師舉例:如“云歸而巖穴暝”其中的“歸”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點出了悠然閑適之情。(教師在學生品析過程中引導學生反復朗讀,句子熟讀成誦)

山水之樂(如“野芳發(fā)而幽香”,一個“發(fā) ”字,春意乍現(xiàn),一個 “香 ”字 ,便春滿人間,從野草發(fā)芽,到百花芳香,既寫出了春天鮮艷的色彩,又寫出了春天撲鼻的幽香。更點明了春天時光推移的過程,其他三季也一樣。)

游人之樂(如“歌”字寫出游人的心中之樂溢余心中,發(fā)之于歌聲,白日縱歌,心情暢快;又如“前者呼,后者應(yīng)”的“呼”和“應(yīng)”暗含了人多和人情之美。)

宴酣之樂;(“起坐喧嘩”“觥籌交錯”,“起坐”“觥籌”即寫出了熱鬧歡樂的宴會場面。)

《醉翁亭記》中出現(xiàn)了很多“也”“而”字,是不是太過重復拖沓了?請同學們比較朗讀下面文段,感受情感意蘊的不同。

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環(huán)滁皆山。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

富有音樂性的“也”字句運用, 使得情景描寫層次分明,迥環(huán)跌宕。“也 字句的創(chuàng)造性的運用,使文章加強了語調(diào)的節(jié)奏感和委婉的抒情氣氛,別有一種悠閑自得的情懷之樂。

我們從文章的詞語品析當中可以感受到醉翁之意在“樂”,在于山水之樂,游人之樂,宴酣之樂。除了這三種樂,還有什么樂?

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明確:太守之樂

2.醉翁之意在“樂”,山水之樂,游人之樂,宴酣之樂,太守之樂,不同的樂之間是什么關(guān)系?

從“環(huán)滁皆山也”到“有亭翼然”視角層層推進,由遠及近。然后以醉翁亭為中心,賞朝暮之景,觀四時之變,以自然之美為背景,烘托游人眾賓之樂,最后以人之樂烘托太守的樂民之樂,筆墨不是均衡用力、平分秋色,而是層層烘托,意蘊豐美。

三、思辨:探尋宋代文人的精神世界

1.醉翁之意不在“樂”

你認同《醉翁亭記》中太守的樂是完完全全的真實的快樂嗎?在文中找出一些詞語來印證自己的觀點。學生可以有不同的觀點,言之成理即可。

(與樂不同的觀點:景色的秀麗,滁人的歡樂,眾賓的熱鬧,禽鳥的歡鳴無不從反面襯托了太守的失意孤獨。在人禽都歡樂的熱鬧場景中,太守卻“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從“白發(fā)”“蒼顏”可見憔悴之態(tài)?!邦j然”更是將想要掩藏在熱鬧中悲愁不經(jīng)意間流露出來。太守為什么會“飲少輒醉”,是內(nèi)心的悲戚詩意讓他想醉。)

2.“醉翁”“太守”“歐陽修”都是同一個人,不同的稱謂的區(qū)別在哪里?

醉翁更加接近歐陽修的真實心理,世事的殘酷使他不得不向自然山水尋求歸依和慰藉并以此為樂。太守是歐陽修的一個社會角色,他要承擔自己應(yīng)盡的責任。這種分裂突出的是歐陽修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即使那并不是自己真正的快樂,他也參與其中,主持宴會,給眾賓營造一個歡樂的時間和空間?!白砦獭焙汀疤亍蓖瓿闪肆Ⅲw的“歐陽修”的人格塑造。

3.走近宋代文人生命的燦爛之地——蘇軾,范仲淹,柳宗元,歐陽修……

無論是“樂”還是“不樂”,歐陽修的精神世界都是值得敬仰的。人生逆旅,歐陽修擁有生命的尊嚴,自然能發(fā)現(xiàn)生命的燦爛天地。即使被貶滁州,他依然政治清明,一方作為,也許在山水之中,在熱鬧之中帶著幾分寂寥和詩意,他這種爬起來的生命姿態(tài),站立在山水天地間的生命尊嚴,都值得敬仰。

宋代文人如蘇軾,范仲淹,柳宗元亦是如此,亭臺樓閣之作往往別有寄托,自抒當下情懷,他們的人生旅途并不坦蕩,卻絢爛多姿,他們對生命的奮起姿態(tài),曠達胸襟我們要融入內(nèi)心,當我們遇到坎途時,他么是我們的一點精神的光亮。

小結(jié):《醉翁亭記》在藝術(shù)手法上文章結(jié)構(gòu)精巧,字斟句酌,意蘊豐美。在主題思想上歐陽修并沒有借亭臺來歌頌政績,而是將最自然的情感“樂”流瀉在文字中間,我們從中讀到了“醉翁”的率真也讀到了“太守”的以民之樂為樂的角色堅守。這是《醉翁亭記》的永恒魅力。

四、作業(yè)布置

1.選擇最喜歡的3個詞語,完成賞析;

2.比較閱讀《小石潭記》《岳陽樓記》,寫出他們在語言,思想上的異同。

五、板書設(shè)計

[作者通聯(lián):深圳寶安中學(集團)外國語學校]

猜你喜歡
醉翁醉翁亭記太守
永遠的醉翁
——紀念歐陽修逝世950周年活動側(cè)記
教學內(nèi)容是實現(xiàn)語文有效教學的基石——以《醉翁亭記》教學為例
一品紅
扣題而教——《醉翁亭記》教學創(chuàng)意
功能對等理論下《醉翁亭記》英譯本的對比研究
雨中落櫻
冒充太守,得認識兒子
“太守”是怎樣的官職
《醉翁亭記》課后片段作文
郡守·太守·京兆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