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
摘 要:小學階段是學生打基礎的關鍵階段,是各種學習能力、學習習慣以及價值觀念形成的初級階段,做好小學階段教育對學生的一生都有著積極的影響。因此,作為小學的班主任,提高班級管理效率成為了教育教學所研究的重要課題。本文著重就如何提高小學班級的管理效率進行詳細的闡述。
關鍵詞:小學班級管理;效率;策略
教育界流行一句話:“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小學階段就是學生漫漫人生路的開始,在這一時期,運用有效的管理策略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擁有自主學習的可持續(xù)能力,以及健康的價值觀念是至關重要的。因此,小學班主任在教學中,應積極地運用先進的教學理念去合理地設計班級管理方法,并結合本班學生的年齡特征、身心特點和具體學習情況來選擇有效的管理策略,從而促使學生的各種行為習慣得以養(yǎng)成,同時,養(yǎng)成優(yōu)良的道德品質,進而使得每個學生都能夠全面發(fā)展。
一、營造民主和諧的班級氛圍,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
班級是由教師和學生共同組成的,班級生活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共同作用的結果。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鮮明的個體,他們具有主動性和獨立性,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性格特征和知識積累等又各不相同,因此,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時,要看到學生的不同需求,要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營造民主和諧的班級氛圍,讓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到班級事務中來,并最大限度地尊重每個學生的個人意愿,集合大家的力量,共同把班集體建設成學生心目中美好的家園。
例如,在日常班級管理中,我認識到許多學生對“教師”存在著懼怕心理,不愿意和老師進行溝通和交流,這就使得我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出現了障礙。為了改變學生的這一心理,在日常管理中,我尤為注重學生主體作用的突出,在選舉班干部、制定班級管理條例、以及開展各項班級活動中,都積極地尋求全班學生的意見。對不愿當眾表達意見的學生,我采取不記名反饋的方式,爭取讓全班學生都參與到班級的各項事務中。這樣,我積極地采納其中好的建議,尊重大多數學生的意見來管理班集體,漸漸地消除了學生對“教師”的畏懼心理得到,從而促使班集體變得更加和諧、健康、向上。
二、設立公開透明的競爭機制,增強班集體的凝聚力
良好的班集體是擁有強大競爭力和凝聚力的班集體,如果班內的學生是一盤散沙,每個人都各干各的,那么班內的每個學生都得不到很好的發(fā)展。但是,如果能夠把全班學生凝聚在一起,讓學生能夠你追我趕,那么班內就會形成濃厚的學習氛圍。因此,小學班主任在進行日常的班級管理時,就必須運用有效的策略將全班學生凝聚在一起,通過設立公開透明的競爭機制,讓班級形成學、追、趕、超的良好學習氛圍,從而促使班集體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和向上力,使得班集體越來越好。
例如,在進行班干部的選拔過程中,我設置了“班干部輪值”的競爭機制。我將全班學生分成幾組,學生可以自行挑選分管的班級事務,然后各組學生相互協(xié)調配合,輪流進行輪值。在循環(huán)結束后,我采用民主評議的方式選出最佳小組、最佳個人以及進步個人獎等等,從而選拔出能力突出的班干部。同時,在班級管理中,我還實施了班級管理量化考核制度,將學生在校的所有行為都納入到考核范圍中,并設置了相應的評分,班干部和小組長根據學生的具體表現進行累計積分,每周公布積分排名,并將打分情況公開透明化,使得學生能夠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優(yōu)劣,并鼓勵全班學生都爭當第一。這樣一來,班集體形成了濃厚的學習氛圍和競爭氛圍,使得班集體變得更具凝聚力和競爭力。
三、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促進學生優(yōu)良品質的形成
德育與智育發(fā)展同等重要。小學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時,不僅要注重全班學生的智力發(fā)展,而且還要重視學生的德育發(fā)展,要通過積極地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來加強學生自行道德品質的內化。班主任可以將德育教育與傳統(tǒng)節(jié)日相結合,組織學生圍繞“愛國”、“敬老”、“誠信”、“環(huán)?!钡戎黝}來開展一系列的實踐活動,既加強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和傳統(tǒng)節(jié)日的認識,也增強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并通過廣泛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將學到的知識內化為自身的道德品質。
例如,當前的環(huán)境污染和環(huán)境治理一直是熱門話題,于是,我就借助“植樹節(jié)”這一契機來引導學生開展“環(huán)?!敝黝}活動。首先,讓各小組借助網絡、圖書館等搜集相關資料,了解當前環(huán)境污染的現狀,以及造成環(huán)境污染的原因,并讓學生思考治理環(huán)境污染的有效方法有哪些。其次,組織學生開展“社區(qū)環(huán)保宣講”、“社區(qū)公益”等活動。最后,在植樹節(jié)時,帶領全班學生進行“綠色校園行”的植樹活動,這樣一來就將“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滲入到了學生心目中,并讓學生養(yǎng)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
總而言之,小學階段是學生一生中的重要階段,班主任管理工作成效的高低對學生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因此,作為一名小學班主任,要認識到自身的重要性,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時,要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和獨特性,要制定出符合本班學生發(fā)展的管理策略,從而促使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能夠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參考文獻:
[1]蔣春輝.當前小學班級管理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16(20).
[2]張敬霞,王兆同.班級精細管理的幾點思考[J].基礎教育課程,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