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春梅
【摘 要】教材是學生學習和使用英語不可缺少的“模板”。教師要利用好文本教材,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多練習書面表達,讓學生在不斷練筆的過程中形成正確語言感知,幫助他們增強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在親身實踐運用中提高語言表達綜合運用能力。教師從文本素材內容的發(fā)散處活化練筆形式,能使學生在不斷改寫、仿寫和補寫的過程中學習和使用英語,從而提高英語表達準確性和連貫性,滿足其英語學習發(fā)展需要。
【關鍵詞】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書面表達;練筆
在當前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抓住文本中的訓練點,引導學生展開合理的想象。形式小而活,堅持不懈,不斷積累,拓展思維,學生的表達能力也會得到顯著提高。
一、利用改寫,深化語法認知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在學生閱讀課文中的內容時,教師可以根據課文的內容,引出話題,讓學生根據教師引出的話題在課堂上進行當堂練筆。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既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強化語法知識,也能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一舉兩得。依據教材文本改寫,讓學生在深入理解語法知識的過程中獲得豐富感知,又利于他們主動靈活的運用。依據教材文本中語法知識為突破口,讓學生在主動改寫的過程中強化語法知識,能使得學生獲取豐富知識的同時,強化語法知識,一舉兩得,事半功倍。
改寫方式的運用,能使學生獲得更多的感思認知。例如,在《牛津高中英語》模塊六 Unit 4 Grammar and usage教學中,結合“Unreal conditionals”引導學生歸納虛擬條件句的結構特征,可引導學生從 if、wish、if only、as if、would rather等引導的虛擬條件句進行探究。建議學生就Unit4 Reading—The UN-bring everyone closer together中相關語句進行改寫。從句子的表達出發(fā),圍繞虛擬語氣的運用,以“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are a Goodwill Ambassador?”為話題,鼓勵學生主動表達。
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從語法知識中篩選相關信息,幫助學生在主動調整策略方法的過程中增強識記,從而形成一定的語法認知體系。
二、利用仿寫,實現文化遷移
英語文化是學生必須掌握的內核內容,也是其開闊視野的重要途徑。教師鼓勵學生仿造文本教材語句內容深入表達,能使其在深厚感知過程中形成認知體驗。仿寫運用,讓學生在主動表達運用中反復運用,實現英語水平的提升。
教育家、心理學家研究認為:人們學習任何一樣東西都要經過一個從學習模仿到獨立創(chuàng)作的階段,模仿是創(chuàng)造的初級階段,沒有模仿就沒有創(chuàng)造。在平時的教學中,將課文學習與仿寫有機地結合起來,是提高學生書面表達能力一種行之有效的辦法。文本從話題、語言到表達形式等諸多方面都給學生提供了范例。因此,學生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對文本局部進行仿寫。
仿寫,使得學生以文化積淀為基礎,產生不一樣的感知。如,在模塊六Unit 2 What is happiness to you?的“Reading—The search for happiness”教學中,圍繞“The culture of happiness”,可引導學生仿造課文內容,就“What did you find in the article?”和“What does happiness mean to you?”進行主動仿寫。有的學生從“幸福觀”的角度,闡述了“The happiness are our good friends,we should get along with them”。有的同學從“The ways of getting happiness”角度,闡述了多運用換位思考的方式,讓他們從文本中摘錄出相關的語句。教師則結合仿寫感知不同,圍繞“Do you think happiness is easy to find?”讓學生從自身的認知中感受其中的文化氛圍,增強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教師鼓勵學生運用仿寫活化認知,從中摘錄出文化內容,使學生在深入運用的過程中積淀深厚知識,在主動歸納引導中深入感受,在不斷優(yōu)化調整的過程中深入體味西方文化內涵。
三、利用補寫,發(fā)散學生思維
補寫可以活躍學生的思維,學生在學習完課程內容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補寫,想象和拓展文章內容。在教學中,教師要找準訓練點,放飛學生想象的翅膀,不僅讓課文留白部分變得更加精彩豐富,還適時地對學生進行了寫作的訓練,喚起了他們的創(chuàng)作激情,提高了其書面表達的能力。
讓學生有足夠表達自己心聲的機會,能使得他們在開闊認知思維的過程中積淀豐富知識。多給學生補充相應的寫作素材,能使得他們在活化認知思維的過程中積淀知識。
補寫運用,能使學生有了更多拓展延伸的機會。例如,在模塊六Unit 3 Understanding each other的“Reading—Cultural differences”教學結束后,不妨引導學生就“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greeting?”和“If you are going to meet a foreign friend,what would you like to do?”等問題內容進行補充,建議他們從地理差異、民情風俗、習慣禮儀等多方面的角度深入探究,然后讓學生馬上開始在課堂中進行補寫,也可以在補寫開始之前將學生分為多個5~8人的小組,讓他們互相討論、交流后再進行補寫。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使其在主動拓展延伸的過程中相互借鑒學習,在主動調整寫作認知策略的過程中深化理解感悟。
鼓勵學生對文章內容進行補寫,能使學生在充分表達自己認知思維的過程中活化理解,形成豐富感知,從而在學習中獲得更多新鮮有趣的知識,開闊認知視野和思維。
綜上所述,教師應利用好文本,引導學生在當堂練習的過程中增強語感,幫助他們在主動拓展延伸的過程中深化理解,培養(yǎng)其學習英語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力。突出語法積累、文化遷移和思維深化等方面培養(yǎng),能使學生在主動實踐運用中形成敏銳語言感知,促進知識技能內化生成。教師只要在教學中認真鉆研教材,仔細尋找寫作的源泉,在文本中抓住練筆的切入點,改寫、仿寫、補寫,一定會讓學生愛上寫作,收獲滿滿。
參考文獻:
[1]梁靈.淺談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英語書面表達方法與技巧[J].英語教師,2015(02).
[2]楊春梅.淺析高中英語書面表達的教學策略[J].中學生英語,2016(02).
[3]彭麗紅.如何進行高中英語書面表達教學[J].中學生英語,2010(02).
[4]孟芳云.高中英語書面表達教學策略[J].中學生英語,2019(48).
[5]譚曉娟.高中英語課堂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書面表達能力[J].讀寫算:教師版,20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