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小學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

2020-10-12 20:13:20陸玲玲
校園英語·下旬 2020年7期
關鍵詞:跨文化意識跨文化交際能力小學英語

【摘要】新課程標準將跨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納入了重要的教學范疇,本文深刻闡述了小學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培養(yǎng)的意義:減少母語的負遷移、陶冶人文素養(yǎng),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并從教師、學生、課堂模式三個方面分析了現(xiàn)如今小學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培養(yǎng)中存在的問題。教師應緊扣教材、立足課堂、抓好課外,多形式、多途徑、多方法地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的運用能力。

【關鍵詞】跨文化意識;跨文化交際能力;小學英語;語言;文化

【作者簡介】陸玲玲(1994-),女,江蘇南通人,江蘇省南通大學,江蘇省南通崇川學校,二級教師,碩士,研究方向:學科教學英語。

2011年版《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對現(xiàn)代義務教育階段英語教學的新要求,要求教師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小學起始階段,教學中涉及的外國文化知識應與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密切相關,學生應對中外文化的差異有粗略地了解;中高年段,進一步擴大學生的國際視野,提高中外文化差異的敏感性和鑒別能力,從而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并進行交際活動。

一、小學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的重要意義

跨文化意識,指的是跨文化交際中外語習得者所獨有的思維方式、思辨能力以及交際過程中對文化差異的敏感性。語言是人類交流的工具手段,作為小學英語教師,我們應仔細研讀教材,挖掘文本課后的文化內(nèi)涵,課堂中情景化地介紹英語國家的文化,使學生理解并掌握不同文化間的差異性和統(tǒng)一性,培養(yǎng)跨文化意識。

1.跨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能夠讓學生具備跨文化交際能力。語言是文化的主要載體和表現(xiàn)形式。語言的表達滲透著人們的生活方式、社會習俗、思維習慣等文化內(nèi)涵。因此,學習一門語言與了解語言背后的文化是緊密相連的。但部分教師并沒有充分意識到語言和文化之間的重要關系,在實際英語教學中,部分教師只重視英語形式的教學,課上只講解單詞、翻譯句子、解釋語法,學生看似掌握了英語的基本形式,但并不了解語言背后隱藏的文化,在外語使用上仍基本上是“聾啞型”,或只能說上幾句“中式英語”,有時這樣的語用失誤會造成溝通間的誤解。在小學英語教育教學中,教師應加強學生的跨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2.跨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能夠減少母語的負遷移。在學習一門第二語言時,遇到和母語相似的地方會學的比較快,叫作正遷移;和母語差距較大的地方會學的比較慢,叫作負遷移。在實際的跨文化交際中,當出現(xiàn)語法語音錯誤時,雖然這會影響正常交流,但對方并不會過于在意。但是若是出現(xiàn)語用錯誤時,對方會認為說話者是粗魯?shù)摹@?,有學生會用“How old are you?”來詢問女性的年齡,這一無意之舉可能會激起對方的反感,因為在英語文化中,年齡是女性的隱私,不能隨意詢問。因此,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向?qū)W生多介紹些西方社會的禮節(jié)以及禁忌等,這樣有助于讓學生培養(yǎng)跨文化意識,區(qū)分中西文化,減少母語的負遷移。

二、小學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培養(yǎng)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雖然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重視跨文化意識培養(yǎng),但在實際的英語教學過程中,仍會出現(xiàn)以下較為普遍的現(xiàn)象:

1.教師跨文化意識的缺失。目前,部分教師仍習慣使用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方法,課堂中過于關注語言形式,并讓學生進行大量的機械練習,而忽視了對語言背后的文化背景知識的介紹和相關實踐活動,導致學生不能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并且大部分小學英語教師自身也沒有在英語環(huán)境中習得英語,對其傳統(tǒng)文化也了解不夠,接觸跨文化交際的機會也較少,導致自身的跨文化交際能力不強。因此,小學生從這些教師所學的英語也是不全面的。

2.學生跨文化交際意識薄弱。根據(jù)一項對在中國長期從事英語教育工作的外籍教師的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中國學生能夠較好地學習英語詞匯和語法等基礎知識,但對于西方的文化知識知之甚少,文化差異成為學生的日常交流的主要障礙。究其根源,這是因為中國學生沒有從小培養(yǎng)起跨文化意識和能力。很多學生會使用“Good Morning, Teacher…”來跟老師打招呼。真正的表達方式是在姓氏前使用“Mr、 Mrs、 Miss、Sir、Madam”等,但由于學生對英語國家的稱謂文化了解不夠,受到母語負遷移的影響,直接將中文表達方式譯成了英語,產(chǎn)生中式英語,造成語用失誤。通過以上案例可以發(fā)現(xiàn),如果教學中缺少一定的文化學習,會導致學生本末倒置,只重視語言的形式,而忽略語言的功能,不能真正使用英語與他人進行交際。

三、小學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培養(yǎng)的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不同年齡和認知水平,仔細研究教材,精心設計教學,運用恰當?shù)慕虒W方法開展跨文化教學,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幫助學生排除文化障礙,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交際的意識,從而真正地掌握英語。

1.把課堂教學作為跨文化意識培養(yǎng)的重要渠道。課堂教學是小學英語教學活動的主要方式,教師應將跨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滲透在英語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中,通過詞匯、語句、對話和歌曲的學習提高學生的中西文化差異的敏感度。

(1)通過詞匯學習培養(yǎng)跨文化意識。詞匯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教師應在單詞講解這一步驟中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例如,在學習動物詞匯時可適時地向?qū)W生滲透文化意識。比如,“狗”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是一個帶有貶義的單詞,如“狐朋狗友”“狗急跳墻”等,但在西方文化中,狗是人類的忠實伙伴, 被視為人類最好的朋友,在一些單詞或諺語中都含有褒義,如“Love me,love my dog.”(愛屋及烏)。詞匯中有著極其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教師應充分挖掘單詞背后的文化內(nèi)涵,通過詞匯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

(2)通過語句和對話學習培養(yǎng)跨文化意識。小學英語教材中有許多的禮貌用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適時向小學生介紹英語國家的文化禮儀。教師借助文本情境化地介紹一些文化差異用語,比如,在見面時,中國人會常問:“What do you have for lunch?”或者 “ Have you eaten lunch?”這兩句話是常見的中國式問候方式,這兩句話并沒有在詢問對方吃了什么或者是吃了嗎,僅僅是打招呼而已。但對于西方國家英語者來說,交流時使用這種問候方法,可能會讓對方誤解為在邀請對方一起用餐的意思。所以,教師應恰當適時地介紹一些中西方文化差異,減少學生在交際中會出現(xiàn)的問題。

(3)通過歌曲欣賞培養(yǎng)跨文化意識。教師在課堂中播放并引領小學生一起學唱英文歌曲,有助于小學生在語言知識和文化素養(yǎng)雙方面的發(fā)展。在學習了解圣誕節(jié)時,教師可以通過圣誕歌曲“Jingle Bells”的演唱,讓學生了解圣誕老人和他的雪橇的故事,明白圣誕鈴鐺寓意著和平與安寧。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聆聽歌曲“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通過演唱歌曲,學生學會正確地道的節(jié)日祝福用語。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通過歌曲向?qū)W生講述西方國家的風俗習慣,如此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加深小學生對于英語國家的文化習俗的了解,從而培養(yǎng)跨文化的意識。

2.把課外作為培養(yǎng)跨文化意識的重要途徑。一個充滿濃郁的英語氣息的課外環(huán)境,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小學生。教師應積極利用課外,創(chuàng)設學習園地、開展主題活動、進行社會實踐等多方法、多途徑,讓學生受其感染,受其熏陶,從而培養(yǎng)跨文化意識。

(1)通過學習園地培養(yǎng)跨文化意識。小學生對于身邊的事物總是充滿好奇和興趣,教師應把握小學生的這一特點,創(chuàng)設圖文并茂的學習園地。在學習園地中,教師應鼓勵學生搜集資料,團隊合作一起出有關英語方面的黑板報和宣傳欄來講解英語風俗文化。還可以放置一些深刻易懂的英文名人名言和諺語,供學生來學習和反省,也可以放置一些有趣的英語繞口令或者歌曲園地。在學習園地中,學生能夠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從而培養(yǎng)跨文化意識,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

(2)通過主題活動培養(yǎng)跨文化意識。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當知識與活動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時候,學習才能成為學生生活的一部分。教師可以通過舉辦西方節(jié)日等主題活動,讓學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學習語言并體會西方文化。比如,在開展圣誕節(jié)主題活動時,教師可先介紹節(jié)日的由來,課后讓學生搜集資料和準備圣誕小物品,如圣誕鈴鐺、圣誕老人圖像等。在平安夜當天活動中,教師扮演圣誕老人,學生聆聽歌曲“Silent Night”,一起體會圣誕的寧靜與祥和,最后所有學生圍坐在一起許愿再互贈禮物,感受友情的溫暖。通過一系列的主題活動,學生受到了濃郁的英美文化氣息,了解了西方國家的風土人情,進而增強了語言的運用能力。

(3)通過社會實踐培養(yǎng)跨文化意識。人們的交際活動依賴于一定的社會環(huán)境, 語言的運用離不開社會文化環(huán)境。相比于課堂中學習西方文化,社會更具廣闊性和豐富性。在教師的組織和引領下,學生團隊協(xié)作進行有意義的關于英語方面的社會實踐,比如,引導學生通過網(wǎng)絡零距離地接觸英美人士,進行直接的交流和溝通,通過網(wǎng)絡平臺可以讓學生更大范圍地接觸英美文化,培養(yǎng)跨文化意識。在社會實踐中,教師應在活動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中滲透跨文化意識,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跨文化交際。

四、結(jié)語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對英語教學與學習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教師應根據(jù)小學生的年齡、認知水平、 思維特點,采取豐富多彩、靈活多樣的途徑開展文化教學,將語言教學和文化教學統(tǒng)一起來,使學生在學習和運用語言的同時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增強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拓寬文化視野,幫助他們正確理解和準確地使用英語,從而讓每一個學生真正地掌握英語這門重要的交際工具。

參考文獻:

[1]陳文明.小學英語教學人文性的缺失與回歸[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5.

[2]李宇峰.英語教學與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06.

[3]傅翩.小學英語起始階段教學中學生跨文化意識培養(yǎng)的研究[D].浙江:浙江師范大學,2019.

[4]蘇春花.培養(yǎng)跨文化意識,提升跨語言交際能力[J].學周刊:C, 2011,12.

[5]殷海波.小學英語的“文化英語”教學[J].魅力中國,2018.

[6]張勇.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學生跨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J].成都師范學院學報,2008,12.

[7]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8]朱麗君.小學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初探[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8.

猜你喜歡
跨文化意識跨文化交際能力小學英語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應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
大學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思路
青春歲月(2016年21期)2016-12-20 11:36:07
提高高中生英語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教學途徑
教師·下(2016年10期)2016-12-03 09:30:37
以跨文化意識培養(yǎng)為目標的英語教學體系研究
滲透式教學模式在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中的運用
淺談體驗教學模式對大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
考試周刊(2016年88期)2016-11-24 14:53:32
如何培養(yǎng)高中英語跨文化交際能力
試論如何在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小學生的跨文化意識
趣學理念點亮英語教學課堂探微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8:52
英語情境教學中的問題探析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8:46
张掖市| 东方市| 松溪县| 漳州市| 乌拉特中旗| 华宁县| 简阳市| 清新县| 沙湾县| 英德市| 历史| 沅江市| 宝鸡市| 台安县| 佛冈县| 共和县| 万年县| 南岸区| 雷山县| 鸡泽县| 海宁市| 靖宇县| 武陟县| 阳春市| 南阳市| 龙游县| 枣强县| 西宁市| 尖扎县| 红安县| 二连浩特市| 任丘市| 江城| 南溪县| 满洲里市| 景泰县| 穆棱市| 蓬莱市| 滨海县| 安丘市| 黑龙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