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芬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改革深化發(fā)展,德育教育已然成為素質教育重要組成,要求廣大教師在學科教育基礎上滲透德育教育思想理念,而班主任作為學生管理者,應對學生思想言行加以規(guī)范,充分挖掘語文教材德育內容,制定合理教學目標,深化德育教育效果,為素質教育改革工作順利開展奠定基礎保障?;诖?,本文就初中班主任在開展語文課堂教學中德育思想有效滲透展開合理分析論述,以資借鑒。
【關鍵詞】初中語文;德育教育;教學措施
引言
新時期,德育教育思想也得到廣泛傳播,為落實德育育人目標,要求教育工作者應學習現代化教學思想,實現德育教育與學科教育有效融合。特別是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語文教材中蘊含豐富的人生哲理,在教學過程中應結合教材內容科學向學生傳播有價值思想內容,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以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去面對學習中的困難,培養(yǎng)學生堅毅品格,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綜合素養(yǎng),同時也有助于深化語文課堂教學效果。
1初中班主任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意義
隨著素質教育改革全面推行背景下,要求廣大教育工作者應重視學生德育工作,在學科中滲透德育思想,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提高德育教育成效,使學生綜合素質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初中階段學生,他們正處于身心發(fā)育關鍵階段,也是學生個人品德修養(yǎng)培育最佳時期,班主任作為班級管理者,應意識到德育教育對學生成長的重要作用,在初中語文教學課堂教學中應充分挖掘教材中內容,結合學生身心發(fā)育特征開展多樣化德育教育活動,培養(yǎng)學生良好行為習慣,促進學生各項能力提升,同時也有助于教學目標順利達成,為社會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奠定基礎保障。
2班主任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基本原則
2.1明確具體的培養(yǎng)目標
語文課堂教學中,為了進一步提高德育教育效果,充分發(fā)揮德育教育功能,要求班主任應確立清晰的培養(yǎng)目標,根據不同教材板塊內容,設置相應德育教育主題,如課后活動內容是有關感恩主題的,教師就可以在教學中滲透親情、友情及家國之情等內容,培養(yǎng)學生感恩情懷,使教學效果得到保證。
2.2制定詳細的教學計劃
中語文課堂德育思想的滲透是一個長期過程,需要班主任結合學生學習能力及思想現狀制定完善的教學計劃,這樣才能符合學生學習發(fā)展需要,使德育教育能夠真正落實到實處中,就當下語文課堂教學現狀來看,教師多依據教學大綱制定教學計劃,很少涉及德育教育思想,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挖掘教材中德育教育內容,將德育作為語文課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同時發(fā)展學生品德修養(yǎng),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2.3開展合理的教學活動
語文課堂中德育教育成效與班主任教學方式有著密不可分關聯,由于受傳統(tǒng)教育思想影響,班主任開展德育教學時多以理論講解為主,課堂氣氛壓抑,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德育教育效果受到影響。為了改善這一教學現狀,要求班主任應積極組織學生開展德育有關活動,活躍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參與積極性,活動內容形式應結合當下社會主流思想開展,以此來促進教學目標順利達成。
3班主任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具體措施
3.1利用文章樹立學生正確的三觀意識
傳統(tǒng)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教學方法比較單一,機械化的聽說讀寫訓練無法真正提高學生語文知識應用能力,德育教育思想很難滲透到其中。初中語文教材選編都是一些經典作品,文章內容多反應出作者對生活及人生態(tài)度,揭露一些社會現象,教給學生正確的為人處世方法,蘊含著豐富的思想情感和道德準則,要求班主任應充分挖掘教材中優(yōu)秀的思想文化,教給學生為人處事道理,向學生傳遞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養(yǎng)成良好的思想品格。如,在開展《論語》教學時,教師可以結合文章中“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钡葍热?,教給學生正確對待朋友方式及謙虛好學的優(yōu)秀品質[1]。
3.2利用課外閱讀創(chuàng)造良好的德育教育環(huán)境
初中語文課堂德育教育開展,除了課本中內容外,班主任還可以通過課外閱讀來豐富學生閱讀體驗,為學生準備一些優(yōu)質的閱讀書目,讓學生進行自主閱讀,去感悟作者思想情感,并要求學生閱讀完后與大家分享自己的閱讀心得,讓學生真正用心閱讀,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意識到學生個體差異特征,并開展針對性輔導,將德育教育與學生日常生活緊密結合,使德育思想得到有效滲透。如,學校可以組織開展閱讀演講活動,培養(yǎng)學生課外閱讀興趣,教師可以幫助學生選擇適合的課外閱讀材料,通過一則則優(yōu)秀的故事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為學生學習和生活提供有益指導,班主任也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使學生在活動中充分展現自我,養(yǎng)成自信、開朗的優(yōu)秀品質,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1]。
3.3開展實踐活動把德育教育深入到生活中
語文教學活動不應僅局限在課堂中,班主任可以組織開展具有實踐意義活動,讓學生通過親身實踐來提高對生活的感悟,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如班主任可以帶領學生去參加一些公益性質活動,捐贈一些衣服和圖書,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還可以帶領學生去敬老院慰問孤寡老人,培養(yǎng)學生尊老愛老良好品德,為了提高德育教育成效,班主任應與學生家長聯合起來,共同實現德育育人目標??梢耘e辦相關的親子文化實踐活動,邀請家長來參加學生的活動,讓家長在實踐活動當中充分地感受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通過開展實踐活動,可以進一步豐富學生生活經驗,幫助班主任和家長進一步了解學生個性及心理特征,為今后德育教育開展提供有益指導。此外,家長的參與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增進親子間互動交流,學習正確的教育方式,家長要以身作則,在生活中規(guī)避一些不良的行為習慣,使學生在溫馨和睦家庭環(huán)境下健康成長[2]。
4結束語
綜上所述,班主任要想將德育思想很好地融入到語文課堂中 ,就需要注重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結合學生學習能力及思想特征組織開展豐富教學活動,通過課內與課外相結合方式,提高學生實踐應用能力,磨練學生意識,匡正道德行為,潛移默化中激發(fā)學生潛能,深化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同時,促進教書育人的目標順利達成。
參考文獻
[1]李幸謙. 班主任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 科普童話, 2019, 000(003):P.122-122.
[2]趙金堂. 淺談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班主任管理教育[J]. 新課程(教育學術), 2019, 000(002):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