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麗芬
[摘 要]為了更好地達到《語文課程標準》對小學識字教學的要求,教師應從以下幾方面開展教學,與學生一起奏響識字教學的美妙樂章:1.激發(fā)識字興趣。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如趣味游戲識字,巧設情境識字,充分利用謎語、兒歌、口訣識字。2.掌握識字方法。介紹象形字、會意字、形聲字的構字特點,指導學生掌握識字方法。3.養(yǎng)成主動識字的習慣。積極創(chuàng)設識字環(huán)境,引導學生在大量閱讀中識字。
[關鍵詞]識字;興趣;方法;能力
漢字是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的重要工具。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學好漢字非常重要?!墩Z文課程標準》中對識字教學的要求是: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使學生喜歡學習漢字,養(yǎng)成主動識字的習慣并具有主動識字的能力。在語文教學中,我注重從以下幾方面開展識字教學,與學生一起奏響識字教學的美妙樂章:
一、激發(fā)識字興趣
1.在趣味游戲中識字
在識字教學中,引入游戲形式符合兒童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也有利于增強教學的趣味性,促進學生在玩中學、樂中思,提高識字教學效率。例如,在識字教學中可以采用“小貓釣魚”的游戲形式,讓學生四個人一組,一個人做貓媽媽,其他同學做小貓,卡片就相當于小魚,貓媽媽讀出卡片上的音節(jié),哪只小貓最先用手捂住這個卡片,這條“小魚”就屬于它了,最后誰釣到的魚多,誰就獲勝。結合識字內容還可以采用“比劃猜猜猜”“送小青蛙回家”“采蘑菇”“找朋友”“奪紅旗”“放煙火”“草地尋寶”“火眼金睛”等多種游戲形式。在豐富有趣的游戲活動中,學生不僅鞏固了知識,而且品味到學習的快樂。
2.巧設情境識字
在識字教學中,教師應努力創(chuàng)設情境,把枯燥乏味的漢字教學變得生動有趣,提高漢字教學的效率。例如,在教學一年級上冊《識字二1》中有關姓氏的漢字時,我將班內學生分成“張家隊”和“趙家隊”,然后進行識字比賽,帶領兩隊學生在有趣的情境中快樂地學習。
3.利用謎語、兒歌、口訣識字
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孩子們喜歡的兒歌、謎語、口訣增強教學的趣味性,提高識字教學的效率。例如,在教學“告”字時,師生共同創(chuàng)編了謎語“一口咬掉牛尾巴”。在區(qū)分“已”“巳”“己”時,創(chuàng)編了兒歌“已半、巳滿、不出己”。在區(qū)分“戌”“戍”“戊”時,創(chuàng)編了兒歌“橫戌、戍點、戊中空”。在區(qū)分“傳”“轉”“磚”時,創(chuàng)編了小口訣“車來就是轉,轉盤的轉;人來就是傳,傳統(tǒng)的傳;石來就是磚,磚塊的磚?!崩眠@些短小、朗朗上口的兒歌和口訣,學生很快便區(qū)分開了形近字。
除了以上方法外,動作演示識字法、實物圖畫演示識字法、講故事識字法等也是非常好的識字方法,能夠極大地調動學生的識字興趣。
二、掌握識字方法
識字教學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引導學生發(fā)現并掌握識字的規(guī)律和方法,使學生能夠獨立識字。
1.象形字
漢字中有一類字是描畫事物的形狀,以物之形表物之義,如月、水、禾、鳥、魚、羊等。教學此類字時,我或配以實物圖、簡筆畫或借助多媒體課件的動畫演示,引導學生將這類字與物相比較,從中發(fā)現這類字的特點并掌握識記方法。如識記“州”字時,引導學生將“州”與“川”進行字形比較,再展示“州”的字形演變過程,補充“州”的字源解說:“州”是象形字;“川”是河流的意思,“州”是河流或水中間的小塊陸地,那些點是小島。這類字字數不多,但卻是漢字造字的基礎。從字源上了解這些字的音、形、義,可以幫助學生掌握更多漢字的字義和讀音,進而了解漢字文化。
2.會意字
教學“休”字時,我板畫了一個人躺在一棵大樹下休息,并配以“一個人經過長途跋涉感覺很勞累,斜躺在大樹下休息”的說明,學生很快就記住了這個字。教學一年級上冊識字二《日月明》一課中的字“塵、尖、男、明、林、森、從、眾”時, 我引導學生發(fā)現這類字各部件與組成的新字之間的聯系,即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部件組合在一起,表示一個新的意思,各部件合起來的意思與新字的意思有一定的聯系,從而幫助學生掌握此類字的識記方法。
3.形聲字
漢字中百分之七十以上都是形聲字,因此,正確掌握形聲字是完成小學識字任務的關鍵之一。在形聲字的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分析形旁的表意功能和聲旁的表音功能。如在“樹、村、楊、枝、材”和“江、河、波、浪”兩組形聲字的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區(qū)分木字旁和三點水旁表示漢字的意義,即木字旁表示與樹木有關,三點水旁表示與水有關。正確區(qū)分了這些部首就能很好地掌握帶有木字旁和三點水旁的漢字了。
三、養(yǎng)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1.積極創(chuàng)設識字環(huán)境
教室里有很多實物,如窗簾、花盆、講臺、黑板、飲水機、書柜等,我都在上面貼了名稱卡片,讓學生經常與這些生字見面,增識漢字。同時,建議家長也給家中的各種實物貼上名稱卡片,為孩子創(chuàng)設識字環(huán)境。
2.在大量閱讀中識字
大量閱讀是學生增識漢字的有效途徑。在平時的識字教學中,我非常注重引導學生大量閱讀,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指導學生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
我經常給學生講述古人刻苦讀書的故事,如車胤“囊螢苦學”,孫康夜以繼日迎著雪光讀書,匡衡“借書苦讀”“鑿壁偷光”等,引導學生樹立勤奮讀書的意識??紤]到孩子們喜歡閱讀繪本,我就利用早自習、校本課、班會帶領學生閱讀繪本,如《猜猜我有多愛你》《蚯蚓的日記》《云朵面包》《月亮晚安》等。我還帶領學生閱讀了楊紅纓的科學童話系列書籍,學生們都被故事情節(jié)所吸引,紛紛到書店買書提前閱讀。學生們的閱讀興趣得到了極大的激發(fā),出現了課間休息時專心讀書的身影、自習課上埋頭讀書的身影、伙伴們圍聚一起談論故事情節(jié)的身影。他們讀得非常投入,陶醉在書的世界里,與故事中的人物同悲同喜。
我還經常組織學生進行網上閱讀以及收看電視中一些優(yōu)秀的讀書欄目。如組織學生收看中央十套的假期特別節(jié)目《我的一本課外書》,節(jié)目中小選手對書的癡迷、對讀書的熱愛以及所積累的豐富知識,讓學生為之震撼,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讀書熱情,同時,小選手介紹的書目也為學生的閱讀指引了方向。
為了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我組織學生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讓他們有機會展示自己的閱讀成果,獲得成功的喜悅。我利用早自習、校本課、班會開展“讀書匯報會”“講故事比賽”“朗誦比賽”“課本劇表演”“手抄報制作”等多種形式的讀書匯報活動,給表現優(yōu)秀的學生頒發(fā)喜報、證書、小獎品,稱學生為“讀書小能手”“讀書小狀元”“小小讀書家”等。這些活動不僅反饋了學生的課外閱讀情況,也提高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我定期組織家長講座,請優(yōu)秀家長做經驗介紹,并且通過“親子閱讀記錄表”記錄家長和學生在閱讀方面的成長。還引導家長重視培養(yǎng)孩子的課外閱讀興趣,讓孩子愛上書籍。
3.鼓勵學生隨時隨處識字
生活中的路牌、小區(qū)名、商店牌匾、商品包裝、廣告標語、電視節(jié)目中都經常出現漢字。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識字,不僅可以使學生多認識漢字,還可以在識字中得到樂趣,提高識字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養(yǎng)成主動識字的習慣。在教學一年級下冊《語文園地六》時,我引導學生把食品的包裝帶到課堂,為學生提供展示平臺,請學生當“小老師”,學生之間互教互學,以此鼓勵學生在生活中識字。
漢字雖小,卻有無窮的奧妙。教師要采用多種形式積極引導學生識字,使學生喜歡學習漢字,養(yǎng)成主動識字的習慣,并具有主動識字的能力。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 2011.
[2]劉鳳麗.讓小學語文識字寫字教學千變萬化[J].中華辭賦, 2018,(09).
(責任編輯 趙永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