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技術、信息技術的快速迭代和普及應用,5G技術、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的緊密結合,推動新聞傳播方式、媒體運營模式的顛覆性變化。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全效媒體,新聞傳播從策劃、議程設置、內容生產到傳播實現全鏈條融合,全媒體時代已然來臨;視頻成為主要的信息表達方式,短視頻和直播成為常態(tài),媒體融合已進入全面發(fā)力、構建體系的深度融合新階段,融媒體實踐熱火朝天。
可以說,全媒體、融媒體必是現在及未來主流。而全媒體、融媒體這種全新的媒體生態(tài),必然需要全新的復合型人才,那么,全媒體人才、融媒體人才的儲備以及培養(yǎng),現在進行得如何,未來有什么對策?
本期專題從學界、業(yè)界不同視角出發(fā),對此展開分析和研究,為各方提供參考。
摘要:技術變革帶來的傳播生態(tài)和形態(tài)的革命性變局及其快速迭代,令傳媒人和傳媒人才培養(yǎng)者陷入多重困惑,使原本就充滿觀念差異與供需鴻溝的新聞學界、業(yè)界在媒體融合大勢中平添迷茫。本文以融媒體實戰(zhàn)型全能人才培養(yǎng)為目標,以新聞傳播實務教學改革演進為主線,力圖通過問題厘清、路徑尋覓,展開符合需求牽引的可行性模式探析,為媒體融合時代的人才困局提供思維借鑒和破解方略。
關鍵詞:媒體融合;人才培養(yǎng);實戰(zhàn)教學;模式建構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0)24-0004-03
課題項目:本論文為重慶市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融媒體實戰(zhàn)型全能人才培養(yǎng)模式研究與實踐”成果,項目編號:173096;四川外國語大學教學改革研究項目“融媒體實戰(zhàn)型全能人才培養(yǎng)模式研究與實踐”成果,項目編號:JY176025
人才需求與供給不匹配的結構性矛盾,在新聞傳播領域由來已久,互聯網發(fā)展導致的新媒體對傳統媒體的覆蓋、融入和顛覆,客觀上成為媒體融合的強大內驅力。信息技術的快速迭代在給傳媒業(yè)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因人才供需失衡加劇,使傳統媒體遭遇挑戰(zhàn)。適應媒體融合大勢的實戰(zhàn)型人才的匱乏,成為挑戰(zhàn)的核心命題。
當下,我們對融媒體實戰(zhàn)型全能人才培養(yǎng)模式從研究和實踐兩個維度進行探析,正是基于需求牽引和問題導向做出的價值判斷。而在研究中以新聞傳播實務教學改革的演進為主線,系統梳理從課程設置到教學改革的路徑探尋,以及探尋中的突破和困境,繼而呈現對適應新的融媒體格局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思考,無疑具有重要而迫切的現實意義和理性啟迪。
一、融媒體的前世今生和革命性變局
2014年被稱為“中國媒體融合發(fā)展元年”。其標志是習近平總書記于8月18日主持召開中央深改組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fā)展的指導意見》。這是關于媒體融合的頂層設計,使在中國提出多年的“媒體融合”概念,從“解釋世界”轉入“改變世界”,從學術討論上升為實踐決策,是一種“質的突破”[1]。
源于科學領域的融合(Convergence)一詞在20世紀70年代被引入新聞傳播學領域。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尼古拉·尼葛洛龐蒂最早提出不同工業(yè)“即將和正在趨于融合”,他用分別代表計算機、出版印刷和廣播電影工業(yè)的三個相互交叉的圓來演示技術邊界趨于重疊的聚合過程,指出三圓交叉處將成為成長最快、創(chuàng)新最多的領域,并將媒介融合理解為“各種各樣的技術和媒介形式都在匯集到一起”。1983年,美國馬薩諸塞州理工大學教授伊契爾·索勒·普爾在《自由的科技》一書中提出,“媒介融合,就是各種媒介呈現出多功能一體化的發(fā)展趨勢”[2]。
媒介融合與媒體融合概念不盡相同。媒介是一個更大的范疇,通常語境下的媒體是指人們普遍認知和使用的大眾傳播媒體,它是以傳播信息為核心功能的媒介。我國洞悉媒體發(fā)展大勢和規(guī)律做出的頂層設計使用了“媒體融合”的概念,說明主要關注傳統媒體受新媒體沖擊后的轉軌變型,前提是基于二者因優(yōu)勢互補而必然融合的基本認知。
新媒體是因互聯網誕生而出現的顯著不同于傳統媒體的新的媒體形態(tài)。自1994年4月20日全功能接入互聯網后,中國社會便經受著日益深廣的全方位影響。特別在新聞傳播領域,傳統媒體人對網絡新媒體大都經歷了從不屑一顧到日趨重視、從葉公好龍到不知所措、從骨子里的傲慢到發(fā)乎于心的渴望融合等心路歷程。2015年,曾供職央視焦點訪談的著名主持人敬一丹,在四川外國語大學與新聞傳播學子對話時,談到了對媒體流變和新媒體的認知。她坦言,互聯網的出現對傳統媒體是“一種覆蓋、融入和顛覆,這不是第幾媒體的數字的變化,也不是物理變化,它是生態(tài)的變化……”這種表達折射出一個資深傳統新聞人在經歷“被吸引、很興奮”“失去多年來電視這種強勢媒體所具有的安全感”后的理性和深刻,其陣痛中堅持新媒體和傳統媒體不是“你死我活”的關系,而凸顯了專業(yè)媒體人對二者因優(yōu)勢互補可融合共生的普遍共識。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深改組第四次會議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fā)展,要遵循新聞傳播規(guī)律和新興媒體發(fā)展規(guī)律,強化互聯網思維,堅持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優(yōu)勢互補、一體發(fā)展”[3]。這為傳統媒體應對傳播的革命性變局進行了導航,要完成這一宏大構想,與之適應的人才培養(yǎng)顯得現實而緊迫。
二、新聞傳播人才培養(yǎng)的與時俱進和持續(xù)探索
互聯網推進了新聞傳播業(yè)態(tài)的日新月異,全國高校新聞傳播人才培養(yǎng)也進行了與之呼應的謀劃和踐行。四川外國語大學新聞傳播學院(以下簡稱“川外新傳學院”)長達十余年的實務教學改革,就是值得關注的典型個案。
(一)順應網絡傳播趨勢,創(chuàng)新實踐實務教學
“理解互聯網,認知新媒體”,這成為新聞傳播格局深刻變化后人才培養(yǎng)必須直面的課題。從2006年到2014年,川外新傳學院以“增設專業(yè)方向-成立實務中心-開設實務課程”來追隨媒體演進,彌合人才供需差距。
1.增設網傳專業(yè)方向,強化創(chuàng)新課程建設。2006年,學院新聞學專業(yè)新增網絡傳播方向,并從業(yè)界引進經驗豐富、成果豐厚的老師開設《網絡傳播概論》等課程。2012年,又創(chuàng)新開講新課《媒介實務》。沒有現成教材和教法,反而為結合媒體對人才的需求自編教材、自創(chuàng)教法提供了空間。“三段式教學”成為該時期的特色,即:媒體認知的基礎普及;采寫編評策等業(yè)務能力的系統提升;按媒體形態(tài)分組運營平面和網絡媒體。后經不斷完善,逐漸發(fā)展成“創(chuàng)辦媒體+有新聞和社會價值的活動策劃+多媒體作品生產”等多樣態(tài)的媒介實務形式。
2.成立媒介實務中心,探索模擬仿真課堂。為滿足人才培養(yǎng)需要,高度模擬仿真的第二課堂成為重要補充。2008年,學院成立媒介實務中心,對實踐教學平臺《地平線》《新一代》一報一刊進行專業(yè)化改造,并先后開通地平線微博、創(chuàng)立地平線手機報,較早形成頗具特色的融合校媒群。為落實高度模擬仿真,媒介實務中心一成立就公開競聘招賢納才,將模擬正規(guī)媒體設置的總編室、新聞中心、編輯中心、發(fā)行廣告中心的崗位職責、職數編制、素質要求在官網公布,通過報名、筆試和面試選拔人才、組建團隊,制定專業(yè)的新聞生產、發(fā)行廣告、評報評刊流程,形成以學院院長任一報一刊總編輯、媒介實務中心主任任執(zhí)行總編輯的指導格局。學院用專項資金保障《地平線》從每學期一期4版黑白報,改版、提質、增量到每學期三到四期每期8版彩色報,《新一代》按深度、個性、內涵的總要求創(chuàng)新提質,先后得到新華社重慶分社、重慶日報報業(yè)集團領導和專家贊揚。在2011年《中國青年報》“清明祭先輩”微采訪中,《地平線》從20省市26家校媒中勝出,獲全國唯一一等獎,筆者隨即指導策劃舉辦“2011·重慶市高校校媒(川外)論壇”,重慶大學、西南大學等13所高校40余名校媒負責人和骨干首聚川外,通過并簽署《重慶校媒-川外宣言》,達成合作、聯動共識,推進了重慶新聞傳播人才培養(yǎng)跨校實踐。
3.開放思維謀求合作,植入專業(yè)媒體基因。參與《中國青年報》微采訪等實踐教學啟示我們,植入專業(yè)媒體基因是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路徑。為此,在與新華社重慶分社、重慶日報報業(yè)集團等30家媒體和廣告公司達成實踐教學合作協議的基礎上,又在重慶首家引進中央級媒體《中國科學報》記者站進校園,不少學生因此參與重要新聞采訪并獲得各類新聞獎;與騰訊·大渝網聯辦重慶校媒內部頻道,學生坐在宿舍就可選編、發(fā)布新聞,兩班50多位同學參與發(fā)稿近2500條。與此同時,學院有計劃邀請業(yè)界專家到校作講座,老師利用合作契機帶學生走進重慶中學校、重慶科技論壇、重慶江北嘴CBD等進行新聞采寫、攝影攝像、問卷調查與數據分析。專業(yè)媒體基因的植入,使同學們對專業(yè)的理解更加深透。
(二)專業(yè)建設開疆拓土,普及實戰(zhàn)實務理念
移動互聯技術的突飛猛進,導致新媒體人才需求劇增。據《中國大學及學科專業(yè)評估報告(2017-2018)》統計,全國高校有249家開設新聞學專業(yè),57家開設傳播學專業(yè),110家開設網絡與新媒體專業(yè)[4]。川外新聞學專業(yè)網絡傳播方向也較早地在2014年升級為網絡與新媒體專業(yè)。為適應新要求,從2014年到2018年,我們的教學理念從“實踐實務”進化為“實戰(zhàn)實務”。一字之改,凸顯的是從“高度模擬仿真”的量的累積到“全面真槍實彈”的質的飛躍。
1.課堂分組實戰(zhàn)實務,引入目標管理考核。為新專業(yè)開設的核心課程《網絡與新媒體概論》,除最重要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講授外,分組實戰(zhàn)實務成為鮮明特色。以微博和微信公眾平臺為重點,以策劃為核心,以多媒體報道為手段,以移動終端載體和無線網絡為傳播介質,以傳播效果為考量,從運營體驗中發(fā)現、分析和解決問題,在此基礎上理性研討、思辨、提升,成為實戰(zhàn)實務的原則。為此,學生分成微博、微信、網媒策劃和多媒體報道四個組,每組都有要完成的作品、策劃、傳播量或粉絲增長等指標。在實戰(zhàn)課上,教室成了媒體辦公室,同學們分組而坐,通過電腦、網絡、電話進行采編、溝通,一些同學離開教室趕赴新聞現場,或及時與小組負責人或老師聯系反饋,在交流指導中完成采訪。
2.創(chuàng)辦《夜問》公眾號,組織學生實戰(zhàn)實務。為適應教改需要,筆者于2014年11月投資1萬元創(chuàng)辦“夜問”微信公眾號,吸納學生開展實戰(zhàn)教學。一個“川外免費順風車”的活動策劃,在山上山下兩校區(qū)未開通交通車的情況下,為師生提供暖心服務;一則女大學生睡時尖叫猝死的新聞引發(fā)學生焦慮,我們及時網聯在美國康奈爾大學威爾醫(yī)學中心做訪問學者的專家陳灝醫(yī)生進行專業(yè)答疑;中國傳媒大學副校長一場《移動互聯時代與傳統媒體的媒介融合戰(zhàn)略》講座之后,許多同學有疑問或沒到場,我們立即組織訪談、解惑;一學生在淘寶購物遭遇“死亡威脅”,我們鼓勵寫出真相和困惑?!耙箚枴蓖瞥龊?,被騰訊·大渝網轉發(fā),重慶時報以推文為線索跟蹤采訪發(fā)出大篇幅報道,淘寶商家最后向學生道歉……基于新聞和社會價值判斷所做的此類活動和報道,皆以實戰(zhàn)方式讓學生們體會到記者的使命與擔當、媒體的責任與理想以及新媒體傳播的特征與規(guī)律。后來,筆者又創(chuàng)立了“夜問”獎學金,連續(xù)三屆從策劃到報道,從頒獎現場布置到嘉賓接待,從短片制作到頒獎主持,都由學生全程參與完成。
(三)全媒體傳播大勢所趨,全媒體實務應運而生
隨著媒介融合的頂層設計和逐步踐行,一門在《媒介實務》《網絡與新媒體概論》基礎上升華而成的新課《全媒體傳播實務》誕生了。2019年到2020年進行了該課程的前期準備和首期教學,在多媒體采訪能力訓練的基礎上,以“正規(guī)媒體般運營,組建全媒體機構,形成全媒體矩陣,打造全媒體流程”的思路次第展開。
1.分組策劃四類媒體,分工協作融合傳播。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發(fā)給全媒體實務教學帶來制約。為此,我們做出了講授和實戰(zhàn)全部觸網完成的調整,在用好“每日川外”“夜問”等自媒體基礎上,系統總攬、分組獨立策劃運營報刊、聲音、視頻和網絡媒體,并對傳統媒體進行網絡化呈現,最終形成全媒體矩陣。課程規(guī)定,每個小組進入實戰(zhàn)后每周至少推一個獨立產品,學期結束形成作品集,必須完成各組聯動的全媒體融合傳播;四類媒體的創(chuàng)立要以策劃統攬實戰(zhàn),涵蓋采、寫、攝、編、評的全部新聞業(yè)務。通過網絡的連接和交流,16名同學以全媒體思維策劃完成20多組作品,形式涵蓋文圖、音頻、視頻、H5,傳播平臺輻射微博、微信、網易云電臺、B站等,效果超預期,但也暴露出亟待改進的問題。
2.實習基地全媒采訪,考核凸顯成果導向。提升全媒體傳播實務能力的前提是能通過全媒體手段,以文圖音像等多媒體方式完成關鍵人物和價值信息的采集。2019年,筆者利用實踐周連續(xù)兩天帶隊到實習基地重慶市康復醫(yī)院進行的全媒體采訪,成為學生能力提升和實戰(zhàn)檢閱的極佳方式。對《全媒體傳播實務》課程學習的考核則以平時目標任務占70%、最后一次課堂考核占30%的懸殊比例,彰顯成果導向的價值取向。
三、融媒體實戰(zhàn)型全能人才培養(yǎng)研究的迭代演進
客觀地講,對融媒體實戰(zhàn)型全能人才培養(yǎng)的研究有一個從萌芽到發(fā)展、從清晰到深化的過程。就筆者從新聞業(yè)界進入學界后的探索而言,無論是實務教學的踐行,還是有關于此的研究都一直在路上。
剛進高校時,筆者就真切感受到學界和業(yè)界從觀念到人才供需的鴻溝,并在前期研究中提出了應對現實困境必須厘清“觀念轉型、機制轉軌、目標轉向”的改革路徑。2009年,筆者主持的重慶市教改重點項目“網絡新聞傳播實務教學模式改革與實踐”研究,解析了令媒體和高?!半p重尷尬”的供需失衡,直擊“理念迷失、教材滯后、師資乏力”三大問題,提出了強化實務教學模式的建構、改革與實踐的方法及重要意義,提出了“132教學模式”[5],項目結題時得到專家評審組“令人耳目一新,創(chuàng)新點明顯,可操作性強”的一致肯定。
2010年12月,在全國新聞傳播學教育年會上,筆者作為主辦方代表率先大會發(fā)言,提出新聞教育理論與實踐、教與學、學界與業(yè)界必須“三度融合”的觀點,得到與會代表高度肯定[6]。次年11月,第二屆“全國新聞學與傳播學教學創(chuàng)新項目”頒獎儀式在青島舉行,筆者主持的“綜合性創(chuàng)新型媒介實務教學改革與探索”項目與清華大學等10所全國高校新聞傳播學院的項目獲獎。
2016年,筆者主持《基于“三個互動”的網絡與新媒體專業(yè)教學改革與實踐》項目,并獲川外教學成果三等獎,提煉出了“網絡與新媒體專業(yè)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以學校與社會、理論與實踐、教師與學生三個互動”為目標的教改探索。2017年,作為主研人員參與的《一體兩翼,復式延展:媒介融合背景下新聞傳播本科人才培養(yǎng)模式改革》獲重慶市教學成果三等獎。與此同時,新的校級和重慶市級教改項目《融媒體實戰(zhàn)型全能人才培養(yǎng)模式研究與實踐》相繼立項,經過幾年調研、實踐、探索,新的實戰(zhàn)模式雛形初步建構,嚴謹科學的表達提煉呈呼之欲出之勢,將在下學期經再一次實戰(zhàn)教學檢閱完善后最終形成。
四、結語
縱觀十余年新聞傳播人才培養(yǎng)研究的發(fā)展脈絡,一開始就從問題導向和需求牽引出發(fā),經歷了從“實踐實務”到“實戰(zhàn)實務”的進化升級,著力進行科學的、能夠與時俱進的模式建構,達成適應全新媒體生態(tài)和形態(tài)革命化進程的融媒體實戰(zhàn)型全能人才培養(yǎng)模式,這種模式的科學歸納和提煉,必須經過嚴謹的“問題與思路—實踐與升華—檢驗與完善”的循環(huán)往復,方可完成。只有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和不斷完善的求是精神,方可有力推動中國新聞傳播教育的深層改革,在新聞傳播學界和業(yè)界供需對接的良性互動中和諧共存,雙向受益,形成相互促進的命運共同體,推進人才培養(yǎng)和人才使用的優(yōu)質、高效、可持續(xù)運行。
參考文獻:
[1] 管洪.習近平新聞思想與中國媒體融合發(fā)展新格局[J].中國記者,2018(07):37-42.
[2] 劉穎悟,汪麗.媒介融合的概念界定與內涵解析[J].傳媒,2012(01):73-75.
[3] 習近平眼中的新聞輿論工作[DB/OL].新華網,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xxjxs/2018-08/21/ c_1123299834.htm,2018-08-21.
[4] 柳劍能,張志安.媒介深度融合實務[M].廣東:中山大學出版社,2019:146.
[5] 楊清波.人才培養(yǎng):從雙重尷尬到模式建構[J].新聞知識,2011(5):58-60.
[6] 楊成杰,嚴功軍.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國新聞傳播教育的對策思考[J].新聞研究導刊,2011(1):50-54.
作者簡介:楊清波(1966—),男,重慶開州人,本科,主任編輯,副教授,研究方向:新媒體與媒介融合、新聞教育改革、公共關系與品牌策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