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潔
摘 要:英語歌曲在小學英語教學課堂中的運用,可以豐富課堂內容,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展現(xiàn)英語的獨特魅力,讓枯燥乏味的學習變得生動,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本文就英語歌曲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提供以下策略,以供借鑒參考。
關鍵詞:英語歌曲;小學;英語教學;運用策略
前言
隨著國家新課改的不斷深入,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言,越來越受到國家的重視,英語課標也早已明確提出英語教學中英文歌曲的目標和要求,學生應該以學習興趣為首要條件,喚醒學生的學習熱情,全面提高學生英語綜合能力。英語歌曲對他們有極大的吸引力,不僅能讓學生享受課堂學習,還能促進學生聽力,強化學生詞匯和語法學習,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和教學質量。
1借助英文歌曲,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輕松歡快的英文歌曲往往能和小學生產生共鳴,只有讓小學生的注意力被歌曲的魅力所吸引,激發(fā)學生興趣,激活學生的腦細胞,才能更有效的開發(fā)學生潛力,喚醒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此外,研究表明,聽覺刺激有利于大腦的發(fā)育,同時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專注力和語言能力,而小學生的特點就是“坐不住”,如果學生能夠安穩(wěn)的坐在那里,專注的聽老師講課,會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這也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重要措施,英文歌曲為我們找到了契機,打開了一扇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大門。
比如在學習湘少版英語三年級下冊《I like sunny day》一課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先閉上眼睛,然后開始給學生播放《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這首經典的英文兒歌,把孩子們帶到了晴朗的夜空,之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戳出什么情況下可以看到星星。這時學生異口同聲的回答:“晴天可以看到星星?!苯處熃又釂枺骸澳敲茨銈兿矚g晴天嗎?”學生們各抒己見,有的說喜歡,因為可以出去玩,有的說不喜歡,因為太陽太刺眼了……這時,教師可以抓住學生了這一情緒制高點,引入此次將要學習的內容:“同學們,下面讓我們看看文中學生是否喜歡sunny day!”通過英文歌曲的引入,學生們很容易被動聽的音樂所吸引,同時也充分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fā)了學生的積極性。而這時教師引入課堂內容,可以使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和興趣轉移到在課本當中,對提升教學質量具有積極意義。
2英文歌曲的介入,促進英語聽力教學
英語聽力一直是英語教學的一個難點,而且高考第一個題目便是聽力,可見英語聽力在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而小學生年齡較小,功底差,對于初識英語的他們來說,更是一個不可攻克的難關。然而,英文歌曲的切入,大大改善了小學生對英語聽力的態(tài)度,也漸漸讓學生對學習英語產生了興趣。歌曲是一種抒發(fā)個人情感,調動人們感情的工具,英文歌曲獨特的韻律感和歡快的節(jié)奏,往往可以吸引和打動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因為英文歌曲內容相對于傳統(tǒng)聽力往往比較簡單,更容易被學生吸收掌握,讓學生在享受音樂的同時,學到更多的英語知識,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樂趣,會對英語產生更大的興趣,從而促進英語聽力教學。
如在學習湘少版三年級英語上冊《Haapy birthday》一課時,教師可以帶領大家一起唱這首英文歌,同時要求大家要打節(jié)奏,仔細的聽,大聲的唱,教師則注意聽學生們的歌唱,找到學生在聽的過程中學到的單詞、語句的讀音錯誤,并及時糾正,然后讓某一個同學給大家再唱一遍,讓其他同學找出他的發(fā)音錯誤,另外要求學生相互唱歌給對方聽,兩者相互糾錯,相互學習,既提高了學生的聽力能力,又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愛上英文歌曲,愛上英語聽力。
3運用英文歌曲,積累單詞詞匯、掌握語法
由于英文語句是由一個個的單詞、詞匯組成,所以學生的詞匯學習是一個重點。除此之外,語法是英文學習的必修課,是單詞詞匯組合的規(guī)律、法則,兩者的結合才能組合成符合語法、語句通順、易于理解的句子,才能進行正常的交流會話。而現(xiàn)階段小學生最害怕的就是枯燥乏味的語法學習,單調重復的記背單詞詞匯,而英文歌曲的介入,恰恰可以輔助學生積累詞匯,學習語法,以及其他英文擴展。學生通過唱英文歌曲,可以調動學生情緒,激發(fā)他們的想象力,將單詞詞匯有效的組合編排,用歌曲的方式唱出來,既能改變學生死記硬背的傳統(tǒng)記憶方法,又能高效率的讓學生進行知識積累,并在歌唱中掌握語法。
如在學習湘少版英語三年級下冊《he has two feet》時,本課主要學習的是人的身體部位,雖然學生還不知道各個身體部位英語怎么說,但卻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各個身體部位在哪,所以,教師可以根據(jù)這個現(xiàn)象,給學生們播放《The body song》,并教會學生唱這首歌,在唱歌的同時,教師唱到哪個身體部位時,就用手指指哪個部位,并讓學生跟著做,通過唱歌學習,學生可以生動形象的學到身體部位的單詞(feet、knee、finger等),不用像傳統(tǒng)記憶方法那樣,先說一遍英文,再翻譯成中文說一遍,這樣不僅浪費了學生的學習時間,還讓學生形成了物體--中文--英文的學習模式,不能直接從物體到英文完成轉換。通過英文歌曲學生不僅學到了課本上身體部位的英文,同時還擴展了英文單詞詞匯(如head、toes、ears、nose等)的儲備,學會了簡單祈使句的用法,如Wiggle your hand。英文歌曲朗朗上口,方便記憶,反復的吟唱更是將記憶效果大大加強,將以前死記硬背下來的單詞快速轉變?yōu)橛谰糜洃?,并能夠結合語法靈活運用。
4加強師生互動,增強教學效果
教學應該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輔導,通過教師的引導、點播,發(fā)動學生的能動性和積極性,加強師生間的互動交流,達到增強教學效果的目的。教師可以通過英文歌曲教學,喚起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通過師生的互動,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錯誤并加以改正,以此來增強學生學習效果。如在進行英文歌曲教學時,學生歌詞發(fā)音不準,或者唱錯,教師不要直接提出來告訴學生,可以將這幾句歌詞反復播放,讓學生自己比對歌曲發(fā)現(xiàn)錯誤,或者讓教師放慢速度來唱這幾句,對比學生所唱內容,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引導。此外,教師還可以和學生來玩“猜歌名”的游戲,教師唱英文歌曲讓學生來猜,之后反過來,學生來唱,教師來猜,這樣互動式的歌曲教學不僅能讓學生熟記英文歌曲內容,還能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增進師生感情,讓學生徹底愛上英語學習。
結束語
綜上所述,英語歌曲教學,應該針對小學生的特點,選擇正確的歌曲,并在恰當?shù)臅r機插入英語教學內容,而且必須符合小學生的認知水平,滿足小學生的發(fā)展需求,這樣才能最大化的發(fā)揮英語歌曲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作用,不斷的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做出創(chuàng)新和突破,全面提升小學生英語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 張月菊.讓英語歌曲滋潤學生的心田——英語歌曲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教育實踐與研究(A),2020(02):24-29.