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學虎
摘要:家庭是幼兒成長的起點,家長是孩子的啟蒙教師,幼兒園是幼兒融入社會的第一課堂。幼兒教師有著科學的管理方法,家園彼此融合,能促進幼兒身心的健康發(fā)展。本文主要從引領教師發(fā)展、增進家園交流、提升教師素質等角度闡述家園共育的主要策略。
關鍵詞:學前教育;家園共育;策略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親情的傳遞、環(huán)境的渲染對幼兒的成長作用不言而喻。而隨著社會的進步,家長的工作時間越來越長,而對孩子的陪伴時間卻越來越少,他們將教育的責任轉移到教師身上。家長,是學前教育的協(xié)助者,是學前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源。但家庭教育往往固守于傳統(tǒng)的觀念,缺乏科學的方法,教學內容受到一定的制約,因而家庭教育往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學前教育也往往課程單一,教師難以發(fā)現(xiàn)每一個孩子特點而采用針對性的教學模式,對個性化教育帶來一定的阻礙,只有讓家庭與教師形成教育的合力,才能讓幼兒健康地成長。但當前的家園共育中,存在著諸多的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部分家長對家園共育的觀念認識模糊,參與的動力不足,或忙于農活,缺少參與家園共育活動的時間;家園共育活動趨于表面化,開放日時,家長往往只關注幼兒的畫展作品,沒有深入?yún)⑴c課堂,對幼兒的表現(xiàn)也缺乏關注。
同時家長、教師的應付心理較強,教師采用“大一統(tǒng)”的看法,沒有根據(jù)學生的差異有針對性地提出建議。教師家長的角色定位混亂,教師未能對家長進行有效指導,家長認為自己只是學前教育的“配角”,甚至沒有必要參加幼兒園組織的活動。家園共育離不開幼兒園與家長的溝通、協(xié)作,要相互理解,共同促進幼兒的健康發(fā)展。園長要建立家園共育的機制,促進家園活動的順利進行。教師不能高高在上,要友好地對待家長、尊重家長對子女的教育經驗。教師要利用家長接送幼兒、開放日的機會,與家長進行有效的溝通。
一、發(fā)揮園長作用,引領教師發(fā)展
園長的教育理念是幼兒園發(fā)展的風向標,會影響家園共育工作的有效實施。園長要發(fā)揮引領作用,利用各種機會與家長進行合作,以促進幼兒身心的健康發(fā)展。幼兒園要建立“家園之窗”,增進家長與幼兒園之間的交流,讓教師了解每個幼兒的特點,這樣才能進行差異化教學,讓幼兒的個性得到顯現(xiàn)。園長要讓早晨入園具有開放性,讓家長與幼兒一同入園,可能觀看幼兒園的環(huán)境,也可以方便與教師進行溝通。園長要合理安排幼兒的飲食搭配,關心幼兒的健康成長,公布每日食譜,讓家長更加信任幼兒園。幼兒園的環(huán)境會對幼兒的成長起到熏陶、感染作用,在洗手臺旁以動漫的形式呈現(xiàn)洗水時卷袖、開水龍頭、接洗手液、搓手的過程,讓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園長要對教師進行必要的培訓,以促進教師的專業(yè)成長。園長要發(fā)揮骨干教師的示范作用,要讓每位教師都能愛生如子,積極參與聽評課活動,了解教師的教學能力,及時發(fā)現(xiàn)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園長要對教師進行考察,了解她們的長處與“不足”,了解她們的職業(yè)規(guī)劃,了解她們對課程的研究水平,只有真實評估教師的教學行為,才能制定出有利于教師發(fā)展的措施。
二、豐富共育形式,增進家園交流
無規(guī)矩難以成方圓,幼兒園要建立家園共育的管理制度,保證家園共育的有效實施。園長是幼兒園的領導者,要建立制度化的接待活動,要利用上學、放學的時間段,接待家長與幼兒,以了解幼兒的發(fā)展狀況,與家長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園長可以通過家長開放日,引導家長參觀教學環(huán)境、了解學校的管理制度,讓家長走進課堂,了解自己孩子在課堂中的表現(xiàn),讓他們體會到教師的辛苦。幼兒園要建立家訪制度,教師根據(jù)幼兒的表現(xiàn),有針對性地與家長溝通交流。在新生入園前,教師要收集幼兒的成長背景、性格特點,要針對他們的不良習慣、表現(xiàn)好壞的情況進行家訪,避免不良行為的發(fā)生,或對他們的良好行為加以強化,這樣會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幼兒園要豐富溝通渠道,采用多種形式加強家園的交流,尋求合適的措施幫助幼兒解決存在的問題。幼兒園要建立家長委員會,通過民主投票的方式,選舉那些熱心于學前教育事業(yè)、責任心強的人來擔任,讓他們在園長的指導下開展家園活動,并定期向家長匯報。如在重陽節(jié)來臨之前,家委會可以交流如何開展“愛老人”的教育,通過商討決定由家長搜集一些照片素材,并在每個班級設置展示區(qū),營造尊老愛老的氛圍。幼兒園可以舉行親子活動,與幼兒一起唱一唱、畫一畫,表達自己對老人的尊敬。
幼兒園要定期舉辦家長會議,有全園家長會議,討論幼兒園的發(fā)展規(guī)劃、工作計劃以及重大活動事宜;有分班召開的班級家長會議,交流本班幼兒的情況,交流育兒的科學經驗,滿足幼兒的成長要求;也有針對部分幼兒召開的家長會,一些幼兒在某一方面存在不良習慣,通過有經驗的家長的分享、討論,尋求解決的辦法。教師在班級的外墻上留一個展示區(qū),既有每周安排、一日生活等內容,也張貼幼兒的繪畫、手工作品,展示幼兒在園內的生活點滴,還可以增加育兒知識,加強家園之間的聯(lián)系。教師要及時更新資料,讓家長隨時了解孩子在園內的情況,并積極地配合教師開展工作。
三、學習共育知識。提升教師素質
幼兒園教師不僅要具有專業(yè)的知識,還要具有組織活動、觀察幼兒、表達交流的能力,要了解家長與幼兒之間的關系,幫助家長化解育兒難題。幼兒園要積極開展多樣的活動,舉辦專題講座、觀察活動、經驗交流等,提升教師家園共育的能力。幼兒園要邀請育兒專家、骨千教師交流家園共育的經驗;也可以讓教師參加培訓、觀摩、研討,以提升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幼兒教師要積極參加在職培訓,開設家園共育的課程,針對教師經常遇到的問題進行有針對的講解,這樣會使教師所學的內容更專業(yè)、更全面。幼兒園教師還要與其他幼兒園開展研修活動,彼此分享家園共育的經驗,學習成功的做法,從而能做到揚長避短。
總之,園長是家園共育的組織者,要制訂完善的制度,要豐富家園共育的形式,合理安排活動,強化專業(yè)培訓,促進教師的成長。教師要加強家園之間的交流,學習家園共育的知識,提升專業(yè)素養(yǎng),掌握家園共享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