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興山
【作文題目】
閱讀下面的材料,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武威涼面以其醇厚獨特的風味而享譽西北。武威本地有一位郭師傅,其祖?zhèn)鞯臎雒媸炙囋谖渫粠Ъ矣鲬魰裕痴咧?,幾令蘭州拉面減色。郭師傅的兒子大學畢業(yè)后就業(yè)于酒泉鋼鐵公司,郭師傅便隨兒子將自己的涼面攤搬遷到了長城腳下的嘉峪關市??墒?,在這塊新的土地上,郭師傅的涼面卻不再像以前那樣吃香。盡管郭師傅在制作工藝上嚴守以往的配方和程序,甚至干得更加賣力,卻仍然無法讓“郭涼面”三個字在嘉峪關市亮起來。郭師傅的兒子經(jīng)過調(diào)查研究,發(fā)現(xiàn)了原因所在。原來,武威涼面的鹵湯盡管味道醇厚,但顏色渾濁,所以,在飲食方面講究色香味俱佳的嘉峪關人并不喜歡。
郭師傅的妻子和兒子都建議讓郭師傅改變武威涼面?zhèn)鹘y(tǒng)的鹵湯配方,以適應嘉峪關本地的飲食嗜好。但郭師傅說,如果鹵湯配方改變了,那就不是武威涼面了,那樣一來,雖然嘉峪關市多了一個普通的涼面攤,世界上卻少了一個“郭涼面”。
對這件事,你怎么看?請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思路點撥】
評論具體事件的文章,極易陷入就事論事的泥潭,到頭來越評越乏味,越論越?jīng)]趣。表面上看是緊扣事件,深入剖析,實際上是牛入泥潭,頭尾俱陷。原因何在?因為,一件事之所以值得咀嚼,是因為事中有理。如果撇開事理不談,單對事件本身滔滔不絕,就好比把一顆檳榔放進嘴里,不知咂摸其味,而是嚼爛了咽下去。故而,如何把握事與理的關系才是寫作此類文章的關鍵。
郭師傅遇到的問題往小里說是一個涼面銷售欠佳的問題,往大里說則是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遇到的問題:在遭遇逆境的時候,我們是應該改變自己去適應環(huán)境,還是應該特立獨行以堅守自己的信念和價值觀?如果我們僅僅滿足于解決郭師傅本人的生活問題,給出的答案是如何做涼面才能賺錢,那么作為一篇文章,其思想價值就會大打折扣。這樣的文字,不論理由如何充分,論證如何嚴密,文辭如何精美,充其量也和粉絲們談論明星八卦沒有太大區(qū)別。因此,能否看到事件中的理,從根本上決定了文章立意的高度。換言之,只有能辨析出事件中藏著的道理,這樣的文字才是有寫作價值的。
但是,我們在辨析這個“理”的時候,又不能完全脫開“郭師傅的涼面”這個事件本身;否則,就成了失去具體依托的空談。也就是說,你要跳舞,舞姿盡可以漂亮,舞步盡可以瀟灑,但必須站在“郭師傅的涼面”這個舞臺上;否則就成了遠離具體平臺的空洞表演。
那么,郭師傅是應該“改變”還是應該“堅守”呢?這個問題的答案是什么其實無關緊要,緊要的是“為什么”,即你是如何辨析的。如果你的觀點是郭師傅應該改變涼面配方,那么你可以以“改變的意義”“不改變的后果”“如何改變”等為分論點;如果你的觀點是郭師傅不應該改變涼面配方,那么你的分論點可以是“堅守的價值和意義”“堅守需要的品質(zhì)”“堅守下去的希望在哪里”等為分論點。不論你選擇哪一個觀點,改變和堅守之間的辯證關系始終是文章寫作的重點和難點,也是見證作者辨析事件能力的關鍵部分。
【佳作展示1】
轉身
劉國瑞
郭師傅應該怎么做?我想,最聰明的選擇當是通權達變,與世推移,改變自己,超越自己。
歷史悠久的武威涼面盡管是一種特色、一種文化,但在新的環(huán)境里,如果一味因循守舊,故步自封,顯然只能畫地為牢,坐以待斃。那么,郭師傅該怎么做呢?諸多智者的選擇或許會對郭師傅有所啟發(fā):喬布斯發(fā)現(xiàn)自己不可能在微機市場上與比爾·蓋茨分庭抗禮,便轉身開發(fā)觸屏電腦,不久后,一個咬了一口的蘋果便成了世界上最時髦的商標;馬云發(fā)現(xiàn)自己不可能從實體經(jīng)營中白手起家,便轉身開發(fā)電子商務,不久后,一個叫阿里巴巴的公司成了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企業(yè)之一;任正非發(fā)現(xiàn)國產(chǎn)手機不可能在技術創(chuàng)新上領先于歐美,便博采眾長去做現(xiàn)成技術的集大成者,不久后,設計簡約、功能完善、價格優(yōu)惠的華為手機擊敗了蘋果和三星,成了銷量排行榜上的世界第一。這些成功者都通過一個轉身而離開了舊戰(zhàn)場,開辟了新天地。同理,如果郭師傅也懂得轉身,在武威涼面的傳統(tǒng)手藝中融入嘉峪關市的地方特色,或許可以使“郭涼面”從“山重水復”的困境步入“柳暗花明”的新村。對于“郭涼面”來說,這豈不是一種升華?對于涼面文化而言,這又豈非一份貢獻?
或許郭師傅會問:難道武威涼面的特色和風味不需要堅守嗎?我的回答是這樣的:一種沒有多少顧客的食品工藝,值得去堅守嗎?我們鼓勵堅守的精神,但反對不知變通的堅守。否則,所有忠于愛情的人都有可能像尾生一樣淹死在河中,所有追求勝利的人都有可能像夸父一樣渴死在荒漠,所有熱愛國家的人都有可能像岳飛一樣屈死于風波亭。不知順應時代的堅守是刻舟求劍,不能適應環(huán)境的堅守是畫地為牢。如果愚公今天還要堅持移山,定會被環(huán)保局告上法庭;如果武松今天還要重演景陽岡的壯舉,必會被公安局抓進監(jiān)獄;如果大禹到了非洲還要為如何治水夜不成眠,遲早會有精神病醫(yī)生登門拜訪。
如果郭師傅心中還有疑惑,我想請他去逛一遍大街小巷的時裝店,讓他親見在電子商務的時代大潮下固步自封的實體店日益凋敝的殘酷現(xiàn)實;如果郭師傅心中還有顧慮,我想贈給他一部諾基亞手機,給他講述曾經(jīng)風靡全球的諾基亞公司因不知技術創(chuàng)新而被淘汰的悲慘故事;如果郭師傅心中還在猶豫,我想請他去游覽故宮博物院,讓他親睹固若金湯的千年帝制在民主革命中土崩瓦解的歷史遺跡。改革大潮“不盡長江滾滾來”,因循守舊的經(jīng)營模式“無邊落木蕭蕭下”。那么,在適者生存的市場競爭面前,顧客寥寥的“郭涼面”豈會“風景這邊獨好”?
古人云:“窮則思變?!蹦敲矗鶐煾翟撊绾胃淖兡??
我想,郭師傅必須虛心向嘉峪關本地的涼面工藝學習,才有望改變自己,超越自己。小溪不辭滴水,才有了“清泉石上流”的綿綿不絕;江河不擇細流,才有了“大江東去”的滔天氣勢;大海容納百川,才有了“日月之行,若出其中”的博大壯闊;中華飲食文化正因為有兼容并蓄的包容力,才有了享譽世界的滿漢全席。
我相信,郭師傅在經(jīng)過一番反思和自新之后,不僅會使“郭涼面”昔日的榮光再現(xiàn)于邊鎮(zhèn)雄關,甚至能讓色香味俱佳的嘉峪關涼面回訪西涼古鎮(zhèn)。我覺得,小涼面中藏著大道理:小到個人,大到國家,如果都懂得順應時代潮流,與時俱進,那么,富強民主之夢將不再是夢,文明和諧之花將開遍中華。
【點 評】
在剖析事理的過程中,這篇文章并未擺給讀者一個抽象的邏輯推理骨架,而是充分引用鮮活的事例來說理,使論證過程不僅思路清晰而且血肉豐滿。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一點,是因為作者清晰地認識到,古事與今事之間,小事與大事之間,其實是可以以理相通的。比如,小小的涼面師傅與喬布斯、馬云、任正非等名人貌似風馬牛不相及,卻可以通過“不適應便立刻轉身”這個理聯(lián)系在一起;如何經(jīng)營涼面攤與諾基亞公司、封建帝制等看似遠隔重洋,卻可以通過“不能自新便會被淘汰”這個理聯(lián)系起來。作者從生活小事中咀嚼出社會人生的大道理;在辨析這些大道理時,又不脫離具體生動的事例,真正做到了依事論理,理不離事;援古說今,事隨理轉。
古今雖殊,卻能以理通之;小大雖異,卻可一以貫之。所以,很多名篇在闡述深奧道理時才能深入淺出,以小見大。比如,《種樹郭橐駝傳》由種樹言及安民,《馬說》從養(yǎng)馬談到待賢,《捕蛇者說》以蛇禍引出暴政,《賣柑者言》拿甘橘比喻“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之人等等。這些文章都言近而旨遠,語淺而意深。此文與之相比,有異曲同工之妙。
【佳作展示2】
我就是我
任 倢
我欣賞郭師傅說的那句話:如果鹵湯配方改變了,那就不是武威涼面了。那樣一來,雖然嘉峪關市多了一個普通的涼面攤,世界上卻少了一個“郭涼面”。
如果郭師傅還在為家人的勸說而苦惱,我要為他讀《史記·南史氏》,告訴他,鮮血淋漓的刀劍并沒有改變史官們堅守史實的信念;我要為他讀《百喻經(jīng)》,告訴他,望而生畏的毒針并沒有影響僧人救助蝎子的善行;我要為他讀《梵高傳》,告訴他,長年累月的貧窮并沒有阻礙畫家對藝術至境的探求。這些故事告訴我們,“真”需要用生命堅持,“善”需要在危險中呵護,“美”需要在清貧中追求。同樣,武威涼面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內(nèi)涵也需要對涼面工藝心懷執(zhí)著的人去繼承和發(fā)揚。
我要讓郭師傅的家人知道,沒有了風味獨特的武威涼面,嘉峪關涼面遲早會被吃膩。如果郭師傅的兒子心中還有疑惑,我會告訴他,如果世界上所有的酒都是貴州茅臺,所有的車都是蘭博基尼,所有的飯都是中式大餐,那么,世界將不會趨向完美,反而會更加單調(diào)。因為我們的生活中將不再有瀘州老窖的醇厚、山西汾酒的綿長,不再有韓國現(xiàn)代的大氣、日本豐田的精巧,不再有蘭州拉面的簡約、北京包子的素凈。一言以蔽之,毀滅了個性,就毀滅了豐富;消除了七彩,就消滅了陽光;沒有了秋的肅殺和冬的冷酷,四季之美也就無從談起。
我要讓郭師傅的家人知道,生活中不可能沒有改變,但在改變時必須懂得什么需要堅守。孟母三次搬家,其實是在堅守母親的責任;陶潛辭官歸隱,其實是在堅守心靈的自由;李白辭別帝都,其實是在堅守文人的氣節(jié);李清照再嫁后又離婚,其實是在堅守不向世俗屈服的天性。他們貌似在改變,其實是在堅守。改變的是外在的方式,堅守的是心中的信念和價值觀。不懂變通的堅守是膠柱鼓瑟,毫無堅守的改變是隨波逐流。郭師傅的涼面在嘉峪關不受歡迎,可以把涼面攤搬到酒泉去,搬到張掖去,甚至再搬回武威去??墒?,如果改變了涼面的配方,那就不是“郭涼面”了。一個丟棄了地方特色和文化內(nèi)涵的涼面攤豈能再厚顏掛牌“郭師傅”?
如果我有幸見到郭師傅,一定會掏錢嘗一碗他的涼面,順便鼓勵他:在這個世界上,不知有多少人因不被世俗認可而惶恐不安,又有多少人因難耐寂寞而改變初衷;可是,那些內(nèi)心強大的人卻決不會被生活的風浪所動搖。王勃被逐出宮,比他還貧窮,但王勃卻慷慨高吟:“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碧K軾屢次遭貶,比他更困窘,但蘇軾卻坦然輕詠:“一蓑煙雨任平生。”辛棄疾報國無門,比他還要傷心,但辛棄疾從未放棄收復河山的初衷,總是“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陸游臨終之時,比他還要遺憾,但陸游給兒女的遺言是“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若一個人因畏懼和顧慮而沒有勇氣做自己,那何異于任風吹擺的墻頭蘆葦?“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這才是郭師傅應有的風范;“不要人夸顏色好,留得清氣滿乾坤”,這才是“郭涼面”應具的品質(zhì);“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這才是在世俗白眼中特立獨行者應有的信仰。
當郭師傅將自己的涼面攤擺在雄關腳下的時候,人們或許還會習慣性地去買一碗嘉峪關涼面。然而,請記住魯迅先生的一句話: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我也想說一句:剛來嘉峪關的武威涼面或許沒有市場,但時間久了,也就有了市場。
【點 評】
這篇文章與上一篇文章相比,雖然在觀點上針鋒相對,但在寫法上卻異曲同工。此文仍然運用了類比論證的方法,旁征博引以明主旨。比如說,在第二段論證“堅持自我需要付出代價”這個理的時候,作者列舉了《史記》《百喻經(jīng)》《梵高傳》等作品中的故事;在第三段中論證“失去了個性就失去了豐富”這個理的時候,作者列舉了酒、汽車和飲食等方面的事例;在第四段中要說明“在改變時必須懂得什么需要堅守”這個理的時候,作者列舉了孟母三遷、陶潛歸隱、李白辭京、易安再嫁等幾個典故。這些事例與武威涼面雖然世殊時異,但事理卻是相同的。此外,作者所選取的這些事例都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蘊,引入文章做論據(jù),不但強化了作者觀點,而且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內(nèi)涵,提升了文章的精神品位,從而將一個涼面師傅的生活問題升格成了文化傳承的問題,化俗為雅,化小為大,取得了點石成金的效果!
這兩篇文章的觀點乍一看針鋒相對,實際上卻不僅都能自圓其說,而且能毫無沖突地共存,原因何在?是因為它們都對有關的關鍵概念作了明確界定,且對自己的觀點作了必要的深入解讀。
比如,《轉身》的第三段中說:“我們鼓勵堅守的精神,但反對不知變通的堅守。”表明自己反對的不是所有的“堅守”,而是“不知變通的堅守”。再比如《我就是我》中說:“他們貌似在改變,其實是在堅守。改變的是外在的方式,堅守的是心中的信念和價值觀?!憋@然,作者特別指出,自己所主張的“堅守”并非反對一切“改變”,而只是不允許放棄對核心價值的“堅守”。這樣一來,兩個原來看似“不共戴天”的觀點打到后來才發(fā)現(xiàn)是“大水沖了龍王廟”。
同一個題目,兩篇文章分別從不同的側面樹立觀點展開論述,最終竟然在貌似會發(fā)生沖突的中心地帶會師擁抱了,同時還催生出了很多閃爍著辯證光芒的語句,諸如“不知順應時代的堅守是刻舟求劍,不能適應環(huán)境的堅守是畫地為牢”“不懂改變的堅守是膠柱鼓瑟,沒有堅守的改變是隨波逐流”等等,不禁令人嘆賞!
[作者通聯(lián):甘肅嘉峪關市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