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靜君
【摘要】小學英語教師對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概念并不陌生,但對如何挖掘教材文本的核心素養(yǎng)點卻感到困惑。本文以PEP小學英語教材的對話文本為載體,運用Skeleton教學法之挖空式開展對話教學,闡述在對話文本中挖空的基本原則;剖析如何通過挖空,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品質和文化意識等學科核心素養(yǎng)。參考挖空的基本原則和示例,教師在設計挖空文本時,就能較準確地挖掘出文本的核心素養(yǎng)點,進一步優(yōu)化對話教學,促進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挖空;對話教學;小學英語
一、引言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指出: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主要包括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小學英語教師對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概念并不陌生,但對如何挖掘教材文本的核心素養(yǎng)點卻感到困惑。每次看到一個新的文本,不知文本中哪一處能夠體現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PEP小學英語教材中的對話文本內容與學生生活緊密聯系,對話教學(Let's talk)也是五種基本課型中很重要的一種,本文將以PEP小學英語教材的對話文本為載體,運用Skeleton教學法之挖空式開展對話教學,闡述在對話文本中挖空的基本原則;剖析如何通過挖空,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品質和文化意識等學科核心素養(yǎng)。參考挖空的基本原則和示例,教師在設計挖空文本時,能較準確地挖掘出文本的核心素養(yǎng)點,進一步優(yōu)化對話教學,促進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
Skeleton(骨架文本)指教師充分利用文本和插圖中存在的內在邏輯關系,通過設置挖空、排序、辨析等方式產生信息差,引發(fā)觀察、分析、預測、判斷、評價等一系列思維性學習活動,引導學生建構文本,發(fā)展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的過程,是一種解讀文本的教學方法。Skeleton有配圖式、排序式、挖空式(核心式)等九種常見形式,其中挖空式是最常用的,且特別適用于對話教學。Skeleton之挖空式就是通過挖去文本重難點、思維訓練點和內涵點等句子或短語,產生信息差,引發(fā)學生觀察、分析、預測、判斷、評價等一系列思維性學習活動,從而促使學生自主構建文本,提升其高階思維能力。
二、挖空式在對話教學中應用的基本原則
近年來,不少小學英語教師都嘗試用Skeleton之挖空式開展對話教學。然而,通過實踐大家才發(fā)現:令人頭疼的并不是掌握這種教學方法的步驟,而是如何設計一個挖空文本?通俗地講:一個對話文本中,哪些句子需挖掉?哪些句子應保留?才能體現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只要遵循以下三個原則,這個難題將迎刃而解。
1.重點優(yōu)先原則
《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提到:語言知識是語言運用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發(fā)展語言技能的重要基礎。不管是哪種課型,都需要掌握一定的語言知識,尤其是一節(jié)課的重難點,而對話課的重難點之一就是重點句型。因此,運用挖空式解構對話文本,首先要考慮挖掉文本中的重點句型,促使學生去觀察、分析、推測空白處所表達的語義,進而思考如何表達,促進學生對重點句型的理解和掌握。
2.保留依據原則
Skeleton挖空式的魅力在于:通過設置挖空產生信息差,引發(fā)學生觀察、分析、預測、判斷、評價等一系列思維性學習活動。而分析則需要足夠的信息支撐點。在設計挖空文本時,上下文務必保留一些依據,讓學生在分析時有跡可循。就像偵探破案一樣,通過文本當中的“蛛絲馬跡”推測出答案。一般情況下,對于一問一答的疑問句,要不挖掉問句,要不挖掉答句,而不能同時把問句和答句都去掉。若挖掉陳述句,一般也需保留上一句或下一句。根據對話內容,有時一句話還需保留前半句或后半句,甚至只保留一兩個單詞,目的就是為了給學生留下“線索”。
3.適當添加原則
有些對話內容和句式比較簡單,教師挖掉的句子,學生難以從上下文或插圖中推測出答案,則可在文本旁邊添加一些圖片,給學生提供推測的“線索”。例如,若空白處的回答是現在七點鐘,可添加一個顯示七點鐘的鐘表圖片;若答案是表達某人在某個國家,可添加該國家的國旗或代表性建筑圖片等信息。
三、挖掘文本核心素養(yǎng)點的案例分析
1.通過文本挖空,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
語言能力是在社會情境中,以聽、說、讀、看、寫等方式理解和表達意義,以及在學習和使用語言的過程中形成的語言意識和語感。在對話教學中,很多教師只注重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等方面的能力,往往忽略了對學生語言意識和語感的培養(yǎng)。
案例1:五上Unit5-A-Let's talk
挖空文本一:
Sarah: ①__________________!
Zhang Peng: Thanks.
Mike: There is a big bed.
Zhang Peng: Yes. ②_______________.
Mike: ③___________________, too.
Sarah: Wow! You look cool!
Zhang Peng: Thank you. Hey, my computer is here on the desk. Lets play.
挖空文本二:
Sarah: ①__________________!
Zhang Peng: Thanks.
Mike: There is a big bed.
Zhang Peng: Yes. ②_______________.
Mike: ③___________________, too.
Sarah: Wow! You look cool!
Zhang Peng: Thank you. Hey, ④_______________.
Let's play.
分析:以上是根據同一個對話內容設計的兩個不同挖空文本,挖空文本二是文本一的改進版。
兩個挖空文本不同的地方在于第四條橫線。文本二挖掉My computer is here on the desk.旨在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多樣性的意識。在日常生活交際中,語言是豐富且多變的。在課堂教學中,只讓學生掌握核心句型或只學會一種表達法是不夠的,不能滿足真實語言交際的需要。若要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意識和語感,教師先要有滲透語言表達多樣性的意識,才能讓學生通過大量的語言實踐活動,逐漸形成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學生通過Let's play這句話并結合插圖,不難推測出第四條橫線表達的意思是“我有一臺電腦”。只要學生說出意義相近的句子(句型不限),都應給予肯定。當學生說出“There is a computer on the desk/in my room”之后,教師還需繼續(xù)引導:還有沒有其它的表達方式?通過順藤摸瓜,引導學生說出:I have——/my computer is——等意義相近的句型。
2.通過文本挖空,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
思維品質指思維在邏輯性、批判性、創(chuàng)新性等方面所表現的能力和水平。思維品質體現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心智特征。而有些小學英語教師,設計的教學活動或練習題,都不符合所教年級學生的心智水平,讓學生感覺毫無挑戰(zhàn)性甚至“幼稚”。這也是導致學生對英語學習興趣不高,在英語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之一。
案例2:五上Unit4-B-Let's talk
挖空文本一:
Mr Ma: ①______________, children. Today we′ll learn some kung fu.
Children:? Cool!
Mr Ma: Can you do any kung fu, John?
John: ②_______________.
Mr Ma: Wonderful!
Mr Ma: ③___________________, Oliver?
Oliver: No, I can't.
Mr Ma: No problem. I can help you.
挖空文本二:
Mr Ma: ①______________, children. Today we'll learn some kung fu.
Children:? Cool!
Mr Ma: Can you do any kung fu, John?
John: ②_______________.
Mr Ma:? Wonderful!
Mr Ma: ③___________________, Oliver?
Oliver: No, I can't.
Mr Ma: ④_______________????? .
分析:以上也是根據同一個對話內容設計的兩個不同挖空文本,挖空文本二是文本一的改進版。
挖空文本一和文本二不同之處:對原文本最后兩句話的處理。文本二挖掉了最后兩句話,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和分析、推理等高階思維能力。從上文推測,Mr Ma說的話其實是開放性的,而開放性練習比封閉性習題難度更大,更具有挑戰(zhàn)性。五年級的學生已具有較豐富的生活經驗,教師可引導他們站在Mr Ma的角度去思考。只要學生說的內容合情合理,就給予鼓勵。例如,Mr Ma說的話可以是:Don't worry.I can/will help you./Just have a try.Now follow me./You can join the Kong fu Club in our school——.
3.通過文本挖空,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
文化意識指對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對優(yōu)秀文化的認同,是學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現出的跨文化認知、態(tài)度和行為取向。教師普通反映挖掘文本的內涵點是最難的。
案例3:四上Unit5-A-Let's talk
挖空文本一:
Mike:I'm hungry. What's for①__________?
Mum:?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ike:I'd like some soup and bread, please.
Mum: What would you like for dinner?
Dad:?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um: Dinner′s ready!
Mike and Dad: Thank you.
挖空文本二:
Mike:I'm hungry. What's for ①__________?
Mum: What would you like?
Mike: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um: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for dinner ?
Dad:? Some fish and vegetables, please.
Mum: Dinner′s ready!
Mike and Dad: ④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以上挖空文本二也是文本一的改進版。文本二挖掉I′d like some soup and bread.這句話的理由:Mike晚餐想吃的食物與中國人的日常飲食習慣不同,能體現出中外文化的異同?!队⒄Z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關于文化意識的二級目標提到:在學習和日常交際中,能初步注意到中外文化異同;知道英語國家中典型的食品和飲料的名稱。通過此處留空,促使學生去思考Mike 想吃什么,能調動學生的背景知識;在教學拓展環(huán)節(jié),還能滲透更多的飲食文化知識,包括中外常見食品和飲料的詞匯。另外,挖掉了一句簡單的Thank you,卻能滲透感恩母親的情感教育,這同樣屬于文化意識的范疇。
四、結語
實踐證明,用Skeleton教學法開展對話教學,引導學生對對話文本和圖片進行觀察、分析、預測——這樣的課堂活動能促進學生高階思維的發(fā)展,符合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要求。而挖空式是最常用的一種方式,小學3-6年級都適合,PEP小學英語教材中的每個對話文本都適用。教師在設計對話挖空文本時,只要根據挖空式在對話教學中應用的基本原則去思考,就能初步設計出一個挖空文本;根據初稿再進一步思考:哪些句子能體現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點(語言點、思維點、內涵點)。只有反復推敲,才能挖掘出一個文本的核心素養(yǎng)點,以達到在小學英語課堂上培養(yǎng)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育人目的,培養(yǎng)出合格的世界小公民。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3]張凝,李澤科.用skeleton教學法解構小學英語對話文本[J].中小學外語教學,2015.
[4]王琳珊.以學科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的小學英語閱讀測評案例分析[J].中小學教學研究,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