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璽
摘 要: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歷史教材中的文字理論部分是相當枯燥的,學生對教材的學習提不起興趣自然不能理清教材中的歷史知識體系,同時也會在學習中自然而然的產生怠惰感。對于此類情況,高中歷史教師需要認真對待,而在歷史教學中應用故事教學的這種方式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诖?,本文將從利用故事引入課堂教學、引用故事豐富課堂內容、使用故事結束課堂教學三個方面淺談故事教學在初中歷史中的應用。
關鍵詞:初中歷史;故事教學;優(yōu)化創(chuàng)新
中華歷史,博大精深。上千年的歷史沉淀才有了如今豐富多彩的中華文化,學習歷史有利于幫助學生深入優(yōu)秀中華文化的學習,同時也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態(tài)度。為了提高歷史教育的效率,激發(fā)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教師可以嘗試在教學中應用故事教學,利用生動的歷史故事深化學生對于課程重點內容的理解和記憶,并從學到的歷史知識中感悟中華文化的迷人魅力。
一、利用故事引入課堂教學
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高中歷史教師應當重點關注“課程的導入”這個環(huán)節(jié)。一個成功的課程導入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學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課堂中,有利于教師后期的教學。因此,教師在進行課堂內容的教學前,可以選取和教學內容相關的歷史故事或歷史事件,在課堂初期便通過講述故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利用故事引入課堂內容的教學。
例如,教師在講解《原始的農耕生活》這一課時,可以在課堂初期先給學生講述女媧造人的故事。故事中女媧以泥土仿照自己摶土造人,創(chuàng)造并構建人類社會;又替人類立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兩性相互婚配,繁衍后代,由此才有了人類。通過該神話故事,激發(fā)了學生對原始人類出現(xiàn)的過程和他們的生活方式的興趣,同時故事的玄幻色彩也能使學生展開聯(lián)想。由此,教師便將原始農耕生活與神話故事內容進行結合,可以更順利的引出本課的教學內容,為學生講述河姆渡遺址、半坡遺址等原始農耕文化的特征。通過在課程開始前穿插趣味性和寓意深刻的故事,不僅活躍了課堂的氣氛,也加深了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還能使得學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發(fā)展。
二、引用故事豐富課堂內容
初中階段的歷史學習,要求學生不僅需要掌握知識點的整體內容也需要學生對于課程中的一些細節(jié)內容進行記憶。在歷史教學中穿插講解歷史故事,可以使得學生對于繁瑣和細致的知識點加深記憶,也可以通過這個方式提高歷史課堂的教學質量。通過故事記憶繁瑣知識點的方式使得學生能更簡單更直接的記住關鍵知識點,減輕記憶負擔。
例如,教師在講解“伐無道、誅暴秦”這一課時內容時,需要引導學生通過學習掌握秦末農民起義的原因—秦的暴政,掌握陳勝、吳廣起義的過程和意義,掌握秦朝的滅亡的原因和了解楚漢之爭的簡單過程。教師可以引入陳勝吳廣起義的故事:秦朝廷征發(fā)閭左貧民屯戍漁陽,陳勝、吳廣等900余名戍卒被征發(fā)前往漁陽戍邊,途中在蘄縣大澤鄉(xiāng)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達目的地,情急之下,陳勝、吳廣領導戍卒殺死押解戍卒的軍官,發(fā)動兵變。此次起義沉重打擊了秦朝,揭開了秦末農民起義的序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guī)模的平民起義。該故事豐富了課堂教學的內容,使學生通過故事體會到當時秦王的殘暴和在他統(tǒng)治下的百姓們苦不堪言,并了解當時人民奮起反抗追求美好生活的美好品質。教師通過講述該故事,豐富了課堂的內容,也使得學生對于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有利于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
三、使用故事結束課堂教學
為了激發(fā)學生進行課下時間自主學習的欲望,使學生對于歷史真相抱有求知欲,初中歷史教師可以利用故事來結束歷史課堂的教學,以此給學生留下懸念,促進學生在課下也能對學習的內容進行思考和討論。在臨近課堂尾聲時,教師首先要對本堂課的知識內容進行總結,總結需要盡量精簡。最后,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述與該課內容有關的歷史故事,同時不需要將完整的故事內容展現(xiàn)給學生,激起學生的興趣,從而對故事的完整內容進行自主探索。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課下,通過上網搜索、翻閱書籍和報刊等方式進行故事內容的補充。
例如,教師在上《世界建筑的奇跡萬里長城》這一課的內容時,需要在下課前先為學生總結本節(jié)課學習內容包括萬里長城獨特的建筑風格、復雜的建筑結構和浩大的建筑規(guī)模,同時師生一起感受了古代中國勞動人民的智慧與艱辛,認識了長城在中國歷史發(fā)展進程中的作用和影響。在此之后,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述“孟姜女哭長城”這個故事,使學生了解孟姜女因失去丈夫過度悲傷在長城邊哭了三天三夜,此時教師便可以對學生提出疑問:“孟姜女在哭了三天三夜后,會有奇跡發(fā)生嗎?她會和日思夜想的丈夫見面嗎?”此時,學生的興趣被激發(fā),便會在課后自主了解相關內容。
對于初中階段的歷史教學來說,教師需要在課堂中合理展開故事教學,使學生在學習重點內容的同時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得歷史課堂變得更生動,讓學生可以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感受中國文化。教師可以從“利用故事引入課堂教學”“引用故事豐富課堂內容”“使用故事結束課堂教學”三個方面進行歷史課堂的故事教學。
參考文獻:
[1]李廷輝.論歷史故事教學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J].速讀旬刊,2016(8).
[2]李生斌.淺析故事教學法在初中歷史課堂中的應用[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8(00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