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偉
(重慶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yī)院消化內科,重慶 400000)
萎縮性胃炎近年來發(fā)病率不斷增加,為一種十分常見疾病,該疾病發(fā)病與幽門螺桿菌感染、慢性胃腸黏膜刺激密切相關,隨著我國醫(yī)學技術水平不斷提升,早期診斷十分重要,能為后期治療提供有利依據。目前隨著內鏡技術不斷發(fā)展,胃鏡診斷在臨床廣泛應用,因此,本次研究選取萎縮性胃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見下文。
選取對象為醫(yī)院收治的60例萎縮性胃炎患者,患者收取時間在2018年度-2019年度。
納入標準:均符合臨床診斷標準。排除標準:由于個人原因從而中斷研究者。
觀察組(30例):組內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齡20歲~50歲內,平均為(34.21±1.01)歲。
對照組(30例):組內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齡21歲~50歲內,平均為(34.15±1.23)歲。
兩組資料無差異,P>0.05表示。
對照組應用病理診斷方式。
選取4塊~5塊胃黏膜病變部位組織標本,將其送往醫(yī)院病理科檢驗,使用10%福爾馬林溶液對標本進行浸泡,采用石蠟包埋固定,標本進行HE常規(guī)染色,由病理醫(yī)生進行閱片診斷。
觀察組應用胃鏡診斷方式。
采用電子內窺鏡對患者胃部進行檢查,在胃鏡檢查過程中需要觀察三種現(xiàn)象:(1)患者胃黏膜逐漸變薄。(2)胃黏膜、黏膜壁表現(xiàn)較為粗糙,以顆粒狀或者結節(jié)狀作為主要臨床特征。(3)胃鏡下顯示白相表現(xiàn)十分明顯,其血管暴露、十分清晰。
兩組各項指標比較,主要指標包括檢出率、誤診率以及漏診率等。
實施SPSS 26.0統(tǒng)計軟件對本次研究結果和數(shù)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進行檢驗,用t值檢驗;計數(shù)資料檢驗,用卡方值檢驗,若兩組間差異存在意義,使用P<0.05表示,具有差異。
觀察組檢出率90.00%與對照組檢出率93.33%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1所示。
表1 兩組檢出率指標的比較
觀察組誤診率以及漏診率與對照組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2。
表2 兩組誤診率以及漏診率指標的比較[n(%)]
據相關研究顯示,萎縮性胃炎發(fā)病率不斷增加,易對患者健康造成影響,而早期診斷十分重要。隨著內鏡技術不斷發(fā)展,胃鏡診斷在臨床廣泛應用,能早期明確患者疾病,對疾病類型進行判定,具有較高的檢出率,還能減少誤診和漏診情況發(fā)生,受到多數(shù)患者青睞,目前在臨床廣泛應用,而在檢查過程中,應預防患者體內進入較多氣體,預防胃竇腔發(fā)生擴展和胃黏膜變薄情況,能顯著降低誤診情況,從而早期明確患者病情?,F(xiàn)如今,胃鏡診斷已經成為萎縮性胃炎患者首選檢查方式,在多個方面具有顯著優(yōu)勢。
綜上所述,通過對萎縮性胃炎患者實施胃鏡診斷,具有較高檢出率,值得在臨床中推廣及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