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華棟
摘 要: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學校推遲了開學。因此,體育老師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和興趣愛好,選取了深受學生歡迎地跳短繩、廣播體操、身體素質練習和親子游戲指導學生在家學習鍛煉,做到“停課不停教、不停學”。在居家鍛煉中,學生的各項運動數據都得到穩(wěn)步提高,達到了比較好的預設效果。也為開學后的體育教學指明了方向。
關鍵詞:一年級學生 居家鍛煉 達成效果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本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采用了“線上+線下”的學習方式。在全國人民上下一心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同時,學?!巴Un不停教、不停學”的工作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
一、研究對象與依據
1.研究對象
學校一年級兩個教學班64名學生。
一年級的學生好奇、好動、喜歡模仿,并且有直觀、具體、形象、活躍等思維特點。在延后開學這段時間,家長要工作,學生大部分時間是跟祖輩一起居家生活學習。
2.研究依據
學生在家自律性較差,沉迷電子產品,家長和學生重視文化課學習,往往忽視了體育鍛煉,造成了學生整體體質下滑,肥胖率、近視率、心理疾病等問題不斷提高。
二、研究目標
1.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遵循學生的基本發(fā)展規(guī)律,以健康人格為目標,增強學生體質,增進親子關系,培育鍛煉習慣。
2.以學生喜愛地跳短繩、廣播體操、身體素質練習、體育與衛(wèi)生知識和親子游戲為主要教育內容,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增長學生的體育衛(wèi)生保健知識。
3.通過居家鍛煉課程的實施,為學校監(jiān)測學生的身體素質提供依據,并為開學后正常的體育教學提供數據,幫助教師針對性地因材施教,為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提供了有力的幫助。
三、居家鍛煉現狀分析
在開展居家鍛煉的過程中,受家庭條件、個人意識等方面的影響,學生在居家鍛煉的過程中練習強度密度是否足夠、動作規(guī)范與否、監(jiān)測是否到位、反饋糾正是否及時等問題,將會直接影響了鍛煉效果。
1.學生、家長是否重視體育鍛煉
在國外,從小學開始,體育就是一門被重視的課程,在國外的教育理念里,體育的本質是人格的教育。
中國青少年和家長長期對體育重視不足,造成了學生鍛煉不足,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令人憂慮。據《中國青少年體質健康行為調查》顯示,在休息和節(jié)假日的空閑時間里,學生最喜歡做的事是:上網聊天和游戲、看電視[1]。進行體育運動的不足三成。學生體質一直呈現持續(xù)下降趨勢,導致學生肥胖率、近視率逐年增高。在過去20年,我國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出現了持續(xù)的下降,心理和溝通障礙、網癮和自殺問題逐年增多。學生、家長犧牲了體育鍛煉的時間,一味把時間精力都放在追求文化課學習成績上,“考個好成績、讀間好學校、找份好工作”已經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每一個家庭,久而久之,學生就形成了不喜歡體育,不愛鍛煉的社會現狀。
2.受家庭條件所制約
在疫情防控期間,大家配合黨和政府做好居家隔離,勤洗手、少出門、不聚會。學生有的生活在農村;有的在城市;有的家庭居住面積小;有的家庭擔心孩子運動受傷等情況的出現,為學生進行居家鍛煉增設了客觀難度。有條件進行居家鍛煉的孩子,身體素質提高較快,綜合素質較好;家庭條件不好的學生就寸步難移,想鍛煉也苦于沒有場地器材,束手無策。
3.缺乏有效的監(jiān)管
一年級的學生,容易興奮,自律性差,隨意性強,注意力不集中。由于父母要上班,造成了孩子在家缺乏有效的監(jiān)管,祖輩對孩子的溺愛造成了孩子難以自覺參與體育鍛煉,即使參與鍛煉也不能很好地堅持。在選修項目中,親子游戲、學習體育知識和心理衛(wèi)生知識需要家長配合完成,由于家長素質參差不齊,有的家長由于工作忙等的原因,陪伴孩子的時間少,在進行選修活動中,達成的效果也存在著差異。
4.缺乏專業(yè)有效地指導
學生在進行居家體育鍛煉時,主要以自主練習為主,輔助觀看視頻,跟著老師練習。在練習的過程中,動作是否準確到位、監(jiān)管是否有力等問題就凸顯出了居家鍛煉的劣勢。學生在家缺少老師的專業(yè)指導,除了部分學生能按時、按質、按量完成體育鍛煉任務之外,絕大多數學生是流于形式,效果往往是事倍功半,造成了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學習意愿不強,知難而退,沒能達到很好的鍛煉
效果。
二、實施策略
針對學生居家鍛煉所遇到的困難,學校體育科組根據一年級學生的身心健康水平,設計了以有氧運動鍛煉為主,無氧運動為輔的居家體育鍛煉指南,通過家校合力,幫助學生在家開展體育鍛煉。
體育科組精心設計,用心策劃,根據一年級學生的身心特點和興趣愛好,選擇了以跳短繩為主,廣播操和身體素質練習為輔的居家體育課程。老師進行線上輔導和微視頻帶領學生一起學習各種跳繩方法,指導學生一起進行身體素質練習增強體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和形成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在疫情期間,發(fā)展良好的心理品質和樹立積極進取、樂觀開朗的人生態(tài)度,從而達到“停課不停教、不停學”的鍛煉效果
三、結果分析
經過60天的實踐與跟蹤,我校學生的居家鍛煉數據監(jiān)控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效。
1.運動參與目標與達成效果
運動參與目標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參與體育學習和鍛煉;體驗運動樂趣與成功。一方面強調學生表現出體育學習與鍛煉的行為;另一方面是學生在參與豐富多彩有趣的體育活動和良好的教學情境過程中體驗到樂趣和成功,兩者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在居家鍛煉課程安排上,學校根據上級教育部門的文件精神指引,為學生設計了每天40分鐘的必修項目+20分鐘的自選項目,方便學生根據自身水平、家庭情況進行體育鍛煉,達成每天鍛煉一小時的預期目標。家庭親子體育鍛煉內容,由學生和家長自主選擇,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興趣。通過小手拉大手,孩子帶動家長,一起參與體育鍛煉,增強了家庭成員的體質,共同提高身體素質對抗疫情,同時親子關系也在體育鍛煉中得到了升華,形成了溫馨和諧的體育學習環(huán)境與家庭氛圍。
在學生、家長反饋的調查數據中,學生每天參與體育鍛煉的出勤率為96.8%;平均每天鍛煉時間51.3分鐘;每周參與體育鍛煉的出勤率達100%;親子鍛煉參與率為85.7%。
2.運動技能目標與達成效果
運動技能目標主要包括:學習體育運動知識、掌握運動技能和方法、增強安全意識和防范能力三個方面。其中,“學習體育運動知識”包括學習與運動技能相關的知識、科學鍛煉的知識和奧林匹克運動文化知識;“掌握運動技能和方法”包括學習、掌握和運用運動技能和方法,并將所學運動技能和方法運用于體育鍛煉與娛樂休閑活動;“增強安全意識和防范能力”包括掌握相關的安全知識,增強對個人心理衛(wèi)生知識的學習,提高安全運動和安全生活的技能等。
對于運動技能的教學,水平一學生以發(fā)展學生的基本運動能力為主,采用了游戲練習、自主學習、家長協助等教學方法,不單純地以提高運動技能水平為目標,而是通過家校合作,提高學生運動技能的基礎上,培育終身體育的意識,并帶動家長一起參與體育運動,體驗運動的樂趣,使孩子、家長終身受益。
3.身心健康、社會適應目標與達成效果
在居家體育鍛煉的這段時間里,我們創(chuàng)設課程菜單供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并在網絡課堂引導學生學習體育與衛(wèi)生保健知識和鍛煉的技巧與方法,提高了學生適應環(huán)境變化的能力,形成關注自身健康的意識和行為。學生懂得營養(yǎng)、行為習慣和疾病預防對身體發(fā)育和健康的影響,特別是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對人類生產生活的影響,讓孩子們掌握疾病預防的知識和方法;塑造良好體形和身體姿勢;全面發(fā)展體能與健康能力;提高適應自然環(huán)境的能力。
在居家學習中,學生通過具體的體育知識學習和鍛煉、活動情境的創(chuàng)設與家長之間的有機互動來加以實現。在潛移默化中解決了學生從“知道”到“體悟”的過程,即自覺意識與行為。學生學習了衛(wèi)生保健知識,與父母參與親子體育鍛煉,體驗到運動的樂趣和成功,養(yǎng)成了體育鍛煉的習慣,為實現體育與健康課程既育體,又育人的目的奠定基礎。
四、研究結論
1.科學合理的居家鍛煉指南能夠幫助學生在家里完成力所能及的體育鍛煉,體育知識、心理衛(wèi)生知識、身體素質和監(jiān)測數據等各方面都得到明顯的穩(wěn)步提高。一年級學生就像一張白紙,可塑性強,容易接受外界的影響。教師和家長要形成家校共育的合力,對孩子加以合理、正確的引導和訓練,抓反復、反復抓,使他們逐漸形成良好的鍛煉習慣,并將內化為自身素質,從明白鍛煉身體的意義到喜歡體育運動,再到學習一兩門感興趣的運動項目,慢慢形成終身體育的意識。
2.提升學校的體育衛(wèi)生監(jiān)控管理水平,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反思和管理能力。居家鍛煉的開展和監(jiān)控,為開學后正常的體育教學提供了數據,幫助教師找到學生學習的切入點,補齊學習短板,針對性地開展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3.增進了孩子與家長的親子關系,通過小手拉大手,讓孩子帶著父母一起參與體育鍛煉,在疫情期間增強了家庭成員的身體素質和形成良好的家庭鍛煉氛圍。
參考文獻
[1]車志宏.中小學體育課質量下降的因素分析及對策研究——以包頭市中小學為例[J].陰山學刊(自然科學版),2015(01):1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