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良俊
【摘 要】隨著素質(zhì)教育觀的全面普及,教師需要注重的早已不僅是學生的文化成績,更需要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滲透德育教育,積極關(guān)注學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學生的道德品質(zhì),為學生的全面和持久發(fā)展提供一個良好的保障。本文主要圍繞積極借助班級管理、通過師生互動及進行合理化的教學評價三個方面展開相關(guān)的教學研究。
【關(guān)鍵詞】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
高中階段正是學生發(fā)展的關(guān)鍵時期,也是學生一生中最重要的轉(zhuǎn)折點。作為高中班主任,除了督促學生日常的文化課學習之外,更要積極滲透德育教育,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和生活氛圍,使學生在積極向上的氛圍中健全人格。那么,班主任在實際的班級管理工作中,應該如何高效滲透德育教育,從而為學生奠定良好的發(fā)展基礎(chǔ)呢?
一、有效借助班級管理,規(guī)范學生行為舉止
班主任在進行德育教育的時候,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個途徑就是借助班級管理,來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舉止,通過一定的行為規(guī)范準則來對學生進行一定的約束。而這種約束并不是一種壓力,而是為了給學生提供一種動力,使學生意識到做人做事都應該遵守正確的行為準則,不做違反紀律的事,不做昧著良心的人。
那么,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工作的過程中,首先就要改變傳統(tǒng)的說教灌輸式的管理理念,采用民主的管理方式。接著,班主任要給予學生充分的尊重,和學生平等相處,并和學生一起制定完整且健全的班級規(guī)范制度,只有師生共同制定才能真正得到學生的認可,在實施的過程中才能更加順利。在實施班級規(guī)范制度時,教師要注重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靈活運用,要做到賞罰分明,才能使學生信服。然后,為了使班級管理效果更好,班主任要全面了解每一位學生的性格特征,充分尊重學生之間存在的個體差異性,尊重、愛護且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只有了解學生不同的性格特征,才能在管理班級的過程中有針對性和目標性的給學生提供幫助,讓學生感覺到自己是被尊重的,也是被保護著的,進而學會尊重和愛護他人。例如,在開展班會活動時,班主任就可以從生活中選取具有德育教育意義的話題,如在公交車上尊老愛幼積極讓位、在購物時有序排隊、在圖書館保持安靜等,此類活動更貼近學生的生活,更能引導學生在班會中展開熱烈的討論,將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見、所聞和所感分享給大家。再比如還有一些人際交往的問題,班主任可以鼓勵學生將自己喜歡的交往方式和自己排斥的交往方式大膽講出來,讓學生充分抒發(fā)自己的情感和意見,從實際生活中提煉出為人處世的道理,自主地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舉止,進一步營造出溫暖且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
二、積極進行師生互動,喚醒學生自主意識
教育的過程應當是民主的,也就是說班主任和學生之間是平等的,班主任不能給學生一種高高在上,難以接觸的距離感,而是要和學生之間進行平等的交流和溝通。班主任在實施德育教育的過程中,只有和學生之間建立起平等且和諧的關(guān)系,才能使學生真正敞開心扉,敢于向教師傾訴或者尋求教師的指導和幫助。
首先,師生之間需要建立平等的對話。班主任要調(diào)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意識到在學習的過程中自己占據(jù)主體地位。在對話中,班主任切勿牽著學生的思維走,而是應該積極鼓勵學生主導話題,將自己的想法勇敢表達出來,教師再根據(jù)學生的心理訴求為學生提供一定的建議和幫助。在平等的對話中,教師才能真正了解學生的內(nèi)心需求,從而“對癥下藥”。再者,班主任一定要樹立賞識意識,也就是說一定要讓學生意識到自己身上的閃光點,從而積極地將它擴大。賞識學生就要賞識每一位學生,做到無差別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其中尤其要注重“無差別”一詞,“無差別”要求班主任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平等對待學生,而非把學生培養(yǎng)成清一色的“無差別”學生,如要求他們考試成績都要達到規(guī)定的水準,而忽略了他們的個性發(fā)展。因為每個學生身上都有不一樣的閃光點,班主任不僅要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的閃光點,更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鼓勵學生積極且自主確定自己的人生目標,并朝著這個目標不斷努力。教師只有充分尊重學生,積極地和學生進行交流互動,用欣賞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學生,才能贏得學生的信任,從而更有效地滲透德育教育。
三、通過合理化教學評價,督促學生自我約束
在傳統(tǒng)的班級管理中,班主任通常都是以學生的應試成績作為評價學生優(yōu)劣的標準,這樣的評價體系無疑抹殺了學生的個性,對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學生很可能造成心理上的傷害,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反而是得不償失。所以,班主任要改變對學生的評價標準,通過合理化的教學評價,讓學生真正意識到自身的問題,從而督促學生實現(xiàn)自我約束。
首先,班主任需要關(guān)注的不僅是學生的應試成績,還應關(guān)注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思想品德和心理健康等問題,并結(jié)合多方面的因素幫助部分成績一直上不去的學生尋找原因。同時,在進行評價的時候教師要注重多給予學生一些鼓勵,幫助學生找回學習的自信心。接著,教師在評價的過程中還要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問題,關(guān)注學生身上可以挖掘的潛質(zhì),幫助學生對自我有一個更加準確的認知。最后,班主任還可以鼓勵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讓學生在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的過程中真正意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在進行自我評價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學會自我反省;在進行學生之間相互評價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全面發(fā)解自己。只有通過合理的教學評價,學生才會真正意識到自我約束的重要性。
總而言之,高中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要積極滲透德育教育,尊重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性,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積極培養(yǎng)健全的人格,實現(xiàn)自我約束和管理,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