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洋
歷史解釋是“以史料為依據,對歷史事物進行理性分析和客觀評判的態(tài)度、能力和方法”[1]。史學家在解釋歷史時通常利用理論工具進行綜合、分析、歸納,“歷史解釋應是史論有機結合的產物”,“不存在沒有理論基礎的歷史解釋”[2]。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提升學生的歷史理論素養(yǎng),優(yōu)化運用歷史理論方法、能力。史學語境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視角和路徑。
史學語境,由相關的學術觀點和研究范式所構成[3],是帶有史學家自身歷史解釋的研究成果。教學中借助史家本身的觀念、方法、解釋模式、理論成果,有助于引導學生選擇正確恰當的理論立場、工具,對史實進行梳理、歸納、評價,深刻理解歷史變遷及因果關系,準確把握歷史規(guī)律,理性闡釋歷史意義,形成全面客觀、辯證發(fā)展的歷史解釋。本文將以《近代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曲折發(fā)展》的一輪復習教學為例,探討如何利用史學語境,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歷史解釋素養(yǎng)。
一、大歷史觀下的史學語境:宏觀視角的歷史解釋
大歷史觀,要求我們宏觀審視整個歷史發(fā)展的軌跡。其內涵包括:“從較長時段觀察歷史,注重歷史結構性變動和長期發(fā)展趨勢;從歷史縱橫總體聯系上把握微觀研究對象”[4];主張“利用歸納法將現有的史料高度的壓縮,先構成一個簡明而前后連貫的綱領”[5];注重從社會學、經濟學、管理學等角度分析歷史“何以如是”。將大歷史觀所蘊含的思維、方法運用于教學,利于學生形成具有發(fā)展眼光和宏大視野的歷史解釋。
基于高三學生原有知識儲備,筆者先布置學生制作民族資本主義發(fā)展歷程相關知識的思維導圖,以預習方式建立較長時間段、簡明連貫的整體框架。為避免知識碎片化、記憶機械化和認識靜態(tài)化等問題,筆者又設置課堂探究,選取國民政府時期為微觀切口,依托史料,引導學生在貫通各階段史實基礎上宏觀把握曲折與發(fā)展的共因。
【問題與史料1】依據地方史,思考國民政府時期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何以曲折?
當申新最困難的時候,我父親以價值3000—4000萬元的財產抵押給中國銀行和上海銀行,簽訂借款500萬元的合同……宋子文想趁機擠垮申新……當銀行只付了280萬元,他就強制停止繼續(xù)付款。(1934年)
——《訪上海資本家榮毅仁》,摘自《重慶工商》
瞎子阿炳用演唱新聞的辦法表示對當時的社會現狀強烈不滿:
金圓券……早上可以買頭牛,晚上只能買只雞。十萬金圓券,只夠量一升米。印花小……如今捐稅多如毛,印花幾十張,發(fā)票只能貼在印花上。
——陳國柱《無錫演義》
結合材料和所學,學生找出民族資本主義受阻具體原因,繼而教師引導學生將其歸納為“政府不幫扶”、“經濟政策不符合客觀規(guī)律”,并指出“民族不獨立,國家不統(tǒng)一”是為受阻首要因素,從而將諸多零散原因統(tǒng)一到國家層面,宏觀審視近代民族工業(yè)發(fā)展困境。
【問題與史料2】依據史料,概括國民政府時期民族資本主義何以發(fā)展?
1932年,全國經濟委員會派專人前往江浙地區(qū),開展實地調查,對……繅絲以及維持絲廠等問題,提出解決辦法。并在蕭山、金壇兩處開設試驗區(qū)域……逐漸推廣至全國。
——譚玉秀 范立君 《南京國民政府十年期振興實業(yè)與失業(yè)治理》
……1930年,南京國民政府頒布服用國貨條例。同年,官方明文規(guī)定,對于國貨廣告,一律免稅。
——天津《大公報》1930年2月24日
在《浙江省人民實行新生活須知》中……在服用國貨方面“要吃國產食物,衣服要用國貨,建筑要盡量取材國產,要坐本國的輪船……”
——張楚《1934—1937浙江新生活運動研究》
史料多角度再現當時各級各地政府具體措施,包括對民族實業(yè)指導示范、減免稅收、國貨運動制度化、倡導新生活運動等,引導學生在考慮發(fā)展原因時,不單著眼于政府經濟政策,還要考察政府在政治制度、經濟管理、社會習俗方面的配套措施,由此認識到1936年民族資本主義達到歷史頂峰是諸種結構性因素在這十年內相互延續(xù)和關聯的共同結果。
依上述思路再讓學生將視野放寬至整個近代,對歷屆政府舉措進行歸納總結,認識到政府適度干預利于經濟發(fā)展。結合上述正反兩個角度思考發(fā)現,政府對經濟發(fā)展的作用具有雙重性,正如道格拉斯·諾斯所說:“國家的存在是經濟增長的關鍵,然而國家又是人為經濟衰退的根源”[6]。
“站在遠處看歷史,站在宏觀看微觀”?;诖髿v史觀建構史學語境,利于學生樹立宏大時空觀,動態(tài)考察,宏觀把握,關注歷史個性與共性,理解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與必然,形成更有現實意義的歷史解釋。
二、全球史觀下的史學語境:客觀理性的歷史解釋
全球史觀 ,指“從全球而非地區(qū)(或國家)、從多種維度而非一種維度來認知世界歷史的觀念”[7]。架構全球史觀的史學語境,從世界聯系角的度考察中國歷史,利于學生形成全面客觀的歷史解釋。
在梳理民族資本主義發(fā)展原因過程中,筆者發(fā)現對于法幣改革,囿于教材編排和傳統(tǒng)理念,教學中要么幾乎不講,要么過于強調它的斂財性、破壞性,忽略實施初期對民族經濟發(fā)展的重要作用。為此,筆者遵照歷史邏輯選取史料,復原當時國際形勢,設計問題,層層推進,引導學生從世界整體環(huán)境出發(fā),對法幣改革的緣起、效果、走向作出公正客觀的歷史解釋。
【問題與史料3】1929—1933年的經濟危機使英美等國相繼放棄金本位制,一時金賤銀貴。1933年起美國大規(guī)模收購白銀,銀本位制下的中國將面臨怎樣局面?
中國的白銀也無一例外地被“虹吸”到了美國……在1934—1936年……流出的白銀約64351萬盎司……中國貨幣升值,匯率變動導致中國出口下降……上海商品批發(fā)價格指數下降了近30%……儲蓄存款下降約18%,農業(yè)產值下降47%,大量的工廠、銀行、錢莊倒閉,農村則陷入蕭條之中。
——張亞蘭 《大蕭條、白銀風潮與法幣改革》
學生作答:美國白銀政策導致中國白銀外流,出口銳減,物價下跌,經濟遭到全面破壞。
【問題與史料4】面對困境,國民政府又如何應對?效果如何?
1935年11月3日南京政府公布貨幣改革方案:統(tǒng)一貨幣發(fā)行……為“法幣”;實行白銀國有……。
1936年5月12日……中美正式簽訂《中美白銀協定》……美國按市價收購中國7500盎司白銀……紐約聯儲銀行以國民政府所存的5000萬盎司白銀為抵押向國民政府提供2000萬美元借款。
——秦梓華 《20世紀30年代國際貨幣競爭及對中國“法幣”改革的影響》
法幣成了英鎊和美元的附庸……國民政府利用這筆外匯基金穩(wěn)定法幣的對外匯價……直到“七七抗戰(zhàn)”,法幣月平均最低值未超過1先令2.25便士或29.44美分……1936年中國的國民經濟出現復蘇的局面,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也達到了中國歷史上的最高峰。
——王檜林 《中國現代史》
學生作答:國民政府實行法幣改革。穩(wěn)定幣值和金融,復蘇經濟,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達到頂峰,但便利美國操控中國金融。
教師總結:法幣改革是國民政府應對經融危機采取的自救措施,初期推動中國經濟復蘇;推動中國由白銀帝國轉型成與國際接軌的金本位制國家。但經濟上對美國依賴日益加深,為1945年以后國民經濟全面崩潰埋下禍根。
“歷史解釋的主體性是直接而強烈的,那么它的可靠性與有效性則有待更多視角和更大視野的檢驗?!盵8]近代中國自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經濟的每一點變動都受到世界形勢影響。對法幣改革的歷史解釋,唯有放在全球語境下才能更客觀。
三、人民史觀下的史學語境:飽含家國情懷的歷史解釋
人民史觀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是理解歷史發(fā)展動因的基本維度。民族資本主義曲折前行的歷程中往往因缺少“人”而使解釋顯得扁平而抽象。為此筆者選取了抗戰(zhàn)期間民族實業(yè)家的兩則義舉,以歷史敘事方式,聚焦民眾貢獻,培養(yǎng)學生共情能力,深刻理解歷史進程,樹立正確價值觀。
【敘事1:宜昌大撤退】
抗戰(zhàn)開始后,國民政府西遷。1938年10月,武漢失守,宜昌成為日軍下一目標。當時宜昌碼頭集結了大量器材、油料,官員、大學師生、技術工人和難民3萬人以上,[9]這是中國得以生存的最后元氣。此時日本日日轟炸,宜昌隨時淪陷,距離長江上游枯水期也只有月余,留給轉移的時間至多40天。此次轉移,90%以上的運輸量由民生公司承擔,這等于該公司1936年一年的運輸量。40天,24只船,10多萬噸物資,[10]是為天方夜譚。盧作孚與職工們,24小時不眠不休。碼頭上搬運工的號子聲,商船的汽笛聲,起重機齒輪的咬合聲,匯成一曲悲壯的民族命運交響曲,彰顯中國人民起來反抗的巨大力量。40天,奇跡般運完全部人員和2/3物資,[11]保住了中國經濟和抗戰(zhàn)的最后實力。
【敘事2:沉船斷流】
七七事變后,國民政府計劃阻攔日軍沿長江快速西進,但敵我力量懸殊:日本海軍擁有各種軍艦302艘、127.4萬總噸位,中國海軍僅有艦船53艘、5.6萬總噸位,[12]難以御敵,唯有“沉船封江”。無錫江陰鵝鼻嘴一處,參與沉船封江軍民艦船達43艘,[13]其中17艘屬于虞洽卿三北公司和杜月笙大達公司。12月日軍攻克滬、寧后,國民政府在江西馬當及其他口岸組織多次沉船,大通和民生公司相繼加入。期間,三北公司損失半數,大達公司全數損毀。[14]1937年的江面上,黑色鐵船一字排開,徐徐沉沒,猶如一道道長城,把長江劃地支離破碎,又猶如一場場巨大的黑色葬禮。在國家存亡之際,中國民族實業(yè)家們用自己的方式無比悲壯的展示了自己的力量,這是一場殉葬,更是一種拯救。當年,他們滿懷實業(yè)救國之志;而今,卻愴然行沉船救國之義舉。一曲悲歌,泣訴“國不獨立,無以言商,國不富強,無以立商”!
歷史敘事因有了敘事者的角度和立場,所以也是歷史解釋。在敘事中,運用歷史細節(jié),復原歷史現場,讓學生回到“此時”、“此地”,感受面對家破國危的悲憫,體會挽救民族的義不容辭與深情大愛。在共情中完成對抗戰(zhàn)時期民族工業(yè)遭受重創(chuàng)但仍發(fā)揮積極作用的歷史理解,領悟民眾在歷史發(fā)展中的推動作用,形成飽含家國情懷價值觀的歷史解釋,實現“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
歷史課堂是有情境、有思想、有生命的課堂。基于大歷史觀、全球史觀、人民史觀等史學語境創(chuàng)設真實情境,旨在讓學生運用科學的理論與方法形成全面客觀宏大的歷史解釋,提升關聯性、整體性、復雜性歷史思維品質,同時涵育學生寶貴的人文精神和高尚的家國情懷。此為歷史教育的最終使命。
【注釋】
[1]教育部:《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2017年版)解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60頁。
[2][8]鄧京力:《歷史理解與歷史解釋辨析》,《歷史教學》2016年第11期,第8、7頁。
[3]李劍鳴:《歷史語境、史學語境與史料的解讀》,《史學集刊》2007年第5期,第39頁。
[4]鄭海航:《時空觀與多元化》,《當代經理人》2007年第5期,第1頁。
[5]黃仁宇:《中國大歷史》,北京:三聯書店出版社, 1997年,第2頁。
[6]馬瑞江:《“諾斯悖論”與改革攻堅》,《中國社會導刊》2005年第5期,第40頁。
[7]格奧爾格·伊格爾斯、王晴佳著,楊豫譯,《全球史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第404頁。
[9][10][11][14]吳曉波:《跌蕩100年》,北京:中信出版集團,2017年12月第3版,第354、355、356、353頁。
[12]何斌:《江上阻塞線 江陰沉船御頑敵》,《中國水運》1995年第8期,第45頁。
[13]張?zhí)K贛: 《江陰阻敵戰(zhàn)的經過與得失》,《日本侵華史研究》2013年第3期,第8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