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詩詞是《紅樓夢》濃墨重彩的一筆,使整個作品更加經(jīng)典化。曹雪芹為人物代擬了大量詩詞,藝術(shù)水平極高且無不肖其口吻。而黛玉則是小說中最富詩才的人物,她用詩抒寫悲歡離合、愛情命運等。品讀黛玉的詩詞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其詩的格調(diào)也非總是愁字當先,而是風(fēng)格多樣的。詩詞里寄托了黛玉復(fù)雜多樣的情思,再現(xiàn)了其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
關(guān)鍵詞:林黛玉;詩詞;內(nèi)心世界
中圖分類號:I207.41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177(2020)04-0022-03
林黛玉身份特殊,她的前世是佛殿門前的絳珠仙草,為了報答神瑛侍者的澆灌之恩,到人間還淚;她的今生則是書香門第的大小姐,無奈父母早亡,沒有同胞的兄弟姐妹可以依靠,自幼體弱多病,在賈府寄住。賈府雖然富貴雍容,景致秀麗,但是等級森嚴,規(guī)矩繁雜,人與人之間各懷鬼胎。黛玉時常感到孤立無援,無依無靠。但是黛玉不總是黯然神傷的,她也有冷靜理性,孤標傲世,叛逆純真的一面?!霸娫~在《紅樓夢》中對人物形象的塑造發(fā)揮出了其他藝術(shù)手法達不到的作用[1]。”通過她創(chuàng)作的詩詞,我們可以還原一個多元的黛玉。
1 “獨倚花鋤淚暗灑”——感傷悲戚的黛玉
在她的眾多詩詞中,抒發(fā)其感傷心情的詩是主要部分?!对峄ㄒ鳌?、《秋窗風(fēng)雨夕》、《桃花行》等詩以及詞《唐多令·柳絮》,這類詩詞風(fēng)格婉約纏綿,大多是黛玉在獨自一人的情況下創(chuàng)作的,屬于有感而發(fā)。這類詩是黛玉自我心聲的真實袒露。在《葬花吟》中,黛玉以獨特的視角關(guān)注到落花,她因人人皆愛繁花盛開,而落花飄零無人憐愛而悲傷。滿地落花喚起了黛玉的傷春愁緒,進而她聯(lián)想到了自己,在“一年三百六十日,風(fēng)霜刀劍嚴相逼”的賈府,青春年華很快就會消逝,生命也會像落花一樣凋零。于是在百花盛開的芒種節(jié),黛玉獨立于熱鬧的大觀園之外,來到山上與落花為伴,發(fā)此哀音“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贝藭r她與落花惺惺相惜,邊流淚邊葬花,仿佛預(yù)感到自己也將會和落花一樣終會有悲涼的結(jié)局。通過《葬花吟》我們能夠讀懂黛玉內(nèi)心無限的感傷。
黛玉在賈府唯一的精神慰藉則是——賈寶玉,黛玉和寶玉青梅竹馬,志趣相投,互生情愫。但是他們的愛情卻遭到了現(xiàn)實的重重阻隔,前期黛玉常常因為寶玉的若即若離而頻頻落淚;后期當寶玉送帕傳情,黛玉欣喜之余卻因這份愛情無人作主,結(jié)局渺茫而感傷不已?!澳敲础额}帕三絕句》中的黛玉的淚是為知己而流,為共性之人而流[2]?!比缛自娭小俺叻o綃勞解,叫人焉得不傷悲。”、“枕上袖邊難拂拭,任他點點與斑斑。”、“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識香痕漬也無?”黛玉的眼淚貫穿于三首絕句的始終。這幾首詩道盡了黛玉內(nèi)心的憂慮與不安,仿佛暗示了寶黛愛情的悲劇結(jié)局。
心思細膩,多愁善感的黛玉面對鮮妍絢爛的春天,尚且能因落花而引起傷春之情。如在《桃花行》中寫桃花雖然絢爛奪目、明艷動人,但是花期不長,好景易逝。如,“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飛人倦易黃昏?!睆倪@首感傷纏綿的詩中我們可以看出,在百花綻放、溫暖明媚的春日,黛玉卻主動過濾掉了所有的暖色調(diào),內(nèi)心的凄涼和寂寞在詩中彌漫開來。面對凄清寂寥的秋天,黛玉感懷萬物凋零的情感更為強烈。深秋的夜晚,黛玉獨自坐在冷清的瀟湘館,寶釵又因下雨而沒能來赴約,滿腔的愁緒與失落無人傾訴,遂執(zhí)筆付諸詩中。在《秋窗風(fēng)雨夕》中,林黛玉又一次展開了與自我心靈的對話,“秋花慘淡秋草黃,耿耿秋燈秋夜長?!惫录潘ワS的秋夜格外漫長,黛玉跟隨著綿綿的愁緒獨自感懷,“淚燭搖搖爇短檠,牽愁照恨動離情。”她和寶玉互表真心后,愛情并沒有沖淡人生的悲苦感,她對未來依然不敢抱有希望。當寶玉突然雨夜到訪時,黛玉內(nèi)心瞬間轉(zhuǎn)悲為喜,但是她并不想讓寶玉看到這首被愁緒浸泡了的詩篇,于是快速從寶玉手中奪回,感傷愁苦的黛玉更傾向于使她的種種憂思通過詩詞盡情抒發(fā)。
2 “豈得羈縻女丈夫”——沉靜理性的黛玉
黛玉也有冷靜理性的一面?!八闹腔酆蛢r值判斷力都勝于須眉[3]”在《五美吟》中,黛玉就對生存、死亡、自由等人生命題做了深刻地思考。她首先在《西施》與《虞姬》這兩首詩中思考了生存與生命的價值。歷史上人們多盛贊西施的美貌,東村女因仿效西施留下了“東施效顰”的閑談,成了被恥笑、被鄙夷的對象。黛玉一反前人的固有觀點,表達出了自己獨到的見解。她認為西施被越王勾踐獻給吳王夫差,從此便成了復(fù)仇的工具,縱然有傾國傾城貌,也只能在深宮中失去自由,徒勞地思念故鄉(xiāng),最后落個生死未卜的結(jié)局。而被世人嘲笑的東施,卻在樸素的田園生活中,相安無事的終老。這引發(fā)了黛玉對活著意義的思考,她的著眼點并不是西施、東施美和丑的簡單對立,而是誰更能自由活著的問題。黛玉為西施惋惜,羨慕東施安穩(wěn)平順的平凡人生。想像東施那樣“頭白溪邊上尚浣紗”的簡單愿望,對黛玉來說又談何容易呢?在《虞姬》中,黛玉贊美虞姬以死明志“飲劍楚帳”的舉動,對黥布、彭越在楚漢之間反復(fù)掙扎,依然逃脫不了悲劇命運的諷刺與同情。我們可以看出面對死亡,黛玉更傾向于像虞姬那樣以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勇氣來維護自己的氣節(jié)。
《五美吟》作于寶黛愛情進入明朗期以后,她開始深思種種現(xiàn)實的阻礙因素,漸漸陷入了情感焦慮的狀態(tài)。在《五美吟》中黛玉借昭君與綠珠的愛情悲劇,流露出了內(nèi)心深處對自己愛情的隱憂。昭君雖然有艷壓群芳的美貌因不愿賄賂畫工,被故意丑化畫像,從此沒有機會得到皇帝的寵幸,最后被派去和親?!熬蹩v使輕顏色,予奪權(quán)何畀畫工?”黛玉既批判了漢元帝以畫像識人的荒謬,又對昭君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而感到惋惜。在《綠珠》中黛玉同樣對綠珠抱有深深的憐惜之情,綠珠是石崇的寵妾。面對石崇的困境,綠珠為了不讓孫秀得逞而義無返顧地跳樓身亡,表現(xiàn)了對石崇的真摯情誼。但是“石尉何曾重嬌嬈?!笔鐩]有跟隨綠珠殉情,甚至做出薄情的言行。黛玉不由自主地哀嘆綠珠的不幸。綠珠毫不猶豫地以死來表明對愛情的珍視,但是石崇對綠珠又有幾分真心?更諷刺的是石崇最后雖然難逃一死,卻有綠珠在黃泉“同歸慰寂廖”?!盁o論是明妃的無可奈何辭別漢宮,還是綠珠稀里糊涂地跳樓殉情,釀成悲劇的都是那個手握生殺予奪大權(quán)之人[4]?!摈煊駨募t顏薄命中,似乎看出了愛情悲劇的原因,那就是沒有強有力的保護。寶玉雖然對她關(guān)愛有加,但是終究抵不過賈府的封建強權(quán),自己的愛情也將面臨著現(xiàn)實的種種沖擊。
最后一首《紅拂》,最能體現(xiàn)黛玉“不自由毋寧死”的精神追求。紅拂原是楊素身邊的侍妾,因目睹了楊素與李靖的闊談之景,被李靖軒昂的氣宇,遠大的抱負所折服。她慧眼識珠,于是毅然決定夜奔李靖,最終兩人一起創(chuàng)立了功業(yè),紅拂也從身份低微的侍女變成了一國夫人。黛玉在詩中由衷地贊嘆紅拂不因位卑而沮喪,善于抓住機會和敢于把握自己命運的勇氣。反觀黛玉,她身居等級森嚴,禮教繁瑣的賈府,命運自由、愛情婚姻等皆不能由自己做主?!柏M能羈縻女丈夫?”是黛玉對紅拂勇于追求自由天性的極大贊賞,也是自我的精神追求。品讀《五美吟》,我們發(fā)現(xiàn)黛玉詩歌的風(fēng)格發(fā)生了改變,不再自嘆自憐,而是熱情地謳歌歷史上的五位奇女子,借五美各不相同的故事展示自己多層次的內(nèi)心世界。此時黛玉的心中多了一份堅定和勇敢,從自身命運帶來的悲傷情緒跳出來,以豐富而深刻的思想以及帶著批判性的眼光去看待生死存亡、命運自由等人生課題。
3 “口齒噙香對月吟”——孤標傲世的黛玉
黛玉孤標傲世,高潔脫俗的品格,在《葬花吟》、《詠白海棠》、《菊花詩》等詩中都有充分的顯現(xiàn)。這些詩都是曹雪芹為黛玉精心安排的,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看似是寫花,實則是在寫黛玉。如《葬花吟》中“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強于泥淖陷渠溝?!痹谒磥砺浠h零到水面,會逐漸陷入泥淖溝渠中,不如埋入香冢,保持其高潔的品性。黛玉寫落花的同時,也間接地表達了自己目下無塵,不落流俗的心志。再如《詠白海棠》“半卷湘簾半掩門,碾冰為土玉為盆?!摈煊駥懙剑耘嗷ǖ耐梁团钁?yīng)該是潔白的冰和玉,側(cè)面烘托白海棠的冰清玉潔。白海棠的顏色和神韻也遠離塵俗“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巧妙別致地贊美了海棠花潔白的外表與內(nèi)在的品質(zhì)。正是因為黛玉始終保持著一顆高潔,不染塵俗的心,才能語出比肩冰玉的詩句。
黛玉的《詠菊》、《問菊》、《菊夢》三首詩最具代表性,東晉陶淵明酷愛菊花,常常借詠菊來表達自己潔身自好,遠離塵俗的追求。自陶淵明詠菊以來,詩歌里的菊花便不再是普通的植物,而是凝結(jié)為中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有著獨特的內(nèi)蘊,象征著一個人不與世俗同流合污,高潔傲岸的品質(zhì)。這三首菊花詩不僅讓黛玉在詩社一舉奪魁,贏得眾人稱贊,而且也表露了黛玉潔凈無塵的內(nèi)心世界。如《詠菊》中“毫端蘊秀臨霜寫,口齒噙香對月吟?!币造`動自然的筆觸寫菊花與霜、月為伴的高風(fēng)亮節(jié)。但是卻“片言誰解訴秋心”,黛玉和菊花何其相似,同樣面臨不被理解的苦悶,但是黛玉最后還是選擇和陶淵明一樣,保持真我。再如《問菊》中“孤標傲世偕誰隱?一樣開花為底遲?”兩個問句感情強烈且巧妙生動。黛玉問菊花和誰一同歸隱?又為誰花開獨遲?其實也在問自己,象征了黛玉和菊花一樣,不媚俗、不移志、始終堅守自己內(nèi)心的一方凈土。
4 “十里稻花香”——叛逆純真的黛玉
黛玉總是遺世獨立,不合世俗,并且理解和支持寶玉不追求功名的愿望,表現(xiàn)了鮮明的反叛精神。從她做的應(yīng)制詩就可見一斑。應(yīng)制詩本是王公大臣歌功頌德、應(yīng)酬唱和的詩篇。而黛玉的應(yīng)制詩則恰恰表現(xiàn)了她對封建社會的叛逆。在《紅樓夢》第十八回“慶元霄賈元春歸省,助情人林黛玉傳詩?!摈煊癖鞠朐诒娙嗣媲按箫@詩才,不料元妃命眾姐妹一匾一詠。黛玉只好掃興地“胡亂作了一首”。元春貴為皇妃,這次作應(yīng)制詩的機會,也是一次在皇權(quán)面前歌功頌德,表現(xiàn)自己的大好時機。大多數(shù)人巴不得曲意逢迎,而黛玉則想借此機會顯露詩才。當?shù)弥}作詩后,便漫不經(jīng)心地胡作一首。雖然黛玉被迫做了《世外仙源》,詩中也不乏“何幸邀恩寵,公車過往頻”等稱頌之詞。但是細細品讀這首詩,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黛玉不過是為頌而頌,詩中沒有真情實感的融入,是經(jīng)不起回味的。而此時寶釵等人的應(yīng)制詩則潛心歌頌,具體而又獨具匠心。聰明如黛玉,她怎會不知在元妃面前憑借應(yīng)制詩獲得良好印象的重要性?但是她不愿違背自己的內(nèi)心,所以敷衍而作。從這首詞藻華麗且稱圣的應(yīng)制詩,我們可以間接窺見黛玉那不慕權(quán)貴的叛逆精神。
黛玉不喜應(yīng)制詩,但意外地做了“槍手”幫寶玉做了一首《杏簾在望》?!缎雍熢谕穭t體現(xiàn)了黛玉作應(yīng)制詩的最高水平,雖有盛贊太平之意,卻不呆板應(yīng)付,而是自然流暢,清新雅致,充滿了靈性與才情,同時也有意模仿了寶玉的口吻,輕松自如地幫寶玉解了圍。這一場景,向我們展示了一個率真靈動的黛玉。
杏簾招客飲,在望有山莊。
菱荇鵝兒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綠,十里稻花香。
盛世無饑餒,何須耕織忙[5]。
這首應(yīng)制詩是黛玉沒有心里排斥,自愿的情況下創(chuàng)作的,沒有華麗詞藻地堆砌,渾然天成,頗有陶淵明、王維等人田園詩的神韻,開拓了應(yīng)制詩別有洞天的清新風(fēng)格。尤其是最后一句,巧妙而又自然地在元妃面前頌圣。果然,最后元妃滿心歡喜,認為在寶玉所作的三首詩中,《杏簾在望》最佳。黛玉代寶玉所作的這首詩完全沒有感傷哀愁的痕跡,反而展現(xiàn)了黛玉純真,俏皮的一面,讓人眼前一亮。
5 結(jié)語
林黛玉的一生是充滿詩意的一生,她的才情、氣質(zhì)、品性等無不在詩詞創(chuàng)作中,得到生動而又完整的體現(xiàn)。讀其詩,便可知其人。風(fēng)格多樣的詩篇為我們清晰地展示了黛玉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讀懂了她的詩詞,也就讀懂了一個悲戚傷感中不乏沉靜理性,目下無塵而又叛逆純真的黛玉。
參考文獻
[1]曹鋒.探究《紅樓夢》詩詞對人物形象的塑造[J].佳木斯職業(yè)學(xué)院學(xué)報,2017(5):60-61.
[2]鄒自振.從林黛玉詩詞看其心理流程[J].南都學(xué)壇,2006(26):48-50.
[3]莫礪鋒.論紅樓夢詩詞的女性意識[J].明清小說研究,2001(2):148-159.
[4]徐樂吟,陸海德.五美吟與林黛玉的心靈世界[J].紅樓夢學(xué)刊,2016(3):84-87.
[5]曹雪芹.紅樓夢[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19.
(編輯:王錦)
Taking Care of the Inner World from Lin Daiyu's Poems
WANG Pan
(Henan University School of Arts, Kaifeng Henan? 475001)
Abstract:The poem is a strong and colorful stroke of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which makes the whole work more classic. Cao Xueqin wrote a large number of poems for the generation of characters, the artistic level is extremely high and the tone of voice. Daiyu is the most talented character in the novel, she uses poetry to express the joys and sorrows, love fate and so on. Reading Daiyu's poems, we can find that the style of his poems is not always sad first, but a variety of styles. The poem reposes Daiyu's complex and diverse feelings and reappears its rich inner world.
Key words:Lin Daiyu; poetry; inner world
作者簡介:王攀(1993—),女,河南商丘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學(xué)科教學(xué)(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