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傳敬
【摘 要】數學是一門講究邏輯思維的基礎學科。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數學教師應該從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習觀念、學習思維等方面改進教學方式、并順應時代的要求,從“三教”(教思考、教體驗、教表達)出發(fā),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關鍵詞】三教教學;初中數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437(2020)16-0079-02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學生是被動的一方,他們很少主動思考問題。目前,不少學生都難以體會數學的魅力,認為初中數學課堂形式單調、數學知識難懂。這種情況必然導致學生數學學習興趣下降,缺乏學習的動力,不能準確地表達思維過程。為了改善這一現象,筆者把“三教”(教思考、教體驗、教表達)教學理論運用于數學教學實踐中,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探究式教學等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1]。
1 ? 重思考、小組合作學習
初中生會對未知的事物感到好奇,在課堂上運用學生的這種心理特征,能有效地促使學生積極思考問題。這就要求教師講究提問的技巧,從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出發(fā),引導學生探索數學。
為了讓學生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習慣,教師可將學生分組,向每個小組提出具體的問題,讓小組內的學生思考和討論。這樣學生就會互相交流,對不同觀點進行思考。教師可在討論結束后,請每一組派代表發(fā)表觀點,并就不同觀點進行討論[2]。如此,每一位學生都有發(fā)表自己觀點的機會。
如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教學中,教師在鞏固知識點的環(huán)節(jié),可以提出問題:春游時,以班級為單位,每位同學坐大巴的價格為25元,每個人可以打八折;客車的單價也是25元,但是可以3個人免費,其他人九折。坐什么車省錢?可以采取什么數學模型解決這個問題?然后讓學生分組討論。學生紛紛出謀劃策,有的小組采取不等式進行解決,有的采用一元不等式進行解決。最后教師再進行總結,肯定學生的思考。這樣學生在和小組同學討論的時候就會體會到數學的魅力。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多媒體變成了不可或缺的教學輔助工具。教師也可巧用多媒體,將抽象的概念變得具體,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還可設置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系的問題情境,引起學生對于數學的重視,使他們明白數學并不是空中樓閣。
2 ? 重體驗、探究式教學
探究式教學是指教師組織和管理教學,向學生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收集問題信息,使學生主動思考、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獲得知識。不少學生認為數學課程比較枯燥乏味。而運用探究式教學模式,教師可創(chuàng)設一些有趣場景,能在一定程度上集中學生的注意力[3]。
運用探究式教學需要教師克服學生課堂積極性不高的問題,活躍課堂的氣氛。如在講述勾股定理時,教師可先向學生出示“趙爽弦圖”,并講述這個圖片的歷史。學生聽完故事后能感受到古人的智慧以及我國數學的發(fā)展。然后教師可布置課堂作業(yè),讓學生運用勾股定理測量學校的旗桿。這樣,先講述歷史小故事,再導入日常的生活情境,由問題情境到生活情境,可以拉近學生與知識的距離。
在“探究具體生活中數的變化與變化規(guī)律”的教學中,教師可通過“青蛙跳水”的例子來引導學生思考:“第只青蛙,有多少條腿,跳多少下?”然后讓學生嘗試如何用最少的火柴來擺放正方形,一邊實踐一邊記錄數字,并小組討論怎么用代數表示。不同的小組算法不一樣:,,或。并讓學生對自己的公式進行簡化,算出擺100個正方形需要的火柴根數,并總結規(guī)律。這樣首先通過趣味導入,聯系日常生活,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生活性;其次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討論出數學的規(guī)律;最后歸納出變化的量,讓學生全程經歷對自然事物的完整的認識過程。課堂中容易出現學生不積極參與、課堂秩序混亂、合作流于形式等問題,所以教師應及時監(jiān)督,掌握探究式教學的精髓,不斷進行改進。
探究式教學能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其地位在數學教學中是不可動搖的。除了運用情景導入、動手操作的探究式教學,教師還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對比情境、辯論情境等,增加課堂內容,豐富體驗。
3 ? 重表達、領會認知過程
初中學生已經具備了抽象邏輯思維能力,但經常會出現能聽懂教師的講解,解題時卻很難準確地解題,甚至沒有思路的現象。這是因為對知識的運用不熟練,考慮不完整,出現思維斷層。通過語言表達的培養(yǎng)能有效地幫助學生構建解題的邏輯系統(tǒng)。
在數學教學中重視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有利于學生打好數學基礎,準確理解數學定理。在課堂上培養(yǎng)學生表達的能力,其實是幫助學生掌握一種高效的學習策略。對一些準確性有要求的定義和容易混淆的原理,教師一定要要求學生能夠用自己的語言重述出來,幫助學生分辨各種定義。如在“二元一次方程”的教學中,筆者先讓學生回顧一元一次方程的定義。有的學生回答:“只有一個的方程?!庇械膶W生回答:“指數是1的方程。”從學生的回答中筆者發(fā)現,學生對于一元一次方程的認識不全面,不能完全清楚地表述定義。由此,針對學生的回答,筆者進行了糾正、整合,明確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定義,并由此進入到二元一次方程的教學。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也需要教師通過表揚的方式,熱情地鼓勵學生發(fā)言,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氣氛,這樣學生才能敢于表現自己。除了要給予學生表達的機會,也要注意維護課堂秩序,讓學生學會認真傾聽他人的發(fā)言。
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從學生原有的經驗出發(fā),通過新舊認知結構的聯系,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讓學生通過“說”的形式展現思維過程,從而及時發(fā)現學生思維過程的不足。
【參考文獻】
[1]蔣元國.初中數學課堂參與式教學設計[J].情感讀本,2018(8).
[2]陳學文.參與式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甘肅教育,2017(7).
[3]夏莉.淺談初中數學參與式教學策略的應用[J].數學教學通訊,20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