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惠航
【摘要】 ?作為新課標背景下的重要教學理念,“讀寫結合”在語文課堂教學實踐中的應用,可全面強化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水平。讀寫結合方式應當作為一個提高語文閱讀和寫作技能的教學策略來進行。本文通過以讀促寫的讀寫訓練,談談如何打通閱讀與寫作的通道。
【關鍵詞】 ?讀寫結合 讀寫訓練 寫法探討
【中圖分類號】 ?G633.3?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19-070-03
“讀寫結合”是當前階段教育改革背景下,全面提升學生綜合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教學理念,不僅可以有效強化學生的閱讀能力,同時對于學生寫作技能的儲備也有著重要的積極意義?!墩Z文課程標準》所要求的中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明確提出“要重視寫作教學與閱讀教學、口語交際教學之間的聯(lián)系,以此為基礎幫助學生‘讀、寫、說能力的協(xié)調(diào)發(fā)展?!?/p>
在布盧姆所編撰的《教育心理學》一書中曾經(jīng)重點指出:“學習從本質(zhì)上來說就是一種特殊的聯(lián)結,能夠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形成大量聯(lián)結是學習效果出色的根本原因……千千萬萬的聯(lián)結?!罢峭ㄟ^學習,人們的思維才得以轉(zhuǎn)化為一系列精致而復雜的聯(lián)結系統(tǒng)?!边@樣的學習原理還被引伸為教學原理。他說:“從本質(zhì)上來說,學習是一種特殊的聯(lián)結,所以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教學就是為了聯(lián)結形成而創(chuàng)設的一系列情景的總和?!北疚膶⒃谧x與寫中找到聯(lián)結點進行寫作策略的探討。
七下寫作單元的要求如下圖:
我們在操作的時候可以對寫作的內(nèi)容作適當?shù)恼?,如下圖:
下面,我以統(tǒng)編版七下課文作為引領,結合聯(lián)結理論,對讀寫結合的寫法進行探討。
一、選材精當,詳略分明
下面我主要從《阿長與〈山海經(jīng)〉》這篇課文入手,談談如何精當選材。
《義務教育教學用書》在“怎樣選材”專題中提到,“應從中心出發(fā),進行典型材料的選擇,就是要從最核心的材料中進行挑選,而不受那些和中心關聯(lián)度不強的材料的影響?!?/p>
如在《阿長與〈山海經(jīng)〉》一文中,首先簡單介紹了阿長這個名字的由來,然后通過細節(jié)上的描寫刻畫了一個粗俗可笑、愚昧無知的人物;然后通過買《山海經(jīng)》和講故事這兩件事,深入刻畫了阿長善良仁厚的品質(zhì),以及對創(chuàng)作者的真切關愛。這些寫作材料的選擇,非常完美的刻畫了人物,并以此為基礎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也是這篇經(jīng)典文章中最為值得稱道的部分。
《義務教育教學用書》還提到,“文章的中心決定著材料的取舍,也決定詳略的安排。和中心關系最為緊密的部分要詳細加以描寫,而其他輔助材料則要簡略描寫?!比纭栋㈤L與〈山海經(jīng)〉》,文章共寫了六件事,前四件事從“抑”層面上略寫;而剩下的兩件事,實際上則要從“揚”的層面上加以詳細論述,如此才能夠達到層次分明、欲揚先抑的寫作效果?!栋㈤L與〈山海經(jīng)〉》寫作思路設計如下:
1.經(jīng)典引領→寫作方法歸納
2.堂上實戰(zhàn)——請為下文的守護者寫一段100字以上“抑”:
江山再大,也需要人鎮(zhèn)守;家業(yè)再小,也需要人來傳承;而在一個小村落里,一位老人,一直守護著我們。
直到有一天,我對老人的看法完全改變。那天,我放學回家時,看到老人帶上工具準備出門,強烈的好奇心驅(qū)使我一探究竟。我尾隨著老人走進了山林,老人在那片光禿禿的山林中停住了步伐,只見他舒活舒活筋骨,抖擻抖擻精神,習慣性地拿出包里的東西,原來是一棵棵飽滿的小樹苗,此時老人挽起袖子,左手拿著樹苗,右手握著鏟子,動作嫻熟地將一顆顆小樹苗植入土地中,頓時這一片曾被荒廢的土地變得勃勃生機。
……
與其說老人守護著這片山林,不如說守護著我們的心靈,一顆保護環(huán)境的心。
3.課后練筆,學生掌握方法后,可就上面所學的以選材的詳略和欲揚先抑的寫法為突破點,以《凡人小事的背后》為題,寫一篇600字的作文。
《阿長與〈山海經(jīng)〉》這篇文章中讀與寫的聯(lián)結點就是選材,通過閱讀來了解選材應圍繞中心,同時要注意詳略,也嘗試通過用先抑后揚的手法來刻畫人物,這樣既能很好的表達感情,使情節(jié)多變,產(chǎn)生波瀾起伏,形成鮮明對比,又能給讀者留下較為深刻的印象。
二、恰當抒情,深化主題
情感是文字感染力的來源。所以我們要引導學生書寫從心靈深處涌動出來的真摯情感?!读x務教育教學用書》提到:“恰當抒情常要把握好抒情的度和要選擇好抒情的方法?!倍R姷氖闱榉绞接袃煞N: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直接抒情是指無其他外物的基礎上,直抒胸臆的描寫手法;通過樸實的敘述而將情感逐步地滲透到讀者心中,則是間接抒情的內(nèi)涵所在。
1.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兼用。這兩種抒情方式經(jīng)常被創(chuàng)作者綜合利用。如《老王》一文就是兩種抒情方式的兼用,“幾年過去了,我漸漸明白:那是幸運者對不幸者的愧疚。”這句直接抒發(fā)了作者的感念和愧疚之情。又通過回憶與老王交往的三個片斷(①老王給我們送冰車費減半②送錢先生看病不要錢③老王臨終送香油和雞蛋)間接地抒發(fā)對老王的尊重、感激和同情。
2.間接抒情含而不露,令人回味無窮。間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借事抒情(融事于事)、托物言志(融情于物)和議論抒情(融情于理)。
(1)融情于景。例如《土地的誓言》:“在我手握著一把黑土的時候……我想起那參天碧綠的白樺林,標直漂亮的白樺樹在原野上呻吟……”通過描寫“參天碧綠的白樺林、標直漂亮的白樺樹”等有關關東氣息的事物,為讀者們刻畫了一副故鄉(xiāng)的遠景畫面,讓讀者能夠自發(fā)地在腦海中構建出那片神秘的關東沃土,從而感受到創(chuàng)作者對于家鄉(xiāng)風土人情和美好景色的深深眷戀之情。
這里我們以《老王》《土地的誓言》為例加以說明。以上寫法為引領,可以讓學生多關注身邊的景物,特別留意生我養(yǎng)我的家鄉(xiāng),以《我的家鄉(xiāng)》《鄉(xiāng)情》《秋日的田野》《這也是美》等為題,抒寫帶有真情實感的文章。下面就以《這也是美》的思維導圖為例打通讀與寫的寫作思路。
(2)融情于物?!蹲咸偬}瀑布》《一棵小桃樹》這兩篇文章則融情于物,即我們所說的托物言志的寫法,《紫藤蘿瀑布》側重于由物悟理,借紫藤蘿悟出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人生哲理。而《一棵小桃樹》則由物及人,借小桃樹寫自己,借它的遭遇說自己的生活。從而總結出托物言志的寫法:
通過讀《紫藤蘿瀑布》《一棵小桃樹》兩篇文章,發(fā)現(xiàn)讀與寫的聯(lián)結點在于托何物,抒何情。從而得出“托物言志”的寫作方法,再結合我們鄉(xiāng)土寫作課題研究的內(nèi)容,以《又是粽子飄香時》為題讓學生運用托物言志的方法進行實戰(zhàn)演練,同樣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打通學生的寫作思路。
由上述可知適當?shù)氖闱椴粌H可以使情感得得以釋放,更可將情感得以重新構造,從而達到深化主題的目的。
三、強化細節(jié),于細微之處見真情
這里我們所重點強調(diào)的細節(jié),主要是指文學作品中對于所描寫對象具體而微的深度刻畫,包括景觀、人物、事件等相關內(nèi)容。而按照所表現(xiàn)內(nèi)容的不同,還可以進一步劃分為語言描寫、肖像描寫、景物描寫、動作描寫等不同類型。下面我們將對其加以詳細討論。
語言描寫:《阿長與〈山海經(jīng)〉》“哥兒,有畫兒的‘三哼經(jīng),我給你買回來了!”這里通過質(zhì)樸的語言描寫,將阿長對于我的深切關愛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
肖像描寫:《老王》“……老王直僵僵地鑲嵌在門框里……兩只眼上都結著一層翳”,通過這樣的刻畫,將老王的病態(tài)人物形象細致入微地展現(xiàn)在讀者眼前。
當然細節(jié)描寫的內(nèi)容不用界定得那樣的清晰,著名記者穆清說過:“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某個細節(jié)所能夠帶給讀者的沖擊力,遠勝于千言萬語。”《臺階》中有這樣一個細節(jié),我們印象非常深刻?!坝X得這腳輕飄飄的沒著落,踏在最硬實的青石板上也像踩在棉花上似的?!眲?chuàng)作者沒有大篇幅地描寫各種洗腳具體情節(jié),但是通過一些細微之處的深度刻畫,馬上在讀者的腦海中形成了一副具有極強現(xiàn)場感的洗腳畫面,那些細節(jié)觸動讀者內(nèi)在情感,和讀者日常生活中所沒有注意到的場景形成深刻的共情,不僅畫面感撲面而來,而又能更加生動、具體地刻畫父親的勤勞、吃苦耐勞的形象。
在寫作中細節(jié)描寫能夠展現(xiàn)人物性格、烘托人物心情、推進故事情節(jié)、深化文章主題、營造環(huán)境氣氛等作用。我們要引導學生調(diào)動各種感官善于捕捉細節(jié),遵循“聚焦、分解、還原、放大”的原則,經(jīng)過創(chuàng)造加工,形成具體可感的畫面。此處的聯(lián)結點在于讀細寫細忬真情。如可以結合當前的背景,讓學生以《疫情下可愛的中國人》為題去練筆。
只要我們細心挖掘教材中課文的寫作方法,對教材進行整合,寫作方法的總結就水到渠成。教材是寫作最好的范本,只要能找到閱讀與寫作的聯(lián)結點,寫作就有了方向,所以說教材是打通閱讀與寫作的最好范本。
[ 參 ?考 ?文 ?獻 ]
[1]溫儒敏.義務教育教科書七年級下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11
[2]溫儒敏王本華.義務教育教科書教師教學用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1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